-
1 # 神諞秦腔
-
2 # 無所所謂
說起秦腔的行當,就只知道生、末、淨、旦、醜,生有老生、小生之分,旦有小旦、青衣旦、花旦之分,醜也不例外分為大丑、小丑、武丑之分,大丑又分為官衣醜、學士醜,如晉信書,小丑斜衣醜、皂衣醜、軟巾醜如花仁義、楊三小、大怪、二怪等,武丑如趙飛搬兵的趙飛等,就不必細說。
丑角,是秦腔藝術的一種概念化的藝術,他是秦腔必不可少的一個行當,可以說丑角就是五項全能。記得京劇名家曾經有一句常言道:“缺靈不成醜,無醜不成戲。”據老一輩人說,過去演戲,丑角不到場,前場不開戲。可見丑角對於一臺演出是多麼重要。
具體到某一個人物身上,就是丑角特有的詼諧、滑稽、惡善兩念。要表現的,往往是愛憎分明的性格,這種特有的戲劇性格,是丑角在造型和無限發揮演繹上的一種延伸,在舞臺上,丑角以動帶靜,動靜結合。秦腔丑角,需要活靈活現,猶如時代漫畫,既有鋒利深刻、又有諷刺嘲罵,寓意深刻,然後演員用他特有的角色唱詞,充分地啟迪當今時代的百姓,嫉惡揚善,並學習優良傳統,尊老愛幼,和睦相處,和平共贏,以達到家庭,社會有一個和諧的生活生產環境。這也算是對秦腔丑角的所有理解。
丑角戲,諸如《牆頭記》《楊三小》《三滴血》《遊龜山》《竇娥冤》《櫃中緣》《八件衣》《周仁回府》,還有近幾年的《教學》《搬磚》等等,都有丑角戲包含其中。秦腔歷史長河裡,也湧現出許多著名的丑角名家,諸如馬平民、樊新民、閻振俗、晉福長、馬恩然、橋慷慨、李興、王輔生、伍敏中、橋慷慨、薛廣民、徐松林、孫存蝶、張洪武、鄧偉峰等等。當然,當今名家的唱段,我確實都看過。提起譚敏,說老實話,我也就是最近才有所瞭解。這位八零後的秦腔新星,讓我確實刮目相看,意猶未盡。丑角戲,他不像其他行當,會唱自己的行當就行,丑角的表演,可以說,生、末、淨、旦、醜要的是全活,在舞臺上,要樣樣都會,而且只有樣樣精通,只有如此,才可以博得觀眾的喜愛和掌聲。
-
3 # 愛麗君
聊戲先聊醜,無醜不成戲。醜行雖位列四大行末尾,但地位卻最高。
在過去的戲班裡,演丑角的永遠是老大,別的就算唱得再好,也只能往後排。
戲班裡裝道具的箱子,只有丑角演員才敢坐。上臺前,只有丑角演員化完妝後,其他演員才敢化。趕廟會唱戲前,戲班子要磕頭跪拜,唯有丑角演員,不管年齡大小,資歷上下,都可以不磕頭。
究其原因,可能自古以來,丑角在中國起著一個諷諫君王的社會作用。
《史記·滑稽列傳》中記載了一個“優孟衣冠”的故事。
一個叫孟的雜戲的藝人常以談笑旁敲側擊地勸說楚王。楚相孫叔敖死後,兒子很窮,孟就穿戴了孫叔敖的衣冠去見楚莊王,神態和孫叔敖一模一樣。莊王以為孫叔敖復生,讓他做宰相。孟以孫叔敖的兒子很窮為辭,並趁機對楚王進行規勸,莊王終於封了孫叔敖的兒子。
據說慈禧太后看戲時總是坐於堂中,光緒皇帝則侍立一旁,猶如僕人一般,劉趕三對此甚為不平。
一次演《十八扯》時, 他扮演其中的孔懷,一會兒裝大臣,一會兒裝皇帝,於是加進一段唸白:"別看我是假皇帝,還能有個座位,那真皇帝天天侍立,何曾得坐呢?"慈禧為掩眾人口,從此允許光緒坐著看戲。
清末著名“昆醜”楊鳴玉也曾演戲暗諷李鴻章籤賣國條約。可以說,丑角有著“社會之大教師”的作用,常於臺上抓哏,針砭時弊。
-
4 # Aningyei
“”無醜不成戲”是一句諺語。也有稱無戲不醜不醜意思一樣。
中國傳統戲曲的地方劇種有300多個,有許多諺語是共有的,比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千金白,四兩唱”演人不演行等等。但無戲不醜則是潮劇所特有,這是我國戲曲界的共識。
娛樂性是戲曲文化品性中最重要的功能。已插科打諢為特點丑角。是戲曲娛樂功能最主要的載體。本來在戲曲行當,“”生旦淨末醜”中他排行老尾。在絕大部分劇目中他常常只是配角,但歷代戲劇家都精心經營。給予其機智、伶俐、沉默、滑稽、活潑、詼諧等等,可以給觀眾帶來娛樂的元素。
那鼻頭一塊白勾勒出了他們的詭異,深藏著笑料,他們的表演成了一齣戲最大的賣點。
“無醜不成戲”是潮劇所特有,卻是名副其實,潮劇的醜有十大類:項杉醜、官袍醜、踢鞋醜、武丑、女丑、裘頭醜、隴衣醜,長衫醜、老醜和小丑。比別的劇種要多出三四類。其中裘頭醜、長杉醜、隴醜是清末民初以來文明戲盛行後,才建立的新行當。
他充分的表現了潮州人商業意識。據說有人稱潮人為。“”東方猶太人”指的就是善商懂得做生意賺錢。無戲不醜就是一個佐證。
-
5 # 笍木
插科打諢在中國戲曲中有重要的位置,後世所說的丑角,有點類似於現在男團中的氛圍擔當,中國戲曲的傳統中將很多使命都給了醜這個行當,此語亦能顯示出去重要性
-
6 # 言喻朋來
戲劇當中,喜劇也好,悲劇也好,都需要丑角穿插其間,用詼諧風趣,誇張變形的表演來豐富戲劇的色彩和內容。丑角既可以表演正面人物,也可以表演反面人物,無論王公大臣,富家貴族,還是販夫走卒,三教九流,都有丑角的表演空間。它是戲劇懲惡揚善,褒貶美醜不可缺少的行當。常言道"無醜不成戲",足見丑角在戲劇當中的重要地位。
-
7 # 嗨呸妞葉
說起秦腔的行當,就只知道生、末、淨、旦、醜,生有老生、小生之分,旦有小旦、青衣旦、花旦之分,醜也不例外分為大丑、小丑、武丑之分,大丑又分為官衣醜、學士醜,如晉信書,小丑斜衣醜、皂衣醜、軟巾醜如花仁義、楊三小、大怪、二怪等,武丑如趙飛搬兵的趙飛等,就不必細說。
丑角,是秦腔藝術的一種概念化的藝術,他是秦腔必不可少的一個行當,可以說丑角就是五項全能。記得京劇名家曾經有一句常言道:“缺靈不成醜,無醜不成戲。”據老一輩人說,過去演戲,丑角不到場,前場不開戲。可見丑角對於一臺演出是多麼重要。
具體到某一個人物身上,就是丑角特有的詼諧、滑稽、惡善兩念。要表現的,往往是愛憎分明的性格,這種特有的戲劇性格,是丑角在造型和無限發揮演繹上的一種延伸,在舞臺上,丑角以動帶靜,動靜結合。秦腔丑角,需要活靈活現,猶如時代漫畫,既有鋒利深刻、又有諷刺嘲罵,寓意深刻,然後演員用他特有的角色唱詞,充分地啟迪當今時代的百姓,嫉惡揚善,並學習優良傳統,尊老愛幼,和睦相處,和平共贏,以達到家庭,社會有一個和諧的生活生產環境。這也算是對秦腔丑角的所有理解。
丑角戲,諸如《牆頭記》《楊三小》《三滴血》《遊龜山》《竇娥冤》《櫃中緣》《八件衣》《周仁回府》,還有近幾年的《教學》《搬磚》等等,都有丑角戲包含其中。秦腔歷史長河裡,也湧現出許多著名的丑角名家,諸如馬平民、樊新民、閻振俗、晉福長、馬恩然、橋慷慨、李興、王輔生、伍敏中、橋慷慨、薛廣民、徐松林、孫存蝶、張洪武、鄧偉峰等等。當然,當今名家的唱段,我確實都看過。提起譚敏,說老實話,我也就是最近才有所瞭解。這位八零後的秦腔新星,讓我確實刮目相看,意猶未盡。丑角戲,他不像其他行當,會唱自己的行當就行,丑角的表演,可以說,生、末、淨、旦、醜要的是全活,在舞臺上,要樣樣都會,而且只有樣樣精通,只有如此,才可以博得觀眾的喜愛和掌聲
-
8 # 作家龐鋒
我是陝西人,概因喜歡丑角才喜歡上秦腔的,甚至還能像模像樣地學唱閻振俗老先生的《教學》、孫存蝶的《拾黃金》。
我喜歡秦腔丑角是有原因的。竊以為,這種特有的戲劇性格,是丑角在造型和無限發揮演繹上的一種延伸,在舞臺上,丑角以動帶靜,動靜結合,既可以穿插於生、旦、淨之間,起輔助性或點綴性的作用,又可以獨擋一面,完成劇情對人物表達的作用。他們在表演上乾淨利落,詼階幽默;道白上口齒伶俐,清脆風趣;身段上節奏感強、趣味性濃;方法上大膽誇張,渾而不俗。總之,丑角演員能在醜中見神,以醜顯美。
缺靈不成醜,無醜不成戲。秦腔作為西北地方戲曲的主體,是最古老的劇種之一。而秦腔丑角,也必然是隨著秦腔的生長而生長,發展而發展的。無論是戲曲和民間,均有無醜不成戲的說法。據老一輩人的說法,過去演戲,丑角不到場,前場不開戲。可見丑角對於一臺演出是多麼的重要。
要說丑角的雛型,其實早在周、秦的俳優、倡戲中,就有滑稽之情節和好壞人物。醜行又可分為文丑、武丑、方巾醜、袍帶醜、老醜、小丑、丑旦等等。在秦腔劇目中,不僅本戲中本本離不開丑角,而且有許多以丑角擔綱的摺子戲,在民間流傳多年,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
在秦腔的歷史長河裡,曾湧現出許多著名的丑角名家,諸如馬平民、樊新民、閻振俗、晉福長、馬恩然、喬康凱、李興、王輔生、伍敏中、薛廣民、徐松林、孫存蝶、張武宏、鄧偉峰等等,如果您恰好也是個陝西人,都看過哪些丑角戲,又喜歡哪些演員呢?
回覆列表
在秦腔生、旦、淨、醜四個行當中,醜行的位置雖然排在最末,但醜行在秦腔表演中的地位卻不容忽視。因此,在舊戲班中曾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諺,叫作“無醜不成戲”,從中不難看出醜行在秦腔表演中的地位。
秦腔中醜行的角色也叫丑角、小花臉,這是因為醜行屬於勾臉的行當。有人認為,秦腔丑角是專演反面人物的,這種觀點並不準確。
秦腔醜行中的角色固然有一批是陰險狡猾、卑鄙自私的反面人物,但也有一大批醜行角色是屬於機警、伶俐、幽默但卻正直善良的人物形象,而且一般多為社會的底層,例如《起解》中的崇公道就是忠厚善良、有正義感的老差役,《擋馬》裡的焦光普則是個忍辱負重、機智勇敢的愛國人士,像這些角色都由丑角來飾演。
可見,丑角在秦腔中可以擔任的角色非常多,劃分行當只是規定了一個大的類型範圍,不能從扮相上服裝上就確定一個角色是好人或壞人。因此,博大精深的秦腔藝術也絕不是有些人理解的“臉譜化”或“貼標籤”那麼簡單。秦腔丑角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大類是文丑,一大類是武丑。文丑中又分方巾醜、袍帶醜和茶衣醜。
方巾醜在戲中扮演的多是一些有文化的人,其表演看上去文質彬彬,可是身上總帶有一點酸氣,這類角色因劇中人物頭上多戴一頂方巾,所以被稱為方巾醜。
文丑中的第二類是袍帶醜,一般指扮演官階比較低小的官吏,這類角色頭戴烏紗多佩圓展,穿官衣。
文丑中的第三類是茶衣醜,茶衣醜扮演的都是勞動人民角色,還有一種是介乎方巾醜和茶衣醜之間的角色,像《連升店》的店主人、《起解》的崇公道,這類角色屬於巾子醜。
此外,彩旦本屬於旦角的範圍,但實際上多由丑角應工。過去這一行大多數是用男演員來演的,後來也有很多女演員來演,《拾玉鐲·法門寺》中的劉媒婆等就是彩旦人物中的代表。
相對文丑而言,丑角中的第二大類就是武丑,武丑這個行當除了擅長躥蹦跳躍外,還要善於唸白。武丑的唸白要念得口齒伶俐,清脆悅耳。這類角色多是俠客、義士,其中也有個別狡猾險詐的人物用武丑扮演。
在醜行的表演中有許多其他秦腔行當不具備的特技,“矮子功”就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武丑行當中的很多人物也都身懷絕技,在武丑中最普遍的特技是“上高椅子頂”,這一特技在很多戲中都有運用。
有人習慣於把武丑稱為“開口跳”,還有人把“開口跳”理解為武丑的別名或代名詞,但這種理解並不準確,因此有必要把武丑和“開口跳”的關係加以解釋和說明。
一般我們可以把“開口跳”稱為武丑,但武丑卻不一定等同於“開口跳”。從表面上看,這似乎是在玩文字遊戲,實則不然。二者的基本區別在於“開口跳”的人物戴的髯口必須是“二挑”(俗稱“倒八字”或“反八字”),而不具備這一特徵的只能稱之為武丑。同時,“開口跳”概念的含義還在於強調“開口”二字,意思是要把戲中的大段唸白念得清脆爽朗,給觀眾以藝術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