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元英192596821

    感謝邀請,我認為應試教育也可以成為一種好的教育,在這種教育環境中,受教育者主動參與,享受過程,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腳踏實地得拼搏,最終獲得成功。每個人的成功結果不一定相同,但過程是相同的,充滿激情和快樂,每個人都能得到儘可能的發展,成為社會需要的人。這樣,學生沒有厭學,沒有偷懶,Sunny向上。前提是社會公平公正,法律法規健全,評價體系符合自然。

  • 2 # 且行309

    試試從更大的社會背景之下來看看我們當下的應試教育,或許更能看清楚它的本質:

    第一、社會資源分配不均衡。市場經濟體制之下,由“市場”這個看不見的手在操控、分配社會財富和資源,造成社會貧富懸殊,地區發展不平衡。表現在教育領域,一二線城市佔有大量優質教學資源,同一地區城鎮教育也明顯優於農村。在此大背景之下,透過考試擇優錄取成為現階段不得已而為之的較為公平的方法。但是,看似公平的制度之下造成了更大的不公平,例如,落後地區的學生想透過考試成績來超越發達地區的學生從而在智力方面實現另一種平衡,現在看來越來越成為一種天方夜譚。

    第二、急功近利的社會心理為應試教育提供合適的文化土壤。以人本主義為核心的素質教育我們搞亂二十多年,結果是應試教育越演越烈,究其原因,素質教育重視人的全面發展,重視追求完整的人格和獨立發展的個性。而當今社會過於重視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創造財富過程中,我們更加關心都是一個人在社會當中的“工具性”,而不是他的“情懷”或者“人格”。由此,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讓步於以分數知識技能為標杆的應試教育也就不足為奇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蘋果六可以拍vlog嗎?會不會清晰度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