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
2 # 都瑤璍
我覺得挺好的,我自己比較喜歡喝luckin coffee家的NFC鮮榨橙汁,味道還可以的。最主要的是喝一份鮮橙汁就能滿足人體維生素C需求的200%,在人體中可以起到抗氧化劑作用,並且能避免或抵消自由基對人體系統的損害呢。
-
3 # 答摩
古人把藥材、食材榨汁,主要是來搶救陰液枯竭、高燒的病人。病得嘴都張不開了,沒辦法吞嚥了,才讓病人喝汁,小口頻服或者一點點灌下去。
如果是身體健康的人,建議最好自己嚼一嚼,不要把果汁作為日常飲料來喝。
《傷寒論》中有一句話叫「但欲漱水,不欲咽」,口中想喝,但嚥下去覺著噁心。這時候就可以用荸薺汁:把鮮荸薺削了皮讓他嚼,把汁兒嚥了,把渣吐了。如果他的咀嚼能力不太好,就給他榨汁喝。
有的果汁廣告說每天喝幾杯果汁就可以健康幸福地生活。然而現實是,如果每天喝幾杯果汁,不僅不會變得更健康,還會損害身體。
-
4 # 瘦龍健康
人常說,吃水果對身體好,水果營養豐富、抗氧化劑成分高,美容養顏。
人類越來越愛吃水果,特別是甜的水果,於是,農民伯伯把水果養得越大越甜,商人把水果炒得越來越貴。
為了給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水果也衍生出一系列的產品,如果脯、果乾和濃縮果汁,人一直在變著花樣吃水果。
水果的營養價值幾乎一直穩居榜首,果汁也成為逢年過節走親串友比較受捧的“紅人”。
加工果汁中甜膩的滋味,很多都是由甜味劑產生的,這讓果汁的營養價值大打折扣。
所以,繼甜味劑果汁、濃縮果汁之後,鮮榨果汁開始成為年輕人的新寵,幾個好友結伴逛街,壓馬路,看電影,街上到處都有人手捧一杯鮮果汁。
鮮榨果汁的商家,也一直打著健康的旗號,給年輕人售賣健康概念的水果。
但最近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BMJ)上的最新研究指出,喝包括純果汁在內的含糖果汁,與癌症風險具有顯著相關性。
是不是瞬間開始懷疑這世界上還有沒有真正健康的食物了?一心向善的純果汁,也能出問題嗎?
糖——甜蜜的負擔
研究是由來自巴黎的Eloi Chazelas團隊完成,整個過程參與人數達到101257個,男女比例約1:4,平均年齡42.2歲。
研究以問卷調查的方式,追蹤參與者相關的飲食和健康狀況,問卷裡涉及到的食物有3300種,跟訪記錄最長的達到9年(2009-2018)。
他們經統計發現,受試者常喝的甜飲中,純果汁佔45%,含糖飲料(純果汁除外)佔36%,人工甜味劑飲料佔19%。
喝甜飲多的往往是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年輕人,男性每天喝的含糖飲料高於女性,分別為90.3mL和74.6mL。
研究結果發現,含糖飲料攝入量,與患癌風險呈顯著相關性。
在整個隨訪期間,共有2193人患癌,其中,乳腺癌693人(絕經前283人,絕經後410人),結腸癌166人,前列腺癌291人,其他癌症1043人。
每天每多喝100mL的含糖飲料,就會增加18%的患癌風險,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女性乳腺癌風險,會增加22%。
即使是純果汁,每天多喝100mL,也會增加12%的患癌風險。
除純果汁以外的含糖飲料,每天多喝100mL也會增加19%的患癌風險,女性乳腺癌的風險更是增加了23%。
研究並未發現,人工甜味劑飲料與癌症風險的顯著相關性。
這些資料有點顛覆我們的認知,難道是說,加了甜味劑的飲料比鮮果汁更健康嗎?
然而,研究人員稱,這可能因為人工甜味劑飲料整體攝入量少,樣本不足,體現不出原本可能有的相關性,我們也不應忽視它可能帶來的危害。
研究用充分的數理統計證據,表明了試驗資料的穩定性和可信度。
當然,這和我們之前說的一樣,只是相關性研究,無法證明因果關係,也就是說,無法證明喝果汁就可能直接致癌,只是證明愛喝果汁的人,癌症風險更高一些。
但是,這個研究可能從另外一個角度告訴大家,喝果汁,甚至純果汁也不一定是健康的行為。
果汁,為什麼突然不健康了
果汁竟然和癌症也能牽扯到一起?關於這個結果,研究人員主要從兩個方面分析了果汁等飲料,和癌症相關的原因 。
→果糖導致內臟脂肪堆積
很多癌症的發生都與肥胖相關,因此,研究人員一開始推測,可能是因為含糖飲料能使人變胖,才增加了癌症風險。
以前有研究發現,含糖飲料中的果糖,可能會提高內臟脂肪含量,這個和一些癌症風險提高有關。
有些人看上去不胖,但內臟組織卻堆積了厚厚的脂肪,這會改變脂肪炎性因子的釋放量,影響許多與腫瘤生成相關的訊號通路。
這個研究中,也發現了含糖飲料與內臟脂肪的堆積明顯的相關性。
所以,癌症風險的增加,很有可能是因為內臟脂肪增多,而與肥胖無關。
→ 高血糖導致癌症風險提高
還有科學家提出含糖飲料大大增加了血糖負荷,很容易導致胰島素分泌過多,引發2-型糖尿病,而有研究證明糖尿病與乳腺癌的發生有關。相關閱讀——上海交大:糖尿病高血糖,更容易得這10種癌症…
復旦這個癌症的研究,我很想說點什麼….
另外,過重的血糖水平也與促炎因子C-反應蛋白的增加有關,很多炎症也可能會增加一些癌症的風險。
不管是脂肪堆積,還是高血糖,都與糖脫不了干係,說明糖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
當然,除了糖,可能還有其他化學物質也摻了一腳在裡面。
比如4-甲基咪唑,一種能使飲料(碳酸飲料等)呈現焦糖色的常用新增劑。
再比如,水果沒清洗乾淨的話,殘留的農藥也可能與致癌有關。
低糖飲料,是一個趨勢
之前幾十年,我們給純果汁貼了這麼多年的“好人卡”,而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研究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
其實,果汁就是一杯糖水,雖然含有一定的營養,但是,它的含糖量讓它變得非常可怕。
不只是容易讓人變胖,它可能還和可怕的癌症是“遠房親戚”。如果我們為了水果的區區營養,卻吃下大量的糖,這簡直就是『飲鴆止渴』。
雖然只是相關性研究,但是也給了我們一定的風險警示,以前的研究都是果汁與肥胖、糖尿病、以及一些心血管疾病的關係,很少有與癌症有關的研究。
這個研究的獨到之處還在於,將純果汁單獨分出來進行研究,這樣更能說明問題,引起大家的關注。
針對這個研究結果,美國飲料協會的Danielle發表宣告說,美國的很多大型飲料公司會聯合起來,生產更多的低糖或者無糖的飲料,或者把甜飲換成更小的包裝,並標出明確的成分含量資訊。
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低糖選擇,鼓勵消費者減少從飲料裡攝入的糖。
我相信,越來越多的人關心健康,低糖飲料不僅在美國,在我國也會成為一個大趨勢。
而果汁,這種高糖飲料,最容易打著健康的旗號,大家可不要被他們的外表欺騙。
很多人會問,那麼喝果汁應該比可樂健康吧,其實,這個我也不知道。
有健康成分,不代表就很健康,很多深加工食品也有很多健康成分,也有營養和礦物質。
還是我那句話,一個壞習慣帶來的危害,可以抵消10個好習慣帶來的好處。
同理,一個不健康的成分,可以抵消10種健康成分帶來的好處。
喝純果汁到底健康不健康,其實答案很簡單,你只需要喝一杯純果汁,親眼目睹一下你的血糖變化,就足夠觸目驚心的了。
吃水果並沒什麼錯,錯就錯在吃的選擇和方式上了,現代加工業的發展讓我們可以最快最方便的攝入更多糖分,品嚐更多的甜味。
一杯果汁的糖分,等於4-5個純水果的糖分。
糖對於人類來說,適量並沒有關係,但是,它會讓你上癮,刺激你的食慾,讓你離不開他,這和軟性毒品差不多。
和人類密不可分的糖,對於很多人來說,其實是一個隱形健康殺手,所幸的是,科學研究讓越來越多的真相被發現。
過多加工的產品,只是人性發展的產物,商家可以獲利,消費者可以更加方便,同時還能滿足味蕾。
但是,加工食品卻給人類增加很多的健康隱患,越來越多的人發現,
選擇純天然的食材,才是健康的飲食方式,那些天然的脂肪、肉類、蔬菜,才是最健康的選擇。
回覆列表
喝果汁對身體好不好?對於喝果汁好不好的問題,其實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一下就能很清楚了,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都是有兩面性的,不過凡是有壞處,一定是過猶不及,對於喝果汁一樣,不過對於喝果汁來說,還是建議吃吃水果要比喝果汁好處要多的多。
首先,榨果汁所需要的水果是日常我們吃的3-4倍,也就是說如果經常喝果汁的話,雖然可以攝入一些維生素及礦物質,但是能量會超標,水果中的果糖也較高,會給肥胖帶來一定的風險。其次,果汁在榨汁的過程中也會損失一些營養素,相比之下糖分所佔的比例會更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我們每人每天攝入睡夠200-350g,如果榨果汁,基本上喝不了幾口。第三,水果中除了維生素以及礦物質以外,還有豐富的纖維可以潤腸通便,而果汁中很多都是經過過濾的,會損失這一部分。
現在很多人為了方便簡單,都採用把食物榨成汁或者磨成粉,其實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對於腸胃來說是容易消化了,但是卻增加了升糖指數,從時間上是節省了,但是卻因為牙齒咀嚼的越來越少而導致退化,從這些角度上來說,水果如果能直接吃,還是儘量直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