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淡淡一掬水
-
2 # 桃之夭夭老牛
《弟子規》是封建社會規矩集大成者,其核心內容是倡導透過堅持修己愛人達到家庭和睦、社會和諧,是封建社會人生第一規,是做人的根本。
《弟子規》共1080字,分別列出113件事情,其中“孝”24則,“弟”13則,“謹”24則,“信”15則,“泛愛眾”21則, “親仁”4則,“學文”12則。
有些現在看來沒有問題,如“父母呼,應勿緩。 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 父母責,須順承。”到接下來就行不通了,“晨則省,昏則定。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業無變。”
每天早晚到父母處問安,居住地,工作不能更換,怎麼可能呢?還有更可笑的是“親有疾,藥先嚐。”“喪三年,常悲咽。 居處變,酒肉絕。”
而且《弟子規》的學習前提就是不對的“弟子規,聖人訓。 首孝悌,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 有餘力,則學文。”大家都把孝悌,謹信,愛眾,親仁這幾項做好了,才能去學文。那文化的教化作用還有嗎?
《弟子規》是講規矩的,《三字經》是講知識的,兩者各有側重,對兒童而言,《弟子規》不學為好,學了又要講哪是對的,哪是錯的,把孩子頭腦弄昏了。其實各地都有公民行為準則,還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解釋,香端正孩子的規矩並不困難。幹嘛要用《弟子規》呢?真要學習國學不如讀《三字經》,《三字經》講的是知識,不是行為,孩子從小知道這些知識,不一定懂,長大自己就明白了。
-
3 # 做你的知心朋友
《弟子規》共1080字,分別列出113件事情,其中“孝”24則,“弟”13則,“謹”24則,“信”15則,“泛愛眾”21則, “親仁”4則,“學文”12則。
有些現在看來沒有問題,如“父母呼,應勿緩。 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 父母責,須順承。”到接下來就行不通了,“晨則省,昏則定。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業無變。”
每天早晚到父母處問安,居住地,工作不能更換,怎麼可能呢?還有更可笑的是“親有疾,藥先嚐。”“喪三年,常悲咽。 居處變,酒肉絕。”
而且《弟子規》的學習前提就是不對的“弟子規,聖人訓。 首孝悌,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 有餘力,則學文。”大家都把孝悌,謹信,愛眾,親仁這幾項做好了,才能去學文。那文化的教化作用還有嗎?
《弟子規》是講規矩的,《三字經》是講知識的,兩者各有側重,對兒童而言,《弟子規》不學為好,學了又要講哪是對的,哪是錯的,把孩子頭腦弄昏了。其實各地都有公民行為準則,還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解釋,香端正孩子的規矩並不困難。幹嘛要用《弟子規》呢?真要學習國學不如讀《三字經》,《三字經》講的是知識,不是行為,孩子從小知道這些知識,不一定懂,長大自己就明白了。
-
4 # 千指魔音
最近兒子在學《弟子規》的書,也跟著學了一邊使我漸漸感悟了《弟子規》的意思。我這才發現,原來做人也有許多規則,因此,想做一個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規有矩,有禮貌,尊老愛幼,守信用。我就說一說我讀後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則孝〉,這裡主要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還有就是,不管他們愛不愛我們,我們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愛他們。因為,畢竟是他們生下了我們,養大了我們,我們總不能忘記養育之恩吧?更何況弟子規裡面也有寫到“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
其次是〈弟〉,它是教我們怎麼和別人相處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為你們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親的一份擔憂,就等於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們和諧相處,這樣我們的父母看了才會從心裡面為我們感到高興,我們也會因此更快樂的。
再次是〈謹〉,我們生活中做什麼事,時時刻刻都要謹慎。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穿衣服要系鈕釦,要整潔,還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說話做事要尊重別人,尤其是不應該在背後談論人家的長短,這樣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計較小事,這樣人也會變得很快樂。仁,代表仁慈、親仁。對外人仁慈,對親人仁慈,對朋友仁慈,對同事仁慈……現在什麼人都有,但有幾個是做到“仁”的?俗話說的好,人無完人嗎!只要我們儘量做好自己應做的,至於別人怎麼說,那就是他們的事情了!
我已經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還不行,還要學會做。怎麼才能做呢?學知識。怎麼學呢?學習可分為直接學習和間接學習,我們可學別人的,別人的也不一定全對,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該學的學,不該學就不學。我覺得《弟子規》對我們的一生都會有幫助,我會時時刻刻用這本書來鞭策自己的。
-
5 # 表哥的故事
《弟子規》的規矩是做人做事的根本,現代能做到的人很少,甚至那些所謂的成功人士也未必能夠全做到。今天表哥談談“誠信”看看有多少人能做的到:
“信”是人立世之本。“自古皆有死,人無信不立。”這是人人皆知的一句話,做人做事誠信為先,但是,只講信用就夠了嗎?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能說?如何才能成為一個會說話的人?我們來看看先賢是如何教導我們的: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話說多,不如少;唯其是,勿寧巧。
自己所說的每句話,最重要的就是誠信;欺騙人的花言巧語,怎麼可以說呢?話說的多,不如說的少;應該實事求是的說,不可花言巧語矇騙別人。
自古以來,中國的文化最看重的就是誠信,直到今天,誰不討厭不守約、不守時的人呢?你和股東們約好的下午三點開會,就有人三點半才到;你約同事晚上六點聚餐,偏偏有人六點半才來;借人家的錢三個月後歸還,半年了還沒還。誠信,似乎是這個時代的“稀缺”之物。咱們在外打工,與同事之間應當誠實守信,真話不全說、假話一點都不說。例如:早上你見到你的女同事就說:“你今天臉上的斑點這麼多,忘記化妝了吧?”儘管你說的是大實話,這也是不對的。如果咱們自己創業做老闆,就更應該注意了,答應員工、客戶的條件一定要如約做到位。例如:你答應三天內給客戶把產品送到,結果人家等了半個月;你答應員工工資每月月底開工資,人家工作三個月了你還不給,這事業能做好嗎?
所以說話一定要注意場合,要知道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我們村裡就有一個說話口無遮攔的人,外號‘大炮’,村裡有個老人病重,兒女都忙給老人治病,農村鄰里間身體不好一般都相互看望,他也去看望老人,當著老人面說:“你這病太嚴重了,也治不好了,治他幹啥!”這讓人家老人和孩子多麼傷心。所以,這真話也不能多說。
有關誠信的經典故事也很多。像《一諾千金》《曾子殺豬》《陳實守時》等。我們今天來聊聊《同窗踐約》吧!東漢時期,張劭和正規化是同窗好友,同在洛陽讀書,學成分別時,張劭流著淚對正規化說:“今日一別不知何時才能相見。”古時沒有高鐵、飛機,想到一個地方去旅行是很難做到的,兩人兩地相距很遠,所以都很傷心。正規化安慰張劭說:“張兄不要難過了,兩年後的中秋節的中午,我到你家來與兄臺相見,並拜見令尊大人。”說完兩人各自回家。
兩年後的中秋節,張劭從早上就殺雞洗菜,準備酒食,父親好奇,便問:“兒子,你這是幹嘛,平時也沒有這麼好的菜。”張劭說:“我在洛陽讀書時與同窗預定,兩年後的今天,他會來拜訪您。”古時又沒有手機電話,也沒有班車,所以老人就說:“他家遠在山陽,相隔幾千裡,兩年前的話,你還以為他真的會來赴約嗎?”張劭說:“範兄是講信義的人,必定會來。”說話間,村外塵土飛揚,一匹快馬馱著正規化來到了家門口,此時正是中午時分。多年後,張劭病危,臨終對妻子說:“把我們的孩子和家事託付給範兄。”果然正規化精心的為張劭辦理了喪事,並終其一生細緻入微的照顧張劭的孩子。成為傳頌千古的美談。
像正規化這樣恪守承諾的朋友誰不想多交幾個呢?如果你自己不守誠信,別人又怎麼會和你深交呢?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你如何對待被人,就會被別人如何對待。
農村人,打工或者創業最該注意什麼?應該實事求是,一步一個腳印。
《論語》裡講:巧言令色,鮮仁矣!說話眉飛色舞,花言巧語的人很少是有仁德的人。言多必失,禍從口出,先賢不建議多說話、說謊話。當然也要注意場合,例如:有 個人個子不高,你偏偏說:“你怎麼這麼矮啊!”當然也沒有必要說:“你真高大威猛。”記得我十歲的時候,外婆身體不好,來我家住幾天,由於家裡窮,雞蛋就是最有營養的食物了,每次外婆都把碗裡的挑雞蛋給我吃,後來,我就說我吃膩了,討厭吃雞蛋。其實,我很喜歡吃雞蛋。這是善意的謊言,就想讓外婆多吃點。我感覺這個不算說謊。
許多人為了所謂的‘前途’拍領導馬屁,真是花言巧語什麼好聽說什麼,領導喜歡聽什麼就說什麼,這樣的人被領導提拔了,能做好工作嗎?還是實事求是,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的做事才好。咱們農村人不論是打工還是創業,都應該謹記先賢教誨,做一個讓人值得信賴和尊重的人。對於誠信的要求還有哪些呢?
請關注表哥,我們下次接著探討。
回覆列表
《弟子規》是舊社會培養社會公民的說教,是儒家思想的宣揚。雖然那時候沒有“公民”一詞,但有社會普通成員應該有什麼樣的素質和思想體系的標準。是封建專制社會制度下的產物。
今天我們培養孩子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來要求,目的是培養孩子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既有現代科學知識又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勞動者。既能個人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又不違背社會主義基本準則的公民。所以《弟子規》被拋棄不足為奇。
《弟子規》作為儒家思想普及讀物也算是半個經典。《弟子規》共1080字,分別列出113件事情,其中“孝”24則,“弟”13則,“謹”24則,“信”15則,“泛愛眾”21則, “親仁”4則,“學文”12則。
儒家思想為了控制人民的世界觀形成也算是煞費了苦心。但《弟子規》根本上違背孩子認識世界的認知規律的。一個孩童來到世上他先從認識聲、色、味開始認識萬物萬事,認知萬物何以有千差萬別;其次認知人際關係父母、弟兄、親戚關係,進而認知社會關係老師先生、里長、保長、知縣、知府。從而漸漸形成世界觀(儘管那個時候沒有世界觀這個詞,到目前一些老古董們也拒絕世界觀這個詞)。
孩童的興趣是廣泛的,從自然現象、萬物的屬性,萬物的差別。但弟子規硬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向“孝道”,培養成一個百依百順俯首帖耳的綿羊。孩子是應該聽從父母的教導的。但他有自己的觀點時候也必須一邊挨著打一邊跪著哭訴自己的理由才是好孩子嗎?假如他父母是文人墨客,皇恩浩蕩下恩澤披及的官員,孩子自然該百依百順俯首帖耳,假如他的父親是殺豬宰羊的普通混生活者,或者是奸商狡詐的政客孩子也應盡順父母盡孝為第一嗎?這樣的教育,扼殺了孩子們對大自然的興趣愛好,扼殺了對人類社會的認知。扼殺孩子們有獨立自主的思考。
其實,把盡孝放到頭等大事並不是完全為了文明禮貌,而是培養便於聽從驅使的良民而已。因為按儒家思想意識“連孝也做不到必然不忠”不利於皇家穩定統治。所以,把“盡孝”作為世界觀的第一要素。
《出則弟》篇按照去做會成為謙謙君子,也可以成為唯唯諾諾、仰人鼻息看人臉色的奴才。給他帶上冠戴身上穿上長袍腳上拖一個雙聯高鼻子鞋,孔丘必然歡喜,好一個復辟周禮的典範!然而在當今看來人際關係平等的,禮節應是相互的,你如果敬我一尺我還你兩尺就足夠了。“出則弟”,骨子裡就是宣揚等級關係,要把他貫穿到家庭倫理關係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