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飄渺41463556
-
2 # 冰城蘭花
運動量是多少,和年齡關係不大。要看你的身體狀況,我是1961年出生,我每天跑步10公里,跑馬拉松,2018.11月在大連旅順,我還玩個50公里越野。我是退休兩年後的2013年開始跑步的,運動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
-
3 # 銀城旺南方
作為46歲這個年齡,運動時間的長短全由自己掌握。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身體、工作和生活情況去規劃,千萬不要信書信別人!具體敘述如下:
一是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身體素質好的,經常鍛練的前提下,每天運動兩個小時沒有問題。可以有氧運動40分鐘以上減脂,一個小時左右的力量訓練。如果身體素質偏弱,平時鍛鍊少的話,每天先運動30分鐘就可以,當然以有氧運動為主,以後慢慢增加運動量。
二是要根據自已的工作情況。46歲的人差不多都在工作崗位上,不能因為運動而誤了工作,得不償失。工作之餘,每天運動一下,時間控制在一個半小時即可。
三是要根據自己的生活情況。如果生活條件艱苦,一家子生活都成問題,就不要糾結運動時間了,好好為生活打拼,有時心情好身體就好。
-
4 # 城年
1,很多人覺得回答中的運動量是小兒科,給計劃不是給牛逼的人,而是給那些缺乏運動的人,現實生活中,長時間坐辦公室的人,連續走幾天三公里都會膝蓋痛,讓這些人直接上來就練,無異於自殘。
2,諸位有空的時候去醫院內科外科病房走走,看看住院的五六十歲的都是什麼情況,很多人四十多歲時比你們更牛,可是疾病面前人人平等,他們照樣得乖乖在醫院待著。
以下是原始回答:
這個年紀正常情況下是兒女剛剛上高中或者大學之間,事業基本平穩,需要關注家中老人身體情況的年紀,無論男女,都是家中的主心骨,適當參與運動無論從短期還是長期來看,都是很好的選擇。
我羅列一個簡單計劃,僅供參考:
總體訓練原則,多從事散步,慢跑,游泳(泡在水裡滑動即可),太極拳等溫和運動,沒有足夠的基礎,不要貿然嘗試力量訓練,馬拉松訓練等,這類運動對身體要求較高,記得一點,四十多歲的年紀,一旦受傷,傷痛會伴隨後半生!
建議買一隻手環或者運動手錶,對自己運動情況有個量化了解。
1,先從多走一千步開始。用手環衡量一下日常作息的運動情況,有意識的增加走路距離,每週增加1000步,用幾周的時間達到每天步行一萬步。
注意,這一萬步要分散到全天,不要集中抽時間去走,後者叫一時一猛,傷身體。
2,保證每天運動量一萬步的基礎上,保持一個月後,適當增加一些慢跑訓練,配速每公里八分鐘左右,每次1-3公里。
願意游泳並且有條件的,每天抽四十分鐘泡在水裡滑動即可,不求速度不求距離。
這兩種模式,對於絕大多數中年人來說,都是非常有益的,可以控制住體型,遠離三高等慢性病困擾,已經有慢性病症狀的,堅持半年左右都可以大大改善指標。
3,清淡飲食,規律作息。這些都是訓練的一部分,千萬不要覺得自己有訓練就可以吃大魚大肉,也不要以此為藉口重油重鹽,更不要覺得自己身體好睡眠少就熬夜追劇,已經40多歲,身體禁不起這些考驗。
4,能保證以上訓練,想增加點難度,可以適當進行一些力量訓練,負重控制在自身體重的30–50%即可,不要貪多,也不要盲目挑戰重量,前面說過,這個年紀受傷就是一輩子的困擾。
中年人,可以訓練,但是注意強度,不影響家庭,不影響生活,不增加生活負擔,不要受傷,這些是年輕教練完全不會考慮的建議,因為他們缺少生活體驗。
-
5 # 御行健身
運動時長不僅和年齡有關,也和健身目標、年齡、狀態等多種因素有關,因而不存在一個絕對的標準規定運動時長應該是多少。普通中年人的運動時長多少合適呢?
需要先給“中年人”的年齡範圍作一個定義。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的劃分是這樣的,不到45歲的成年人全都劃歸青年人,45至59歲是中年人,59歲以上才是老年人。這個劃分和中國人傳統認知有較大的錯位。基於生活中的直觀認知和觀察到的大多數人的身體狀況,這裡將35歲至55歲之間的人群確定為我們要討論的中年人群。這部分人的特點是:
(1)身體顯著地走下坡路,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發福,相當多的人體重超重或肥胖。
(2)小毛小病逐漸增多,不少人在40歲前後開始患有高血壓、高血糖等老年疾病。
(3)工作忙,在運動健身上很少投入時間或根本不運動。
(4)身體機能顯著下降,亟需透過運動改善健康狀況。
運動頻率和運動時長的安排運動時間的安排主要涉及運動頻率和運動時長兩個方面。就運動頻率來說,無論是有氧還是力量訓練,一般都習慣按周來規劃運動頻率。如果要確保運動效果能夠累積,每週至少應有三天安排運動健身,每次運動時長則需要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調整安排。此外,我們可以看一下國家體總在《全民健身指南》中的建議:
(1)超重和肥胖人群:每週5至7天,每次45至90分鐘;
(2)高血脂人群:每週5至7天,每次30至60分鐘;
(3)骨質疏鬆人群:每週至少3天,每次30至60分鐘;
(4)糖尿病人群:每週3至7天,每次20至至60分鐘;
(5)高血壓人群:每週5至7天,每次30至60分鐘。
可以看出,每週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鐘的運動時長是最基本的要求。
不同人群的運動時長調整從實際情況出發,不同人群對於運動時長的適應能力也會不同,原則就是適合自己、循序漸進。
如果是健身新手、老年人、體弱者,在開始運動健身時需要給自己一個適應期,可以是一個月或兩個月,甚至更長。在這段時間內,每次運動時如果身體承受不了至少30分鐘的連續運動時間,則可以從10分鐘、20分鐘的時長開始,隨著一次次的鍛鍊和體能的提升,慢慢延長運動時間。
如果是普通中年人,也需要有一個適應期,時長可以直接從30分鐘起步,但運動強度和運動量可以從較低的強度開始。比如剛開始不能連續跑步30分鐘,那就透過走跑結合的方式來完成。
對於有長期堅持運動習慣的中年人來說,那麼每次的運動時長跟著自己的健身計劃走就行了。我見過的中年資深健身者,有一天兩練的人,也有一次運動時長達到兩個多小時的人,這些都和健身者的運動積累和當前的身體素質有關。
中年人健身,最重要的並不是運動時間有多長、運動量有多大、強度有多高,而應更多地傾聽身體的運動反饋,關注循序漸進的訓練原則。知道了循序漸進,運動時長還是問題嗎?
-
6 # 跑者阿飛
我認為:與其苛求每天專門運動的時間,不如把運動融入生活。
既然題主問這個問題,說明題主平時不大動,是為了健康才想運動。
其實,不需要專門換了運動服,非要去健身房or操場才能運動。
只要有顆愛運動的心,處處可以運動,時時可以運動。
比如每天早上起來刷牙的3分鐘,你可以邊刷牙邊提踵,再慢慢落下。
上班路上,可以走路到地鐵站,
看到自動扶梯也不坐,而去走樓梯
在地鐵上,有座位也不坐,人少的時候練習靠牆蹲,人多的時候抓著扶手練習提踵
到了公司,不要坐電梯,爬樓梯上去
工作中休息時,別人抽菸,你可以到樓道里去走走,或者做徒手操。
晚上回家後,邊看電視,邊做高抬腿等原地運動
上床後,做俯臥撐,腹肌訓練等
-
7 # 健康行僧
46歲的人每天應該運動多長時間?
健康苦行僧,開講啦!
生命在於運動,如何選擇每天運動的時間全憑個人感受去調節,第二天感受到肌肉明顯的痠痛,那麼你就必須要降低自身的運動強度了。
若是感受到第二天神清氣爽,有那麼一種運動的快感,並且睡眠質量也很不錯,感覺自身尚有餘力,那麼適當給自己一些挑戰也是很合理的決定。
但是運動也得有個度吧,我們應該如何選擇適合自身的運動強度呢,這裡給大家一些簡單的建議吧。
每天運動多久最為合適呢?一:生長髮育期間。
生長髮育期間的兒童往往更加需要運動,運動能夠很好地幫助更好地發育,可以做一些簡單跑步,游泳這類的有氧運動。
但不可以過早接觸壓力訓練,也就是一些槓鈴啞鈴的訓練,這會影響孩子長高的,這種影響可是一輩子的,還是需要注意的。
不用刻意安排運動,多給孩子一些釋放天性的空間就好,要是沉迷電子遊戲就得好好教育了。
二:二十歲到三十歲之間。
這個年齡段我們就能健身了,做一些力量訓練,讓身型更加具有力量美感,趁著年輕多多運動是十分有好處的,我們可以嘗試一些少有人訓練的專案,比如:攀巖,滑板等。
建議每天的鍛鍊時間不少於一小時,每週保證一週五練左右。
三:三十歲至五十歲之間。
人至四十,身體的運動能力就會有一些回落了,並且自身的新陳代謝也會趨緩,所以說中年發胖的現象很常見,我建議先從每天鍛鍊三公里開始你的訓練,之後往你的訓練計劃里加入力量訓練。
原因在於:四十歲後,人每十年會減少大概3%~8%的肌肉量,要想改變這一現象,你必須開始力量訓練,其次力量訓練能夠提高新陳代謝,幫助更好地減肥,不至於中年出現水桶腰。
其次你總不能寄希望於自己年過半百再去嘗試槓鈴吧,這是不合理的,現在循序漸進愛上訓練,你才會在產生“凍齡”的效果。
四:老年人。
老年人不能進行劇烈的訓練,可以做一些簡單的有氧訓練,游泳,散步,登山等運動,但需要放慢腳步,落地放緩,以防止傷害自身的膝蓋。
每天鍛鍊半小時以上即可,可以每天鍛鍊,但需要多多休息。
但我個人也看到一些很酷的老人,馬拉松都能遠遠將年輕人甩在腦後,在健身房訓練也絕不含糊,所以對於運動來說,有時候年齡並不重要,我們需要了解自身的運動能力,不能“眼高手低”。
-
8 # 減半吃穿
本人46,每天運動至少半小時,感覺這樣就不多不少。
運動超過一小時膝蓋疼,[捂臉]少於半小時,沒活動開似的。[摳鼻]
毛主席當年四十多歲時打乒乓球健身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標準,80歲以上才是老年人,80以下都不老,46歲還很年輕,[呲牙]
如果以前經常運動,40之後,體能在走下坡路,所以運動強度不能太大,運動時間半小時就可以了。[加油][加油]
這個年齡運動專案可以選擇太極、倒立、跑步、跳繩、乒乓球等
近80歲老人還堅持跳繩鍛鍊身體
帶著孩子一起跳繩,健身同時融洽親子關係
自己以前練習五公里和四百米障礙,受了點傷,經過幾年恢復訓練,現在能跳繩,跑步
-
9 # 山水之墨白
【46歲的人每天應該進行有氧運動40~60分鐘】
人到中年,必須運動起來了。再不運動,隨著年齡越來越大,身體就會出現許多問題,這是誰都不願意遇到的情況。運動要趁早,46歲的年紀,還來得及。
有氧運動。運動有強度之分。其中,長期進行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每次運動時間達到40~60分鐘,可以有效幫助你強身健體。
有氧運動可以幫助你強化心肺能力,耐力,降低“三高”,減脂塑形,增強免疫力,改善腸胃功能,強化骨關節,增加骨密度,防止骨質疏鬆,緩解壓力,改善睡眠,排毒養顏,健腦,保護視力等。
同時長期進行有氧運動還可以把你打造成一位極其自律,Sunny,積極,堅毅的人。
有氧運動有多種方式。其中,騎行,慢跑,快走是人們比較常用的方式,也更加的容易掌握。
怎樣進行有氧運動?有氧運動時,你的心率應該始終維持在最大心率的60%~80%之間,並且持續40~60分鐘,效果是最好的。
最大心率最好親自測量才最準確。
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找一處長約200m左右的高坡,儘自己最大努力,連續衝刺三次到坡頂,其中一次最高的心率就是你的最大心率。
如果測出來的最大心率是200次/分鐘,那麼你的有氧心率區間範圍就在120次/分鐘~160次/分鐘之間。
你每次運動時,把心率始終控制在這個心率區間範圍內就可以了。心率在有氧區間內時,身體的狀態應該為一邊運動,一邊能簡單與人交流,鼻吸口呼,就快要到用嘴吸氣的程度。
有氧運動為什麼要持續40~60分鐘呢?每次運動前15~20分鐘都會有一個熱身運動階段。此時你的身體還沒有完全進入運動狀態。心率會很不穩定,這一時間段的鍛鍊效果不會太好。
只有經過了這一階段,心率才會穩定在有氧心率區間以內,我們才能得到更好的鍛鍊效果。如果連續運動時間達到40~60分鐘,你才可以得到30分鐘左右的有效鍛鍊時間。
如果超過了60分鐘,有的人體能會出現問題,會導致姿勢變形,給自己帶來運動傷害的隱患,同時可能會流失一部分肌肉。因此, 平時進行有氧運動最好不要超過60分鐘。
綜上所述。你可以先選擇適合自己的有氧運動,然後測出自己的最大心率。每次進行有氧運動40~60分鐘,每週運動3~4次。堅持下來以後,你的身體將會變得越來越好,你將會獲得有氧運動給你帶來的種種好處。
所以,就你提出的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
【46歲的人每天應該進行有氧運動40~60分鐘】
回覆列表
最好是四十分鐘持續性有氧加二十分鐘無氧。並形成習慣堅持一輩子。起碼節省幾十萬醫藥費得到一個健康的身體。當然最好再加上定期體檢更保險。這世界上只有自己身體才是最重要也是最值得投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