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賺錢毒雞湯
-
2 # 通訊一小兵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客觀的說,華為不能說是引領5G時代,5G的課題太大了。如果改成目前華為在5G技術專利和5G解決方案之中領先,還是比較合適的。
5G是一個非常大的話題,涉及到各方各面,如果說有一個引領者,或者改成中國更合適一些。5G不僅僅涉及到5G標準的制定,5G的相關晶片的研發,裝置的生產,5G整體解決方案的提出和實施,5G終端的生產和研發,5G網路的運營和覆蓋,以及5G所涉及到的各行各業的應用和研發。
在5G的標準制定這方面,由於中國移動在3G/4G時代都有一張TDD的網路,常年的TDD運營經驗,讓中國企業整體在TDD方面的研發要領先於歐美的國家,在5G相關標準立項上佔據了主導地位。
另外,由於我國通訊業的整體崛起,就5G的標準必要專利之中,中國企業也佔據了很高的份額。
在5G的相關晶片的生產和研發中,華為海思推出了5G的基帶晶片,相關的邊緣計算需要的伺服器晶片,以及紫光展銳的5G基帶,讓我國在5G整體的晶片研發上走在世界前列。在目前已知的可商用的5G基帶上,華為的巴龍5000是遠強於高通的X50的。
在5G終端方面,我國的華為、小米、OPPO、VIVO等廠家的生產能力也佔據了目前世界上很大一部分智慧手機的份額,在5G時代也會繼續這種優勢。其他的5G終端,中國也有大批的企業在生產研發,相信會不斷的問世。
就5G的網路覆蓋上,就不必再多說了,中國的無線網路覆蓋率和光纖覆蓋率一直在世界前列,就4G基站而言,三大運營商的高達400多萬座4G基站已經佔據了全球4G基站的60%以上,也就是說,僅僅是一箇中國的4G基站就超過了全球除了中國的國家,這也是和中國的三大運營商不計成本的盡社會義務是分不開的。
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運營商的無線網路的規模都很小,以美國為例,1萬4G基站已經屬於規模比較大的運營商了,這和中國一比,完全沒有可比性。缺少規模性網路建設的歐美運營商,在5G時代即使建設了一個稍大規模的5G網路,就運營能力而言,也是無法和中國相比的。
就目前5G應用而言,中國的大批通訊製造業公司、運營商、網際網路公司都在配合各行各業在進行相關的研發,在5G的整體行業應用研發上,中國也在領先的行列。
華為在5G上的技術力量比較強,就專利而言是全球領先的,但是其他廠家也有相關的5G專利,如果說華為最強的地方,還是得說5G的整體解決方案,還有就是華為的5G組網建設能力是最強的。華為是一家通訊製造業少見的全產品線公司,擁有5G整體解決方案需要的5G無線接入網、5G承載網、5G核心網、邊緣計算、5G終端等全部的產品生產能力,無需整合其他廠家的裝置,現在就這一點上,可以完全的說華為是唯一的完整的5G提供商。
華為的全產品線戰略,也讓他在5G組網之中有著其獨特的本領,基於微波的5G基站是華為打動各國運營商的武器。在那些缺少光纖資源的國家,華為的5G微波基站無疑是更適合的。
華為的5G極簡網路設計,和體積小、好電低、重量輕的5G AAU也讓運營商採用華為的5G組網方案的建設成本更低,組網速度更快,而且就效能而言,華為也是比較領先的。
總而言之,5G涵蓋非常多的內容,華為還不足以引領5G時代,不過5G時代目前是中國引領的,這句話並不為過。華為主要是在5G專利和5G技術解決方案在世界領先,這樣說就比較合適了。
-
3 # 豔色658
5G是個新時代的開始,群雄逐鹿天下,這盤鮮美的大蛋糕誰都想來分一塊,華為也是其中之一,從實力和底蘊來說華為是群雄之一,但想成為領頭羊還任重而道遠
-
4 # 煒學長啦
感謝閱讀!
個人觀點:我覺得華為5G 技術暫時不能引領5G 時代。華為能不能引領5G 時代,暫時不能下定論,只能說有這個可能,如今科技發展如此迅速,誰也不知下一刻會發生什麼。原因如下:首先,5G 技術並不止應用在手機領域,還有生活各個方面中,而華為專注於手機開發。相信大家都被華為推出5G 摺疊手機的訊息震驚了,也相信大家都知道在5G 技術這方面,華為公司是很早就開始研究了,並且有了一定的成就。這隻能說,華為在5G 手機這方面暫時領先一步而已,但大家要知道,5G 技術會被應用到各個領域,因為5G 意味著更快的通訊速度,更大的傳輸容量。 例如:無人駕駛汽車、無人機燈光秀、智慧家居、奧運會等,而這些領域華為並不擅長,且已經有其他巨頭在研究了。因此,華為公司不一定能引領5G 時代。
其次,現在許多科技公司都在研究5G 技術,競爭是非常激烈的,想引領5G 時代,得有過硬的技術。雖說華為公司推出了5G 手機,也有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競爭對手還是有很多的。比如,蘋果,三星,相信他們也在捉緊時間研究5G 技術,所以說,想成為行業領頭羊,就得不斷創新,不斷努力。因此,華為公司不斷創新,加大技術研究力度的話,相信不久的將來引領5G 時代還是有可能的。
最後,相信大家都希望華為公司在將來能引領5G 時代,併成為手機行業的領頭羊,我也相信華為公司能越做越好。
-
5 # 科技數碼隨時答
不過高通又有釋出了一款5G晶片,速率方面最高下行速度為7Gbps,上行速度為3Gbps。 這一次它和巴龍5000一樣都支援支援NSA和SA架構,同樣覆蓋5g~2g多模,其實可以看出來相對於華為的巴龍5000來說有提升,所以兩者的差距並不是很大。
當然我們知道華為在通訊方面5G的訂單確實很多,但是在手機端,國產手機除了華為之外基本上用的都是高通的晶片,要使用高通的5G基帶這個是避免不了的,不管是OV,還是小米,還是魅族等等品牌,使用高通的處理器以及基帶這是必然的,當然還有就是高通的客戶眾多,是基於全球發展的模式,不管是三星,索尼等等其他國外的廠商,在這樣的情況下,其實華為的晶片只有供於自家手機使用,所以說引領這個確實有點為時尚早。
當然我們很多人說任正非說的:華為5G和微博方面做的是最好的,這個當然是事實,但是這是基於通訊方面和通訊方面來說的,以及關於5G方面的假設,而高通是基於終端來說的,5G的釋出最大的應用就是手機端,而這一方面高通是有絕對優勢的,所以華為確實是國人的驕傲,以及在5G方面的努力是我們可以看得到的,但是高通客戶基數更多,所以關於是否可以引領5G的發展還是看後續的發展。
回答完畢
-
6 # 廣州威少1996
5G手機就是廠商忽悠消費者換手機,坦率來說:這個時候絕大多數使用者購買5G手機,除開能獲得一下心裡滿足和看著流量飛昇之外,更多的其實是在當智慧手機廠商的小白鼠。5g更多的只是手機廠商想給停滯不前的智慧手機找一個新的賣點而已。
-
7 # 科技文藝範
#5G# #華為# 簡單的說,華為透過Mate 20 X,展現了5G實力的體現。全球率先同步支援SA和NSA組網方式+全球首款5G可摺疊手機華為 Mate X+搭載華為首款7nm 5G晶片——巴龍5000。
4組5G天線設計,下載速度高達4.6Gbps,下載1GB電影僅需3秒。鷹翼式摺疊設計,是全球最薄的摺疊手機,兼具手機+平板兩種形態,整合了5G、摺疊屏、AI、未來互動等前沿黑科技。華為革命性的鉸鏈創新技術能無縫支撐螢幕及摺疊,創新採用柔性OLED顯示屏。展開後是一款厚度僅為5.4毫米的極薄8英寸平板,閉合時則成為握持舒適的6.6英寸雙屏手機,創新智慧分屏,多工互動,電腦級操作。
回覆列表
作為電信通訊領域出身的大華為,在5G網路建設和技術研發方面已經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我認為必須能引領5G時代!
理由如下:
1、華為的技術研發背景
華為的研發投入目前在國內科技領域來說,估計是最大的吧,大投入不一定有大收穫,但不投入一定沒有好的收穫!咱們對比下華為、阿里巴巴、騰訊的研發投入資料哈:
根據相關資料,華為去年的營收為6036億人民幣,而其研發投入為897億人民幣,研發佔比大約為14.9%,阿里去年的營收為2503億人民幣,而其研發投入為227.5億人民幣,研發佔比大約為9.1%,騰訊去年的營收為2377億人民幣,而其研發投入為174.5億人民幣,研發佔比大約為7.3%可見,華為對技術研發這塊的投入比阿里巴巴和騰訊兩者加起來都多一倍。
2、華為的國內手機使用者市場背景
在今年的釋出會上,華為的餘承東說:華為在中國手機市場的份額連續四年第一,份額達到31.2%,達到40%是遲早的事兒。另,從全球市場來看,華為穩居前三且接近第二,甚至在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家成為銷量第一的品牌。
除了手機出貨量層面,餘總還表示,華為與榮耀手機在國內市場的使用者淨推薦值排在第一名。也就是說,很多消費者會向親朋好友推薦華為和榮耀的手機。而且華為手機的消費者滿意度,也連續四年排在第一名。說明後續潛力還是很大的!
3、華為的全球電信運營商市場背景
據Gartner(全球權威諮詢與服務機構)最新報告《市場份額分析:2017年全球電信運營商運營技術》顯示,華為連續第三年在電信運營商運營技術(CSP Operational Technology以下簡稱OT)市場持續增長且市場份額排名第一,佔全球OT市場163億美金銷售收入的13%,被評為OT軟體市場領先者。也就是說華為在全球內的電信運營商也是翹楚的,這是不爭的事實!
4、華為的資金實力及造血續航背景
華為能賺錢、敢花錢、還有錢,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咱在這裡就不扯皮了哈。
5、目前華為5G領域所取得最新成就
拿下全球首張5G基站CE證書在2014年,華為就已經開建5G測試網路。而就在2018年,華為一舉拿下了全球首張5G產品CE-TEC證書。記住,是全球首張!
據華為今年4月官方宣佈,華為今年即將全球商用上市的5G NR產品順利透過歐盟專業認證機構南德意志集團的認證核查,獲得全球第一張5G產品CE-TEC(歐盟無線裝置指令型式認證)證書。記住,是全球首張!入局首批5G陣營華為官方2017年宣佈已率先完成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第二階段測試。華為與英特爾一起,成功地進行了全球首個基於Release 15 NSA 5G NR規範展示5G互操作性和開發測試(IODT)的空中測試。
世界行動通訊大會上(2018年3月),華為正式面向全球釋出了首款符合全球權威通訊標準的5G商用晶片——巴龍5G01和基於該晶片的首款5G商用終端,這標誌著華為率先突破了5G終端晶片的商用瓶頸。今年9月,5G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上,華為該公司率先完成基於3GPP R15國際標準的5G非獨立組網(NSA)測試和獨立組網(SA)功能測試,並在測試中實現了各項效能最優。今年11月的第五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期間,浙江移動公司聯合華為完成烏鎮5G網路早期規模部署,進行了5G規模網路測試驗證。10月9日,在全球ICT能效峰會上,華為面向全球運營商釋出業界首個全系列5G Power解決方案,為網路演進提供最佳的能源解決方案。10月12日的“2018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講:“5G勢必會成為華為下一個輝煌點”。所以,綜上所述,再加上一丟丟的想象,華為引領世界5G,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