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法日課

    寫毛筆字,人們慣用的思維和理論是中鋒行筆,所以遇到轉折處,就成了難題。

    搞不好,側鋒、偏鋒就出現了,這樣會讓墨跡顯得扁薄。

    那麼如何克服這個問題?

    在行筆到轉折處時,不要緊張,可以輕輕提起筆毫,注意,不是把筆毫離開紙面,而是稍稍提起,沿著轉折的方向,慢慢把鋒調整一下,讓筆毫順暢地轉過來。

    這個過程,也叫調鋒。

    還有一種方法,叫作絞轉。具體方法是轉折前稍微提起筆鋒,不做明顯調鋒,而是沿著轉折的方向將筆毫一扭,此時,筆毫不是完全順暢的,而是有些扭的感覺,但隨著行進,會逐漸變得順暢。

    這兩種方法不可能一蹴而就,臨帖,讀帖,親手寫,動腦想,必要時請明師指點示範一下。

    這個問題是個大問題,不能小覷,如果不解決,終生都會落下習氣。

  • 2 # 子衿書法

    轉折處出現偏側,是由於執筆方面的原因和沒有提筆挫鋒(調鋒)。從圖片中可以看到,書寫者的執筆筆桿傾斜,像這樣的話,寫出來的字,不只是轉折處偏側,基本上都不能把筆毫均勻平鋪在筆畫當中。你可以檢驗一下,像這樣斜著執筆寫出來的字,肯定是筆畫的兩個邊緣,一邊聚墨多,一邊聚墨少。要不就是一側光滑,一側帶有鋸齒狀。知道了癥結所在,就要有解決的辦法。

    先把筆管垂直立起來,運筆以肘腕帶動筆頭。不要用筆管側擺搖晃來寫。轉角處的處理,要提筆挫鋒(轉動筆鋒於執行方向。)提筆是為了避免筆鋒扭纏。挫鋒過來又需頓筆(按下)。每頓必提,提筆的分寸看你按下的分寸決定 。頓是一下下去。提筆則是慢慢提起。留心琢磨,多試多練,就能掌握。大家對轉角處的處理有其他解決的辦法嗎,說說看讓大家一同分享學習中的快樂。關注子衿,每天與你答題解惑。

  • 3 # 7色特伊

    “轉彎”偏側是運筆的慣性動作,只要執筆姿勢正確,懸肘運筆方法對頭,到轉折處“緩速”稍提鋒即可,不用太刻意。這是指楷書講。

  • 4 # 千千千里馬

    書法用筆,不是隻有轉折的時候會出現“偏側”而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會出現這個問題。

    那麼,我們怎麼糾正這個問題呢?傳統的說法是“中鋒用筆”、“按提”(注意:董其昌說的是“提按”。為什麼我們要改成“按提”?因為寫字一定是先按後提,都沒有下筆【按】,你怎麼提?)這些說法肯定沒有問題,按照這些做法肯定沒有問題。

    但是,我們一些沒有老師指導或者初學的朋友是不會理解的。甚至,我們一些老師,也不一定會說的很清楚。因為,什麼叫“中鋒用筆”、怎樣“按提”?我們的書法理論家的研究解釋也是有很大差別的。

    現在我們就說說“中鋒用筆”有什麼效果。

    非常明顯,那就是筆畫比如“橫畫”的上下輪廓線線條非常光滑。如果不是中鋒用筆,那麼都不能保證筆畫輪廓線的光滑。

    所以,無論你寫出來的筆畫是正方形,還是三角形,中鋒用筆寫出來的永遠能夠保證輪廓線的光滑。希望多練習熟悉一下這樣的體驗。

    那麼,如果不是中鋒用筆呢?就會出現或者(以橫畫為例)上面光滑,或者下面光滑,總之,非常不平衡,也不穩。

    中鋒用筆是不是很難?絕對不是,根本沒有那樣神秘,只是我們在實踐中容易犯“運算失誤”罷了。

    心理學中有一個詞“運算失誤”,說的就是,明明我知道我懂,結果總是搞錯的一種常見的現象。

    這是完全可以糾正的,所以,學習“中鋒用筆”也沒有那樣神秘。

    古人有的說用筆要非常垂直,有的說用筆要搖來擺去。實際都是為了適應個人的用筆,但是,都是為了讓中鋒不要跑偏了。

    你的問題是,折筆的時候容易出現“偏側”,這是在用筆環節出問題了,也叫“運算失誤”。因為你起筆、行筆的時候是中鋒啊,但是到收筆轉折的時候慌了。

    好,我們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寫字是一個筆畫一個筆畫寫的。那麼,每一個筆畫,我們把它分解一下,都是由“起筆、行筆、收筆”三個環節組成的。

    每一個環節都有自己的任務。一般來說,起筆要重按,然後“提筆”進入行筆,行筆環節變化比較多,要注意你學習的具體字帖如何變化行筆而定。行筆到“止”,也就是筆畫長短的結束點,我們叫收筆處。如果需要轉折,那麼就要在收筆處“提筆”然後按筆,繼續完成下一筆。

    如果該提筆的時候,筆提不起來,肯定影響完成轉折,因為筆尖還沒有改變原來行進的方向,所以提筆,就像剎車一樣,控制了用筆的行進。這個環節非常重要。許多寫草書的,收筆無度,叫做“剎不住筆”。

    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很注意收筆處的提按,那是他對用筆的深刻把握。所以,董其昌介紹自己的書法秘訣時說,一切都在提按。

    所以,轉折筆畫的時候,提筆就非常重要。

    那麼,有人說,轉折出現偏側是執筆不正對不對?也是對的。但是,最主要的是按自己的習慣,只要行筆是中鋒行筆,那麼,執筆的偏正都不影響寫字的效果。

    可以透過集中練習這個動作,相信很容易克服你的用筆困惑。

    學習書法,一定要注意我們說的起筆、行筆、收筆的環節任務。

  • 5 # 老範愛書法

    書法出現側鋒不可避免,原因是書寫工具毛筆自身決定的。“筆筆中鋒”對篆書適合,但對其他書體未必適合,古人對此有過大量的論述,不要一句“筆筆中鋒”就把自己搞的不會寫字了,一筆側鋒像觸犯了天條,這是典型的謬誤。中側並用,八面出鋒,古人說的得多好。實踐出真知,僅在中側上糾纏,未免太過狹隘。

  • 6 # 千年蘭亭

    書法筆畫中,轉折是最難的,它包含換筆心、提按等核心筆法,轉折沒問題了,那其他筆畫也就沒問題了。

    一、轉折是什麼

    說到轉折,先要說方圓。圓為規以象天,方為矩以象地;轉以成圓,折以成方。故方圓轉折之法,是筆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般地說,圓轉法自篆書來,方折法自隸書出,楷多用折,體勢尚方;草多用轉,體勢尚圓。

    用筆點畫之方圓表現在起止、波撇、鉤趯處;結構體勢之方圓,則主要表現在轉折上。

    二、轉折如何運用

    1、轉

    “轉”用腕法暗換筆心,力求在圓轉時,使筆心保持在點畫的中線上行走。

    所謂“暗換”即暗中取勢,換轉筆心,這是一種不明顯的調鋒動作,需要依靠手腕的配合。

    如寫“右轉”時,腕部先朝右上方轉動。此時筆桿略向左下方傾斜,至轉角時,微微挫動筆鋒,暗換筆心。將要出鋒時,腕部漸向左上方翻出,則轉處圓勁力勻。

    寫“左轉”時,先轉右下運筆。此時手腕向左上方,至轉角時,暗換筆心,並逐步轉腕。至出鋒時,腕部漸向右上方翻出。

    轉法以圓潤力勻為上,富有一種彈性和婉曲的力度美。由於轉法不露稜角,故轉能給人以流麗活潑、渾融飄逸、珠圓玉潤、筋骨內含的藝術感受。

    2、折

    “折”在行書中經常運用,法用提翻。

    以橫折為例,當筆鋒右行至轉角時,用腕法(使腕向右上方微微上聳)將鋒提至橫橫之右上角(不可離紙),然後迅速側勢翻筆,使鋒由陰面翻到陽面。翻後即作斜橫落點,再朝裡挫動一下,略調鋒後即引筆下行。實際上,翻筆的動作只不過是一個過筆,使橫豎二筆吻合得自 然一些。

    再以“豎折”為例,運筆下行至折角時,將鋒提至左下角,然後側勢一翻,向右下方作一斜直落點,調鋒後再引筆上行。提翻動作要爽快,折法要乾淨明利,如畫金剖玉。

    由於折鋒時露出方折稜角,故“折”能給人以一種峻利沉著、峭拔清勁,潔淨方整的藝術感受。

    3、分筆

    在書寫中,有時會將轉折分為二筆完成,在行草書中尤其多見。轉折的分筆,關鍵是筆畫的吻合處要氣息貫通,自然和諧。

    三、轉折筆畫的訓練

    1、畫蚊香圈

    以“轉”法來畫蚊香圈,方式可分順時針、逆時針、由內到外,由外到內等,全方位訓練轉法。

    2、畫“之”字

    以“折”法畫“之”字,可由左到右、由右到左、由上到下,由下到上來訓練。

    四、結語

    轉與折是兩種筆法,表現出來的是圓與方,二者要交錯使用。純用方筆則剛而不韻,無蕩逸之致;純用圓筆則弱而無骨,令雄強之神。

    書法妙在方圓並用,或體方而用圓,或體圓而用方,這樣才能表現出筆法的靈活與變化。

  • 7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通常,除了篆書需要控制中鋒用筆之外,其它書體、字型當中,有的是中鋒為主,有的是側鋒為主,有的是中鋒、側鋒並用。

    我認為,側鋒法書寫,如果不是故意調鋒的話,毛筆在轉折的時候出現側鋒或偏鋒狀態,屬於很正常的現象,比如書寫楷書,橫折畫中縱向部分就是側鋒(偏鋒),筆鋒特性所致自然形成的方形稜角,因此叫方折。如圖:

    ▲圖為本人教學示範——側鋒法(方折)

    同理,如果用中鋒法書寫橫折畫,不附加故意調鋒動作的情況下,轉折處筆鋒狀態是這樣的,叫圓轉折。如圖:

    ▲圖為本人教學示範——中鋒法(圓折)

    只要是在正式進入臨摹之前,專門的有指法、筆法練習過程,知道方筆、圓筆等形狀是怎麼產生的,到了練習結字和行篇的時候,筆鋒狀態這個問題就不是什麼問題了。

    ▲圖為本人教學示範——筆法與字法

    一般情況下,在楷書、行書、草書中,駛轉、駐轉時出現偏鋒、側鋒,是正常現象。除非是想追求中鋒特效,否則,隨其自然是正確的,不要為此糾結。如果心裡總想著得“筆筆中鋒”,於是,把調鋒轉勢看成很重要的筆法,誤以為出現偏鋒、側鋒是病筆、敗筆,其實,是個誤區,大可不必。

    ▲圖為本人教學示範——筆法與字法

    比如寫楷書中帶折筆的畫,只要仔細觀察書寫過程中筆鋒姿態變化就會發現,不附加故意動作時,筆鋒會自動轉換朝向和與紙的接觸面。很多筆畫的稜角都是側鋒法自然形成的。

    如果用中鋒法書寫,難以一筆完成,效果也出不來,會下意識的復筆描畫……那就不是自然書寫技法了。

    ▲圖為本人教學示範——筆法與字法

    書法實驗尤為重要,凡事不要憑空想象

    以上是我的教學研究心得,僅供參考。感興趣的朋友請點贊,或關注我,翻閱之前釋出的相關練字論述,我的抖音、火山裡有小影片可以看看,興許對您有所啟發和幫助。謝謝支援!

  • 8 # urna風之度0

    毛筆在些轉折的時候,如何克服偏轉?

    舉個簡單的例子說明為什麼會發生偏轉。

    你連續寫“豎”,並排向右寫,越寫越多,越寫越快,最後的“豎”,肯定是偏轉的。

    為什麼?

    沒有“借力”,按“豎”寫“豎”,見象得象,為靜態筆法。寫到最後,自然受到“迴腕之力”(腕自身重力)的影響。

    *

    包括像衛夫人的“橫如隱隱陣雲筆法”並不是高明的筆法,包括“印印泥筆法”,包括懷素早期的“折釵股筆法”,因為見象得象,見折寫折,見橫寫橫,摹形著痕,為靜態筆法,下筆必僵。

    真正高明的筆法是“凌空是圓,落筆成方,寸勁發力”。或相反。

    王羲之的“鵝翅撥水筆法”,米芾的“八面出鋒筆法”,黃山谷的“蕩槳筆法”,其實就是“凌空是圓,落筆成方,寸勁發力”。如下圖的飛輪的火花軌跡就是。發力點在接觸處,屬於圓變軌為直線。

    張旭的“船振驚沙筆法”,顏真卿的“屋漏痕筆法”,其實就是“凌空是方,落筆成圓,寸勁發力”。

    懷素是學習顏真卿之後,才懂得筆法的“借力尋力發力之道”。

    錐畫沙嚴格講,是中鋒行筆,阻力中的尋力過程。但缺少借力。

    至於壁坼,純粹就是妄想了。造字必多人工匠氣。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遊樂場裡一個家長對別的孩子說“把玩具拿過來!又不是你的”,這個家長做的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