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跟容老師學攝影
-
2 # 芳華攝影
目前市面上銷售的數碼單反相機價格範圍從三千出頭到四萬左右,價格相差非常之大;所以如果決定要購買一款數碼單反,你必然首先要確定合適自己的產品定位。事先列出一張購買預算固然是個不錯的辦法,但前提是你最好先了解自己的需求。要明確一個基本概念——單反相機的綜合性能指標是由機身和鏡頭兩大部分組成的;涉及具體產品選購時最好將兩者結合起來看,技術分析時則可以將它們分開討論。現在不妨拋開鏡頭的因素,先來談談機身;畢竟在市場定位上,廠家也是按照機身效能來劃分價格檔次並決定為其搭配哪種套裝鏡頭的。而談到機身,首先不得不說的自然是畫幅。
大體來看,如今的數碼單反市場呈現四級分化的態勢——最高階有三萬元以上的頂級全幅機;接著是價格在三萬元以下、一萬五千元以上的發燒級全幅機或APS-H畫幅機(部分瀕臨淘汰的全幅型號已經降到萬元左右,如佳能的EOS 5D);下面是價格在六千元到一萬元不等的APS-C畫幅或4:3畫幅中檔機;最底層則有三千到五千元價位的低檔入門機,它們同樣採用APS-C或4:3畫幅。這種劃分或許並不精確,具體到每個檔次,產品效能也同樣可能存在各種差異。但顯而易見的一點,全畫幅在檔次上高於APS-C或4:3畫幅的產品,因為前者的出片幅面大於後者;也就是說,畫幅大小成為如今數碼單反的高檔機型與中低檔機型的分水標誌。膠片時代,畫幅的區別體現在單張膠片的尺寸大小上;到了數碼時代,畫幅差異則體現在相機內部的影象感應器(也被稱為影象感測器)尺寸上。以佳能為例,全幅機的影象感應器尺寸為36mm×24mm(大致等同於一張標準35mm膠片的大小),而APS-C畫幅機型採用的感應器長22.2mm、寬14.8mm左右。如今各個廠家所定義的APS-C規格雖有數值上的差異,但差距微小,尼康、賓得以及索尼的APS-C畫幅尺寸標準大致相同,都在23.Xmm×15.Xmm左右。其中,尼康還專門給自己的APS-C標準起了名字,稱為“DX格式”;與之對應,該品牌的全畫幅則叫做FX格式。
另外,從行動式DC借鑑而來應用於部分單反系統的4:3畫幅不應該被忽視。由奧林巴斯在DLSR領域首推的這一標準,雖然脫胎於小型數碼相機系統,但被應用到單反系統和可換鏡頭電子取景式數碼相機領域之後,感光元件的規格還是明顯大於行動式DC,其尺寸在17-18mm×13-13.5mm之間。目前除了奧林巴斯之外,松下、適馬等品牌也開始熱衷於這一規格的開發與推廣。本質上,它與APS-C相類似,只不過兩者的成像長寬比略有不同(APS-C畫幅長寬比為3:2),因此我們不妨將4:3畫幅視為民用單反領域比較特殊的一種半幅標準;它是奧林巴斯為了在DSLR領域獲得突破,而採用的一種獨闢蹊徑的規格。需要說明的是,在奧林巴斯如今的產品線上,所有數碼單反新品都是基於4:3畫幅的——從高階E-3到中端的E-30,乃至入門級的E-4X0、5X0系列,都是如此。
數碼相機使用的影象感應器規格存在大小差異這一點,大家已經很清楚了。本系列的一開始我就曾強調,DSLR所採用的感光元件較之小型便攜DC面積更大,且不同型號的行動式DC及數碼長焦機採用的感測器尺寸也不盡相同。這是否意味著感應器面積越小畫幅同樣也越小呢?其實對於鏡身一體的非單反類數碼相機而言,並不存在畫幅區別這個概念。原因在於,鏡身一體式DC的感應器尺寸雖有大小差異,但各自的內部設計以及所搭載鏡頭的引數也會與感應器規格相對應。也就是說,使用小型感測器的產品A與使用稍大面積感測器的產品B完全可以獲得相同的成像範圍,甚至可能A比B的拍攝視野更廣;關鍵在於它們搭載鏡頭的實際焦距與感測器尺寸之間的比率,而感測器的物理面積更多對畫質產生影響。而在單反系統上,由於鏡身分離,感光元件尺寸上的差異對應同一支鏡頭會導致最終成像範圍的改變,故而基於不同規格的感測器產生了全畫幅與半畫幅的區分。
那麼我們來看看具體到拍攝結果,全畫幅與半畫幅之間的主要區別。簡而言之,站在同一個位置,使用完全相同的角度拍攝眼前的景或物,為相機配備完全相同的鏡頭並將其調整在同等焦距下,全畫幅機身能比APS-C或4:3畫幅機身收入更大視野的景象,在成像範圍上兩者存在顯著差異。說得通俗一點,半畫幅其實就是在全畫幅中間裁減一部分影象下來,所以它是被閹割過的畫幅標準。這並非是數碼時代的新生事物,APS標準早在膠片時代就已誕生,只是被眾多廠家重新借鑑來用到DSLR的設計上。歸根結底,在畫幅上做出妥協是因為數碼單反產品起步之初感光元件造價高昂,為了降低成本推出大眾化產品,所以不得不使用較小的尺寸標準,APS由此獲得了新生。這一標準原本分為不同的規格,最終其中尺寸最小的APS-C成為應用主流;因為其與全畫幅擁有相等的影象尺寸長寬比,又能最大程度地節約成本。後來隨著影象感應器研發成本的逐漸下降,DSLR才開始向全畫幅迴歸。不過為了獲得更大的商業利益,廠家在開發過程中,紛紛將全幅機的設計與價格定位與APS-C機型拉開明顯檔次,使之成為高低兩條產品線。需要補充的是,並非所有市售的數碼單反都採用全畫幅、APS-C畫幅或者4:3標準,少數例外如佳能的EOS 1D Mark III,使用的是APS-H畫幅,影象感應器尺寸為28.1×18.7mm;不難發現,APS-H是介於全幅與APS-C畫幅之間的一個折中標準。
在感應器大小上,全幅與APS-C畫幅在對角線長度上存在1.5-1.6倍左右的尺寸差,由此需要引入所謂等效焦距的概念,因為專業領域習慣用等效於標準135(全畫幅)相機的數值來換算半幅產品使用鏡頭時的焦距。譬如,一款佳能單反鏡頭的標稱焦距是50mm,那麼在全幅機身上使用時不存在任何變化,若將它放到APS-C畫幅的機型上使用,通常要將標稱焦距×1.6這個折算係數(有時也叫做裁減係數,尼康、賓得、索尼的標準是×1.5),結果等效於80mm。這麼演算的目的在於表達這樣一層含義——佳能50mm鏡頭在佳能APS-C機身上等效於該品牌全畫幅機上80mm鏡頭的成像範圍。我們還要明白,鏡頭分別用在兩種畫幅的機身上時,其內部的物理特性不會發生任何改變;“等效焦距”這個概念,是一種人為設定的衡量方法,以便在焦距計算方面對不同畫幅能有一個易於比較的標準。至於4:3系統,它的影象感應器對角線尺寸正好是全畫幅規格的一半左右,所以折算係數是2。
焦距決定著被攝主體的遠近,也關係到畫面的視野,顯然半畫幅在廣角方面是比較吃虧的,因為焦距值越小視角越大。譬如一支廣角端達到17mm的超廣角鏡頭用在佳能的APS-C機身上,經過折算後廣角端只能到27.2mm,也就無法體現出這支鏡頭本應擁有的廣闊視野,換到全幅機上則完全不存在類似的問題。相反,半幅在長焦領域看上去卻更有優勢一些,因為在折算係數的作用下,長焦端似乎變得更“長”。但實際上,遠端的被攝物體並不會因為折算係數而離你更近,只是因為畫幅小的關係,拍攝主體在成像結果上佔據了比全幅照片相對更大的比例而已。看到這裡您應該明白,畫幅是決定拍攝視野的一個重要因素,從理論上全幅機的優勢不言而喻。不過我們不要忘記,對拍攝範圍起到決定性作用的仍是鏡頭的實際焦距;隨著越來越多半幅專用鏡頭的問世,在APS-C和4:3系統上實現16-18mm左右的超廣角已經成為現實,半幅機在這方面的劣勢已經不那麼明顯。但仍不可忽視的一點在於,畫幅的不同還是會引發景深效果方面的差別,具體地說——在拍攝同一個物件時,假如要獲得基本一致的構圖比例,那麼全幅能夠比半幅更易於獲得較淺的景深(主體突出、背景虛化);相反,小畫幅在拍攝中出現大景深需求時(前景背景都清晰),反倒具有一定優勢。
說了這麼多,或許有些朋友會被一些術語和概念弄得有點糊塗,那麼姑且不再深入而先總結一下。全畫幅可以讓你擁有更寬廣視野、更易獲得淺景深效果;在數碼領域就目前情況而言,廠家仍將之定位於高階;不過相比一兩年前,如今的全幅單反產品已經稍稍放低了姿態。眼下市面上的三大準專業全幅機型——索尼a900、尼康D700、佳能EOS 5D Mark II的機身價格分別在一萬六至一萬七左右(參考09年3月的市場報價),而瀕臨淘汰邊緣的EOS 5D雖然年邁,但一萬出頭的價格著實很有誘惑力。對於大多數消費者而言,這樣的價格依然顯得有點昂貴,更何況配備普通鏡頭又難以發揮全幅機的效能優勢,所以整體兩萬以上的花銷看來是少不了的。假若手頭確實比較寬鬆,或者的確打算在攝影方面好好地下點功夫、投入地玩一把,那麼一步到位上全幅也不失為一種選擇,或許能夠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重複投資
-
3 # 龍龍41270
一、沒有等效焦距,只有等效視角。二、相同焦距的鏡頭,同樣的光圈,同樣距離,不管半幅全幅,成像大小一樣,景深也一樣。
-
4 # 小兔映像
等效35mm的焦距一樣的情況下
半畫幅a光圈的景深,相當於全畫幅a乘以1.5(佳能乘以1.6)光圈的景深
-
5 # 青松007
如果是一樣的鏡頭,一樣的光圈和一樣的焦距。全幅機的景深會比半幅機大些.補充回答:景深的概念來源於“焦深”,即:任何鏡頭在底片處聚焦時都會產生一個前後區域。因為我們使用的不是理想鏡頭,成像時物體所成的像的畫素點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圓圈---叫做彌散圈(或者叫做分散圈),這個彌散圈的直徑小於一定範圍時,就稱作聚焦成功,或者叫做實像。我們都知道,物體所成的實像是一個平面,叫做焦平面。由於彌散圈的存在,所以焦平面不是唯一的平面,而是一個區域,即:焦平面是有“厚度”的。這個厚度就是焦深,焦深在鏡頭另一側所對應的被攝物體區域就是景深,給我們所拍照片帶來的效果就是前後虛化的景深效果。必須承認,當同樣鏡頭拍照同距離物體時,兩個相機(一個是全畫幅、一個是半幅),所獲得的焦深確實是一樣的,給人產生景深一樣的錯覺。但是當半幅相機的照片,與全幅相機照片放在一起時,半幅相機照片的彌散圈也一起被放大了。所以相同鏡頭在不同(畫幅)相機上,景深是不一樣的。 再次補充回答:看到大家討論很激烈,感到了問題所在。其實大家回答的都很好,只是因為前提條件沒有統一。當全畫幅與APS畫幅使用同一個鏡頭時,就會出現如下現象(用樓主的照片說明):當全畫幅與APS畫幅相機使用同一個鏡頭時,由於底片大小的不同,APS拍下的只是全畫幅的一部分。這時的景深確實是一樣的。但是景深的對比,不能將一張照片的一部分與另一張的全部去對比,應當將兩張照片的全部有效畫面進行對比。如下圖:可見,當全畫幅與APS畫幅相機使用同一個鏡頭時,兩張照片同樣大小去對比,前者視角大、景深大,後者視角小、景深小(虛化效果更明顯)。再結合以上所述的“彌散圈”原理,問題的結果就清楚了。
-
6 # 愛寫字的北魚
等效焦距,意味著實際焦距不同。apsc係數為1.5或者1.6(佳能)
景深與實際焦距與光圈大小有關。如果光圈一樣,實際焦距不同,則景深不同。
相關內容
- 問技術黨:攝影中半畫幅相機上的等效焦距和全畫幅相機上的實際效果有什麼差別?
- 全畫幅和半畫幅、小畫幅只是畫副上的區別嗎?
- 在APSC畫幅下要使用實際焦距還是等效焦距才能和全畫幅的成像效果一樣?
- 半畫幅相機用全畫幅鏡頭時,等效焦距要調節到1.6倍,那麼此時安全快門應該怎麼確認?有哪些技巧?
- 90D加上一堆頂級半畫幅鏡頭,再配上一些全畫幅鏡頭,不買全畫幅身可否?
- 作為攝影愛好者,你試過把半畫幅鏡頭裝在全畫幅機身上嗎?廣角什麼效果,長焦呢?
- 半畫幅高階級別和全畫幅入門級的相機應該怎麼選?
- 4/3畫幅拍人像應該不應該和全畫幅一樣用50MM鏡頭?
- 同樣的鏡頭,同樣的引數,同樣的環境下拍攝,全畫幅和半畫幅差距大嗎?
- apsc畫幅的相機除了體積小點和便宜外,還有哪些比全畫幅更吸引人的地方?
題主好。
首先,沒有等效焦距,這個詞是一些半桶水攝影師寫的文章誤導初學者的。
為什麼沒有等效焦距?請看下面這兩張圖。
咋看你可能覺得半畫幅比起全畫幅好像景深更淺?
有這樣的想法不奇怪,因為全畫幅太廣,所以看起來好像景深比較深。
但是事實呢?
把兩張圖放到PS裡你就明白了。
其實半畫幅,就是截取了全畫幅的中間部分。
所以,結論也就出來了,
1.根本沒什麼等效焦距,24mm就是24mm,無論半畫幅和全畫幅都是一樣的焦距。
2.透過觀察背景,你就會發現,半畫幅其實就是截取了全畫幅影象中心部分後放大。
既然它們是同一張圖,那麼景深當然是一樣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