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寒窗空守

    還是挺多的,我列舉幾個:

    1.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原意:長滿花草的庭院小路沒有因為迎客而打掃,只是為了你的到來,我家草門首次開啟。現在:我就是你的人了,就是你,我把自己送給你。

    2. 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原意:可是這滿園的春色畢竟是關不住的,你看,那兒有一枝粉紅色的杏花伸出牆頭來。現在:妾雖已嫁人,卻和你相好。

    3.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原意:春天入夜時分,儘管時間非常短但是也彌足珍貴。花朵傳來陣陣沁人心脾的想起,月光照射在花朵之上留下影子。現在變成了:快點上床好造人。

    4.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明明說的是兩個男人征戰一起回,現在卻變成了一對痴情怨女的山盟海誓。

    我記得的怎麼都是誤解男女事情的,其他應該還有。

  • 2 # 5201314影子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 3 # 藍本動漫

    洞房花燭明,燕語雙舞輕。

    頓腹隨疏節,低還逐上聲。

    步精行初進,衫飄曲未成。

    鸞回鏡欲滿,鶴顧市應傾。

    以曾天上學,證是世上人。

  • 4 # 蘆薈79545

    古詩詞中被曲解的句子不少,列舉一二。

    1,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這一句長被人誤解為“停下來在傍晚的楓林裡坐下來談情說愛”。正確理解應該是,停下車來是因為喜愛深秋楓林的晚景,楓葉秋霜染過,豔比二月春花。

    2.花開堪折直須折,莫等無花空折枝。

    常被曲解為“勸人們及時行樂”。正確理解應該是,花開時間很短,如果這個時候沒有折,等到花落了就來不極了,寓青春年少好時易逝,應珍惜青春大好時光。

    3.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可憐”常備曲解為可惜了,正確理解應該是,“憐”是“憐愛”,最可愛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顆顆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彎弓。

    類似問題還有不少,就不逐一列舉了。

  • 5 # 詩言情酒會友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

    鴛鴦被裡成疊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蘇東坡完美詮釋了文化"流氓"的本色,八十的老頭和十八的姑娘洞房花燭夜,被蘇大學士這麼一寫,必須想象到豐富的場景!

  • 6 # 搖曳盛開

    1、都知道的一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本來是很美的景像描寫,偏偏“坐愛”兩個字讓人想入非非了,這裡“坐”是表示因為的意思,解釋這句話是這樣的:停下車來是因為喜歡楓林傍晚的風景,看到那些楓葉紅得比二月的花更加鮮豔。唐代詩人杜牧如果知道現代人對這首詩的歪理解,會不會氣的蹦出來?

    2、還有這句“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會不會讓童靴們歪了樓,邪惡的笑了,人家李清照此刻正是悽悽慘慘慼戚的悲愁那,所以:飲三杯兩盞淡酒,怎能抵禦它、傍晚之時來的冷風吹的緊急。請別在想歪了,本人特別喜歡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女詞人,這兩句是一首《聲聲慢》裡的詞。

    3、還有這句: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又要歪樓了,被想成良辰美景了吧,但是,蘇軾的描寫這首詩的重點是,春天夜的美景,花朵盛開,月色醉人。人生光陰很寶貴,我們都應該珍惜,可謂是對珍惜時光很經典的概括。

    4、還有一些“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等詩句也很容易讓人想歪了,只要把全詩都理解下來就不會了,主要是多數詩詞的字數很少,加上漢字古今意思的演變,導致我們在理解詩詞中經常容易會錯了意。

  • 7 # 每天讀宋詞

    其實有很多讓人想歪的詩詞,比如杜牧的“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但今天我想說的一首詩,既讓人想歪,還因此搭上一條命。詩魔白居易因同情給才女寫了首詩,句句真情,不料才女看完後絕食而亡,一起來看看。

    徐州雲龍公園有一個燕子樓,是為才藝俱佳的彭城美女關盼盼所建。樓裡關盼盼的塑像神態優雅,美豔絕倫。燕子樓東側還立有一塊石碑,上面刻著大詩人白居易的《白居易贈關盼盼》:

    黃金不惜買蛾眉,揀得如花三四枝。

    歌舞教成心力盡,一朝身去不相隨。

    據說,一代美女關盼盼就是因為這首詩棄世而去。

    大唐元和三年,當時時任徐州校書郎的白居易去守帥張愔家做客,張愔的小妾關盼盼早聞白居易大名。席間,關盼盼翩翩一曲《霓裳羽衣舞》後,又深情吟唱了白居易的《長恨歌》,舞姿曼妙,歌聲婉轉。白居易瞬間想起了“天生麗質難自棄”的楊貴妃,遂脫口而出“醉嬌勝不得,風嫋牡丹花”,眼前的關盼盼不就是“一枝紅豔露凝香”的牡丹花嗎?

    關盼盼本是出生於書香門第的大家閨秀,博古通今,琴棋書畫,尤其歌舞,遠近聞名。後來家遭變故,做了徐州封疆大吏張愔的妾侍。這張愔卻也是個憐香惜玉的男人,再加上自身精通文墨,風流儒雅,所以他視關盼盼為知音。儘管家裡妻妾成群,卻獨對關盼盼珍愛有加。

    兩年後,張愔病故。眾姬妾是雲散水流,各奔前程。只有關盼盼,帶著一個老僕別居燕子樓。素衣素食,不施粉黛,日以經書為伴,夜枕孤燈難眠,過了十年幾乎與世隔絕的生活。

    元和十四年,張愔的親屬張仲素去拜訪白居易,同時帶來了關盼盼的三首詩:

    一 樓上燈殘伴曉霜,獨眠人起合歡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

    二北邙松柏鎖愁煙,燕子樓中思悄然。自理劍履歌塵絕,紅袖香消十一年。

    三適看鴻雁岳陽回,又睹玄禽逼社來。瑤琴玉簫無愁緒,任從織網任從灰。

    滿紙的淒涼,滿紙的傷感,真是入骨相思啊!

    白居易聽了關盼盼的境況,又看了這三首詩,非常同情她,卻也為她的深情所感動,和詩三首如下:

    一滿簾明月滿簾霜,被冷燈殘拂臥床。燕子樓中霜月夜,秋來只為一人長。

    二佃帶羅衫色似煙,幾回欲起即潸然。自從不舞霓裳曲,疊在空箱十一年。

    三今春有客洛陽回,曾到尚書墓上來。見說白楊堪作柱,爭教紅粉不成灰。

    隨後又附上那《白居易贈關盼盼》

    據說關盼盼看到白居易的和詩,非常氣憤:本以為你是丈夫生前故友,又才高識理,所以很崇拜你,想和你傾訴一番。“一朝身去不相隨”,這分明就是譏諷我為什麼不追隨丈夫而去呢?我當初未一死隨之,是怕人誤會我丈夫的清名,竟然讓妾為他殉葬。而今我已萬念俱灰。於是她絕水絕食,十天後撒手人寰,香消玉殞於燕子樓中。

    後來,白居易聞訊關盼盼之死,既震驚又敬佩,幾經繁瑣把關盼盼的遺體安葬在張愔的墓側,以告慰關盼盼的一片痴情。

    其實我們回過頭來看白居易的前三首詩,都是從關盼盼的角度訴說著她對張愔無盡地哀傷與思念,充滿了同情和讚賞。縱然那首《白居易贈關盼盼》,其實這首詩的原名是《感故張僕射諸妓》,是白居易感懷舊友張愔的,也不過就是人生的一種感慨,況且說的是說張愔去世後,家裡姬妾流散的狀況。其實這更顯出關盼盼守節的難能可貴。能對一個年老色衰的潯陽琵琶女都淚溼青衫;能在年老放出櫻桃小口的樊素和楊柳細腰的小蠻,白居易不是一個冷酷之人,縱然關盼盼是因“詩”而死,那也絕不是白居易的本意。

  • 8 # 花近高樓1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

    嘈嘈切切錯雜彈 ,大珠小珠落玉盤 。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一句描寫音樂的普通詩句。自從被著名女作家,小三的代言人在她的著作《燃燒吧,火鳥》中形容為女孩子如廁時發出的聲音後,再讀起來,內容就顯得曖昧了許多。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白居易)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還。

    (王勃)

    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

    (杜甫)

    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劉禹錫)

    這幾句都是唐代詩人著名的詩篇,本來也沒什麼,可自從德雲社的小黑胖子對日字有了新的註解,這些詩再讀起來就有些怪怪的感覺。

    屈原不單是留下了三天假期,還在他的名篇《離騷》中寫下了如此名句。

    既幹進而務入兮,又何芳之能祗。

    唐代詩人孟郊的作品不多,《秋懷十五首》中有這樣的詩句。

    幽幽歲晏言,零落不可操。

    唐代陳陶什麼名氣,其作品《將進酒·金尊莫倚青春健》中留下:

    姮娥弄簫香雨收,江濱迸瑟魚龍愁。

    這句話最容易讓人誤解。一定要懷著端正的態度去揣摩其中真正的含義。

  • 9 # 朝歌瀾生

    提到古詩中的曖昧,就不僅要懂詩的表面意思,更要看它一語雙關暗藏著的較為私密的情意。我們中國人素來含蓄,對情色之事的描寫大都隱晦,倘若沒有老司機的解讀,恐怕有些人一輩子都不會發現原來這些詩句還有這麼個意思。

    其實看看詩聖杜甫早期的作品,仔細想想覺得很有意思。在唐代詩人想要賺名氣就必須玩一個耗錢的專案,那就是旅遊,看似戲耍卻是一種運作,不然很可能沒的官做。杜甫都已經過了而立之年仍然沒有功名窮啊,然而此時他的愛豆李白已經名滿天下、出手闊綽~幾個會寫詩的人聚眾嫖娼,這必然的事啊。所謂的遠遊根本不是探訪民情、深入百姓,而只是各地和喝花酒唱唱小調滾滾床單,幾個人從開封商丘一路向東就嫖到了山東境內去了...

    杜甫筆下嫖娼也別有風味,不會像現在有些領導一樣喝了幾杯開口就是“白花花的大腿……”,比方說“花徑不曾緣客掃, 蓬門今始為君開。”這是嫖雛妓。就問你隱不隱晦,曖不曖昧?然而其實他早年很窮,差不多就屬於蹭嫖的角色

  • 10 # 待曉兒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歷來被人誤以為是表達愛情的佳句,其實不是。

    證據一 意象不似愛情描寫

    《蝶戀花》全詞如下: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我們仔細看全詞,除了這一句以為並沒有提及任何情愛的句子,反倒是描寫“春愁”、“春草”、“殘照”、“危樓”等意象,尤其是春日登樓這一場景的描寫,往往在古詩詞中用來表達離別思念之情,在這裡並不是懷人,而是懷鄉。

    證據二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句為化用,有出處。

    《古詩十九首》中“行行重行行”一詩裡有這麼一段: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

    描寫的是戰亂動盪的顛沛流離,人們思念家鄉的場景。衣帶日緩,說明人漸消瘦,後世即用此來表達因思鄉而消瘦的情感。

    所以,柳永詞“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個“伊”可能不指具體的情人,從全詞來看,應該指故鄉。它的含義是,雖然因為思念故里而日漸消瘦,但卻並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心裡也沒有後悔放任這種思念。

  • 11 # 格里菲斯的天空

    1、龔自珍的己亥雜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2、杜牧的山行,停車坐愛楓林晚上,霜月紅於二月花。

    3、白居易的琵琶行,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

    不細講,自己理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看完之後有沒有什麼感悟,或者讓你想起了什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