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靈獸山
-
2 # 劉天彩
實際上是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如何判斷企業主營業務核心競爭力強弱;第二個問題是如何判斷一個行業的進入門檻和成長空間。
第一個是關於企業主營業務核心競爭力問題,我們需要明白兩個知識點:“主營業務”和“核心競爭力”。主營業務是企業為完成其經營目標而從事的日常活動中的主要活動,是企業收入的主要來源,是企業的重要業務,一般會在企業營業執照上註明主要業務範圍。例如華為的主營業務是通訊,京東的主營業務是電商,格力的主營業務是空調等等。核心競爭力是能夠為企業帶來比較競爭優勢的資源,以及資源的配置與整合方式。憑藉著核心競爭力產生的動力,一個企業就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使產品和服務的價值在一定時期內得到提升。
判斷企業核心競爭力強弱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判斷:
1、價值性。價值性體現在能很好地實現顧客所看重的價值,如:能顯著地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提高服務效率,增加顧客的效用和提升使用者體驗,從而給企業帶來競爭優勢。
2、難以模仿性。核心競爭力還還體現在是企業所特有的,並且是競爭對手難以模仿的,也就是說它不像材料、機器裝置那樣能在市場上購買到,而是難以轉移或複製。這種難以模仿的能力能為企業帶來超過平均水平的利潤。
3、不可替代性。體現在競爭對手無法透過其他能力來替代它,它在為顧客創造價值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稀缺性。企業的這種能力必須是稀缺的,大部分企業都不具備,只有少數的企業擁有它。
具備以上四個特徵或者是部分具備以上的特徵就能判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較強,反之,則較弱。
第二個問題是判斷一個行業的進入門檻和成長空間。行業的進入門檻就是對進入者的基本要求,如技術門檻,資金門檻,資質門檻,資訊門檻,資源門檻等等,如果只有很少部分企業或個人才能進入的行業則屬於高門檻行業,如果很多企業或個人都可以進入的行業則屬於低門檻行業。比如晶片行業就是一個高技術門檻的行業,菸草行業就屬於高資質門檻行業,石油、礦山就屬於高資源門檻的行業。飯店、便利店、網店等這些行業大部分公司和個人都可以進入,不需要多少資源,這就屬於低門檻行業。
行業成長空間大小是一個未來市場與當下市場的一個比較,也就是說以現有市場空間為參照座標,在未來一定時間後,這個市場空間擴大的多則就是成長空間較大的行業,反之則就是成長空間小的行業。所以要能判斷這個行業的趨勢,比如這兩年才剛剛起步的5G行業,未來空間非常大,有數萬億的市場空間,則這就是成長空間較大的行業。再比如房地產行業,是一個市場空間很大的行業,但是這兩年逐步進入飽和狀態了,也就是成長的高峰期已經過了,它的成長空間相對就小一些。
-
3 # 國金證券分析師邱於
主營業務競爭力是否強大要看公司是否擁有屬於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比如專利權、研發能力、技術優勢等。如果主營業務所屬的是一些產品同質化嚴重的市場,如農產品市場,那麼是很難從眾多可替代產品中找到自己的特色的進而發展出競爭優勢的。
而對於進入門檻的判斷,既然是作為主營的業務,那麼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該業務所屬市場的情況。進入門檻一般有技術門檻和政策門檻。政策門檻需要研究的是政府是否有相關政策在保護當地的市場。比如為了保護本國企業的發展,不少國家都會制定相關政策來打壓外國企業並扶持本國企業。而技術門檻則是你是否能夠達到進入該行業的最低標準。例如,如果打算進入手機市場,那麼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能造出一臺手機。如果連手機都造不出來,那基本上就屬於不符合進入門檻的情況了。
對成長空間的判斷,從最容易理解的角度來說,基本上主營業務所在市場的進入門檻越低,那麼這個市場存在的競爭者就會越多,成長空間就越低。反之亦然,不過這不是絕對的,只能說絕大部分行業都符合這個邏輯。
-
4 # 股林痴者
判斷一家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否強大,可以是多角度的,我就財務角度談一點看法吧。
首先,我們應該審查這一公司在相同板塊中主營收入的排名情況。比如在空調製造行業,格力電器的主營收入名列前茅,說明它的市場佔有率是非常靠前的。毫無疑問,主營業務非常強大。
其次。我們還應當審查,這一公司在同行業中的毛利潤排名情況。排名高者,其主營業務一定是非常強大的,因為這是經過殘酷的市場競爭,優勝劣汰後的結果。只有業務強大者才能最終笑到最後,獲取高額的毛利潤。
以上是從財務角度來判斷一家公司是否主營競爭力強大。而進入門檻和成長空間這一問題也與此緊密相關,如果這一行業存在著1~2個主營競爭非常強大的公司,則進入門檻很高,新進入者的成長空間也被大大壓縮。
回覆列表
一、主營業務競爭力來自於產品價值的不可替代
主營業務是企業的核心業務,是現金流和利潤主要來源,不過主營業務不代表在市場上有足夠的份額。足夠大的市場也會讓企業形成主營業務,但企業或許只是個抗風險能力較弱的小微企業,也就是說這個主營業務只是企業內部的業務結構。
判斷主營業務的競爭力主要看企業產品的價值和稀缺程度,如果產品或者服務能夠滿足細分市場的真實痛點,而自身又有一些競品不具備的能力,說明主營業務競爭力是強大的,其本質就是競品無法取代你,你的價值不可替代。
另外,主營業務的競爭力也和商業模式有關,有些隱性商業模式將盈利能力保護起來,導致競品看不見,這時主營業務盈利能力和不可替代能力的組合,就成為了真正強大的競爭力。
二、進入門檻要分析競品護城河能力和市場成本進入門檻是競爭環境的優劣程度,如果市場同質化嚴重,顯然進入價值不大。依然想進入,若透過模式設計取得定價權,重新構建遊戲規則,此時對自己來說就不存在門檻,而是競品需要考慮進入門檻的問題。
事實上進入門檻的本質是進入成本的高低。如果主營業務競爭力強大,獲取市場份額的能力也會不差。相對來說,投入成本就會降低不少,投資回收週期也會縮短。
反之競爭力不行、差異化嚴重、投入資金正常兩年回收,最後卻變成了五年,並且未來還有不確定性,這種進入門檻就比較高,風險過大。往往進入市場較早,有先發優勢的會有意識的提高市場進入門檻,形成自己的護城河。
三、基於增量市場,結合價值鏈資源的整合能力分析成長空間影響成長空間的原因包括行業發展前景、市場需求趨勢、增量還是存量,其中比較重要的是企業主營業務的資源整合能力,俗稱價值鏈能力。
行業和市場並不是一個概念,要區別對待。比如都知道大健康行業前景無限,但市場如何落地?細分需求在哪裡是否剛需?基於增量市場的未來成長空間才有保障。
而存量市場的成長空間也是存在的,但需要有顛覆性的能力,比如電商重構了消費場景,搶佔了線下實體生意。生鮮電商透過大資料和技術分食了傳統生鮮市場的蛋糕。而這些一旦破局,成長空間也是不可想象的。
現今企業發展還是創業都有跨界打劫的邏輯,出於對資源的整合以及賦能與被賦能,最重要的是實現價值最大化,而這個價值的本質還需要上下游價值體系的支撐。說白了,不僅要讓使用者滿意,同時也要讓價值鏈上的合作伙伴滿意。
四、結語就像開篇所說,這三個方面的基礎是產品能力和需求規模。只有具備基礎的競爭能力,才會將主營業務置於市場的檢驗中。同時,所有的論證和分析,必須基於資料來實現,而不是出於主觀判斷。不過無論有什麼方法和邏輯來判斷,最終還是看你行還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