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這張舊船票

    1、領導者——資產階級維新派勢力過於弱小,而封建頑固勢力十分強大。(根本原因)(由妥協性,軟弱性的階級本性決定) 2、 直接原因——袁世凱的背叛。 3、 帝國主義沒有給予支援(外部原因) 教訓:在當時的中國,改良主義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國近代化的路程是漫長而又坎坷的。 從中國內部看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 戊戌變法失敗,究其原因,固然與資產階級維新派採取改良的方法,寄希望於沒有實權的皇帝,寄希望於袁世凱和外國侵略者,脫離人民群眾有關。但是,如果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仔細分析的話,決不是書本上描述的那麼簡單。就其失敗的原因,從中國內部看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 客觀上,新舊力量的對比明顯不利於維新派 變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用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教育制度來取代封建專制的政治體制、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自然會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變法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維新勢力與保守勢力的力量對比。 當時,力量對比的天平明顯地傾斜於保守派。從控制軍政實權的大多數王公貴族,到軍隊將領和只會做八股文章計程車子文人,為了維護既得利益,無不反對變法,從上到下構織成一張嚴密的抵制變法的網路。耐人尋味的是,本來與保守派有矛盾的洋務派,雖然在“西用”上與維新派有著共同的語言,但為了維護“中體”,而公然站到了保守派的陣營之中,使得維新派勢單力薄。 維新派的主要靠山光緒,名義上是已經親政的皇帝,但最高權力實際上依然為慈禧所壟斷。維新派在變法期間只掌握一種權力,即起草上諭權,除此之外,他們什麼也做不了主,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只能依靠上諭來推行變法新政,但百日維新中所下的上諭真正得到執行的其實很少。從嚴格意義上講,維新派始終沒有成為真正的改革實踐者。 最致命的是,維新派始終沒有認清光緒,沒有看到光緒只是一箇舊統治秩序的維護者、改善者,並不主張把中國建成一個資產階級統治的君主立憲國家。雖然現實的危機促使他選擇了變法的道路,但其根本目的是要實現他內心深處“君權至上”的理想。因此在釋出那麼多的上諭中,都沒體現維新派所要求的開國會、定憲法等主張。 另外,作為中國近代社會新生力量的民族資本家群體中,很少有人直接參與或支援維新變法。而僅僅由一些具有資產階級思想的知識分子來鼓動變法,這樣變法失敗的命運就不可避免了。 二. 主觀上,維新派舉止失當,過於激進,加速了失敗的步伐 任何改革,尤其是政治改革都是一項系統工程,有一個漸進的發展過程,期望畢其功於一役,是不現實也是根本不可能的。沒有政治鬥爭經驗的維新派,奢望變法立刻產生奇效,迅速扭轉中國長期形成的積貧積弱局面,其實是欲速則不達。 首先,維新派在輿論宣傳上採用了過激的言辭和一意孤行、感情用事的做法。在自己並沒有掌握實權、沒有形成權威的情況下,就要求裁撤六部為代表的傳統官僚機構。更有甚者,康有為在與老謀深算的榮祿談話時,竟然口無遮攔,提出:“殺二三品以上阻撓新法大臣一二人,則新法行矣。”這種不理智的策略,只能減少維新派的同情者和支持者。 其次,維新派沒有建立廣泛而又堅強的同盟。對於任何改革而言,最積極的支持者和最積極的反對者都是少數,更多的是等待、觀望和溫和派。對改革者來說,最大限度地爭取溫和派的支援,最大限度地擴大同盟軍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否則,只能四面楚歌,陷於被動之中。儘管翁同龢提出了“調和兩宮”的主張,讓慈禧而不是光緒充當維新變法的領袖,但都被康有為等人拒絕了。最終,慈禧認定維新派只忠於光緒而仇視她,進而懷疑維新派的變法動機只是為了從她手中奪取權力,使她毫不猶豫地站到了改革反對派的一邊。 再次,維新派採取了全面出擊、齊頭並進的方針,推進改革政策的實施。在短短的103天時間裡,透過光緒頒佈了300多道變法諭旨,內容涉及各個領域。這種急於求成的心態,使得原本對改革的承受能力和適應能力都比較脆弱的中國社會各階層,更增添了對改革的反感與厭惡,改革的阻力陡然上升。 綜上所述,內因是變化的根本,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總是透過內因起作用。在保守勢力強大的社會環境中,維新派指望立竿見影實現自己救亡圖存的理想最終被殘酷地扼殺了。

  • 2 # C圈小哥

    凡從古至今變法改革者,必將會有流血犧牲

    動了既得利益集體乳酪,必定會反噬。

    因此,必須自上而下絕對貫徹執行,政令動搖,動搖軍心必定會失敗。

  • 3 # xiaocao449

    答:因為當時中國封建統治勢力的頑固以及強大,而且新萌生的資產階級力量也很弱小.儘管百日維新本身並不要推翻皇權統治,只是對其進行改良,但仍遭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封建勢力的反對.所以失敗。

    戊戌變法---從一開始就註定失敗:第一,這場改革超越了歷史發展的步劃,當時的中國沒有強大的資產階級的經濟實力做一切活動的資金,另外輿論上也沒有跟上歷史的步劃,民主的思想沒有深入人心。

    第二,中國的封建勢力太大了,可以說,他們的氣數還沒有盡,慈喜等人還苦苦支撐著要倒塌的大廈。 第三,戊戌運動的這群人,拒絕了當時勢力最大的李鴻章參加,因此他們這群改革者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支援。

    第四,叛徒的出賣,特別是袁世凱的出賣,給予了戊戌運動改革者致命的打擊。第五,從歷史和國內外的改革的經驗告訴我們,任何暴風驟雨的改革都是以失敗告終的,例如,戈爾巴喬夫的改革。

      1895年4月,日本逼籤《馬關條約》的訊息傳到北京,康有為發動在北京應試的1300多名舉人聯名上書光緒皇帝,痛陳民族危亡的嚴峻形勢,提出拒和、遷都、練兵、變法的主張。

    “公車上書”揭開了維新變法的序幕。

      為了把維新變法推向高潮。1895年8月,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在北京出版《中外紀聞》,鼓吹變法;組織強學會。 1896年8月,《時務報》在上海創刊,成為維新派宣傳變法的輿論中心。

    1897年冬,嚴復在天津主編《國聞報》,成為與《時務報》齊名的在北方宣傳維新變法的重要陣地。1898年2月,譚嗣同、唐才常等人在湖南成立了南學會,創辦了《湘報》。在康、梁等維新志士的宣傳、組織和影響下,全國議論時政的風氣逐漸形成。

    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變法自強為宗旨的學會33個,新式學堂17所,出版報刊19種。到1898年,學會、學堂和報館達300多個。1897年11月,德國強佔膠州灣,全國人心激憤。

    12月,康有為第五次上書,陳述列強瓜分中國,形勢迫在眉睫。1898年1月29日,康有為上《應詔統籌全域性折》,4月,康有為、梁啟超在北京發起成立保國會,為變法維新作了直接準備。

      在維新人士和帝黨官員的積極推動下,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頒佈“明定國是”詔書,宣佈變法。

    新政從此日開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為止,歷時103天,史稱“百日維新”。

      在此期間,光緒皇帝根據康有為等人的建議,頒佈了一系列變法詔書和諭令。 主要內容有:經濟上,設立農工商局、路礦總局,提倡開辦實業;修築鐵路,開採礦藏;組織商會;改革財政。

    政治上,廣開言路,允許士民上書言事;裁汰綠營,編練新軍。文化上,廢八股,興西學;創辦京師大學堂;設譯書局,派留學生;獎勵科學著作和發明。這些革新政令,目的在於學習西方文化、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制度,發展資本主義,建立君主立憲政體,使國家富強。

      新政措施雖未觸及封建統治的基礎,但是,這些措施代表了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為封建頑固勢力所不容。清政府中的一些權貴顯宦、守舊官僚對新政措施陽奉陰違,託詞抗命。慈禧太后在光緒皇帝宣佈變法的第五天,就迫使光緒連下三諭,控制了人事任免和京津地區的軍政大權,準備發動政變。

    戊戌政變:

      “百日維新”開始後,清政府中的守舊派不能容忍維新運動的發展。有人上書慈禧太后,要求殺了康有為、梁啟超;奕?光緒皇帝幾次密詔維新派商議對策,但維新派既無實權,又束手無策,只得向光緒皇帝建議重用袁世凱,以對付榮祿。

    16、17日,光緒皇帝兩次召見袁世凱,授予侍郎;18日夜,譚嗣同密訪袁世凱,勸袁殺榮祿,舉兵救駕。事後,被袁世凱出賣。

      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突然從頤和園趕回紫禁城,直入光緒皇帝寢宮,將光緒皇帝囚禁於中南海瀛臺;然後釋出訓政詔書,再次臨朝“訓政”,“戊戌政變”成功。

    戊戌政變後,慈禧太后下令捕殺在逃的康有為、梁啟超;逮捕譚嗣同、楊深秀、林旭、楊銳、劉光第、康廣仁、徐致靖、張蔭桓等人。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將譚嗣同等六人殺害;徐致靖處以永遠監禁;張蔭桓被遣戍新疆。

    所有新政措施,除7月開辦的京師大學堂外,全部都被廢止。從6月11日至9月21日,進行了103天的變法維新,以戊戌政變宣告失敗。

  • 4 # 彭衙古風

    我是小風,我來回答。

    毛主席曾經說過:槍桿子裡出政權。

    百日維新為何失敗?一幫子文人,手裡沒有半點兵權,觸動了大部分貴族的利益,焉能成功?

  • 5 # 九曲文河

    一是 守舊派勢力強大,國家的最高領導權不在維新派手中,而緊握在以西太后為首的王公、大臣手中。幾位掌實權的顯赫人物恭親王、慶親王,剛毅幾乎無例外地守舊。維新派只少數幾個人,而且在朝中沒有實權,康有為只擔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行走(外交秘書),他的7次上書大多被壓下了;康有為組織學會也受到壓制,遭到封閉解散的命運。

    辦報受到遏制,《強學報》出了3期就被停刊。

      西太后對變法的態度是八個字:容忍:她想把變法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同意廢八股、改策論、發展商業、開辦工廠、用新式武器武裝軍隊等;控制:西太后對維新派採取兩個措施,一是將翁同?開缺,去掉光緒身邊的參謀;二是讓榮祿到天津擔任直隸總督,控制北京及其周圍的軍權;觀察:看看光緒要幹什麼。

    動手:只要變法觸及到清廷王公貴族利益,她就動手鎮壓。

     二是 以康有為為首的維新派,在理論指導上的侷限性。康有兩部書:《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沒有充分的、有說服力的證據,不用說守舊派反對,當時的一些開明人士也不贊成。

    維新派某些激進的宣傳也增加社會阻力。

      三是維新派及光緒皇帝在實施變法上的策略錯誤侵犯了一些大官僚的利益,如開國會、設制度局,一些老臣的職權被剝奪,又沒有安排措施,他們當然堅決反對。

    精減機構撤銷六個部,罷免“六堂官”也操之過急。

  • 6 # 歷史小書屋

    維新變法的失敗從一定程度上說是必然的,因為他沒有兼顧到絕大多數階層的利益,註定不會得到強有力的支援,而一場改革沒有大多數人的支援是註定不會成功的。

    維新變法本就是一個皇帝和幾個受過西方思想的大臣的搞出來的。守舊派一開始就對此進行了猛烈的抨擊和反對,而維新派對此估計不足,對敵人輕估了。對敵我力量估計不足,輕信投機分子袁世凱,在力量不足的情況下盲目對守舊派首領慈禧下手,結果反誤了卿卿性命。

    最重要的還是經濟原因,當時的中國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沒有這個基礎在,任何對上層的改革是肯定不會成功的。

    所以,戊戌變法是悲慘的,戊戌六君子慘死在北京菜市口,光緒皇帝被軟禁,中國的政治改革失敗,整個中國重新籠罩在封建主義的黑暗之中。

  • 7 # 楓範

    維新變法又叫百日維新,是康有為上書光緒帝,在光緒帝的支援下展開的一場中國近代救亡圖存的運動 維新變法前期,得到了當時一些晚期清朝重臣的支援,由於維新運動內部人員對舊階級的排斥,加上以慈禧太后為首的舊封建守舊派的阻礙,使得維新變法開展了103天就失敗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謝氏歷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