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馬到船頭直
-
2 # tigerinncai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古人當然寫繁體,但稍微留意就可以發覺有許多草體本身就簡化了,而且有些簡化得幾乎就是現在的簡體字……。原因應該非常明確的,草書本來就是為寫的快而創造出來的,從快而簡就自然而然了…。日文的假名,甚至現在簡體字,據說許多還是來自草書………
簡體有些是兩字多字簡成為一字的,那些時候寫簡體就要慎重一點,不要產生“-玖球天後”歧義了[捂臉][捂臉][捂臉][捂臉]
-
3 # 琴音萬古
繁簡通用說明書者造詣不深!書法,是學古人的態度,書法鑑賞是以古人草書字型為象、為字眼而欣賞之。在書冊中古賢人對一個字的草法有不同的寫法之象,但現時人是根據書之內容之韻而妥切地擇之前人的字樣為之恰當。
-
4 # 抱一而行
草書能繁簡通用嗎?
一曰能。前提是自娛自樂,寫著玩耗時間,不但能繁簡通用,還可中外文通用。
二曰不能。書法作品忌繁簡混搭,一是草書法度森嚴,講究字字有來歷。多一點少一彎即成他字或不成字;二來簡化字還未出現草書規範,自己寫簡化字,就是任筆為體,無根無源。是故,不能通用。
-
5 # 小小馬哥
書法是我們的傳統文化,而且書法的內容一般都以古代的詩集為主。古代詩集的詩人基本上是用繁體作書。所以現代書法等自然而然的也已繁體為主。
你說提到的繁體簡體通用,這個是完全可以的。只要書寫完美的結合,對接順暢。何況現在很多繁體字型的草書都已經慢慢簡化了。
-
6 # O冰心
這種情況只會出現在行草作品中,行書和楷書作品最好不用,因行書用繁體而很多簡化字都是從草書來的,不過用時還是要查下出處。
-
7 # 麓風軒
準確地說,規範草書是簡繁體通用的,但是不能自己依據繁體字、簡體字臆造的所謂“潦草之書”進行混用。
這個問題,還涉及幾個概念要分清。
第一,從草書的形成過程來看,草書形成於漢代,是從隸書演變而來,是歷史上依據古字(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繁體字)簡省筆畫,快寫、連寫而約定俗成的,草書形成之時,還沒有簡化字的概念(簡化字是建國後提出了的),所以,嚴格來說,草書就是“繁體字的草寫”。
第二,新中國漢字簡化之時,有些字參考了草書的寫法,比如繁體字“實”字(見圖一),在簡化的時候就根據“實”字的草書(見圖二:晉 · 王羲之 · 遊目帖)進行簡化,所以簡化字與草書的“實”字很相似(見圖三:楷體簡化字“實”)。
第三,從書法的角度來說,沒有簡化字的草書,如果一定說有,那也是現代人臆造出來的“簡化字連寫”,或者叫簡化字的“潦草寫法”,但它不是漢代以來形成的章草、小草、狂草中的任何一種,嚴格來說就是不規範的字。
第四,迴歸到正題,草書能繁簡通用嗎?當然是通用的——不管是繁體字,還是簡化字,其對應的草書寫法都是一致的,當然草書又有章草、小草、狂草等多種寫法,具體可以參考《草書字典》。
第五,為什麼不能自己依據繁體字、簡體字臆造的所謂“潦草之書”進行混用,因為從書法角度來說,這種寫法不是規範的草書,不符合法度,只會貽笑大方。
舉個例子,比如簡化字“縣”字(見圖四),繁體字寫作“縣”(見圖五:唐 · 歐陽詢 · 九成宮醴泉銘),草書寫法見圖六(隋 · 智永 · 真草千字文)是依據繁體字連寫而來,約定俗成的:
有些書法愛好者在寫草書的時候,不尊重草書規則,自己根據簡化字“縣”字,連寫成一個潦草的寫法(如圖七),那就不是規範的草書了,不能在草書書法創作中使用!
(參考文獻:漢字演變史、書法史、草書字典、漢語字典等。)
-
8 # 如海25
草書是有字典的,就就像漢字字典一樣。不是每個人想怎樣寫就怎樣寫的。練習書法除了練習楷書,隸書行書,還必須有練習草書的一個過程,否則不能說你是懂書法的。
-
9 # 千千千里馬
你的問題不是“書法”能解決的問題,而是需要漢字發展史解決的問題,但是,草書寫繁簡字,也是一個書法實踐問題。
草書的起源雖然在漢末,但是,草書真正形成傳統是魏晉時期,嚴格來說只能是二王為代表的書法體系。
王獻之的簽名就是草書的簡化字比如說,西晉陸機的《平復帖》是一個草書吧?而且有“墨皇”的盛譽。但是,作為草書書法傳統,陸機的《平復帖》裡的字,沒有一個字是屬於草書規範書法的。
我們必須看到,中國書法史的發展,是怎麼一步步,發展出一個草書體系的。
王羲之時代還是一個書法亂局時代,“正書”基本上還維持著隸書的統治地位,行書還不夠成熟,草書也沒有統一規範,所以,這一時期的書法,除了隸書是大家公認的“正書”之外,其它書法都被認為是“草隸”。一直到唐代初,也沒有行書的說法。例如,《蘭亭序》就被稱為“草隸”。
王獻之的《願餘帖》,絕大多數情況下,草書還是要按照“繁體字”書寫,因為,這些字是“正體字”最早提出草書的,是東漢末年的文學家趙壹,他在《非草書》中創造了“隸草”這麼一個詞。我覺得,這個詞創造的太好了。
因為在中國書法史上,篆書體系是沒有“草書”的,隸書就是對篆書的草書寫法,而且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草書”的書法實踐。
隸書成熟以後,為了把隸書寫得快一點,這就會產生“隸草”。所謂的草書,就是快速書寫的字。
篆書時代,由於寫字的人很少,寫字的人,也都是高階知識分子,所以,寫字就不能馬馬虎虎,基本上是沒有潦草寫字的。
歐陽詢《由余帖》中的“亂”字,是一個“俗體字”但是,篆書時代的後期,也就是進入戰國時代,書法越來越普及了。下層知識分子寫字的人也越來越多,所以,篆書寫得潦草的人就多了,這就是“隸書”,也就是篆書的草書。
隸書由於是庶民的創造,有很強的草根性,所以,“草書”和“俗體字”就特別多。
這就給不是“正書”的草書留下很多“俗體字”和“異體字”寫法的空間和依據。
那麼,在隸書和草書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楷書,也會繼承這些“草書”和“俗體字”的。
但是,真正的草書傳統是二王繼承發展的。
尤其是王獻之對草書的貢獻很大。王羲之去世以後,王獻之的影響比王羲之的影響還要大。
但是,在東晉到隋代的200年左右的時間裡,二王的書法影響仍然有限,一直到唐代,特別是武后和唐玄宗時期,學習二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這樣,草書的傳統就基本上穩定下來了。
所以,草書基本上就是二王的書法體系。
陽字的兩種草書寫法都是草書,沒有俗體字由於二王是貴族,他們有很高的文化造詣,所以,對於文字是有一定的整理加工的,經過他們加工整理的書法,就被認為是經典和權威書法依據。這樣,草書的草法,也基本上就圍繞著楷書的一般標準寫的,二王的草書書法體系,也是以楷書我依據的。
但是,也不乏吸收一些隸書遺風“俗書”可能。
但是,古代的俗書與我們現代的簡化字,不是一回事。
現代簡化字是為了簡化而簡化。而古代的俗書和草書,是按照傳統習慣和草書規律來寫草書的。主要是草書,仍然是以楷書的標準字為基礎的。
我們現代簡化字的概念是減少漢字筆畫,所以,為了找到依據,有些漢字的簡化字,就從草書找依據。
例如,“楊”、“陽”、“傳”、“實”等等,都是草書就這樣寫的。但是,這些字不是簡化字,而是草書的一種寫法。
比如“楊”字,陸機的《平復帖》中,就有這樣的寫法,說明這就是一個草書傳統,但是,被現代簡化字所利用。
除了像簡化字一樣的草書寫法,按照“繁體字”寫法寫的漢字也一樣在用,所以,古代書法是“簡化字”和“繁體字”並用的,那麼,我們繼承繼承這個傳統,當然就是合理的。
例如,歐陽詢的《由余帖》裡,就有兩個“亂”字,一個是“簡化字”,一個是“繁體字”。
但是,簡化字絕對不等於就是簡體字的草書,草書也不一定就是簡化字。
在古代,所謂的“簡化字”都是“俗體字”,被視作不規範的字,但是,也很流行。所以,書法家偶爾也會採用這些“不合格”的字用在書法中的。
因為,這是兩個傳統系統的字。書法家之所以偶爾會採用這些字,完全出自書法藝術的需要。因為書法家最忌諱的,就是同一個字出現兩次以上,不能都形成是一樣的。
由於規範字和“俗體字”中結構差異很大,所以,書法家更喜歡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用“俗體字”。
不過,古代書法家書法作品中出現的“簡化字”是我們現代人的看法。古代人沒有簡化字的概念。草書中一些“簡化字”完全是草書的寫法而不是“簡化字”。
例如王獻之的簽名,就是一個草書寫法,而不是簡化字。
草書的“風”字,這兩種寫法都不是俗體字我們今天創作草書,最好按照古代的草書體系書寫。凡是二王草書體系的草書,不管是不是簡化字,只要是有的,我們都可以學習。因為書法不能隨意創造,這是書法的基本原則。
我們千萬不要把現代已經簡化的漢字作為草書使用。所以,簡化字和繁體字可以同時出現在草書作品中,不是說現代簡化字可以入草書,而是古代草書中的“簡化字”,有的是草書的一種寫法,有的是“俗體字”是當時不規範的字。
-
10 # 吾言不語爾不知
現在簡化字有很多是依據草書來的,草書有草書的規範符號,是一種書體,寫草書時必須用草書語言,不然別人看不懂,草術不是寫字時用繁簡問題,更不是寫潦草了就是草書。
-
11 # 夜晚燈光孫友
首先,我們要學習一下草書的產生過程,是怎麼發展過來的。你就知道能不能繁簡通用了。我認為是不可以的。除非當時沒有這個繁體字,可用目前的字,否則有繁體字的儘量用繁體字去書寫。另外,一篇書法作品既然寫草書就儘量都用草體字,除非沒有繁體字,但是按照古人的草書書寫規律也可以把簡化字寫出草書來的。儘量不要太多夾雜行書體。更不能出現行楷字。這是我的理解,請您參考!
-
12 # 協上海
應該是絕大多數字是可以互換的。因為漢字簡化的依據之一是草書體。但是有的字難以互換因為是異體字或泠僻字,這在現代簡化字中難找到。所以讀古帖臨古帖,必須有一定識字功夫。
-
13 # 中國書法大課堂
草書能繁簡通用?這是一個錯誤的提法。在漢字書法五種書體中,草書有它自己的文字元號,在這些符號中沒有“簡”、“繁”之分。也就是說:當你寫一個漢字,這個字使用的是草書符號,那麼它才是草書,如果不是草書符號,它就不是草書,不存在"簡"與“繁”的定義。但是在草書創作中可以偶爾使用行書符號。
-
14 # 閒散村夫
如果你生活在現代,那麼完全可以想繁想簡,隨心所欲。這就想一席菜,一邊柴火鍋炒,一邊用微波爐蒸,還有農家黃酒和五糧液共上一桌。值得注意的是,繁體字要用得對,比如,雲和雲就不能亂用。雲可以代雲,而雲不能代雲。當然,如果你是古代人,絕對不能寫簡化字了,因為自然不會讓你穿越
-
15 # 姜老爺8
簡化漢字一般理解為新中國在五十年代人大文字改革委員會頒佈的簡化方案為準,但在考古中(被挖掘出來的許多文字中,歷史上早有使用簡化字,但沒被命名為簡化漢字,當然它們也各自有自已的草書)。我們現在設一個繁\簡的字連用其草書,這是一個偽名題,不好爭論,再說現在所論草書都是書聖,書法名家,各有不同之處,我看還是及重學習,掌握,應用草書符號,併力求相對科學。
-
16 # 最大空者
古代書法名作碑帖也好、墨跡也好,一直都有繁簡通用的例項,為什麼現在的書法評委或名家卻強調不能繁簡混用,這是有意設坎,限制書者發揮性情。
只要寫法正確,自由而書為佳!
-
17 # 糊塗一揮
草書應該提倡繁簡通用。現在書法界很多人在呼叫創新,但就不敢寫簡化字,實在很不正常。文字本就原於約定俗成,更何況書法。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書法?我喜歡這樣定義:書法就是書寫漢字的方法與藝術。我就贊成啟功說的:把字寫好就是書法。反對把書法弄成玄學。其次書法的邊界在哪?就拿我們現在通用的字型來說吧:一端是向工整、莊重楷書的方向,至印刷體、仿宋體不算為書法,但如果你書寫得很好看,有相當藝術性,得到大眾喜歡、認可,怎麼就不算書法呢?算又何妨?另一端是向奔放、飄逸草書的方向,至顛張、狂素的狂草為止,如再狂肆、恣意,以至了無規範,大眾(好幾千萬具有或相當於大學學歷以上文化素質中愛好、關注書法者和長期擅好書法者)極多數人都無法克讀、不喜歡、不接受的,不把它當書法怎麼就不行呢?當它為鬼畫符又何妨?不管他多盛名,也不管什麼書協大佬,不副就不副!富強的中華,文藝就應該百花齊放,大眾共享共樂。
-
18 # 張言好書畫
草書不存在繁、簡併用的問題,草書的存在本來就是漢字快寫的藝術化,新中國成立後對漢字的簡化,很多就是草書的字型!也就是說簡化字在草書中早就應用了,只是普通百姓不知道而已,因為普通百姓沒有幾個人有能力去書寫草書,認識草書!
回覆列表
理論上是可以的,但實際書寫中可能有難度。
因為每個字的草書都有一定的歷史上形成的規範,而這個規範大多數是簡體字之前成型的,所以簡體字的草書就需要創新,而這種創新能不能被認可,是非常需要考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