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病友產後沒注意休息,留下了腰痛的毛病。近日去醫院做B超等項檢查,醫生說她腰痛的根源是“盆腔瘀血綜合徵”,這是什麼病?
20
回覆列表
  • 1 # 日日野

    女性由於獨特的生理構造,很容易發生淤血,十個人裡九個有淤血。女性盆腔位於腹部下位,靜脈和身體其他部位相比是又多、又薄、又缺乏彈性,一般卵巢靜脈約5~6條,七橫八豎編織了一個網,血流緩慢甚至停滯簡直就是本能了,特別是受涼之後,表現得更加明顯。

    盆腔瘀血綜合徵非常典型的症狀就是“三痛二多一少”,三痛指慢性持續性下腹痛、腰背痠痛、深部性交痛,二多指月經量多、白帶增多,一少指婦科檢查陽性體徵少。就是說有時候症狀不那麼典型,那麼很容易誤診,比如痛經、盆腔炎等。

    具體臨床表現有

    1、慢性下腹痛,下腹瀰漫性疼痛多見,病重則可累及大腿根部或髖部;

    2、也有低位腰痛,主要在尾骶部,長期站立和性交後加重;

    3、痛經,多數從月經前幾天就開始出現下腹痛、尾骶部痛或下腹痛痛,到月經前一天或第一天最嚴重,月經後緩解,大部分有伴有乳房痛;

    4、患者常有深部性交痛。

    5、大部分都有月經改變及白帶量增多,白帶多為清晰的黏液,又沒有其他感染、婦科病的跡象。

    6、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在月經前期有膀胱刺激症狀,比如明顯的尿頻,部分女性有直腸墜感,排便時症狀加重。

    7、本來女性朋友感情豐富,現在又會莫名出現極其疲乏、煩躁、情緒低落、夜夢多等精神症狀,常常被人誤會是不是更年期到了。

    有的女性可以症狀不明顯或是不重,往往就忽略了,或是以為痛經等其他病,長期不關注加上病因存在,往往等重了上醫院才知道是這個病。

    女性朋友總體上是體質偏弱的,目前體質較弱的女性還是很多的,盆腔的血管和聖身體其他血管比又相對薄弱的,又缺乏彈性,靜脈血流瘀滯是有身體基礎的,要是加上長期坐位工作,或是勞累、受涼,更加容易導致盆腔瘀血綜合徵。

     便秘也會影響直腸靜脈的迴流,使痔瘡充血,痔瘡充血又會引起子宮充血,終於導致盆腔瘀血,很多人沒想到。

     失眠也是一大因素,植物神經紊亂,導致盆腔淤血,美容覺不光美容還有其他作用,由此看出充足的休息對女性的意義。 

     女性整體是較為感性的,心情不好一天幾次,又沒有理由。如果長期處於精神不佳,比如抑鬱、焦慮等狀態,促使植物神經紊亂,導致盆腔淤血。

     

    多見於早婚、早育、多產,子宮後位,習慣性便秘及長期從事站立、坐位工作的婦女。陰超、腹腔鏡可見幫助明確診斷。病情輕的人,比如產後偶爾出現症狀,有的不知不覺治癒了,嚴重的目前好像西醫還是手術治療為主吧,微創或是介入。還可以嘗試中醫治療。

    然後要保證充足睡眠,房事節制,糾正便秘,適當鍛鍊,健康飲食。

  • 2 # 白老師談健康

    盆腔瘀血綜合徵是由盆腔靜脈慢性瘀血引起的一種特殊婦女疾病,多見於25~ 40歲且有過妊娠、分娩史的婦女。據分析,盆腔瘀血綜合徵的發病原因很多,常與子宮位置後傾、子宮闊韌帶筋膜裂傷、早婚、性交及孕產過頻、流產、難產、產後虛弱消瘦等致使盆腔靜脈壓力升高、血液迴流受到影響有關。另外,婦女在哺乳、妊娠期,患有慢性盆腔炎、子宮頸炎、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病,或做過不正確的輸卵管結紮手術等,也都有可能促發盆腔瘀血綜合徵。專家們還發現,經常咳嗽、便秘或腹痛、消瘦、內臟下垂、精神憂鬱、恐懼、緊張等,也易引發盆腔瘀血。

    由於盆腔瘀血綜合徵的發病因素及症狀表現與盆腔炎多有相同之點,因此盆腔瘀血綜合徵也同盆腔炎一樣,屬於中醫學的“婦人腹痛”、“痛經”等範疇,只是在治療上的辨證分型較盆腔炎要少。

    一、主要表現

    (1)此病患者多系育齡婦女,患者由於盆腔血管充血、水腫,因此,恥骨上區或下腹部常有慢性疼痛,疼痛性質是瀰漫性、墜脹性。上午較輕,下午和晚上較重,特別是在站立過久、勞累或排便時、月經來潮前以及性生活後疼痛加劇。多為右側較重,有時左側較重,或兩側均有疼痛,並可累及下肢。少數患者可同時伴有低位腰痛。月經來潮後疼痛明顯減輕或消失。

    (2)有的患者會出現精神不振、食慾減退、周身不適、失眠等神經衰弱症狀,甚至出現月經量和白帶量的增多、卵巢功能損害、月經失調等。

    (3)至於其他腰痛、肛門痛、腰骶骨疼痛、肛門墜脹等症狀,同慢性盆腔炎。

    二、檢查驗證

    (1)婦科檢查可發現宮頸肥大,呈紫藍色,子宮大而軟,有時有移動痛,宮旁及附件區飽滿,有海綿感並有明顯壓痛。

    (2)行盆腔靜脈造影術,可觀察到靜脈迴流速度明顯變慢,造影劑流出盆腔要超過20分鐘。

    三、服藥療法

    (一)非處方藥選

    1.西藥

    (1)維生素E(生育酚) 成人每次50毫克,日服3次,或遵醫囑。本品有維持人體正常代謝之功效,主要起鎮定和安胎作用。

    (2)谷維素片 成人每次10~ 20毫克,日服3次。本品可用於鎮定助眠,對患者的神經衰弱有治療作用。

    2.中成藥

    元胡止痛片 成人每次4~ 6片,日服3次。本品有理氣、活血、止痛之功效,對具有行經腹痛、胃痛、脅痛、頭痛等證候的婦人腹痛證(盆腔瘀血綜合徵)有治療作用。

    另可參考“盆腔炎”的用藥。

    (二)普通處方藥選

    1.西藥

    (1)地西泮(安定) 成人每次2.5~ 5毫克,日服2~ 4次,或遵醫囑。本品有催眠、鎮靜、抗焦慮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忌用。

    (2)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奧格門汀,安美汀,安滅菌) 成人每次1~ 2片,日服3次。本品有廣泛的抗菌消炎作用,適用於盆腔感染、尿路感染、淋病、面板軟組織感染等多部位的婦科感染。

    2.中成藥

    (1)雲南白藥散劑 成人每次0.25~ 0.5克,日服4次。本品具有止血愈傷、活血散瘀、消炎消腫、排膿去毒之功效,可用於婦科一切血證的治療。

    (2)一粒止痛丸 成人每次1粒,日服3次。本品有清熱解毒、活血止痛和抗炎、鎮痛、鎮靜作用,也可用於婦女痛經及婦人腹痛證(盆腔瘀血綜合徵)的治療。心血管病患者慎用,孕婦忌服。

    (3)樂脈顆粒 成人每次3~ 6克,日服3次。6~ 8周為1個療程。本品有行氣解鬱、清熱解毒、養血通脈、開竅鎮驚之功效,主治氣滯血瘀型婦人腹痛證(盆腔瘀血綜合徵)。

    另可參考“盆腔炎”的用藥。

    (三)中草藥處方藥選

    【藥方1】桃仁、紅花、當歸、甘草各8克,川芎、香附、青皮、陳皮各10克,丹參、枳殼、益母草各15克。

    【適應證】氣滯血瘀型婦人腹痛證(盆腔瘀血綜合徵)。主要證候是小腹脹痛或刺痛,時輕時重,特別是在經前或勞倦後加重,帶下量多,胸肋脘腹脹痛,食慾欠佳。舌質暗紅而滯,或有瘀血,脈弦或澀。

    【制用法】水煎2次,將兩煎之劑混勻後早晚分服,連服7~ 10日。腎病患者及孕婦慎服。

    【藥方2】乾薑、甘草各8克,蒼朮、木瓜、赤芍、川芎、小茴香、雞血藤各10克,當歸、肉桂、延胡索各12克。

    【適應證】寒溼凝滯型婦人腹痛證(盆腔瘀血綜合徵)。主要證候是小腹泛痛,得熱痛減,經期又加重,經量較少,色暗有塊,或經期畏寒身痛。苔白膩,脈沉緊。

    【制用法】水煎2次,將兩煎之劑混勻後早晚分服,連服7~ 10日。孕婦慎服。

    【藥方3】桂枝、甘草、芒硝各6克,桃仁、大黃各9克。

    【適應證】婦人腹痛證(盆腔瘀血綜合徵)。

    【制用法】先將桂枝、甘草、桃仁和大黃加水1 400毫升,煎至450毫升後去渣加入芒硝,再用文火燒至微沸即成。成人每次溫服150毫升,日服3次。孕婦忌服。

    四、其他治療

    1.鍛鍊療法

    輕症者可針對病因經常加以鍛鍊。

    2.理療法

    使用短波、超聲波、紅外線、藥物離子透入等療法,促進盆腔血液迴圈,有利於炎症的消失。

    3.手術療法

    (1)圓韌帶懸吊及骶韌帶縮短術,可使後位子宮變成前位。

    (2)闊韌帶筋膜橫行修補術,適宜於年紀較輕、尚需生育及因闊韌帶筋膜裂傷所致的嚴重盆腔瘀血癥。

    (3)全子宮附件切除術,適宜於症狀嚴重、年齡較大的患者。

    五、飲食宜忌

    (2)溼熱證者,要忌煎烤、油膩、辛辣之品;寒凝氣滯者,可適當食用生薑紅棗湯或少許溫酒等(但在服用滅滴靈期間除外),以達到益氣祛寒的作用;腎虛患者宜適當多食肉類、蛋類等,以達到補益的目的。

    (3)盆腔炎患者可以多飲水,進食富含營養、易消化的食物,但不宜食用熱性和有刺激的食物和佐料。虛弱患者也應慎用熱性補品,如肉桂、蓽撥、櫻桃、桃子等。

    六、專家提醒

    (1)盆腔瘀血綜合徵的防治,主要是依靠多參加體育活動,避免久站,午後注意休息,以促進子宮復原。

    (2)定期做婦科檢查,及時矯正子宮脫垂、子宮後傾後屈等生殖器官疾病,也是預防此病的一個很重要方面。

  • 3 # 婦產科醫生畢一鳴

    什麼是盆腔瘀血綜合徵?

    盆腔淤血綜合徵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婦科疾病。其發病原因為靜脈血液在盆腔過度淤積,從而引起整個盆腔系統出現病理性改變。

    我們都知道血液在血管內是流動的,但盆腔淤血綜合徵的女性,盆腔內錯綜複雜的靜脈卻組成一片“沼澤地”,使得女性的整個內生殖器深陷其中。因區域性血液淤積,導致血運受阻,子宮、輸卵管、卵巢在患病初期水腫,若病情遷延多年,則可出現慢性組織缺氧從而導致結締組織增生及纖維化形成。

    盆腔淤血綜合徵會對身體造成哪些影響?

    一、盆腔疼痛

    患病後的女性會出現下腹部墜痛、腰骶部疼痛、性交痛等盆腔炎的疼痛特點;

    二、生理改變

    1、月經量增多

    由於血液執行不暢,壓迫子宮,引起子宮肥大、充血、引起月經血量明顯增多。

    2、白帶增多

    肥大受壓的子宮頸管刺激區域性上皮細胞,時白帶分泌量增多。

    三、尿道及腸道的改變

    由於整個盆腔系統,尿道、膀胱、輸尿管、子宮、輸卵管、卵巢、直腸的靜脈網是相通的,因此盆腔淤血綜合徵會引起排尿和排便的改變,比如尿頻、便秘、直腸墜痛等。

    四、乳房疼痛

    盆腔淤血綜合徵的女性伴隨則月經週期的改變,會出現乳房週期性水腫及乳房脹痛。、

    五、全身症狀

    長期的不良刺激會引起神經衰弱、情緒低落、疲勞、心情煩躁等全身不適症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樣讓田螺吐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