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吉李大比

    宋江招安是對是錯,看過《水滸傳》的人基本上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都在說宋江不應該主張並接受朝廷的招安,導致最後梁山英雄好漢那麼悲慘的結局;當然還有一部分人認為宋江招安是對的,不然梁山最後也是走向滅亡。那麼到底宋江招安是對是錯呢?我們可以來具體分析分析下其中的道理。

    宋江招安是對是錯

    其實,宋江招安的想法是對的,但是他招安後的為官之道,有著很大的問題,這才導致宋江在北宋朝廷飽受排擠,使得他的手下跟著他一起受苦。

    首先,無論是從宋江個人和梁山的發展來說,宋江有招安的想法是正確的。從宋江個人來說,他想要更好的前途,想要一個正名,除了招安那就是自己當皇帝了,但是梁山的勢力還不足以推翻趙家的天下,所以招安是宋江實現理想的唯一出路。

    就梁山來說,梁山的發展表面上看是欣欣向榮,其實已經發展到了一個瓶頸期,和朝廷打了幾次大戰之後,雖然都取得了勝利,可是對於梁山的發展也帶去了很大的阻礙。另外,梁山的眾多好漢都已經生兒育女,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牽掛,這種刀口舔血的日子已經不適合梁山泊的這些人了。如果起兵推翻大宋,那麼就算自己身邊的兄弟死亡殆盡,也不見得一定會成功。為了自己,為了梁山宋江有了招安的想法是非常正確的。

    宋江招安的錯就錯在招安之後,他在北宋官場之上處處被針對。宋江接受招安之後,對朝廷局勢沒有很好地認識,他認為那時的皇帝還有實權,所以拼命的討好皇帝。可是,當時的朝廷已經被蔡京和高俅把持,宋江對於這兩人沒有好印象,再加上梁山之上很多人和這兩人都有著深仇大恨。

    最終,在高俅和蔡京的聯手之下,宋江處處受到排擠,他的手下也被當做戰爭消耗品,到處為大宋征戰,耗盡了心血。

    宋江被招安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大家看完之後覺得特納悶,明明這是武松挑起的事端,為什麼他衝著李逵去了呢?尤其這個李逵跟他的私交還是不錯的。實際上,這是一次當場爆發的人際衝突,在這個人際衝突的過程中,首先你要看物件,物件不同,衝突方式就不一樣,李逵跟武松有三點不一樣。

    第一,武松是有意為之,李逵是無意為。武松要說一句話時,是要提前深思熟慮很久的。而李逵要說一句話時,一定是拍腦不過腦子的。

    第二,武松是一個臉皮薄、要面子的人,要名聲的英雄。而李逵是一個臉皮厚,打一巴掌都不知道疼的賴皮臉。

    第三,梁山和江湖上對武松那是敬重很多,威名很重。而對李逵這個鐵牛黑廝,喝醉酒亂說就一般了。所以由於這三種原因,如果宋江跟武松衝突,後果就不堪設想。以後武松跟他的感情就斷了,江湖上支援武松的那些人,就會和宋江對立起來。而且武松的這種想法,可能就會演化成以後的、預謀性的跟你對抗。所以宋江在考慮,是要給大家樹立一個形象、立一個榜樣、立一個招牌、跟我對著幹就會得到像李逵一樣的下場!

    宋江回過頭來,可以再對武松語重心長的說:兄弟啊:你跟李逵不一樣,你不是粗魯人,你如何能這樣傷哥哥的心呢!下次有什麼事咱倆再溝通,千萬別這樣。這就樣輕描淡寫的過去了,這也是對武松起到了一個警示震懾的作用,讓周圍的人也明白了他的鮮明態度。所以宋江實際上是,既注意了這手段的效果性,也注意了,他物件內心的這種變化。

    其實宋江跟李逵之間,有一種默契,宋江每次跟李逵用的就是情感溝通。宋江是李逵最親密的人,他跟李逵的這種情感溝通和交流很充分。所以宋江和李逵的關係就建立在兩個條件基礎之上。第一個條件是,跟宋江特別親密,第二個條件就是,李逵不記仇。換句話說,就是沒腦子,沒心沒肺。所以實際上,宋江對別人採取的是控制策略,而對李逵採取的是失控策略。他鼓勵李逵在某些場合下發飆,該失控就失控,說髒話,吐粗口,拍案而起,反正還有吳用呢!宋江採取這種策略是為了說一些自己沒法說的話,做一些沒法做又不得不做的事,透過這個策略來增加自己的空間。

    在梁山好漢中,各種角色一應俱全。有搖扇子的眨巴眼睛的吳用、有掄板斧往前衝的李逵、然後還有裝神弄鬼、跳大神的公孫勝、還有威嚴仗義往那兒一坐,然後就名滿江湖的關勝、還有一看就讓大家想起前任領導的盧俊義。宋江在眾好漢的角色分類上,他非常注意搭大班子和小班子。其中所謂搭小班子,就是有替手的、替臉的、替腿的、替嘴的。

    就像朝廷來招安,給宋江封官,然後讓宋江帶隊招安。但是宋江提前就表過態了,嫌官小,還藉口說,我不在乎個人待遇,不在乎前途未來,就在乎朝廷,只要招安就行。在這個時候,是既不滿又沒法說,怎麼辦?跟李逵丟一眼色。李逵上來咔咔把詔書一扯,說怎麼著?讓我哥哥當這個鳥官,你長沒長腦子?搞得急了,我上東京咔咔咔把你的鳥皇帝給你剁了。你回去跟皇帝說,給官就給個大官當,給小官就別來招安。這時宋江上前一呵斥說:你這黑廝,在這兒哪有你說話的地方?給我滾!回頭便跟那遣使說,哎呀,上差啊!我自己是無所謂,可是我的下屬,有時我管不住啊!萬一他們鬧起來,我也沒法收拾。所以宋江喜歡李逵,就喜歡李逵的臉皮厚、不記仇、掄板斧、敢發火性格。

    我覺得得這個宋江還是一個不錯的首領。但是有一點很多人都會不明白,宋江為什麼老想著招安,最後還斷送了很多好兄弟的性命?其實並非宋江要招安,是作者要招安。在那個時代,知識分子他是有軟弱性的、有妥協性的。他要造反,他基本的導向是什麼?反貪官不反皇帝,因為他沒辦法反皇帝。反皇帝就違反他價值觀了,他得做他認同的事情,只能把他往那招安上面寫,其實作者的意圖,都透過宋江來完成了。

  • 2 # 不一樣de熱點

    我認為是對的,請聽我分析原因:

    一直以來,眾多水滸迷都極力“痛罵”是宋江選擇招安,而最終讓梁山集團走向分崩離析。難道宋江選擇招安真的是大錯特錯嗎?而如果宋江選擇不接受招安,那麼梁山就能走的更遠,甚至於梁山還能在天下佔據一席之地嗎?或者說,宋江有機會稱帝?梁山108將還能成為開國功臣嗎?小編想說,這是你多想了,不接受招安,梁山結局會異常的悽慘。

    招安一直以來都是宋江心目中對梁山集團未來的長遠計劃,宋江雖然武藝一般,打仗不行,但是對於集團未來的發展戰略,宋江做出的規劃還是非常靠譜的。事實上,招安的確是最符合梁山利益的。招安之所以在後來會讓梁山大將們結局那麼悽慘,一個原因是梁山高層沒有制定出合理的風險規避方案,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梁山集團沒有徹底解決好宋徽宗問題。

    很多歷史發燒友提出意見,既然梁山選擇了接受招安,那麼你就必須設計出合理的風險規避方案,明眼人都可以看出,高俅蔡京這些奸臣是絕對不會放過樑山的,因此梁山高層就必須針對奸臣們的陷害,做出至少兩套規避風險的方案,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減少梁山損失。比如說,宋江吳用盧俊義等高層不妨給高俅蔡京送去大量的賄賂,以取得他們的信任,至少讓他們收了錢,不至於陷害梁山。或者說針對朝廷當中的一些重臣權臣進行攻略,讓他們能夠幫助梁山說話。

    第二,梁山選擇了招安,那麼梁山就必須徹底“拿下”宋徽宗,讓皇帝看到自己的忠心。不要以為宋徽宗是一個傻瓜,沒有一個皇帝會是傻瓜,是傻瓜,宋徽宗就不可能成功的當上皇帝。因此,在接受招安以後,梁山就要試著想盡一切辦法去取得宋徽宗的信任。

    比如說,可以透過李師師的關係,梁山可以向皇帝表明自己的忠誠。可以讓李師師成為梁山和皇帝之間的中間人,梁山可以向皇帝表達出只願意聽從皇帝一人的命令。試想一下,如果梁山諸位一流武將都跪下向皇帝表示效忠,那麼場面一定會非常具有視覺效果吧,也會讓皇帝感覺到自己的忠心吧。

    比如說,可以向皇帝送去一張鉅額支票。錢這個東西,皇帝其實也缺啊,這私房錢,宋徽宗會不要嗎?

    比如說,宋江等高層不妨主動要求皇帝可以派出自己的親信來梁山軍,這不是一種表達自己忠心的方式。

    那麼,如果宋江真的不接受招安,結局會是怎樣的呢?

    可以肯定說,宋江肯定沒辦法當上皇帝。而且不出意外的話,梁山絕對會被朝廷剿滅,這最多是一個時間問題,為什麼這麼說呢?

    其一,梁山實力和朝廷實力相差太懸殊。朝廷圍剿梁山是五次失敗,但是你要看看指揮官都是哪些人,童貫和高俅都是軍事門外漢,靠這樣的人去指揮打仗,不敗才怪呢?而如果換成种師道、張叔夜這些北宋名將出馬,也許梁山都堅持不了一年。

    其二,梁山一旦選擇造反,那就不是替天行道了,而是赤裸裸的造反了,這是殺頭的大罪,以當時的情況,梁山是得不到多少百姓支援的,一旦梁山失去百姓支援,那麼梁山必敗無疑。

    其三,梁山內部很容易被朝廷瓦解。我們來看看梁山108將的組成部分,在這其中,除了宋江的中央派系,就魯智深的三山系和朝廷降將派系實力最為雄厚。因此,一旦梁山扯開大旗宣佈造反,那是和朝廷徹底撕破臉了,那麼可以想象,只要朝廷展開對朝廷降將派的招降,那麼至少一大半會選擇倒戈,像呼延灼、索超、關勝這些人很有可能就會成為朝廷在梁山的臥底,那麼梁山的敗亡就不遠了。

    其四,梁山內部仇恨宋江的人太多了,一旦朝廷發動對梁山的進攻,只要梁山出現危險,這些仇恨宋江的人就會成為一顆定時炸彈。像盧俊義、扈三娘、朱仝、李應這些人都對宋江非常仇恨,正是宋江害的他們家破人亡,財產盡失,如果梁山能夠保持不敗還好,一旦梁山露出敗相,那麼這些仇恨宋江的大將就會成為朝廷的幫手。

    種種跡象來看,宋江不得不選擇招安,這一方面的確是宋江的夢想。更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如果宋江不選擇招安,那麼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梁山都只有滅亡一途。因此,宋江招安沒有錯,宋江錯在了沒有繼續完善自己的招安計劃,錯在太高估了自己。

  • 3 # 華為影視

    水滸傳中我們都知道最後的結局都非常慘,108將損失大半,下面計程車兵更是傷亡慘重,至此梁山再也形不成任何氣候,而本來很多人都比較看好梁山最後或許能夠推翻宋朝,甚至打敗方臘,因為前期確實很拉風,不但兩次打敗宋軍水師更是活捉太尉高俅,宋軍在梁山眼裡根本不值一提,如果不招安聯合南方的方臘,確實能夠推翻宋朝,之後再和方臘爭天下

    當時的宋朝基本上就是三足鼎立之勢,如果單方面想要吞併一方是根本不可能的,在這三個勢力當中就屬梁山的勢力最小,別看梁山打了宋軍兩個勝仗,但是那都是佔著地利的優勢,所以宋軍一時之間根本就打不下樑山,但是梁山也根本就不敢怎麼出水泊梁山,沒有了水泊,梁山根本就不是宋軍的對手,所以不但是宋江想要個封妻廕子的名聲,更是為了山寨的前途著

    可能有時候被電視劇的情節給騙了,以為上了梁山就真的像人想的那樣非常的自在,樑上的口號是大口喝酒大口吃肉,論秤分金銀,好像梁山的生活是最逍遙的,其實不然本來梁山的環境就非常的險惡,四處被山水圍著,哪來的經濟來源,所以當時晁蓋上山的時候就帶來了很多金銀珠寶,雖然算是一筆財富,但是養活幾萬人的軍隊,這些錢也就能撐幾天,所以後來的梁山一直都在尋找財力的外援

    所以很多人上梁山根本就是宋江給逼上來的,盧俊義和柴進就是活活的被宋江逼上來的,他們本來是一方鉅富一個是功臣之後,都是吃喝不愁,但是就這樣被宋江陷害,一個題反師入獄差點丟了姓名,一個直接汙衊成反賊,宋江做了這麼多之為他們手中的錢,都混到這個份上了哪來的風光生活,其實都在山上喝西北風的,所以宋江實在是經營不下去了,才選擇了招安,如果不招安梁山被困在那裡早晚是要餓死的

  • 4 # 旭姐的生活

    估計大部分人會與我有一樣的看法:

    招安當然是錯,招安這事對宋江個人利大於弊,對梁山整體弊大於利,最好的策略是高築牆緩稱王徐徐圖之……

    一百零八將死了快大半,剩下明白的走了,不明白的被毒死了,糊塗的還跟著上吊,情是有了義也在了,但不否定大大的一個傻字存在。

    毛主席早就講過,批判水滸這本書,最主要就是反招安,你一招,趙家就讓你去打方臘,不去是死、去了也是死,打輸了是死、打贏了也是死、一戰下來,名為小勝、實則慘敗。

    但是這不是說這戲不好,水滸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即便傻也傻了,兄弟義氣雖死無憾,招就招了,死就死吧,聚則聚矣,散便散去,這是平民身上最後的道義精神體現,這一點是講述失敗者最後的那一點光,隨著那道光散去,平民身上的仁義也蕩然無存,一切隨風而逝。

  • 5 # 小新還有娜娜子

    宋江尋求招安的活動幾乎出現於每一回裡,實際上,宋江除了招安之外,別無他計,擺在宋江面前有八條出路:

    第一,繼承晁蓋的既定方針,在梁山泊打富濟貧,甘當草寇,了其一生。當時國家正處於危亡於旦夕之時,宋江和梁山好漢不願意。

    第二,像方臘一樣奪州縣,稱皇帝,建年號,與朝廷對著幹。這樣,階級鬥爭的結果是漁人得利,外族坐收中原,宋江不走此路。

    第三,以民間武裝的身份獨自出發到邊關抗遼。由於宋政府一直敵視農民武裝,梁山軍一旦離開梁山,無所憑藉,必然受到圍追堵截,恐怕到不了邊關就會被宋政府消滅,這是死路。

    第四,以梁山兄弟作為資本投降朝廷,謀個一官半職。這一條不可能,因為宋江本來就是政府官員,衣食無缺,想弄錢或升官,只要稍微墮落一點就可以無任何風險地“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了。 而且梁山事業興旺發達,沒有必要投降朝廷,宋江也沒有到混不下去的地步。這時宋江已做出了“迷天大罪”,作為“賊首”,投降朝廷下場可知,即諒不死,投降朝廷後,與自己痛恨的貪官汙吏同流合汙,也違背起義的初衷,宋江不為。

    第五,降遼,當漢奸,與外敵一起推翻宋政府。這一條不符合宋江的人格和志向。

    第六,瓜分珠寶,洗手不幹,散夥回家,潛回民間,當個土財主和順民。這樣或將被政府分別捉住處死,或重新受貪官汙吏的欺壓,宋江不敢為。

    第七,聯合其他義軍,先推翻朝廷,再抗擊遼國。這也行不通,因為,其他義軍由於宋朝延防範嚴密。規模都不大,且各自孤立作戰。即便行得通,時間也來不及,可能還沒有推翻朝廷時,遼兵就打過來了,民族就滅亡了。

    第八,受招安,以政府軍的身份請纓抗遼;這是宋江及梁山軍唯一的正確的選擇。

    至於招安,自古以來,綠林好漢請求招安的動機有三,一是成為統治階級的一員,光宗耀祖,即所謂“要當官,殺人防火受招安”;二是處境不利時,請求招安,喘息休養,以圖東山再起的權宜之計;三是其他動機。統治階級實行招安的動機也有三,一是擴充軍隊,彌補兵力不足的矛盾;二是因為鎮壓不了,所以乾脆招安了,再慢慢消化掉,是當時“上將奇謀只是招”這一政治諷刺諺語的由來;三是用招安的農民軍對付未招安的農民軍,“以毒攻毒”。總的說來,招安是封建統治階級通用的鎮壓反政府武裝的“軟”手段,既不是宋朝政府的獨創,也並非只對宋江。但像宋江這樣,不帶任何功利色彩,為了保衛國家與民族的利益,為追求“萬死”主動要求的招安,在中國歷史上確實是絕無僅有的。

    投降和請求招安是兩個概念,投降是戰敗後的行為,是無可奈何的求生行為,是別無選擇的選擇,在內部意見不統一時, 投降的意向是見不得陽光的。投降的目的或者是本人處境難受、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或者是個人想升官發財,或者是面臨絕境抵抗無效,這些目的宋江都沒有。而請求招安和同意招安不管是哪一方先提出,都是一種雙向選擇行為,是有條件的,條件不合適,是不會接受招安的。宋江要求招安的目的是為了抗遼萬死不辭,而不是為了當官,條件是眾兄弟不分開和允許以政府軍身份抗遼,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萬死",條件可以說是低得略勝於無了。儘管如此,宋朝廷都不答應,橫生波折,迫不及待地企圖乘招安之機就立刻消化、消滅或吃掉梁山軍,梁山軍還得靠戰鬥來實現招安條件,以至於前兩次招安失敗,第三次才成功。宋江要求招安的目的明確、動機高尚、行為光明、有利有節,不能把請求招安與請求投降混為一談。

    宋江為抗遼大業而要求招安,宋政府無奈答應招安,於是招安成功,宋江就可以以政府軍的身份實現北上抗遼的宏願了。外敵當前,民族要滅亡了,人民要抗遼,宋政府自己不抗遼,也不許人民抗遼,人民和愛國志士連戰死疆場的權力都沒有。人民被逼上梁山後,想接受招安抗遼還得找門路,國家興亡競繫於一風塵女子身上,這實在是宋江的悲哀,也是歷史的悲哀。

    歷史事實也表明了招安是當時形勢的需要,聯合政府抗戰救國是自發的行動,也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南宋時,在國家和民族處於危急關頭時,社會各界包括那些殺人不眨眼的亡命之徒或者平時魚肉鄉里的惡霸地主,凡有愛國心的,無不支援或積極參加抗遼鬥爭。農民起義鬥爭的主要物件已由宋政府變為金兵了,這種趨勢是自發的,也是歷史事實。農民起義軍自發地改變鬥爭目標,高舉抵抗侵略的大旗,奮起抗戰的,也並非宋江一家。南宋高宗時,黃河以北淪陷於金國,華北人民用紅巾作標誌,結為忠義社,其士兵稱為忠義民兵,主動向南宋政府通報敵軍動向,要求接濟配合。公元122年,在金國佔領區內,爆發了楊安兒、李全起義和彭義斌起義,李全抗元戰鬥失敗後,降元而成為漢奸部隊。彭義斌義軍主動與宋政府聯絡,要求聯合作戰夾擊元兵,再進軍汴、洛,南北互相配合,庶幾“神州可復”。王彥領導的抗金部隊,因士兵臉上刺有“赤心報國、誓殺金賊”八個字而得名“八字軍”,有十餘萬人馬。

    岳飛帳下戰將如雲,其來源多為嘯聚山林的民間抗金武裝的頭領,他們一遇到岳飛的抗金部隊,無不納頭就拜,情願歸降。可悲的是,面對如此大好的抗金形勢,南宋政府不肯協同各路忠義民軍作戰,也不予以組織、接濟,甚至在風雨飄搖自身難保時,對人民武裝仍是毫不手軟、斬盡殺絕,未能對金兵形成有效的抵抗。高宗趙構因恐父兄還朝,威脅自己的皇帝位置,為了一己之私利,竟然置民族大義於不顧,喪心病狂地默許和支援秦檜謀害了希望“二聖還朝”的主戰派將領岳飛,製造了千古奇冤。

    宋政府還企圖取悅金人,息事寧人,罷免主戰派李綱、韓世忠等人的官職,屈膝投降,苟且偷安,醉生夢死,直至滅亡;官僚之間,在國家處於危亡之時,仍在為一己之私利,互相傾軋,爭權奪利,實在令人切齒痛恨,南宋政府和秦檜等被永遠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宋江招安成功了,梁山軍以政府軍的名義赴邊庭抗遼,並取得了暫時的勝利,實現了宋江和梁山軍的報國之志。但是,民族滅亡的外患威脅還沒有根除,宋朝廷中皇帝和姦臣還沒有改弦易轍。由於國內反政府武裝與政府對立的結果必然是漁人得利,為了維護國家的安全,宋江又主動請纓積極參與對田虎、王慶、方臘等反政府武裝的鎮壓。為了維護統一抗遼的局面,宋江在被害死之前不惜毒死了可能製造動亂、破壞統一抗遼局面的生死弟兄李逵,宋江不僅實現了他保境安民萬死不辭的誓言,而且以死來證明自己對祖國和人民的耿耿忠心,也證明了被宋政府反覆圍剿的“賊寇”對民族和國家的忠誠卻是那樣真實那樣可敬。

    社會各界對招安抗遼是理解和肯定的。在八十八回,宋江得玄女娘娘面授兵法軍機,得以順利破遼。在第九十回,奉旨抗遼之後,宋江率魯智深等到五臺山拜訪智真長老,智真長老揶揄魯智深道:“徒弟一去數年,殺人放火不易。”魯智深默然無言,宋江代為辯解道:“久聞長老清德,怎奈俗緣淺薄,無路拜見尊顏。今因奉詔破遼到此,得以拜見堂頭大和尚,平生萬幸。智深兄弟,雖是殺人放火,忠心不害良善,今引宋江等眾兄弟來參大師。”智真長老道:“常有高僧到此,亦曾閒論世事。久聞將軍替天行道,忠義根心。吾弟子智深跟著將軍,豈有差錯。”

    在國家利益和階級利益的天平上,國家利益永遠高於一切,在民族矛盾上升時,階級矛盾必然下降,宋江爭取招安乃是拯救祖國和民族的唯一選擇了。

  • 6 # 給你不一樣心情

    招安是宋江心中所認為的梁山集團的最佳出路,但不是梁山眾兄弟命運的最佳選擇!

    其一:宋江這個人本身出身政府機構,又是當地的大地主,且不論立場,其自幼熟讀聖賢,心裡終究還是逃不過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個八個字。注意“忠”是僅次於孝悌的。在統治者眼裡,其實“忠”是隻排在孝道後面的,科舉之前,平民想當官,只能“舉孝廉”,不孝肯定不忠!

    在後來殺人不得已入了梁山,待晁蓋死了之後,便把“聚義堂”改成了“忠義堂”,由次觀之,在宋江心裡,這個“忠”是大於“義”的。對正統王朝的忠心遠大於對兄弟之間的義氣!

    “修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對於讀書人來講,朝堂正統才是真正的夢想。宋江如此,吳用亦如此,108將中多數出身政府機構的兄弟,更是如此!

    其二:如果將整個梁山集團放眼於整個宋朝政府以及當時的時局,那麼梁山聚義的結局其實註定失敗的。這一點,出身世族的宋江以及聰明過人的吳用都看得清清楚楚。梁山和朝廷對抗,表面看是贏多輸少,但是大多是依託主場的地形優勢,此外就是對手太弱雞,像高俅這種踢足球的貨色能贏,那才是奇葩!更何況歷史上的童貫也不是什麼弱雞,人家雖然是個太監,但是很能打的。

    須知道,當時宋朝實行禁軍制,這才是拱衛帝都的主力部隊。在經濟上,朝廷更是遠遠甚之。方臘那麼大動靜的全國性起義都被滅了,何況一個小小的水泊梁山?梁山沒有被滅,原因只有一個,梁山弱雞,構不成對朝廷的威脅,朝廷北邊有遼金,南邊有方臘,沒功夫搭理你!一旦騰出功夫,梁山的下場可想而知。

    放眼時局來講,當時的宋朝已經是搖搖欲墜,距離靖康之變不遠了,即使能夠偏安一隅,也挺不過十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所以只要梁山繼續聚義,終究是逃不過覆亡的結局,最好的辦法就是散夥,兄弟們也不是什麼阿貓阿狗,都有本領傍身,能活下來就行了。當然,如果就此散夥,那就沒什麼好寫的了。

    綜上所訴,宋江,吳用等人認為,招安是最好的結局。

    可惜的是,他們不是能夠改變時局的人物,終究不過是時局,政治上的朵朵浪花而已,只是這些浪花想要求仁得仁,悲情了些而已。

  • 7 # 我是超人不會飛了

    此為梁山唯一出入,原因有三。 1.吳用曾對宋江說過,如不接受朝廷招安,大宋必為方臘所滅,大宋一滅,梁山亦不保。 2.梁山很多兄弟,都是因為宋江曾說今後接受朝廷招安,而繼續為國出力,而投靠梁山,所謂宋江忠義兩全,忠為對皇帝之忠,義為對兄弟之以,這也正應了替天行道的說法,只誅殺貪官汙吏,不反大宋皇帝。 3.雖然晁蓋心知宋江早晚必接受招安,遂折箭為誓,為其報仇者,無論身份便做梁山頭領。為晁蓋報仇者為玉麒麟盧俊義,盧俊義對大宋忠心不二,如果盧俊義為梁山頭領,也會接受招安一事。

  • 8 # 小柒影視劇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水滸傳》松江的招安大計對於梁山是錯的。

    宋江原本是鄆城縣押司,自小深受封建儒學教育,一腔正義,一心報國。然而無奈由於朝廷奸邪當道,宋江飽受排擠。宋江有謀略,有志向,不滿足於現狀,這點在“潯陽樓宋江吟反詩”中可見一斑。梁山泊好漢除暴安良,紀律嚴明,深得民心。然而在組織及帶領梁山107名好漢替天行道一段時間之後,宋江也在不斷思考一個問題,以後的道路該怎麼走,難道真的一直和朝廷對立嗎?長此下去,難免會有王寇之爭。由於深受封建儒學教育,宋江並不願意也不敢長時間和朝廷為敵,所謂一朝為臣民,不得叛逆。以及思圖報國。從現實的角度講,宋江帶領下的梁山泊也並不想與朝廷為敵,只是奸邪當道,官逼民反,不得已而為之。於是乎,招安似乎成了梁山泊好漢的必然結果。

      然而歷史本身就是一種否定,既然明知朝廷蔡京、高俅、童慣等奸邪當道,排斥異己,招安之後與之有過節的宋江等人又如何能安好?事實不是也證明了這一點?在招安之後,宋江等人任命仍受排擠,還差點被冠以擁兵自重之賺疑。直到被派平判方臘,方有立足之地。方臘是打下來了,可梁山泊好漢十去七八。不亦悲壯。可仍不得善終,宋江、盧俊義最後還是死於奸臣的陷害。何等淒涼。

      宋江心不心痛,當然心痛。然而用他的話說這是大義,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換成吾等是小民,只想安穩生活與工作,何等大義談不上。再說在那朝代,君主無能,奸邪當道,民不寮生。朝廷之中正義何在。本來依靠自己已經實現了自由,亦得以除暴安良。從歷史的意義上說,一個朝代既然不能代表歷史發展的朝流,等待的只有新的力量來推翻它,實現改朝換代。可宋江卻還是要走回頭路。落了個悲慘下場。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9 # 密縣阿鵬

    自我感覺啊,這招不好使,詔安詔安最後弄得雞飛狗跳,家破人亡,當時的宋朝已經凋零,皇帝昏庸無道,大臣高俅又奸詐無比,其實他不招安的話在水泊梁山自立為王宋朝還是沒法的,最後全國各地像方臘軍團等會越來越多,宋朝被推翻,最後這幾方勢力宋江的肯定最強,會一統天下,就像李世民那樣,宋朝也不至於最後落地靖康之恥被金人凌辱!

  • 10 # 菠蘿影視廳

    大家好,我是鈴鈺影視,我瞭解很多影視領域作品,在影視領域方面,我有著豐富的經驗 是我的觀點分享給大家,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宋江為何接受詔安

    大家看完之後一定會覺得很鬱悶,為何武松挑起的事端他卻衝著李逵去了,尤其是這個李逵跟他的私交還是不錯的。實際上,這是一次當場爆發的人際衝突,在這個人際衝突的過程中,首先你要看物件,物件不同,衝突方式就不一樣,李逵跟武松有三點不一樣。

    第一,武松是有意為之,李逵是無意為。武松要說一句話時,是要提前深思熟慮很久的。而李逵要說一句話時,一定是拍腦不過腦子的。

    第二,武松是一個臉皮薄、要面子的人,要名聲的英雄。而李逵是一個臉皮厚,打一巴掌都不知道疼的賴皮臉。

    第三,梁山和江湖上對武松那是敬重很多,威名很重。而對李逵這個鐵牛黑廝,喝醉酒亂說就一般了。所以由於這三種原因,如果宋江跟武松衝突,後果就不堪設想。以後武松跟他的感情就斷了,江湖上支援武松的那些人,就會和宋江對立起來。而且武松的這種想法,可能就會演化成以後的、預謀性的跟你對抗。所以宋江在考慮,是要給大家樹立一個形象、立一個榜樣、立一個招牌、跟我對著幹就會得到像李逵一樣的下場!

    宋江回過頭來,可以再對武松語重心長的說:兄弟啊:你跟李逵不一樣,你不是粗魯人,你如何能這樣傷哥哥的心呢!下次有什麼事咱倆再溝通,千萬別這樣。這就樣輕描淡寫的過去了,這也是對武松起到了一個警示震懾的作用,讓周圍的人也明白了他的鮮明態度。所以宋江實際上是,既注意了這手段的效果性,也注意了,他物件內心的這種變化。

    其實宋江跟李逵之間,有一種默契,宋江每次跟李逵用的就是情感溝通。宋江是李逵最親密的人,他跟李逵的這種情感溝通和交流很充分。所以宋江和李逵的關係就建立在兩個條件基礎之上。第一個條件是,跟宋江特別親密,第二個條件就是,李逵不記仇。換句話說,就是沒腦子,沒心沒肺。所以實際上,宋江對別人採取的是控制策略,而對李逵採取的是失控策略。他鼓勵李逵在某些場合下發飆,該失控就失控,說髒話,吐粗口,拍案而起,反正還有吳用呢!宋江採取這種策略是為了說一些自己沒法說的話,做一些沒法做又不得不做的事,透過這個策略來增加自己的空間。

    在梁山好漢中,各種角色一應俱全。有搖扇子的眨巴眼睛的吳用、有掄板斧往前衝的李逵、然後還有裝神弄鬼、跳大神的公孫勝、還有威嚴仗義往那兒一坐,然後就名滿江湖的關勝、還有一看就讓大家想起前任領導的盧俊義。宋江在眾好漢的角色分類上,他非常注意搭大班子和小班子。其中所謂搭小班子,就是有替手的、替臉的、替腿的、替嘴的。

    就像朝廷來招安,給宋江封官,然後讓宋江帶隊招安。但是宋江提前就表過態了,嫌官小,還藉口說,我不在乎個人待遇,不在乎前途未來,就在乎朝廷,只要招安就行。在這個時候,是既不滿又沒法說,怎麼辦?跟李逵丟一眼色。李逵上來咔咔把詔書一扯,說怎麼著?讓我哥哥當這個鳥官,你長沒長腦子?搞得急了,我上東京咔咔咔把你的鳥皇帝給你剁了。你回去跟皇帝說,給官就給個大官當,給小官就別來招安。這時宋江上前一呵斥說:你這黑廝,在這兒哪有你說話的地方?給我滾!回頭便跟那遣使說,哎呀,上差啊!我自己是無所謂,可是我的下屬,有時我管不住啊!萬一他們鬧起來,我也沒法收拾。所以宋江喜歡李逵,就喜歡李逵的臉皮厚、不記仇、掄板斧、敢發火性格。

    宋江招安是對是錯

    其實,宋江招安的想法是對的,但是他招安後的為官之道,有著很大的問題,這才導致宋江在北宋朝廷飽受排擠,使得他的手下跟著他一起受苦。

    首先,無論是從宋江個人和梁山的發展來說,宋江有招安的想法是正確的。從宋江個人來說,他想要更好的前途,想要一個正名,除了招安那就是自己當皇帝了,但是梁山的勢力還不足以推翻趙家的天下,所以招安是宋江實現理想的唯一出路。

    就梁山來說,梁山的發展表面上看是欣欣向榮,其實已經發展到了一個瓶頸期,和朝廷打了幾次大戰之後,雖然都取得了勝利,可是對於梁山的發展也帶去了很大的阻礙。另外,梁山的眾多好漢都已經生兒育女,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牽掛,這種刀口舔血的日子已經不適合梁山泊的這些人了。如果起兵推翻大宋,那麼就算自己身邊的兄弟死亡殆盡,也不見得一定會成功。為了自己,為了梁山宋江有了招安的想法是非常正確的。

    宋江招安的錯就錯在招安之後,他在北宋官場之上處處被針對。宋江接受招安之後,對朝廷局勢沒有很好地認識,他認為那時的皇帝還有實權,所以拼命的討好皇帝。可是,當時的朝廷已經被蔡京和高俅把持,宋江對於這兩人沒有好印象,再加上梁山之上很多人和這兩人都有著深仇大恨。 最終,在高俅和蔡京的聯手之下,宋江處處受到排擠,他的手下也被當做戰爭消耗品,到處為大宋征戰,耗盡了心血。

  • 11 # 寒山筆記

    我們看梁山有三條出路:宋江的主意就是去做官;李逵的主意就是去做皇帝;其他人的主張就是安心做強盜。各有好處,做官安心了,做皇帝稱心了,做強盜開心了。

    憑著梁山的力量顯然還不能推翻大宋王朝,憑梁山的力量也不可能自己去建立一個新的王朝,這不僅是個軍事,武力的問題,還涉及到很多道德道義等等的問題,我們從三個方面看,首先看梁山的道德資本如何,一個新生的政治力量要攫取國家的政權一定要有道德上的積累,但梁山怎麼樣,顯然不夠。一個新生的力量要行使國家權利一定要有相應的文化能力,要有文化上的願景,但梁山怎麼樣,梁山整體文化水平極低大多都是文盲,所以他們只有破壞能力卻沒有建設的藍圖。

    而一直做強盜,最終的結果只能是被消滅。

    所以我們看招安對於梁山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 12 # 俊在何方

    招安是梁山不可避免要走的路,而且從整本書來看,招安對梁山是利大於弊的。

    首先,梁山上實力最強的一派——降將派是十分主張招安的。當初要不是宋老大用招安安撫他們,估計大多以身殉國了。倘若沒有招安作承諾,梁山的實力很難達到輕而易舉反圍剿的水平。

    其次,招安過程中,反對的聲音並不強烈。對招安本身強烈反對的,估計只有林教頭,武松這幾個人。大部分的反對只是對招安之後的待遇不滿。

    招安的弊端大概是體現在了徵方臘這一部分上。但梁山的瓦解並不能全歸結為招安的錯。好漢年齡衰老,戰爭中的一些低階錯誤等因素都包含在裡面。只能說招安讓梁山的仗變多了,加速了這一過程。

    不過畢竟是為朝廷賣命,梁山的名聲從此變好了,這從百姓對方臘和宋江的態度就能看出來。最後的“靖中之廟”也算是一種比較好的結局了。

  • 13 # 小白seven

    題目寫的不錯,對於梁山,對於梁山那部分本來就是官員的降將當然是好的,但是對於出生草莽以及對官場已經看透的那一波人,就是不公平的,以前看水滸不懂宋江為什麼選擇招安,後來覺得他的做法沒錯,看下背景就知道了,當時宋朝內憂外患,造反的一批又一批,宋江這是為國出力,儲存大義,再者宋江即便真推翻宋朝,也不可能長治久安,反而是落得普通民眾水生活熱,所以從大義上來說,宋江是對的,但是對於梁山不同派系來說,也是有對有錯的,不能一概而論

  • 14 # 蔡小小的影集

    水滸傳,其實是有幾個版本的

    比較有名的幾個版本,一是現行的120回本,也就大家書店隨便買就能買到的,基本上都有宋江受招安然後去幫朝廷打起義軍的事

    一種是清代大神金聖嘆(真大神)話評本,70回,沒有招安打起義軍的環節,還改了很多錯別字、生僻字,比較推薦大家看看

    至於宋江接受招安,其實書內很多地方都做了伏筆:

    首先,宋江本人是政府機構的公務員,在當地乃至天下都有一個響噹噹的名號“及時雨宋江”(但是不要和呼保義弄混了),本人家裡又不窮,是個地主,生活安穩快樂,沒事做做慈善,窩藏逃犯,和吳老師(吳用)吹吹牛,日子不知道多愜意,梁山縱是替天行道,義薄雲天,終究是個匪,這對於認同封建正統思想的宋江來說,內心肯定是難以接受的。

    其次,宋江多次在公開場合和私下裡表現出想接受招安的想法,最後聽的武松、李逵兩個殺虎悍將脾氣大發:招安招安,招甚鳥安/今日也招安,明日也招安,說明對於梁山眾人來說,招安是有心理預期的。

    最後:宋江同意招安,肯定是個悲劇,從結局也能看出來,徵方臘人死的差不多了,張清老婆成了寡婦,忠心耿耿的李逵被他害死了,吳用上吊了,魯提轄坐化了,宋江性格的二重性和思想的侷限性,在起義事業登上峰巔之時選擇了妥協、招安,最終葬送了起義事業。水滸透過宋江起義的失敗客觀上總結了封建時代農民起義失敗的經驗教訓。

  • 15 # 採集達人

    對每一位兄弟來說應該是正途,高官俸祿,可惜招安的時機不對,從而讓弟兄們死的很慘,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是為了弟兄們好,不想讓人說他們是草寇,可以說松江當時的思想還是比較超前,只是不逢時機。

  • 16 # 下水道的二狗子

    招安是梁山不可避免要走的路,而且從整本書來看,招安對梁山是利大於弊的 宋江一方面也是不想讓兄弟們揹負草寇之名。

  • 17 # 真葉舞清風

    水滸傳裡擺在宋江面前的路無非兩條,一是招安,二是不招安。

    首先咱們先說招安。在說之前咱們先看一看水泊梁山的人員構成,梁山人員構成分為以下幾種:1、原宋朝的文官,以宋江為代表,包括柴進之流。2、原宋朝的武將,比如呼延灼、關勝、花容、秦明、索超、林沖等等,這些武將或是遭梁山擒獲,或是被梁山嫁禍、誘騙,屬於逼不得已上山。3、以魯智深、武松、阮氏三雄等等為代表的綠林豪強勢力,這些人是真正不想招安的人,喜歡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今日吃飽不管明日,快活一時是一時。4、剩下的人為一類,上梁山只為混口飯吃,招安與否與他們無關,他們也從不關心將來的前途,只關心自己的肚皮。

    梁山人員構成雖分為四種,但是處於領導層和核心地位的多是第一種和第二種人,這些人心裡多是忠君報國的思想,想搏個封妻廕子,青史留名,所以對招安很支援,這也是宋江的招安大計能實施的根本原因。

    其次,再說說不招安。如果水泊梁山不招安,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死路一條。請大家記住,梁山好漢多是一些烏合之眾,戰鬥力並不強,書中戰鬥描寫是經過藝術誇張的,不足以採信。且梁山的地理位置離京城開封不算太遠,皇帝怎會容許國家心臟地帶有反賊?動用精銳部隊滅梁山簡直易如反掌。更何況梁山也並非鐵桶一塊,幾類人離心離德,之所以朝廷採用招安政策是決策者聰明,用最小的損失解決問題,還能以賊治賊,最終讓兩夥賊一起滅亡。

    所以擺在梁山面前的兩條路都是死路,這也是歷代農民起義的必然結果。沒有優秀思想、沒有統一的目標武裝起來的農民起義,滅亡就是他們的最終結局。

  • 18 # 千尋歡影視

    如果梁山拒絕招安,頑固反抗會有怎樣?其實答案很簡單,如果堅持決絕招安的話,那麼下場只能是被剿滅,這一點毋庸置疑。

    梁山被剿滅是肯定的,只不過是個時間而已。方臘的勢力範圍和手下人馬相對梁山來說,是梁山的數十倍,但最終不過一年的時間,就被童貫大軍一舉剿滅。當然我說的是正史記載,文學作品《水滸傳》中,描寫方臘是被宋江一夥剿滅的,正史上剿滅方臘者是童貫。如果按照真實的歷史來說,梁山確實有,宋江也確實有,但一百單八將卻是實實在在沒有的,史料記載梁山匪寇以宋江為首,下轄三十五個頭目,也就是梁山三十六友,手下人馬不過萬餘。這麼點人在大宋朝廷眼中,不過是群草寇流民罷了,打個縣衙州府還勉強湊合,你跟大宋正規軍碰碰試試,滅你宋江賊眾分分秒秒的事兒。

    不說正史,單說文學作品中的梁山泊來說,宋江主張的招安路線無疑是最正確的一步棋。他在官衙擔任過職務,知道大宋朝的實力,更知道自己一夥的所作所為朝廷是絕對不會允許的,如今邊關吃緊,大軍要抵禦外夷,還沒有閒暇力量來討伐自己。再者自己一夥雖然有點名氣,但大宋朝廷並不放在眼中,如果繼續造次,朝廷必定派大軍前來討伐,到時候自己這片水窪之地,無論如何也抵擋不住。不要說什麼大敗高俅,那只是險勝,高俅本就不是個帶兵打仗的人物,失敗也在情理之中。但大宋朝能征慣戰的將領不在少數,真若惹得趙官家龍顏大怒,派遣有能之士率天兵一到,梁山水窪頃刻之間便可灰飛煙滅。

    再說梁山上的眾位頭領,其實也是面和心不和,其中哪些有能力,武功高,威望高的大都是朝廷降將。這些人的初衷就是儘快受招安迴歸朝廷懷抱之中,繼續擔任曾經的公務員職務,誰稀罕你梁山水窪之地,什麼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那都是底層憤青的願望,而這些人朝思暮想的就是宋江快些與朝廷穿針引線,讓自己快些回去。“哥哥”這一稱呼,只不過是一種慣稱罷了,你以為他們真想在山上做賊呢?

    如果宋江的招安路線最終被打破的話,這些原朝廷降將絕對不會坐以待斃,到時候招安派和反招安派一場火併,不用朝廷討伐,自己先滅了元氣。其實反招安派也就那麼有限的幾個,例如阮氏三雄、武松、魯智深等,其餘的都是烏合之眾,要能耐沒多大能耐,要本事沒多大本事,不過都是些牆頭草罷了,大哥往哪邊走,自己就跟著往哪邊走,大哥讓幹啥就幹啥。當時這夥人上山的初衷就是為了抱大腿,如今大哥要招安,自己正好弄個小官兒噹噹。

    宋江是個審時度勢之人,早已看清了梁山的未來,晁蓋一味的抵抗思想完全是錯誤的,招安才是最佳方案。梁山這些人馬,吃喝用度全部靠搶,糧食總有吃完的那一天,到時候還往哪兒去搶?曾經打下幾個莊子和高唐州等幾個地方,已經犯了朝廷忌諱,如果再去搶,那麼自己真就成了強盜成了反賊。梁山眾兄弟的私心他也能明白,早晚一場火併避免不了。若是帶眾兄弟歸降朝廷,建功立業、封妻廕子,洗脫賊寇的名聲,落個保家衛國、忠君仁孝的忠臣之名,讓兄弟的子孫後代提起祖宗名號也臉上有光。縱觀這些,你還會覺得宋江的招安之路是錯誤的嗎?“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正是描述的那些保家衛國、戰士沙場的將士嗎?在山上永遠是賊,死了也是個死賊,下了山你就是忠臣良將,死了享受朝廷封號,子孫後代也感覺榮光

  • 19 # 愛睡覺的熊貓寶

    首先梁山伯的三代頭領中宋江算是最有作為的一個,水泊梁山可以說是在他的手裡做大做強的。如果沒有宋江也就沒有梁山後來讓朝野震動的強盛。但宋江也是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因為他後來受了招安讓梁山一百單八將飽受南征北戰之苦,最後南征方臘回來,只剩下了區區二十七個人。不少讀者讀到這裡都是暗自傷感,便會不約而同地把這個悲劇和受招安聯絡在一起認為不受招安,這樣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但梁山眾好漢如果不受招安,一百單八將就真的能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地在梁山泊中快活一生嗎?其實事情不是那樣簡單的,因為那種豪情十足的日子不會長久存在下去,宋江受招安是有苦衷的,也是不得己而為之,也可以說是一種必然。這也是宋江吧梁山做大做強後,不得不轉變自己的思維,而做出的一種正確的選擇。而且梁山泊無將,梁山一百單八將真正有戰鬥力能帶兵打仗的就那二三十號人,核心力量就是三十六天罡,其他的偷雞摸狗打家劫舍還可以。而這二三十號人裡面有好一部分本來就是朝廷軍官投降過來的,說是投降還不如說是被宋江一句“他日朝廷詔安可以繼續為朝廷效力”騙下來的,如果梁山排完座次酒宴上宋江宣佈放棄詔安選擇造反那他們會不會反水梁山?直接關勝秦明一幫人一商量找機會砍了宋江吳用去邀功了。而且梁山一百單八將本就沒幾個想造反玩命的。

  • 20 # 可樂看電影video

    以下是個人的理解:梁山這麼點人在大宋朝廷眼中,不過是群草寇流民罷了,打個縣衙州府還勉強湊合,你跟大宋正規軍碰碰試試,滅你宋江賊眾分分秒秒的事兒。宋江是個審時度勢之人,早已看清了梁山的未來,晁蓋一味的抵抗思想完全是錯誤的,招安才是梁山唯一的出路,原因有三: 1.吳用曾對宋江說過,如不接受朝廷招安,大宋必為方臘所滅,大宋一滅,梁山亦不保。 2.梁山很多兄弟,都是因為宋江曾說今後接受朝廷招安,而繼續為國出力,而投靠梁山,所謂宋江忠義兩全,忠為對皇帝之忠,義為對兄弟之以,這也正應了替天行道的說法,只誅殺貪官汙吏,不反大宋皇帝。 3.雖然晁蓋心知宋江早晚必接受招安,遂折箭為誓,為其報仇者,無論身份便做梁山頭領。為晁蓋報仇者為玉麒麟盧俊義,盧俊義對大宋忠心不二,如果盧俊義為梁山頭領,也會接受招安一事。 總的來說招安的想法是正確的,但是最後結局不好一個是因為大宋朝堂腐敗,走下坡路,百姓都在遭殃,一個是因為大宋官員,拿錢不辦事,找死的事情他們往後退讓梁山好漢上,領獎賞的事情他們衝到前面,簡單來說,小人左右,大志難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網友提議:叫嚷取消物業的人,請不要購買、居住小區房,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