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望風瑟瑟
-
2 # 文苼尉
“媽寶男”!朱見深幼年的心理陰影。
土木之變,讓大明皇帝朱祁鎮成了瓦剌的俘虜,在大臣于謙的力主之下,朱祁鈺登上了皇位。已經成為孫太后的孫若微(從《大明風華》稱呼),談判的籌碼就是冊封朱祁鎮不到2歲的兒子朱見濬(即朱見深)為太子。
太后孫若微
朱祁鈺登基需要得到太后的首肯,迫於無奈答應了條件,等到孫若微一死,朱祁鎮立即翻臉,廢了朱見濬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被趕出皇宮的“沂王”朱見濬從5歲剛記事兒時就噤若寒蟬的度過每一天。
俘虜皇帝朱祁鎮
孫太后為了照顧朱見濬,把自己的心腹宮女萬貞兒派到太子身邊,這位比明憲宗大17歲的“老保姆”是朱見濬年幼時唯一的感情寄託和輔導老師。
如母如姐萬貞兒
朱祁鈺對廢太子心有疑慮派人監視著,他身邊的太監宮女走馬燈一樣的更換,只有這太后派來的萬貞兒無人敢替換。朱祁鎮被瓦剌放回大明後,與錢皇后一起被深度監視,連吃飯都成了問題。而朱見濬的生母周氏,更是明哲保身自顧不暇。可以想象,童年的朱見濬能活下來,是多麼的不容易。
幼年不幸朱見深
孩子沒娘,說來話長。年幼的朱見睿經常食不果腹,萬貞兒就偷偷跑出去搞一點吃食,自己餓著肚子讓給朱見濬。身邊人冷言冷語,一個不小心就是人頭落地,萬貞兒要教育朱見睿還要護著他不被別人欺負。忍飢挨餓,兩人一起熬著;威脅恐嚇,兩人一起忍著;光明日子,兩人一起盼著。
朱見濬10歲,他的父親朱祁鎮“奪門之變”重新登上皇位,一切都要重新來過!英宗不但把年號更換了,連太子的名字也改成了朱見深。個性的形成在幼兒期開始,長期壓抑的生活讓朱見深有了心理陰影,說話聲音小,而且“口吃”,遇見事情就躲在“萬姑姑”的身後。
爸爸和叔叔
弗洛伊德說,母親的“戀子情節”誘發兒子的“戀母情結”。4歲進宮就在孫若微身邊,19歲見到了生命中第一個男人,雖然只是個孩子,但5年的相依為命和16年的耳鬢廝磨,讓兩個人產生了跨越年齡的愛情,這種愛情是任何人無法替代的。
朱見深畫像
“毒愛”回報“獨愛”?萬貞兒的黑歷史不靠譜。1464年,18歲的朱見深登基,史稱明憲宗。他上任對後宮的安排,第一件事就是想立萬貞兒為皇后。一個“罪官”家庭出身的宮女,還比皇帝大17歲,這樣的設想無疑是“天方夜譚”,受到了包括周太后在內所有人的強烈反對,朱見深反覆爭取,妥協的結果是立吳氏為皇后,35歲的萬貞兒冊封才人。
後宮三千,獨寵一人
歷史對萬貞兒的“黑化”從此開始,以下這些內容都出自《明史》和《明實錄》。
朱見深大婚1個月後,天天只進萬貞兒的屋子,吳皇后認為很過分,讓人把萬才人叫來打了她一頓,結果這位被醋意衝昏了頭腦的皇后被朱見深立即廢掉。
第二年,萬貞兒為皇帝生了長子,朱見深樂瘋了,立即冊封萬貞兒為貴妃(1476年冊封皇貴妃),還到處為兒子祈福。36歲生孩子,在那個年代絕對是“高齡產婦”,先天不足的皇長子沒滿週歲就死掉了。朱見深痛苦,萬貞兒更痛苦,雖然皇帝依然寵愛她,但這個年紀已經不可能再為他生兒育女了。
老姐自有魅力
史書說,因為無法生兒子,萬貞兒對所有後宮嬪妃都抱有強烈的敵意,《明朝那些事兒》也借鑑這些史料把萬貞兒描述成“陰狠毒辣”、“心理扭曲”的老女人,不但不讓皇帝隨意接觸其他女人,哪個嬪妃如果懷孕了萬貞兒一定讓人給她送墮胎藥。
有個廣西土司的女兒紀氏因為皇帝的偶爾留宿懷孕,萬貞兒送藥沒成功,紀氏生了後來的明孝宗朱祐樘,萬貞兒派人去“溺死”,那個好心的太監張敏悄悄讓皇子活下來。5年後朱祐樘進宮,紀氏被萬貴妃毒死,張敏也被迫“吞金自殺”。
朱祐樘
史書上這些描述,特別是萬貴妃對於後宮嬪妃的壓迫以及頻繁的毒殺龍種,這是否都是事實以及事實的全部我們暫且不做評判,只是那個應該在1475年就吞金自殺的張敏,《同安縣志》和《金門縣誌》同時標明他病死於1485年;而那位紀氏之死,《明史》也有自相矛盾的記載(《明實錄》根據一個太監口述記載,《明史》一字不差照抄)。更何況,朱見深一輩子共有14個兒子和6個女兒,在萬貴妃如此高壓的“恐怖主義”之下,皇帝為何該生的孩子一個也沒少生?
1487年,58歲的萬貴妃病逝,朱見深哭喊著“貞兒死了,我也活不長了”,結果被他預言準確,6個月後成化皇帝駕崩。
-
3 # 風雲閣之軒轅居士
明憲宗朱見深童年、少年時期經受的苦難以及與萬貞兒那些事不再談,只說說朱見深當上皇帝以後的事,看看他是個昏君還是明君。
朱見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即明憲宗(1464至1487年在位),後更名朱見濡。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鎮長子,母孝肅皇后周氏。
正統十四年(1449年),未滿兩歲的朱見濬被立為皇太子。這一年,瓦剌南犯,直逼大同。明英宗不顧群臣反對,執意親征。皇帝出征,太子監國,於是按照皇太后的旨意,立幼小的朱見濬為皇太子。不料土木堡之變之後,朱見濬的父皇被瓦剌俘虜。為免瓦剌借皇帝的名義騙開關防,更為了避免國無長君,于謙等大臣紛紛與皇太后商議,決定擁立皇帝的弟弟、郕王朱祁鈺為皇帝,遙尊英宗為太上皇。於是朱祁鈺登基,改元景泰,是為明代宗景泰帝。
憲宗朝內閣充斥著奸佞小人,當時人稱“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無恥巴結萬貴妃,進獻房中秘術而得寵的萬安是首輔,耐彈的“劉棉花”劉吉也進入內閣,六部尚書只會跪拜呼萬歲幹不了實事,又有大太監汪直橫行霸道禍亂朝政。
憲宗一生喜好房中術,妖道李孜省、妖僧繼曉都以媚藥獲寵,進而把持國柄,憲宗在東廠以外又增設西廠,偵緝臣民以為耳目,總的來說憲宗朝奸佞當道、朝政混亂、烏煙瘴氣,明憲宗朱見深不能算是個賢明皇帝,應該算是個昏君。
但是憲宗朝出了兩個能臣,韓雍平定了侯大狗等人領導的廣西大藤峽瑤民起義。項忠平定了劉通、石龍、李原等人領導的荊襄流民大起義。朱見深又對不安分的遼東建州女真部搞了個“成化犁庭”,斬首六百餘人,俘虜二百餘人,還殺死了努爾哈赤的五世祖董山,也算小有成就吧!
成化二十三年( 1487年)九月九日病逝,終年41歲。廟號憲宗,諡號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葬在明十三陵的茂陵。
-
4 # SeaArm
明憲宗朱見濡(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或稱成化帝,為明英宗皇長子,明朝第9代皇帝。諡號“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其年號成化有“成就德化”的意思。
原名朱見深(《明史》誤載憲宗即位前名為朱見浚,即位後為見深),因英宗復辟後重立太子,將憲宗之名誤寫為見濡,憲宗於天順八年(1464年)登基後遂改稱見濡。憲宗寬仁英明,即位之初就為于謙平冤昭雪,當時曾有大臣追論景泰廢立事往,憲宗切責說:“景泰事已往,朕不介意,且非臣下所當言。”並恢復明景帝帝號。文治上曾仿效宣宗親耕耤田,體諒民情,蠲賦省刑,任用賢臣,考察官吏,勵精圖治,善政史不絕書,儼然為一代明君,當其時朝廷多名賢俊彥,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史稱成化新風,堪稱與仁宣之治媲美,北韓、琉球、哈密、烏斯藏、暹羅、吐魯番、撒馬兒罕、日本、蘇門答剌等國紛紛入貢。憲宗又親自編寫了《文華大訓》一書,以教導太子,垂訓子孫。人口方面在成化十五年(1479年)中成為終明一代的人口峰值,達9,496,265戶,71,850,132人,反映當時明朝仍然處於盛世。
武功上憲宗恢復十二團營制度,幾次閱騎射於西苑,巡查禁軍,整飭軍備,考試士兵訓練,還任用王越,汪直,餘子俊等,從不斷南下入侵盤踞河套的韃靼部手裡,一舉收復河套地區,使得套寇問題基本解決。在紅鹽池大捷,明軍大破韃靼大營,擒斬三百五十人,獲駝馬器械不可勝計,史書記載“虜自是不敢復居套內者二十年,則此捷為所震懾故也。”,甚至在後來威寧海大捷中夜行晝伏直搗蒙古可汗王庭,生擒幼男婦女一百七十,斬首四百三十七級,獲旗纛十二面,馬駝牛羊近萬,盔甲弓箭皮襖之類又萬餘,達延汗巴圖蒙克僅以身逃。另外先後於成化三年與成化十五年,與北韓聯手進攻屢次犯邊的建州女真,生擒數百人,斬首千級,破四百五十餘寨,奪回被擄人口數千人,擒斬罪魁禍首的董山,史稱成化犁庭或丁亥之役。
明朝皇帝多擅畫像,作字運筆,憲宗亦擅畫神像,曾為張三豐畫像,神采生動,超然塵表,又曾親筆御製一團和氣和歲朝佳兆等畫流世,畫法老練嫻熟,頓挫自如。《貞觀政要》自唐流傳至明,版本註釋繁亂,明憲宗即位後,立即組織儒臣對其進行校定,把宋元史纂輯的綱目皆寫入書中,頒示天下,即流傳至今的成化本,又為重修的孔子廟碑和《貞觀政要》作親自序。當中《貞觀政要序》中寫道“朕萬幾之暇,悅情經史,偶及是編...太宗在唐為一代英明之君,其濟世康民,偉有成烈,卓乎不可及己,所可惜者,正心修身二帝三王之道,而治未純也。朕將遠師往聖,允迪大酋,以宏其治。”,足見憲宗的治國抱負和文化素質。
憲宗在位中後期,好方術,沉溺後宮,極度寵信大他19歲的萬貴妃,同時又任用太監汪直、梁芳等奸佞當權,以致西廠橫恣,朝紳諂附,且明憲宗直接頒詔封官,是為傳奉官,這使得傳奉官氾濫,舞弊成風,朝政荒蕪。但整體而言,成化晚年,朝廷依然能有條不紊地對天災人禍有迅速的應對,因此仍幸稱歌舞昇平,太平無事。
成化初年,土地兼併嚴重,造成大量流民依山據險,光是荊州、襄州、安州、沔州之間,“流民不下百萬”。湖廣荊襄地區成為流民的聚居區,賊盜嘯聚。成化元年(1465)三月劉通、石龍、馮子龍等於房縣大石廠立黃旗起義,擁眾數十萬。成化六年十一月,又有劉通舊部李原、小王洪起義,流民附和者達百萬人。史稱鄖陽民變。
正面評價:
明憲宗本人曾經向兒子朱祐樘概括自己的一生作為:“修文史而究武略,飭內治以攘外侮,戡靖僭竊,應寧邦家,猶宵旰靡遑,懼功業未茂,德惠未周,而治平之效未臻也。”
《明史》贊曰:“憲宗早正儲位,中更多故,而踐阼之後,上景帝尊號,恤于謙之冤,抑黎淳而召商輅,恢恢有人君之度矣。時際休明,朝多耆彥,帝能篤於任人,謹於天戒,蠲賦省刑,閭里日益充足,仁、宣之治於斯復見。顧以任用汪直,西廠橫恣,盜竊威柄,稔惡弄兵。夫明斷如帝而為所蔽惑,久而後覺,婦寺之禍固可畏哉。 ”
《明實錄》:“葢上以守成之君,值重熙之運,兵革不試,萬民樂業,垂拱而天下大治矣。”
《劍橋中國明代史》中寫道:“朱見深與他的有軍事頭腦的祖父和父親相同,嚮往他們的生氣勃勃的、甚至具有侵略性的軍事姿態,並且厚賞有成就的軍事將領。”
《國榷》談遷:恤飢察冤,求言課吏,先後史不絕書,而於胡僧幸閹斜封墨敕之濫,亦不能為帝掩也。當其時,朝多耆德,士敦踐履,上恬下熙,風淳政簡,稱明治者,首推成弘焉。而或有遺議,則在汪直、李孜省、繼曉輩蝕其一二,於全照無大損也。尺璧之瑕,烏足玷帝德哉!末諭太子以敬天法祖、勤政愛民之道,儼然成周之遺訓也。說者謂帝初欲易儲,以泰山屢震而止。噫!帝能尊錢後,復景帝,俱事出常情之外,而乃輕視東宮?必不然也。
《國榷》鄭曉:帝仁恕英明,少更多難,練達情理。臨政蒞人,不剛不柔,有張有弛。進賢不驟而任之必專,遠邪不亟而御之有法。值虜寇數侵邊,惟遣將薄伐,不勤兵以竭我財力,虜亦離散,內外寧輯。荊襄嶺海,時有寇竊,推轂之際,戒勿妄殺,或不用命,賞罰兼行。崇上理學,褒封儒賢。江淮大祲,截漕賑饑。星文示變,側身省過。臣僚進諫,即涉浮偽,時有幹忤,薄示譴謫,旋蒙牽復。若乃尊禮孝莊,尊景帝,保護汪後,褒恤于謙,其於愛憎恩怨,絕無芥蒂,帝諄然於天理彝倫者也。以故雖屢有彗孛之災,而國家康靖,有繇然矣。
《國榷》李維楨:詩有之,“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人情哉!純帝初載,亦何其斤斤也,中官幸,禱祠繁,而治隳矣。錢後之祔廟食,景帝之復位號,此兩者,雖甚盛德蔑以加已。
《名山藏》何喬遠:上聰明仁恕,淵默勤恭,孝事母后如古帝王。郊廟齋祭,必極誠敬。景皇帝嘗有封沂之命,未嘗一語及之。委任大臣,略無猜忌,或即幹紀,屏斥無疑。一聞四方水旱,慼慼然下所司賑濟,或輦內帑給之。重惜人命,斷死刑累日乃下。夙興視朝,但遇雨雪輒放常參官而不廢奏引。隆寒盛暑,或減奏事,以恤衛士侍立之勞。間有遊豫,不出大內,如南囿祖宗時不廢遊獵,上未嘗一幸焉。時御翰墨,作為詩賦,以賜大臣。諸司章奏,手自披閱,字畫差錯,亦蒙清問。臣下益兢業職事,莫敢或欺。葢上以守成之君,值重熙之運,兵革不試,萬民樂業,垂拱而天下大治矣。
《北韓成宗實錄》:上(成宗)御宣政殿, 引見明澮等, 謂曰: “中國有何事?” 明澮對曰: “(憲宗)皇帝勤於聽政, 天下太平, 民物富庶。”
負面評價:
負面事蹟主要與其大19歲的妃子萬貞兒的感情和鬆散的管理有關。
《罪惟錄》論曰:災異之警,無有酷於此二十三年者也。宮中位一女戎,而群小相緣益進,惑匿導誘,顛例黜陟,以致傳升無己,監督四出,閣輔阿循,廠衛搜射。而帝又旋悟旋迷,嘉言罔入,邊釁苗殘,幾無寧歲。天乃至仁,歷以所警,貫耳而呼,而其如溺柔聽者,袖不聞也。祗幸蠲賑免租,無少稽吝,猶不致啟中原之怒。且內外寡大故,無所藉以起,幸稱小康。嗟乎!哲婦傾城,危矣哉!
《明史講義》:凡此皆成化時朝政之穢濁,而國無大亂,《史》稱其時為太平,惟其不擾民生之故。
-
5 # Mer86
明憲宗朱見深的名氣不大,哪怕是在明朝皇帝中,也是比較默默無聞的一位。但是拜一些關於明朝的武俠電影和前些年在網路上大熱的歷史科普書《明朝那些事》所賜,他的名聲被傳的非常的糟糕。
比如說,他重用宦官汪直,在有一個東廠的前提下,還讓汪直搞了一個西廠。東西兩廠沒少禍害忠臣;二如他寵幸年紀可以當他媽媽的萬貴妃,縱容萬貴妃迫害後宮的其它妃嬪,搞的自己沒兒子,堂堂大明朝連一個皇位繼承人都沒有。
如果僅從這兩點來看(重要宦官加寵幸後宮奸妃),明憲宗妥妥的就是個昏君。別說跟他兒子明孝宗比不了,就連跟他的昏君老子明英宗比,也好不到哪去。
但是其實明憲宗朱見深給人的這種巨爛無比的印象,並不是他在歷史上真正的形象。我不敢說歷史上的明憲宗就是個明君,但起碼他在歷史上的功績,比他老子明憲宗還是要強出不少的。也算是明朝歷史上,一個比較有作為的皇帝了。
這裡先說一下明英宗這個人,先說說他給明憲宗留給一個什麼樣的爛攤子。
“奪門之變”後,朱祁鎮復辟,重新坐上了皇帝寶座。復辟之後的明英宗,還是一如既往地昏君本色。
首先,他殺害了一大票功臣。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于謙。另外,還包括內閣輔臣王文和曾在德勝門之戰中擊退了瓦剌首領也先的功臣將領範廣更(被凌遲處死)。此外,內閣輔臣之一的陳循、工部尚書江淵、刑部尚書俞士悅被髮配流放;內閣輔臣蕭鎡、內閣輔臣商輅、吏部尚書王直、右都御史李、右通政殷謙等罷職。
當時,只要是景泰年間的文武要員,不是被殺害,就是被流放、罷黜。這些人大都是國家棟梁之才,卻被一心黨同伐異的朱祁鎮清洗。這在當時造成了非常壞的影響。一時間朝廷之上沒有忠臣了,有的全部都是不學無術的小人。
比如說,明英宗復辟後,他居然給禍國殃民的王振給平反了。平反了不說,他還給王振建廟祭葬招魂。這種做簡直讓人寒心啊!這裡額外插一句,明英宗還給瓦剌首領也先在北京城建了一座廟,以感激也先放自己回國的“大恩大德”。
還比如,他對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在奪門之變中有功的人員全部委以重任。結果這些人在後來沒一個人不是禍國殃民之輩。如石亨和石彪叔侄驕縱不法,圖謀變亂;太監曹吉祥與其侄曹欽更是公然在京師舉兵要造反。這些所謂的有功之臣,就是明英宗一手提拔起來的。
第二,明英宗處置荊襄流民舉措不當,在他死後的當年,便爆發上百萬人參與的荊襄流民大亂。明朝政府出動二十五萬大軍,耗費錢糧無數,歷時七年才平叛。
第三,開放撫順關馬市,容縱建州女真壯大,養虎為患,遺禍後世千秋。
第四,輕信蒙古韃靼部首領孛來的謊言,導致河套地區就此丟失。明英宗時期,韃靼部落的孛來多次帶兵襲擾河套地區,但是都被明軍的涼州都督毛忠打敗。後來孛來派出使者嚮明英宗稱臣入貢,得到了批准,但是圖謀不軌的孛來卻要求從陝西蘭縣入貢。
一般情況來說,蒙古部落的使者入貢,都是從大同進入明朝內地,因為大同是明朝的軍事重鎮,防守非常的嚴密。而蘭縣防守很鬆弛,而且還是蒙古人進入河套地區的必經之路。蒙古使者從蘭縣入貢之後,回到河套地區就賴下不走了,後來蒙古人還在河套地區定居下來,並且以此為據點,頻繁的襲擾明朝西北的邊境和內地。每年的秋收時,韃靼人就到明朝搶劫糧食!河套之患也就成為了明朝主要的邊患。
這種邊患,一直要到一百多年後的明穆宗在位時期,因為“俺答封貢”,明朝才與韃靼的關係有所緩和。
總而言之,明英宗朱祁鎮不但可說是明朝從人品到政績,都是比較差勁的皇帝。《明朝那些事》裡面說他是“好人”(估計是因為他廢除了人葬制度),其實也很牽強。
而明英宗死後,留給明憲宗的大明,其實是一個很爛的攤子。如果不是明憲宗及時的替他擦了屁股,明英宗的名聲估計會更爛。
首先,明英宗死後,明憲宗便召還了之前被英宗罷官的商輅(商輅是歷史上少有的連中三元的人才)。商輅回朝後,明憲宗任命他為內閣首輔,在他的主持下,明朝給於謙和一票功臣平反昭雪,而且還赦免其親族並加恩。之後商輅還力主追復朱祁鈺以帝號,建議以帝皇之禮重修其陵寢。
平反要有理由。由於這是英宗造的孽,明憲宗身為人子,當時很是苦逼。因為他不能在詔書中明說自己父親如何恩將仇報、冤殺忠良,于謙是被自己的昏聵老爹給弄死的。所以他取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就是說明英宗是受人矇蔽了才會幹下那些昏聵之舉。
為權奸所並嫉,在先帝(英宗)已知其枉,而朕心實憐其忠。——《明實錄》明憲宗在詔書中說,平反功臣這是英宗在臨死前,特意交待給自己的政治遺言。這樣既照顧了老爹的面子,又還了功臣一個清白。兒子做到這個份上,還有啥可說的?
第二,憲宗平定了荊襄百萬流民大動亂,替英宗擦了屁股;
第三,明憲宗很果斷的征討建州女真,犁庭掃穴,擒斬包括努爾哈赤之六世祖、建州酋長董山在內的1700餘人,並且焚燬屯寨四百座,釋放被其掠奪的漢人奴隸“包衣”一千多人。如果後來的萬曆皇帝有憲宗的這種政治警覺性,哪還有後來的清朝?
第四,憲宗還重用名臣王越,多次出塞打擊蒙古。特別是在威寧海之戰中,中興蒙古的一代英主達延汗,被明軍打得落荒而逃。緩解了明英宗時期造成的蒙古坐大的孽。
由此可見,明憲宗朱見深還是有一些文治武功的。但是,很多講明史的著作,對此通通都無視,只盯著明憲宗如何昏庸無道,如何痴戀比自己年長一輩的萬貴妃,如何寵信奸妃、宦官和姦臣,如何搞得朝堂和後宮都烏煙瘴氣。這就太不應該了。
畢竟,連明英宗這種大昏君都能洗白,而明憲宗這種替老爹擦屁股,皇帝做的還行的皇帝卻無腦黑,這著實有點說不過去。
最後說說萬貴妃的問題。其實,明憲宗寵幸老女人萬貴妃,這本身也不是什麼問題。大家不能接受,主要是社會偏見造成的。
比如說,男人娶比自己小十幾歲的女孩子為老婆,大家都不會說什麼。而像朱見深這樣娶比自己大十幾歲的老女人為妃,大家就會覺得不能接受。但其實,只要男女之間是真感情,這有什麼不能接受的呢?
如果拿憲宗娶比自己大十幾歲的嬪妃就說他是昏君,這本身就是一種巨大性別偏見。古人這麼認為也就罷了,當代人也這麼認為就太應該了。
另外,就是萬貴妃禍害後宮的問題。這段史料的最早出處源自萬曆年間,于慎行的《谷山筆塵》一書,並不見於正史。《谷山筆塵》一書中原文是:
萬曆十二年一老中官為於道說如此。也就是說,萬曆年間的于慎行聽說宮裡的一個老太監說,成化年間的萬貴妃如何如何之壞。
問題是,萬曆和成化給了一百多年,百年後萬曆年間的太監又怎會一清二楚?
後來,這段記載被照錄進了清朝張廷玉修纂的《明史》後。乾隆在閱讀時,都全然不信,甚至還寫過專文駁斥。
畢竟,有大量明朝相關史料證明,明孝宗朱佑樘從出生起,朱見深就一直知道這個孩子,否則的話,後宮中人隨便說個幾歲大的孩子是皇子,皇帝怎會輕易相信。難道明憲宗就傻到不怕別人給自己戴綠帽子?
當然了,《明史》是這樣記載的。替明憲宗做翻案文章批駁正史,意義也不大。但是還明憲宗朱見深一個公正的形象,還是很有必要的。
-
6 # 品史君
朱見深原名朱見濬(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即明憲宗(1464至1487年在位)。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鎮長子,母孝肅皇后周氏。
朱見深童年經歷比較悽慘,未滿兩歲被立為皇太子,本是高興的事,但就在這一年,瓦剌南犯,直逼大同。明英宗親征,太子監國。不料土木堡之變,皇帝被俘,為了避免國無長君,于謙等大臣與皇太后商議立皇帝的弟弟朱祁珏為帝,是為景泰帝。景泰三年朱見深被廢為沂王,當時的太監宮女都分分遠離他,只有萬貞兒沒有離開他,萬貞兒成為他唯一的心靈依靠,患難見真情,造成了以後對萬貞兒的百依百順,為後來的後宮不和留下了禍根。
朱見深英明寬仁,在位初年恢復了朱祁鈺的皇帝尊號,平反於謙的冤案,任用賢明的大臣商輅等治國理政,可以說有君王的風度。時代風氣清明,朝廷多名賢俊彥,寬免賦稅、減省刑罰,社會經濟漸漸復甦。
我認為他應該是想當個好皇帝,但由於他童年的經歷,變得孤僻,多疑,設立西廠,再加上在位期間用人不當,任用奸邪還是有缺陷的。設立皇莊,蒐集錢財滿足宮中奢侈的生活,毀壞了王朝的經濟基礎,傳奉官視官爵為私物大大的敗壞吏治。
《明史》贊曰:“憲宗早正儲位,中更多故,而踐阼之後,上景帝尊號,恤于謙之冤,抑黎淳而召商輅,恢恢有人君之度矣。時際休明,朝多耆彥,帝能篤於任人,謹於天戒,蠲賦省刑,閭里日益充足,仁、宣之治於斯復見。顧以任用汪直,西廠橫恣,盜竊威柄,稔惡弄兵。夫明斷如帝而為所蔽惑,久而後覺,婦寺之禍固可畏哉。
-
7 # 大明錦衣衛士
明朝憲宗皇帝朱見深,史書對他的評價不好,還原真實的歷史,是一位文治武功都有建樹的皇帝,有不少的人認為,明憲宗是位被歷史埋沒了的一代雄主。
明朝英宗朱祁鎮為憲宗遺留下了太多的爛攤子,內有兩廣西南之亂,荊襄百萬民變,外有統一蒙古的中興之主達延汗南侵,西北蒙古諸衛叛亂(明屬),東北女真叛亂(明屬)……等,可謂是風雨飄搖,內憂外患到了極點,大明江山一時搖搖欲墜,走向了毀滅的邊緣。
年輕的皇帝朱見深,看似柔弱,實則剛強,面對風起雲湧的內外環境(與崇禎面臨的問題大體一致),表現出了成熟帝王的鐵腕,在位二十多年,平兩廣,定西南,安荊襄,北御蒙古(收復河套),西征哈密,三犁女真……等,攘外安內中興了大明,甚至有人說成化武功之盛,就是號稱十全武功的清高宗乾隆也莫能與之比肩!
明憲宗文治可能比武功要小了,但也小不了多少(三分文治,七分武功),他振興了當時明朝經濟,為弘治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在政治上設立西廠,加強了集權,任用了不少的貪汙奸臣,政治環境昏暗,可以說一生的汙點不少啊!
明憲宗朱見深自我感覺文治武功還是比較大的,萌生了下西洋的念頭,可惜還是沒有永樂大帝那樣的雄才大略,於是下西洋就成了夢幻泡影,綜合客觀的來評價,明憲宗是文治武功都有建樹的中興之主,他評不上大帝,但確實是一位大有作為的傑出皇帝。
-
8 # 海佑講史
成化皇帝朱見深,海佑送他一個外號——剛槍小王子。其主導的成化犁庭軍事行動,重挫了建州女真發展勢頭,改變了大明百年國運,壯哉成化帝!
在《漢書·匈奴傳下》中有這麼一句話:“固已犁其庭,掃其閭,郡縣而置之。”
意思是說,在將匈奴全都驅趕消滅乾淨之後,在那個地方設定郡縣,讓中央王朝的權力將其管理起來。
“犁庭掃閭”,這個成語便是稱讚漢武帝掃蕩匈奴的偉大功績。
在1500多年後的明朝,史學家在記載明憲宗朱見深的時候,也用到了這個詞語——成化犁庭。
在成化犁庭這一軍事行動中,明朝取得了三次對建州女真的軍事勝利,這雖是一場小小的戰爭,但其卻深刻的影響了後面大明的百年國運!
1建州女真,經現代史學家的研究,是北宋的金人後裔。金國被蒙古滅亡之後,女真人輾轉流落到中國和北韓邊境夾角的一塊地方生存。
元朝時期,他們被北韓人擄獲為奴,受到了非常悽慘的對待。
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者,建立明朝之後,為了展現帝國新氣象而大赦天下。
此時北韓已經成了明朝的屬國,被迫為奴的女真人也在這個大赦範圍裡面。他們被解除奴籍,允許在東北邊角,大概是現在吉林省西部的那一塊地方自力根生。
經過一段時間的繁衍生息,這片地方的女真人逐漸發展壯大,形成部落群體。
到了成祖朱棣的時期,朱棣在那塊地方設定了建州衛將其管理起來,所以他們就有了後來的稱呼——建州女真。
建州女真是最靠近明朝邊境的一部,同時也是文明程度最高的一部,已經逐步進入了農耕社會,開始了穩定的農耕生產方式。
而更北邊的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則是妥妥的漁獵民族了。
後來建州女真進一步發展壯大,大明朝廷採取“分而治之”的方法,分出來了建州左衛和建州右衛,並與原來的建州衛合稱“建州三衛”。
2正統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師也先屢次侵犯明朝領地,明英宗親率二十萬精銳大軍出征。很不幸,這場御駕親征的戰果是——慘敗。
大明京師20萬精銳全軍覆沒,皇帝被俘,眾多大臣戰死。
帝國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還好這個時候于謙站了出來,力挽狂瀾。帶領僅剩計程車兵,守住了京師。
這場慘敗,史稱土木堡之變。土木堡之變,使當時明朝核心軍事力量損失殆盡,帝國實力大大受損。
此變之後,明王朝對周邊遊牧民族的震懾力也大大降低。日漸崛起的建州女真,開始不滿明朝設立的朝貢制度,屢屢武力扣邊。
他們一會兒要求參加朝貢貿易,一會兒又說明朝給的朝貢條件不夠優惠,所以跑到邊境來搶東西,強烈要求提高入貢的人數和貨物數量。反覆鬧了很多次。
不僅搶明朝,他們也去搶旁邊的北韓,引得北韓連連向宗主國請求剿虜。
對於這個問題,當時朝廷存在兩個派別,一個主戰一個主和,主站派自然是主張正面硬剛,削他丫的。主和派則認為應該安撫為主,檀淵之盟是他們的主要論據。
在古代,遊牧民族大多生活在苦寒地帶,生產力低下,很多都是靠放牧遊獵而生存,抗災害能力特別弱,如果碰上個什麼天災,可能整個部落的人都得交代。
而且由於生產力的低下,他們鹽、鐵器、瓷器、布匹等這些生活必需品都不能大規模生產,而只能於中原王朝進行朝貢貿易,用自己的牛、羊、礦石等物資進行交換。
但中原王朝對朝貢貿易的次數規定很嚴格,在和平年代,這對於人口越來越多的遊牧民族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在這兩個原因下,於是就有了遊牧民族不斷地扣邊,要麼是搶劫物資,要麼是武力扣邊,強迫中原王朝開關貿易。
3《建夷考》中記載:“董山糾毛憐、海西諸夷,盜邊無虛月。”
這個董山,就是愛新覺羅·董山,努爾哈赤的五世祖,努爾哈赤的父親是塔克世,塔克世的父親是覺昌安,覺昌安的父親是福滿,福滿的父親是錫寶齊篇古,而錫寶齊篇古的父親,則是董山。
根據記載,董山糾集起毛憐(明朝女真胡裡改部)和海西女真諸部,犯邊劫掠,持續數月。
在成化二年(1466年)和成化三年,也就是明憲宗朱見深剛剛登基後的第二年,建州女真年年犯境。成化三年從一月到三月,甚至連續兩次入犯,明朝都指揮使鄧佐在交戰中中伏陣亡。
憲宗朱見深,用現在流行的話來描述他,那就是“剛槍小王子”,碰到什麼事兒,那是絲毫不虛,正面硬剛。
對於敵人,朱見深只有一個字——打!廣西瑤族叛亂、南漳亂匪劉通、蒙古毛裡孩入寇、建州女真犯邊、靖州苗亂、蒙古小王子進犯,朱見深打得不亦樂乎。
而建州女真碰上朱見深,那就是攤上大事兒了。
面對董山率眾不斷侵犯邊境,朱見深下了應對詔令,詔令裡面這8個字,令人印象深刻:“搗其巢穴,絕其種類”。
如果讓當時的董山看到這八個字,估計是會脊背發涼,“絕其種類”這四個字,基本就是格殺令了,憲宗皇帝的強硬態度可見一斑,這是要永訣後患!
詔令下達以後,大將趙輔率軍五萬,兵分三路進剿建州女真。同時,朱見深又命令北韓派出軍隊,全力配合明軍進剿。
經過一個月的圍剿,明軍斬首六百三十餘人,俘虜二百四十餘人,李滿住(後來建州女真改稱“滿洲”,就是從他的名字而來,即“李滿住的建州女真部”之意)和他的兒子被北韓軍隊斬殺。
另外一個首領董山也被明軍設計抓獲,在押送途中董山試圖逃脫被殺。
出了殺死首領之外,董山其弟及幾百名壯勇被髮配到福建等省,令他們永遠身處異鄉,不得返回。
4經此一役,建州女真實力大受打擊,暫時消停了下去。
過了十年,建州女真實力逐漸恢復,又開始以朝貢貿易受阻為理由,不斷侵犯明朝邊境。
成化十五年(1479年)十月,朱見深再次下令清剿建州女真。這次的剿虜行動,由大太監汪直帶隊,撫寧侯朱永為總兵,巡撫陳鉞參贊軍務。
兩個月以後,汪直髮來捷報:“建州賊巢在萬山中,山林高峻,道路險狹。臣等分為五路,出撫順關,半月抵其境。賊據險迎敵,官軍四面夾攻,且發輕騎焚其巢穴。賊大敗,擒斬六百九十五級,俘獲四百八十六人,破四百五十餘寨,獲牛馬千餘,盔甲軍器無算。”
農曆十月出徵,十二月發來捷報,這兩個月,是標準的寒冬臘月。而遼東遍地,更是冰天凍地。大軍在這麼嚴酷的條件下開拔,不用想都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戰鬥。
根據汪直捷報中的記載也能夠知道,“賊巢在萬山中,山林高峻,道路險狹”,“賊據險迎敵,官軍四面夾攻,且發輕騎毀其巢穴”,賊虜聚集在高山險峻的地勢之中,據地利抵擋明朝官軍的進攻,但是明朝軍隊還是將其攻破,焚燬了賊虜的巢穴。
這次清剿,以及上一年陳鉞在反擊女真入侵中取得的勝利,再加上成化三年趙輔的那一次,合計三次對女真的軍事勝利,在歷史上被稱為“成化犁庭”。
成化犁庭的軍事行動,沉重打擊了建州女真軍事集團,它對維護國家整體和平,保障中華文明核心區的民生幸福具有重大意義。
這場戰爭以後,建州女真消停了近百年時間。在歷史上,它談不上是多大的軍事行動,史書對其也沒有大書特書。但如果沒有這次戰爭的話,明朝末年的難局,可能會提前百年爆發。
一場小小的戰爭,卻深刻的改變了大明百年命運!壯哉成化帝!
-
9 # 綠野農夫961
明憲宗朱見深,18歲登基,在位23年。按照在位時間來說,不算短,明仁宗只幹了十個月就譽滿天下了,那為什麼朱見深就不受人待見呢?和文官集團關係不好
仔細閱讀史料,你會發現一個問題,歷朝歷代的皇帝,不和文官集團搞好關係還想有個好名聲,那是不可能的事兒。因為筆桿子是掌握在這些人手裡的。但要和文官們搞好關係,尤其是和明朝的文官們搞好關係,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因為這些人,對自己的本職工作感不感興趣,不好說,能不能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也不好說,但是對皇帝的所有的事情一定感興趣,而且一定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說。皇帝要不煩都不正常。那麼成化皇帝朱見深做了哪些讓文官集團不高興的事兒呢?
傳奉官這是成化皇帝開的先河。所謂傳奉官,就是不參加科舉考試,不經過吏部,不經過所有的選官程式,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官員。看了這個定義你就明白文官集團為什麼不高興了。傳奉官的存在是直接把文官集團當成吃瓜群眾了。官員任命,本來是皇帝與文官集團共同掌握的公權力,現在成了皇帝一個人的私權了,文官們能不恨你嗎?但奇怪的是,這件事兒,在後來的史料中並沒有佔太多的地方。關於成化帝朱見深的反面材料,文官說的最多的是兩件事兒,一是迷戀萬貴妃,造成後宮專寵;二是寵信汪直,形成太監擅權。
萬貴妃的事兒這是成化帝所有負面材料裡面最沒有水平的東西。喜歡一個年齡比自己大的女人有什麼不對?更何況萬貞兒是和朱見深從小共患難的。就是後來專寵萬貴妃,那損害的也是後宮其他女人的利益和朝堂之上的文官們有什麼關係?只是這樣說,在老百姓中更容易引起共鳴罷了。如果在老百姓中說傳奉官的事兒,都不見得有人想聽。因為這事兒和老百姓沒有直接關係,也沒有任何讓老百姓感興趣的地方。但如果說到皇帝的姐弟戀這事兒就不一樣了,華人好這一口。
寵信汪直,建立西廠公元1477年,成化帝朱見深藉口道士李子龍意圖刺駕,成立特務機構西廠,並委任親信太監汪直為西廠提督。西廠自成立後,處理了很多的朝廷官員,這讓文官集團既感到憤怒又感覺惶恐。好在朱見深同志做到了見好就收,借監察御史的手罷免汪直,讓其到南京閒住。汪直在提督西廠期間,冤枉文官這事肯定是有,而且還不止一件,但要說擅權亂政,也確實言過其實。
其實,明憲宗在其執政的二十三年中,是做過不少好事兒的。如替父親和叔父那段荒唐歷史中很多冤枉的大臣們平反,恢復叔父景泰帝的帝號。比如設定鄖陽府安置荊襄流民,這個鄖陽府一直存在到了民國時期,對當地人民來說,功不可沒。平定廣西瑤族叛亂,平定荊襄亂匪,出兵建州女真,努爾哈赤六世祖董山差點被滅族,解救漢族包衣一千餘人。如果當時再狠一點兒,就沒有後來的清朝了。
明憲宗一朝雖然也有這樣那樣的過失,但是按照功過說法評價,明憲宗是功大於過的,他在很多方面的文治武功比起前朝其他皇帝並不遜色。 -
10 # 鷹擊越長空
這要看誰來評價了,擱在清史裡,那就是毫無理由的“奇葩”了!玄燁幾代人,後期搞《四庫全書》,基本上就是按照自己的意願,重新寫了一部明朝史。歷史上都會有篡改歷史的事,但是像清朝這樣,毫無人性,狹隘,偏執的,很難有。
-
11 # 老樊說史
朱見深是明英宗朱祁鎮的長子,從小在祖母皇太后的溺愛中長大,十七歲時登基,在位二十三年。朱見深的性格特徵,更多的是理智、清醒、平淡和大度。他即位不久,就為父皇冤殺的于謙等平了反,恢復了于謙後代的地位和官職。更為明史稱道是他能以德報怨,恢復了叔叔景泰帝的皇帝稱號,重修了景泰陵,在當時朝野就獲得一片讚譽。
年輕皇帝朱見深比較豁達,沉穩他能夠明辨是非,為他坐穩皇位爭取到大量人才,名臣不斷湧現,如李賢、彭時、商輅(lu)等明代有名的正義之士都曾經是明憲宗的左膀右臂。成化年間政治清明,朝堂穩定,朱見深贏得了明君的聲譽。
明憲宗在位期間較好地平息了荊襄流民事件。明代藩王制度直接造成國家財政入不敷出,稅賦繁重,出現了饑民。饑民集中、不斷流動,容易形成暴動,最有名的就是荊襄流民起義。長期以來,在位於湖北、河南、陝西三省交界的廣大山區,聚集了大量流民,最多時達到上百萬之眾,流民內部形成有組織、有裝備的起義隊伍。成化二年,皇帝朱見深及時採納地方官意見,一方面武力平叛、及時鎮壓,一方面按照衛所制的模式在該地區設立了正規的地方管理機構,新增行政管理職能,放寬政策,安置流民,徹底解決了多年流民暴、威脅朝廷統治的社會問題。但是,這一時期大明王朝面臨的問題還很多,廣西瑤族叛亂、四川地方叛亂,還有建州女真騷亂,蒙古毛裡孩進犯寧夏,河套地區的民族矛盾,西南邊陲匪亂問題,海上貿易問題,四路皇親進犯等等問題連綿不斷。朱見深心有餘而力不足,一樣也解決不好,就像一名笨拙的鋼琴師,雙手亂彈一氣,終究沒有奏出悅耳的旋律。
成就一番事業,成為一個明君,明憲宗朱見深確實能力有限。或許是他看透人世,或許是心力交瘁,在做了七八年皇上以後,朱見深明顯沒有了鬥志。年輕的皇帝開始怠於政事,見喜不見憂,追求宮中舒坦的生活,不關心朝廷大事,甚至不上朝、不坐班不見大臣,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至成化十一年,朱見深徹底沒有了銳氣,深居宮中,不見臣下,靠身邊幾個太監和錦衣衛與外界聯絡,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他駕崩。可以說,大明王朝的虛弱從此抬頭。
成化時期,明朝還沒有沒有黨派之爭,也沒有宦官專權、外戚干政等政治腐敗現象,他做了二十三年皇帝,治理朝政朱見深沒有可圈可點的傑作,不得不說的是他那位有名的萬貴妃,成了他留名後世的一道奇葩風景。萬貴妃小名萬貞兒,比朱見深大十七歲,十五歲時專職侍奉朱見深,陪伴到他登基稱帝,長達十五年。朱見深對萬貴妃情深意切,喜愛有加,從依賴到放任,到縱虎為患,他的朝政幾乎毀在萬貴妃手裡。她依仗皇帝信賴,在後宮為所欲為,一旦皇帝臨幸哪位後宮嬪妃,她便強迫那位后妃吃藥打胎。她在宮中先後害死了兩個皇子,以至於後來的明孝宗朱佑樘生下來後一直秘密偷養,直到向皇帝公開後,萬貴妃仍想方設法陷害。萬貴妃還把持朝廷,不如意的太監隨她處置,朝廷官員以巴結萬貴妃獲得仕途晉升。駕馭不了一個萬貴妃,導致朝廷是非不明,沒有正義,可見成化時期難有成就。
朱見深還開了一項先河,這位由於口吃,不喜言談的明憲宗,於成化十三年{1477年}又設立新的特務機構——西緝事廠,簡稱西廠。使得大明王朝三套特務機構並存執行。西廠權力極大,可在全國範圍地方政務、邊疆部隊任意領域偵查辦案。太監汪直領銜西廠,逮捕下獄了大批朝廷和地方官員。西廠辦案不問品級、可不經皇帝批准,許可權相當大,朝廷一度恐慌不已,引起內閣大員極度不滿,大臣紛紛請求撤銷。五年後成,朱見深遵從各方意見,撤銷了西廠。朱見深還有一項制度,開了明代先河,就是經營皇莊。先是將朝廷沒收的宦官地產,留下來作為皇家莊園來經營,供皇帝及其後宮奢靡生活的用度。後來皇莊範圍不斷擴大,而且上行下效,藩王、外戚、功勳家族都請求皇帝賞賜土地,官莊、王田遍佈全國。皇莊之風愈演愈烈,還擴充套件到開礦、鹽稅等資源壟斷領域,與民爭利,這種專制下的特權,實際上嚴重瓦解了大明王朝的統治基礎。
朱見深還有一項創新,就是建立“傳奉官”制度。撇開朝廷官員選拔制度,不經吏部程式,皇帝直接授予任用官員,不受職位空缺影響。嚴重破壞了培養和選拔人才制度。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月,明憲宗朱見深意外生病而逝,享年四十週歲。
憲宗皇帝不算一個昏君,也不是一個暴君。他曾創作了一幅畫題名《一團和氣》圖,畫面內容是三個人巧妙排布,構圖如一人,也許是朱見深期望的皇帝和外界緊密團結,凝結成一個整體的美好願望。但他沒有足夠的行動力,蟄伏於皇宮之內,深居簡出,只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吸引不了有作為的人才,不思進取,只幻想有一個太平盛世,終究給後世留下的是一個虛弱無力的龐大帝國。
回覆列表
明憲宗朱見深的經歷,可謂是曲折離奇,百轉千回,他兩當太子,歷經萬般劫難終等上大位,在他統治下的大明,暴亂四起,奸佞橫行,而他本人卻性格溫和,明辨是非,重情重義。這是一個矛盾的年代,朱見深更是一個矛盾的人。
景泰元年,受盡屈辱的英宗皇帝大難不死,被也先送回北京,這時的朱祁鈺已經在眾大臣的擁戴下做了將近一年的皇帝,年號也改為景泰。古語云“天無二日,國無二主”,要遵循這個規律,必須只能有一個皇帝存在,而現在大明朝面臨的問題就是這種局面有可能會被打破。
朱祁鈺當皇帝又不是學習雷鋒做好事來的,于謙也認為:“大位已定,孰敢有議”。於是英宗皇帝回來後便與太子朱見深關進了南宮囚禁起來。景泰三年,朱祁鈺有了自己的皇子,朱見深的太子之位被廢除。一直到景泰八年正月十六,朱祁鈺病重,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人決定發動宮變,再次迎英宗登基。果不其然,宮變很簡單就成功,英宗皇帝再次登上大位,史稱“奪門之變”。朱見深再次被冊立為太子。天順八年正月二十六,朱見深登基是為明憲宗。
朱見深在其主政期間,大致是分為兩個階段的。
初臨丹墀,親賢臣,遠小人,平內亂。剛登基的朱見深是想有一番作為的。
為保政局的和平過渡,任用賢臣。他任用李賢、陳文、彭時等具有宰相風度的賢臣,更把英宗朝被罷官的商輅請回朝中任了首輔大臣,“進賢而退不肖”,在他們的輔政下,提拔了一大批正直,剛毅的忠貞之臣,施仁政,平冤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不避諱父親的決定,把于謙的冤獄給予平反,此事做的甚得人心。他在隨後更是革斥了四千多名冒“奪門”之功的投機者,朝中風氣隨之大變。
遠小人,絕黨爭於隱患之中。典璽太監王綸是太子潛邸最為信任的內官,朱見深即位之前,便開始囂張跋扈,公然索賄賣官,圍繞在此人身邊,聚集起大量阿諛奉承之徒,慢慢有了黨爭的局勢,鑑於此,朱見深依照李賢德建議,“論斬繫獄,沒其資鉅萬”,杜絕了朝中黨爭隱患。
平內亂,平定荊襄,犁庭掃穴以安天下。成化元年,南方大旱,荊襄之地流民不堪原來英宗皇帝沉重的徭役賦稅之苦,起兵造反。朱見深命湖廣總督李震為總兵官,率軍征討,經過一年的時間,平定叛亂,朱見深只懲首惡,其餘皆被遣散,並下令免去該地區徭役賦稅。成化三年,建州女真頻頻侵犯大明,朱見深果斷派出總兵官趙輔為帥征討女真,犁庭掃穴,幾乎將女真人一掃而空。
所以在即位前期,施政得當,平定於謙冤獄,恢復代宗帝號等,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比之其父英宗,要強上不少。
執政中後期,寵信萬妃,重用汪直,設立西廠,迷信僧道,則被後人所詬病。寵信萬妃。土木堡之變後,年僅五歲的朱見深成了沒人敢搭理的危險人物,孫太后放心不下,便把身邊宮女萬貞兒派到他身邊伺候,就這樣在最黑暗的日子裡,也一直是這個比他大十七歲的女人守在他身邊,不離不棄,始終如一,這就慢慢的在朱見深的心裡萬貞兒成為母親、姐姐、情人甚至妻子的多重角色。
朱見深登基後,因為萬貞兒廢掉吳皇后,貶斥王皇后,引得後宮不寧,宮中太監更是全部投身在其門下,藉機到民間搜刮採辦,苛擾百姓,形成了很大勢力,一些各省的鎮守中官因萬貞兒的原因,甚至位居總督、總兵官之上插手朝政,禍害朝綱。朱見深對此時有耳聞,但毫不在意。
更讓朝臣憤怒的是,由於萬貴妃橫行六宮,朱見深登基多年竟無一子,內閣大臣彭時指出:“萬貴妃已逾生育之齡,不可專寵,望陛下分寵於眾妃”,要不是宮女紀氏悄悄生下皇子朱佑樘,恐怕朱見深就要絕嗣,如此動搖國本之事,自然是重中之重。所以史書中對朱見深專寵萬妃評價甚低,一是因為不合禮制,二是因為動搖國本,三是因為後宮干政。
重用汪直,建立西廠。成化十二年,有個叫李子龍的人被太監私放入宮,欲圖謀不軌。此事事發後,朱見深為安全期間,設立西廠特務組織,並任用萬貴妃身邊太監汪直為廠督。
在朱見深的支援下,汪直的地位日益穩固,其領導下的西廠駕臨錦衣衛與東廠之上不說,更重要的是汪直掌控了內廷的司禮監和御馬監,此後結黨營私,大興冤獄,誣告忠良,政治氣氛極為緊張,就連商輅也受不了,掛職而去。
幸好的是朱見深雖然有些糊塗,但不至於糊塗到家,成化十八年,他終於意識到西廠的危害和汪直的無法無天,再加上萬貴妃與萬通的打壓,於是對西廠進行了撤銷,而汪直為被貶往南京,自此退出了歷史舞臺。從古至今寵信宦官者,無不是亡國之君,因而後世對朱見深寵信汪直,多有貶低,這也成了被文人攻擊的一個重要原因。
迷信僧道,無心理政。在萬貴妃的影響下,朱見深對煉丹又開始感了興趣,一來為了求長生長壽,二為了房中術的享樂。他在西市耗費數十萬兩白銀興建大永昌寺,用來供奉一個叫繼曉的僧人,另外在宮中多處設立齋壇,用以煉丹,花費不知凡幾。
更有花樣的是,他任用了若干人為官,其中大多數是江湖術士、和尚道士、優伶、工匠等,全部是皇帝直選幹部,美其名曰“傳奉官”,這樣的官員人數竟然達到三千人之眾。
由於長期迷信煉丹長生,無暇顧及朝政,給群臣來了不好的風氣,大臣們也就得過且過,將就的混日子,據記載成化十六年五月二十日大朝會,缺席者竟達到六百多人,對於這樣的情況朱見深也一向是“姑宥之”,所以在這個時期才會出現“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的囧境。
鑑於此,史書對朱見深的評價十分差,甚至列入了昏君之列,但本人卻認為,朱見深在當政期間,政局還算穩定,有亂子但沒大亂子,寵小人但對大臣也算寬厚,這一切都與朱見深的的性格大有關係,這個皇帝從裡到外透著隨和與寬厚,在任何史書中,也只對其錯誤作出誇大之說,從無一人說過朱見深人品的不是。
結語:成化二十三年,他的一生最愛萬貴妃暴病身亡,他隨後憂思成疾,同年八月因病不治而亡。觀其一生,既不處罰貪汙錢財的奸臣,也不責罵頂撞他的大臣,這對一個皇帝來說無疑是種悲劇,可見朱見深一生不是一個好皇帝,但他的的確確是一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