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熊style
-
2 # 時光隧道2019
喀秋莎是蘇聯研製的一款火箭炮,被大批次投在二戰的戰場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由於這款火箭炮能夠將大量的炸藥在瞬間投放到目標地,是當時一款戰略意義非常高的武器。
1938年10月,火箭炮車載實驗正式開始
1939年3月,沃羅涅日的“共產國際”工廠8導軌的БМ-13-16試製成功,
1940年,БМ-13試生產了6門,1941年軍方又訂購了40門,到了6月份,又增加了17門。1941年6月17日,БМ-13向軍方人員進行了成功地發射表演。6月21日,蘇德戰爭爆發前,在БМ-13的定性測試尚未全部完成,蘇聯政府決定,全力生產БМ-13火箭炮及М-13火箭彈。6月28日,蘇軍組建了一個БМ-13特別獨立火箭炮連。
二戰中,喀秋莎成為了第一種蘇聯大量生產的自行火炮,將其裝載於卡車上。和其他自行火炮相比,喀秋莎能一次投注大量火力,並在遭到反擊前能迅速離開。火箭發射車為美援的雪佛蘭G7100及福特-馬蒙·夏靈頓HH6-COE4和蘇聯自產的吉斯6,吉斯151卡車等。
作為一種多軌道的自行火箭炮,喀秋莎共有8條發射滑軌,一次齊射可發射口徑為132毫米的火箭彈16發,最大射程8.5千米,支援一次性全部發射,也可以單點發射或者部分連射,裝填一次彈藥約需5~10分鐘,一次齊射僅需7~10秒,運載車時速90千米。
秋莎火箭炮火力兇猛,殺傷範圍大,進行集團齊射時,覆蓋面很大,無法躲藏,作為一種大面積消滅敵人的有效武器,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德軍稱之為“斯大林的管風琴”。
-
3 # 縱橫戰略
1938年,當戰火已經燒遍整個歐洲時,兩個俄羅斯閒人馬特維·布朗特和米哈伊爾·伊薩科夫斯正在吟詩作對,他們寫下了一首歌“喀秋莎”。
這首歌講述的是:一個女孩思念著她參軍的愛人,坐在圍欄邊上望著遠方。和當時的俄羅斯國情頗為相似;忠於愛情的女孩、英勇的失敗和祖國。即使是這首歌的作者也很難相信三年之後,喀秋莎這首歌的語言內容將會在這片土地上發揮出來。
1941年7月,德國軍隊擊斃和俘虜了幾百萬的蘇聯士兵。莫斯科一所大學內學生們正在組織遊行並唱起了這首歌,之後這首歌開始流行於蘇聯和波蘭,成為了和納粹戰鬥的鎮心劑。
同一時間,另一個喀秋莎已經出現,它是在戰爭前就開始研發的移動式多管火箭發射器,於1941年7月第一次使用。卡車上面的四個火箭發射器能夠將5.35噸的炸藥送到5公里之外。喀秋莎的“K”是來自制造它的羅涅日·科敏特工廠,因此它被叫做動聽的喀秋莎。
喀秋莎火箭發射時會產生刺耳的尖銳聲,所以很多叫它“斯大林的管風琴”。喀秋莎火箭在二戰中起到了尤為重要的作用,它是蘇聯戰勝德軍時的重要發包;而且在抗美援朝時,美軍誤以為我軍使用了核武器,實際上使用的正是喀秋莎火箭炮。
-
4 # 戰略論
“喀秋莎”火箭炮的正式型號是БМ-13-16,這是世界上第一種車載的自行火箭炮,它擁有16個132毫米口徑火箭彈的發射架,齊射時具有恐怖的打擊範圍,由於火箭彈的散佈範圍太大,透過集中使用可以有效提高火力密度。同時期德軍也裝備了同一型別的火箭炮,即41型火箭炮,這種火箭炮只有6根發射管,而且是牽引式火炮,在機動性和火力密度上不如蘇軍的喀秋莎火箭炮,無論是德軍還是蘇軍都將各自的火箭炮視作一種秘密武器,以防被其他國家獲悉並仿製,德國將火箭炮部隊稱作煙霧發射部隊,而蘇聯則只為“喀秋莎”火箭炮取了一個軍用編號“БМ-13-16”。
“喀秋莎”火箭炮的研製最早開始於1938年10月,此前蘇聯已經成功的研製出了航空火箭彈並正式列裝,不同於德國過分重視火箭炮的射擊精度問題,蘇聯一開始非常重視火箭炮的機動性,將整個發射系統安裝在一輛卡車上,從而成為一種自行武器。至於火箭炮的精度問題,當時蘇聯的火箭彈技術其實並不如德國,精度差的問題更加嚴重,而蘇聯專家採用了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提高火箭炮發射架的數量,透過提高火力密度來彌補精度的不足,蘇聯最初研發的火箭彈發射裝置分別有24管82毫米火箭炮和16管132毫米火箭炮,遠遠高於德國的6管150毫米火箭炮。
儘管“喀秋莎”火箭炮在1939年便通過了軍方的實彈試驗,並在原則上被批准定型,但是一直都沒能正式服役,也沒有進行大規模的量產,這主要是由於時任中央炮兵局局長庫利克元帥的反對,他仍舊以傳統的身管火炮標準來衡量新型的火箭炮,認為“喀秋莎”火箭炮缺乏防護以及掉彈率太高,因此直到1940年都沒有定型生產,只生產了6門用作試驗。到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時,蘇軍手裡只有不超過50門“喀秋莎”火箭炮,這使得這一威力巨大的新型武器無法在戰爭初期發揮重大的影響。
“喀秋莎”火箭炮首次投入作戰是在1941年7月份的斯摩稜斯克會戰中,一個“喀秋莎”火箭炮連對奧爾沙火車站的德軍集結地進行了齊射,給予了德軍極大的震撼,這證明了蘇軍火箭炮的巨大價值以及戰術使用上的正確。很快蘇軍開始組建更大編制的火箭炮部隊,由初期的火箭炮營、團發展到火箭炮旅、師,將火箭炮的使用上升到戰役層級,在短時間內對敵軍陣地形成絕對的火力壓制,掩護己方部隊的突擊。到戰爭結束時,蘇軍已經擁有7個火箭炮兵師、11個火箭炮兵旅、114個火箭炮兵團以及38個火箭炮兵營,擁有各型火箭炮9350門,生產了1440萬發火箭彈。
-
5 # 魂舞大漠
沒聽過火箭炮發射聲音的網友,就不知道它有多麼地恐怖,1941年斯摩稜斯克大戰,給了德軍一震憾,稱其為“斯大林的管風琴”的管風琴,密集的炮火連天,伴隨著它吱吱滋滋的聲音,真是驚恐萬分到了極致。其實1939年造出來時,並不為炮兵局長庫利克所看好,打又打不準,射彈散佈太大,有的火箭彈飛著飛著就掉了,造成浪費不說,真正能起到多大作用,畢竟心裡沒底。射程只有8.5公里,射程內易遭到對方炮火壓制。要知道,當年德軍,無論其火炮射程和精度,都要遠超蘇聯火炮。
所謂實戰正能說明一切,在斯摩稜斯克,搞了一次齊射,襲擊了一座德軍控制的火車站,效果被反映不錯,於是越用越好,被大規模列裝開來,至戰爭結束,共打造了9300多門,1400多萬發炮彈。
1941年蘇德大戰戰猶酣,為了鼓舞士氣,誕生了許許多多偉大的文藝作品,其中一首《喀秋莎》,正在大學校園流行中,蔓及整個社會,於是蘇聯紅軍官兵,即以它的名字而名之,視此炮為蘇軍官兵可愛的姑娘。戰場上,官兵唱起《喀秋莎》,手中操弄著這種火箭炮,士兵大振。在它火焰沖天的發射陣地,傾瀉著憤怒,充滿著力量。歌聲也感染著世界,叫響了“喧秋莎”的大名,是以戰後大賣特火。我國作為較早引進喀秋莎的國家,打造了自己的107,又把“衛士”造得登峰造極,走向了世界。
-
6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說到火箭炮可能很多人可能先想到蘇聯的喀秋莎火箭炮,火箭炮的研發一開始也的確是蘇聯先搞,但德國的起步也很早,不過由於德國高層對這種精度不是很高的範圍殺傷武器並不感興趣,所以也就沒有大規模列裝部隊。所以火箭炮的第一次大規模使用就被蘇聯的喀秋莎給奪去了,而在蘇德戰場上蘇軍有喀秋莎火箭炮,而德國開始重視火箭炮,後來也有大量列裝火箭炮,而是德國的火箭炮口徑普遍都在200毫米以上,而蘇聯喀秋莎火箭炮的口徑為132毫米。
一戰時期由於見識到德國"巴黎大炮"、"大貝莎"等大口徑火炮的威力,所以戰後《凡爾賽和約》嚴格限制德國發展,所以在20世紀20年代德國就開始想研發一種既能避過條約又能將炮彈進行遠距離投送的武器,於是德國的軍工人員就弄出了火箭炮。很多人都知道火箭炮的優勢在於在短時間內投送大量的火力,不過由於當然時代技術的限制,德國早期研發的150毫米口徑的火箭炮射程短(只有5公里),並且散佈範圍大、精度低,且重量大機動不便,所以並未受到軍方重視,不過德軍還是有少批次裝備。
而美國和英國同樣在火箭彈有研究,只不過沒有蘇德那麼深入,相比之下,英國對火箭炮領域並不是很感興趣,只有海軍研發用於反潛作戰中,也就是火箭深彈,由於發射時間短、火力密集,在對付正在下潛的潛艇剛好合適,而現在中俄等國依然保留著這樣的反潛裝備。而美國的由於航空兵比較厲害,火力支援也足夠給力,所以在火箭炮支援領域涉足不深,反倒是在單兵火箭彈上比較有建樹,也就是後來的巴祖卡,不過在太平洋島嶼的爭奪戰中美軍也曾將60管的巴祖卡拼接安裝在M-4謝爾曼坦克上,在島嶼爭奪戰中經常打得日軍叫苦連天。
回覆列表
火箭炮最早的概念由沙俄科學家提出:他們想把火箭彈安裝在飛機上,提供地面部隊需要的火力支援,這為蘇聯火箭炮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十月革命成功,蘇聯政府發現了火箭彈的優勢:1921年,專門研製火箭的第2中央特別設計局成立——蘇聯設計師先後研製出了可以穩定飛行400米的固體火箭,射程1300米的火箭彈,以及РС-82毫米和РС-132毫米航空火箭彈——諾們坎戰役中,蘇聯的76.2毫米航空火箭彈掛載在伊—15、伊—16戰鬥機上給予日軍震撼打擊!得到鼓舞的蘇聯火箭專家們又開始陸戰火箭炮的研究了!
1938年10月,蘇聯火箭炮車載實驗正式開始;1939年3月,沃羅涅日的“共產國際”工廠8導軌的БМ-13-16試製成功,它的發射架是工字型的,在上下可分別掛1枚火箭彈。
БМ-13總共可以攜帶16枚М-13 (РС-132的改進型)132毫米火箭彈,發射架擁有左90度-右90度的方向射界。不過,導軌式‘’喀秋莎‘’火箭炮的射擊準確度比較低、裝彈時間比較長:它裝填一次齊射的彈藥,大概需要五到十分鐘,並且這款火箭炮比其他火箭炮的防禦能力顯得薄弱。
但是,蘇聯人的死敵:納粹德國。它絲毫沒有放鬆過對陸軍火箭炮的研製:德國現代火箭的先驅赫曼·奧伯澤、戈達得從1910年就開始進行火箭的基礎研究。1925年,奧伯澤和戈達得繼續固態火箭的研究;1928年,弗利茲·馮·歐佩爾把火箭技術用在他的“歐寶”汽車上;1929年,火箭助推的飛機開始試飛;1931年,溫克勒發明了液態火箭,更是把德國的火箭技術推向世界領先的地位——當然,納粹德國國防軍和蘇聯紅軍在拉帕洛協定下,秘密地交換和共享了雙方在火箭領域的資源——雙方成為二戰當中使用火箭炮最多的國家!
1929年,德國的庫美多夫火箭研究站研製的第一種火箭彈彈徑110毫米,編號為“110毫米特種火箭”(Wa.Pff.1,重15千克,發射管採用長3250毫米的長方形框架,用電點火器點火,最大射程4500米。納粹德軍計劃每個化學作戰營裝備18架這種發射裝置。對於盟國來說,萬幸的是,德國研究人員碰到了同樣的精度問題:火箭的彈著點散佈超過了納粹軍方的要求。因此該彈只試製了很少的數量,未進入量產裝備部隊:同期,德軍研究裝備了‘’35‘’、‘’40‘’式火箭彈——德軍把它們作為火箭增程迫擊炮少量列裝部隊;
1938年,德國軍隊於研究出了以多姆貝格爾姓名開頭命名的“多氏38”(Do 38)型火箭彈,彈重53千克,彈徑150毫米,在初期用框形籠式發射管來發射。Do 38火箭彈的散佈非常大,最大射程(5500米)的圓公差達230米——領先於蘇聯。
由於被蘇聯軍隊的火箭炮炸懵了,納粹德軍陸續裝備了41式、42式150/210/280/300/320毫米的火箭炮,它們主要由裝甲車車載、半履帶裝甲車為載具,多數採用框架式、發射筒式發射方式,命中精度比蘇聯的‘’喀秋莎‘’高!
由此可見,德國的火箭炮技術先進性、裝備時間都比蘇聯的‘’喀秋莎‘’火箭炮要早、要好——‘’守望萊茵‘’戰役中,美國第8軍可是被納粹德軍的火箭炮轟成渣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