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緣機閣
-
2 # 深藍夢境123
物聯網將現實世界數位化,應用範圍十分廣泛。物聯網拉近分散的資訊,具有十分廣闊的市場和應用前景。
物聯網很火,投資也很火。,要發展成熟的商業模式,必須打破行業壁壘、充分完善政策環境,進行共贏模式,要改變改造成本高的現狀。
-
3 # 物聯網說
首先承認物聯網應用還沒有殺手級應用或者說是爆款,就相當於物聯網長久以來的發展並沒有特別好的市場化產品輸出,以至於我們對於物聯網的發展存在著一些質疑和憂心。
從本質上來說,物聯網就是玩的通訊,所以之前物聯網的阻力主要就來源於這,但是現在通訊有了5G和NB-IOT,明年一旦大規模商用,那麼在很多關鍵應用上將會帶來新的想象力,比如智慧路燈,智慧穿戴,車聯網等等,2018年將是物聯網大放異彩的一年。
-
4 # 楊劍勇
從這三個方面來看。
自2009年開始,世界各國紛紛推出基於本國家的物聯網相關政策,在這個時期,我國也提出“感知中國”。雖然各個國政府大力支援物聯網產業發展,在這個時期,大規模應用並不多見。
時至今日,物聯網已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在國家政策、運營商、通訊企業、晶片廠商,還有眾多科技企業推動下,開始滲透至各行業,顯然,物聯網已經不是高高在上的概念。
如今,科技巨頭們不僅先後涉足物聯網,科技大佬們也樂於談及物聯網這個話題,谷歌董事長埃裡克·施密特曾說,網際網路即將消失,物聯網無所不能,對科技公司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機會。
而日本軟銀孫正義則實際行動豪賭物聯網,為此籌集了千億美元在物聯網和人工智慧領域大肆押注,在他看來,物聯網將會引領下一輪技術爆炸,甚至認為睡覺都是浪費時間。
資訊科技的發展從移動網際網路向物聯網延伸大背景下,不管是科技企業,還是傳統企業,或是各國政府,各界對物聯網充滿各種期待。
從市場規模來看,來自《2016-2017中國物聯網發展年度報告》顯示,中國物聯網產業規模去年高達9300億元,今年有望突破萬億。有資料顯示,今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4500億美元(約3萬億元人民幣),被視為全球經濟增長新引擎。
從企業部署物聯網來看,因感測器、物聯網、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研究如何從連線的裝置和它們生成的資料中產生業務價值。在物聯網時代,企業不僅有能力獲取到無限的資料。透過資料,企業也能從中洞察未來,實現快速創新,成為企業未來核心競爭力。
作為國家,基於海量的資料可以洞悉未來商業經濟,以資料來構建一張全球經濟圖譜,這個洞見將幫助人們,甚至可以幫助國家、區域、城市鞏固區域經濟。物聯網為全球經濟注入增長動力,從中獲取資料,驅動製造業升級,讓城市更智慧,各種物聯網裝置與資料密緊密相連,並用資料驅動社會和企業創新和發展,引發社會數字變革。
最後,物聯網是未來三十年科技趨勢,將在全球掀起全新的資訊革命,鉅變將至不能錯過,也不應該錯過。早在去年,美國就釋出了一份《2016-2045年新興科技趨勢報告》,對未來的科技趨勢進行了綜合地分析,其中排在首位的正是物聯網。
未來,將有千億裝置量連線到網際網路,這些物聯網裝置所創造的資料將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一場全新的資訊革命。
-
5 # 芯思維
如果從物聯網的基本概念來看,物聯網包括三個基本要素:
物
連線
網路
物的發展是繼計算機、手機等智慧裝置發展之後的延續,是網際網路的深入發展和應用,普及到物,賦能物一些智慧化的“本領”。
連線,有無線連線和有線連線,無線連線似乎比較熱門。無線連線的技術有:WiFi、ZigBee、藍芽、LoRa、NB-IoT等。
網路,目前最大的網路莫過於網際網路。而對於物聯的網路還存在於本地的網路,或者成為邊緣網路。
物連線網路的發展非一朝一夕,一個專案就可以實現了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物的連線,需要逐步的完善和發展。物聯網還需要商業模式的創新。在物聯網發展的過程中,也會產生一些新的市場和應用,比如人工智慧(AI),也可以稱為物聯網。
-
6 # 錢真理
之前,我做了一個比喻,物聯網的來臨將會讓我們迎來“寒武紀物種大爆發”,而這次爆發的物種,便是我們身邊一個個的物。
那麼這次寒武紀物種大爆發,它會怎樣爆發呢?
在我的認知裡,Roadmap會是這樣:
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預測未來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而我們如果類比之前的科技浪潮,我們就能夠理解我上面所說的Roadmap是什麼意思。
I. 基礎設施
當一個新的技術革命出來的時候,首當其衝的就是關於這個技術的“基礎建設”。
在最早的資訊時代,電報發明的時候,菲爾德,這位美國的實業家,在1858年就萌發了在歐洲和美洲之間連線一條電纜的想法。在之後的數十年間,他經歷了無數次失敗,耗費幾十萬英鎊,終於在1866年成功連線了愛爾蘭與紐芬蘭,創造了那個時代的奇蹟,也為之後的網際網路打下了根基。
在網際網路的浪潮裡,兩名斯坦福的教授在1984年,在自己家的車庫裡發明了在自家的車庫裡設計和製造出了第一個"多協議路由器",並用於斯坦福大學的網路。這一舉措,克服了各種電腦不相容的問題,成功地連線了斯坦福大學裡的5000臺電腦,建立了第一個真正的區域網系統(LAN),使得不同機器之間可以交流。
而這家公司就是日後的思科,其股價從上市到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最高漲幅達1300倍,市值最高達5000億美金:
我們看到,在最初的電報時代,電纜的連線使得不同地區的人們可以聯通,在網際網路時代,路由器的連線使得不同電腦之間可以聯通,而正因為這些基礎設施的搭建,才使得之後的一切的應用變得可能。
而在物聯網的浪潮下,5G將會是整個物聯網的一個基礎設施。在5G框架下,我們將會進入一個新的資訊高速公路:
1000x的容量提升
1000億+的連線支援
10GB/s的最高速度
1ms以下的延遲
在5G這個基礎設施下,一方面將會使得容量提升,另一方面連線速度以及延遲也會有比4G時代10倍以上的提升,而在這樣的速度與延遲下,萬物互聯才能真正達到。
當然,除了5G這一個基礎設施,物聯網還會需要很多其他基礎設施,比如類似能相容萬物的虛擬的那一個平臺,我們看到現在各個巨頭都在推出自己的物聯網平臺,如谷歌有推出物聯網的通訊協議 Weave,以及其物聯網平臺Android Things,亞馬遜推出AWS IoT,而未來誰如果能壟斷物聯網這一虛擬平臺,也將會是一個巨大的寶藏。
II. 萬物智慧
在網際網路時代與物聯網時代,都有一個共同點:物的智慧化。
在網際網路時代,我們賦予個人電腦,賦予手機智慧化,而在物聯網時代,我們將賦予萬物智慧。
這裡,最核心的就是智慧,而實現智慧的途徑,就是晶片。
幾萬年前,寒武紀物種大爆發是因為三葉蟲有了眼睛,而我們正要經歷的新一輪‘寒武紀物種大爆發’,晶片便是新的眼睛。
在過去的網際網路浪潮中,電腦與智慧手機的數量從0增長到了現在的約17億臺電腦和46億臺手機的存量,而在未來,我們會看到‘萬物智慧’。
根據愛立信的測算,在2035年,會有約2700億個智慧物,是目前數量的38倍。
這也勢必會帶動超前的晶片需求,而其實這樣的投資機會,也出現在網際網路的浪潮裡,我們看到高通在1990年上市到2000年最高點,上漲220倍。
而在物聯網時代,整個晶片市場的機會將會是過去的十倍,百倍,那麼圍繞晶片整個產業鏈,也將是一塊巨大的寶藏。
III. 場景應用
在網際網路的浪潮裡,我們看到的應用有:
這樣的網際網路+的應用,基本是涵蓋了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而在物聯網裡,將會是完全不同的景象,我相信上面這張表裡的很多公司,將會被顛覆。
而在我的認知裡,我認為我最先能看到的物聯網市場,就是車聯網,而這一切其實已經在悄然發生。
現在,一輛汽車裡面,已經會用到100多個晶片:
而我們也看到,自動駕駛已經在逐漸走進我們的生活之中,我在2016年的時候在美國也試駕過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可以在加州的高速上開到100公里,而當時特斯拉還沒有解決的就是識別紅綠燈的問題。那麼,如果在未來,萬物互聯之後,車與紅綠燈也能通訊,這一痛點也將解決。
同時,未來的車聯網也將會把共享經濟的汽車出行與自動駕駛更好的結合起來。未來,也許大部分人都不會再買車,而是透過共享出行的方式,那麼這樣,車聯網的大腦便可以統籌安排路線,減少堵車,而同時,人類也將會把車禍這一類死亡機率降到最低。
總的來看,我能看到的物聯網的尋寶圖便是如下:
基礎設施: 5G & 物聯網平臺
萬物智慧:晶片
場景應用:車聯網
而在我心裡,每一層的商業化市場將會是上一層的10倍以上,即
基礎設施<<萬物智慧<<場景應用
而我相信,在物聯網的這一波浪潮裡面,將會誕生很多十倍,百倍的機會,而其實這一切也已經在發生,比如從2015年開始漲了10倍的英偉達:
-
7 # 情感兮兮
我從一個普通人的角度來分析吧,物聯網可以理解為什麼東西都可以透過聯網控制,就是萬物聯網。
目前在家電這方面發展得不錯,如燈,晚上懶得起來關燈可以透過手機來控制,出門忘記關燈了,沒事,手機一鍵控制。攝像頭,防小偷,監控家裡的一切,隨時隨地查崗。給家裡的老人、小孩、寵物安裝GPS隨時定位,再也不怕走丟了。攝像頭方面作用就大了,什麼都能透過網路直播給別人看。
商業化模式發展物聯網,未來什麼都自帶螢幕,現在帶螢幕的有油煙機、冰箱以及等各種硬體,賣硬體的同時可以在上面投入廣告,如開機廣告,這點很多電視以及手機廠商都做過了。
萬物聯網的時代已經來臨了,未來一切都掌控在自己手中,可以真正達到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程度。
-
8 # 極簡智慧
物聯網從2009開始就被炒的很火,國家在無錫投資了物聯網產業基地,很多創業公司都投身物聯網,八九年過去了,物聯網在持續地發展,泡沫也在一步步消除,發展到現在的物聯網更多地作為很多行業的手段,首先做好資料採集的穩定性,其次做資料互聯的穩定性,最終再做好資料分析的可靠度。
藉此機會深度剖析物聯網的本質。
物聯網是新一代資訊科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資訊化”時代的重要發展階段。其英文名稱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顧名思義,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網際網路。這有兩層意思:其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網際網路,是在網際網路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充套件的網路;其二,其使用者端延伸和擴充套件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資訊交換和通訊,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聯網透過智慧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等通訊感知技術,廣泛應用於網路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稱為繼計算機、網際網路之後世界資訊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聯網是網際網路的應用拓展,與其說物聯網是網路,不如說物聯網是業務和應用。因此,應用創新是物聯網發展的核心,以使用者體驗為核心的創新2.0是物聯網發展的靈魂。
物聯網的核心是智慧感測網技術,精髓是感知識別。
物聯網的發展頁逐漸從概念階段發展到半智慧化的階段,在往全智慧化發展的道路上,物聯網所起到的作用將是顛覆性地,所以物聯網創業需要堅持,拋開雲裡物裡的忽悠,需要腳踏實地地應用。
物聯網在國內發展的產業叢集地還是非常前沿的,以長三角為例,物聯網在上海物聯網中心實施物聯網核心技術和產業標準的研究,一切新型領域可以的大力發展都離不開標準的制定。
物聯網應用的領域同樣非常廣闊,製造行業首當其衝,作為資料採集的感知核心部件,RFID已經在汽車行業,電子製造行業深入地應用,同時在民用領域,智慧交通,智慧家居,通訊電力等行業大力發展。作為物聯世界的技術支撐也離不開技術的三層架構,感知層(裝置層),網路層(通訊層),應用層(服務層)。其實現在大部分的企業都在做應用層的事情,就是如何把裝置和介面包用好,因為應用層是直接對接客戶的需求。感知層國內鮮有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大部分的晶片,封裝技術都在國外的企業手上,中間的網路通訊涉足的企業逐步發展起來,應為只有穩定的通訊,可靠的資料採集方式才是物聯網搭建與發展的基礎。
-
9 # yangdianbj
各位大佬,堵車,堵車,堵車!解決堵車問題才是王道。這事能辦不?現在網路速度越來越快,大資料的處理能力越來越強,能否每個私家車出行都像航空公司的航班一樣申請專用的線路。比如,從西三旗到機場,我們第一天在交管中心的手機APP的申請線路,約定好線路和出發時間,以最優的路線,最短的時間到達。這樣可以充分利用北京的所有路網,充分利用路網24小時的每分每秒。消失所有的紅綠燈,道路中間隔離帶,所有的車都裝有攝像機相關的感測器精確定位車輛動態,駕駛臺上有交管局配發的專用指路裝置,包括路線指導,語音提示等。按照交管局設定的車速,方向精確行駛。裝置廠商和保險公司結合,所有的車都是全險,出問題全部賠償,所有 車輛繳納使用路網的費用,存在路網使用服務費用,也能發揮地鐵的價格優勢。車上有交管局發的路線,速度,駕駛必須嚴格執行,不執行第二天再申請路線時會被拒絕。這樣在大資料的指導下,所有的車輛出行都在控制下,最大限度發揮路網的執行能力,發揮車輛最佳的車速。總之,出行就要申請路線,和飛機申請航線一樣。有條件行人走過街天橋或者地道,沒條件坐擺渡車,快速擺渡到對面馬路,安全快速。
-
10 # 齒輪易創萬物物聯,未來即將到來
物聯網是新一代資訊科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資訊化”時代的重要發展階段。物聯網是網際網路應用層的拓展,與其說物聯網是網路,不如說物聯網是業務和應用。
除此外,物聯網還有兩個重要本質點: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是網際網路,在網際網路之上進行延伸和擴充套件;其二:使用者端產品可以進行物物之間的資訊交換和通訊。物聯網透過智慧感知、識別技術與相關計算等通訊感知技術,廣泛應用於網路與生產、生活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稱為繼計算機、網際網路之後世界資訊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聯網起源和國內外發展狀況1990年物聯網的實踐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施樂公司的網路可樂販售機——Networked Coke Machine。
1995年比爾蓋茨在《未來之路》一書中也曾提及物聯網,但未引起廣泛重視。
1999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Kevin Ash-ton教授首次提出物聯網的概念。
1999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建立了“自動識別中心(Auto-ID)”,提出“萬物皆可透過網路互聯”,闡明瞭物聯網的基本含義。早期的物聯網是依託射頻識別(RFID)技術的物流網路,隨著技術和應用的發展,物聯網的內涵已經發生了較大變化。2003年美國《技術評論》提出感測網路技術將是未來改變人們生活的十大技術之首。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西亞舉行的資訊社會世界峰會(WSIS)上,國際電信聯盟(ITU)釋出《ITU網際網路報告2005:物聯網》,引用了“物聯網”的概念。物聯網的定義和範圍已經發生了變化,覆蓋範圍有了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於RFID技術的物聯網。
2009年8月,中國物聯網領域的研究和應用開發推向高潮,無錫市率先建立了“感知中國”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運營商、多所大學在無錫建立了物聯網研究院,無錫市江南大學還建立了全國首家實體物聯網工廠學院。物聯網被正式列為國家五大新興戰略性產業之一,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物聯網在中國受到了全社會極大的關注,其受關注程度是在美國、歐盟、以及其他各國不可比擬。
據國際諮詢企業預測,到2020年物聯網硬體、軟體和綜合解決方案的服務提供商年收入可達4700億美元。
物聯網產業佈局大多權威機構將物聯網分為四個層級:感知層佈局、網路層佈局、平臺層佈局、應用層佈局展示如下
這些技術中有些實現突破,還有一些存在著發展瓶頸。
但毫無疑問,物聯網的發展即使曲折,未來前景也無比光明。物聯網的發展將會實現千億量級,更有可能催生下一個巨無霸企業。更有研究資料表明,toC商用將在2020年出現物聯網發展的另一個大規模爆發。
-
11 # 矽釋出
環境智慧和自主控制不是物聯網原始概念的一部分。環境智慧和自主控制不一定需要網際網路結構。然而,將物聯網和自主控制的概念整合在一起的研究發生了轉變,並且將這個方向的初步結果視為物體作為自主物聯網的驅動力。與智慧物聯網相關的大部分工作利用雲計算的功能執行分析,並在需要時將結果返回給物聯網裝置。然而,這些嘗試正在為資源受限的裝置,邊緣和霧計算節點帶來一定程度的智慧和機器學習。
未來,物聯網可能是一個非確定性和開放的網路,其中自動組織或智慧實體(Web服務,SOA元件)和虛擬物件(虛擬化)將可互操作並能夠獨立行動(追求自己的目標目標或共享目標)取決於具體情況,環境或環境。透過收集和推理背景資訊以及物件檢測環境變化(影響感測器的故障)並引入適當的緩解措施的自主行為構成了一個重要的研究趨勢,顯然需要為物聯網技術提供可信性。現代物聯網產品和市場上的解決方案使用各種不同的技術來支援這種上下文感知自動化,但要求更復雜的智慧形式以允許感測器單元在真實環境中部署。
在物聯網中,事件的意義不一定基於確定性或句法模型,而是基於事件本身的上下文,這也將是一個語義網路。因此,它不一定需要共同的標準,不能解決所有的情況或使用,一些參與者(服務,元件,化身)將相應地被自我引用,並且如果需要的話,適應現有的通用標準,預測所有事物只不過是為任何目前自上而下的方法和標準化所不可能實現的“全域性終結性”。
-
12 # 華清遠見成都中心
說到物聯網,肯定是要與當今發展迅速的資訊科技關聯到一塊,物聯網是新一代資訊科技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同時也是當前快速發展的資訊化時代的重要發展內容及階段,它的英文名字是:Internet of things(IoT),解釋也可以通俗易懂點,就是物物相連的網際網路組成了物聯網。物聯網憑藉著只能感知、部分識別技術、通訊感知技術等等技術廣泛的應用於各種網路應用中,這樣的發展也被稱為世界資訊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聯網的核心是應用創新能力。所以把握好了使用者的感受,以使用者為核心那麼物聯網技術必定會有非常好的前景。
其實物聯網技術不是對現在的技術加以翻新革命,而是透過對現有相關技術的綜合運用,目前有很多大學已經開設了物聯網相關專業,其實物聯網專業是一個比較混雜的學科,涉及到計算機課程、通訊技術課程、電子技術課程、測控技術課程等專業性較強的專業基礎知識,可能有的學校會開設一些管理學和軟體開發等方面的課程知識。相關專業也開設了有6-7年左右了,很多學校也專門制定了物聯網人才培養方案,學生需要學習包括基礎課程、計算機系列課程、資訊與通訊技術、數模電技術、物聯網技術及應用、物聯網安全、嵌入式等等相關技術,另外做物聯網開發、IT開發的人員,都需要對外語能力有一定要求,因為很多產品晶片資料都是外文的,需要保證可以讀得懂才行。另外,因為物聯網專業是們交叉學科,涉及到的技術非常多,所以在本科階段如果想深入學習這些知識的話難度很大,所以面對找工作來說不僅要求學歷,而且技術深度專業方向、應用能力都是企業用人的標準。
物聯網將是下一個推動世界高速發展的“重要生產力”,是繼通訊網之後的另一個萬億級市場。業內專家認為,物聯網一方面可以提高經濟效益,大大節約成本。中國也正在高度關注、重視物聯網的研究,工業和資訊化部會同有關部門,在新一代資訊科技方面正在開展研究,以形成支援新一代資訊科技發展的政策措施。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髮展和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其已經成為全球各國的技術及產業創新的重要戰略。美國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引發全球物聯網關注熱潮,將物聯網上升為國家創新戰略的重點之一。先進的硬體設計製造技術,已經趨於完善的通訊網際網路絡均為物聯網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目前,美國已經開始在工業、農業、軍事、醫療、環境監測、建築、空間和海洋探索等領域開展物聯網應用積累。
中國就物聯網發展也做出了多項國家政策及規劃,推進物聯網產業體系不斷完善。《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關於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關於物聯網發展的十個專項行動計劃》,以及近期頒發的《中國製造2025》等多項政策不斷出臺,並指出“掌握物聯閘道器鍵核心技術,基本形成安全可控、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物聯網產業體系,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智慧化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物聯網發展熱潮以及相關政策的推動下,中國物聯網產業將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雖然增長率近年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23%以上的增長速度,到2015年,中國物聯網產業規模已經超過7500億元。預計未來幾年,中國物聯網產業將呈加速增長態勢,預計到2020年,中國物聯網產業規模超過15000億元。
中國目前在物聯網應用中的工業、醫療、交通、金融以及安防等方面都得到了相應的發展。當今很多的產品其實都離不開物聯網技術,比如我們身邊的共享單車、進出地鐵站需要刷卡的射頻技術、手機移動端的考勤管理軟體、小米的智慧家居產品等等都是物聯網技術的產品。物聯網產品就在我們身邊,未來只要有人生存的地方就必定會有嵌入式產品、物聯網產品存在,這些產品與人類是脫離不了的。
-
13 # 財資一家
根據國際資料公司(IDC)研究預計,到2020年,物聯網投資規模將達到1萬億美元,這意味著四年複合年增長率(CAGR)為15%左右,低於IDC於2016年12月預測的1.29萬億美元。物聯網將對現實世界進一步實現數字化,併為各類物品賦予資訊化屬性,當這一特徵與資訊化程度一直處在領先地位的金融相遇時,將產生極大的“化學效應”。
身處數字化和萬物互聯時代,企業若想要實現智慧高效的供應鏈管理,已不能滿足於只把數字化技術應用在供應鏈過程中,而是需要透過數字化技術(包括物聯網技術)把供應鏈的過程,從數字化營銷、產品開發、製造到分銷等環節完全互通起來,並可以將所有資料和資訊實時互聯,形成一個互聯互通的數字化供應鏈生態系統。而人工智慧(AI)和機器學習技術,便是將整個生態系統聯絡起來的重要元素。
-
14 # 可愛的萬物相聯
物聯網技術涉及領域廣泛,未來市場應用前景十分廣闊,進而同時受到資本追逐與國家政策的重視。目前,中國物聯網行業的發展已取得顯著成果,但是未來仍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預計伴隨行業發展的日漸壯大,也將對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物聯網安裝除錯員等相關工作人員產生更大的需求。
物聯網將是下一個推動世界高速發展的“重要生產力”。目前,從物聯網的規劃和實施的主要專案來看,中國物聯網相關技術將在多個領域進行佈局。隨著中國生態系統和科技的高速發展,眾多公司陸續佈局物聯網領域,預計將來會在智慧建築、消防、水務、林業、工業自動化、智慧化運輸、金融等領域的應用,其中消防領域運用物聯網相關技術實現應急聯動、自動噴淋、火災現場實時監控、消防救援定位、火情資料實時分析、遠端排程等功能,以盡最大程度的減少人、財、物的損失。
中國物聯網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釋出的《物聯網白皮書(2018年)》資料顯示,截至到2018年6月,中國物聯網產業規模達1.2萬億元、公眾網路M2M連線數達5.4億個、產值超過10億元的骨幹企業已達120家。顯然,中國物聯網行業的發展已經取得了巨大成效,但是目前距離“十三五”期間的規劃目標仍存在一定差距,也就是說,中國物聯網行業未來仍存在巨大發展空間。以 圖撲軟體(Hightopo)近幾年來合作的企業 行業 領域來說幾乎是做到了各行各業萬物可聯可視得地步。可以參考下方三張三維視覺化監控資料的案例圖:
構建先進 2D 和 3D 視覺化所需要的一切www.hightopo.com
以上提到的物聯網是下一個推動世界高速發展的“重要生產力”。其實受益於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援。
事實上,據《2017-2018年中國物聯網發展年度報告》釋出的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以來,中國物聯網市場進入實質性發展階段。全年市場規模突破1萬億元,年複合增長率超過25%,其中物聯網雲平臺成為競爭核心領域,預計2021年中國物聯網平臺支出將位居全球第一,而至2024年,物聯網的市場規模將突破22000億元。
——以上資料及行業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物聯網行業細分市場需求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
回覆列表
2017年11月在福州召開中國物聯網大會,物聯網進入發展元年,開始進入逐步發展期。國家牽頭推進物聯網發展,由三大運營商承接基礎網,三大運營都在加快升級網路,加快部署物聯網網路,積極和廠家配合部署物聯網應用。
中興、華為等龍頭通訊企業,引領並加快5G發展,NBIot技術也開始從試運營階段逐步進入商用階段,紛紛大規模投入,和政府以及其它企業合作開發、合作發展各種物聯網模組,物聯網應用。各種物聯網應用也開始豐富,透過NBiot的網路優勢,單獨頻段網路,不共用不延時,在資料傳輸較原有的GSM,GPRS資料傳輸等有極大的優勢。結合前端的各種感測器,各種物體的狀態可以真正開始進入網際網路絡時代。
當然現階段不成熟也是必然的,現有的三大運營商在物聯網網路部署還未完成全覆蓋,中國電信在基礎網路及技術上的優勢使得其在物聯網部署也領先其他兩家。各種物聯網的應用也是剛開始進入試運營或部分商用,必然還有許多不成熟的地方,目前還是在點上應用突破,隨著技術門檻的降低,相信很快就會進入產業發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