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個朋友新入職一家公司做主管,發現有個員工做事情總是偷懶,還總是喜歡頂撞上級領導。部門的同事對他非常不滿,這個朋友的上級也是想要開除他,但是嘗試了幾次都因為那個老員工放狠話威脅不了了之。現在領導希望這個朋友去開除他,他該怎麼做?
9
回覆列表
  • 1 # 醫語說破

    偷奸耍滑已經成習慣了,這是之前一直沒有處理的後果,有句話說的非常好,姑息就等於養奸。建議可以兩種處理辦法。

    第一,如果這個員工還有價值的話,和這個員工談話,一定要談重點,把利害情況說明白了,他也有改過知心,那麼你們可以在簽署一份談話備忘錄,裡面最好有約束他的辦法,建議這種員工採用留痕管理或者KPI考核等管理措施,這是他還繼續留下的一個處理意見。

    第二,不知當初合同怎麼簽署的,畢竟偷奸耍滑在某些層面只是一個道德問題,畢竟法律管行,不管心。偷奸耍滑要有一定的證據和具體的事實,例如,沒有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務,或者是兩個人工作量,他一點都不分擔等具體事件。不然你怎麼處理他,就憑偷奸耍滑這四個字,雖然合情但是實在有點不合規矩,在不違背國家勞動法和精神的原則下,要把崗位職責和崗位KPI要求他,這樣在開除和處理的時候有了相關依據。至於他威脅這個其實是很可笑的做法,如果你朋友履行正常的崗位行政職能,他如果犯渾,會有警察請客的。人身安全問題我覺的應該不是問題。我認為他如果能做出這種事來,那反而到時好辦了。

    第三,既然已經無法繼續愉快的合作下去了,那麼就和他好好談談,好聚好散。畢竟他現在還是個人,應該還能聽懂話,一次不行就兩次,只要你朋友心態平和站在理上,花點時間這個事情不難處理,畢竟都弄僵了也都不好,同事領導都討厭的人,他怎麼能心安理得的呆下去?

    建議快速處理,以免弄的沸沸揚揚,影響面極大,造成負面影響。一個有攪屎棍的工作環境能影響一大片。

    凡是皆有因,萬般皆有果。

  • 2 # 愛吃包子餡

    ▂ ▄ ▅ ▆ ▇ █ 精彩分享 █ ▇ ▆ ▅ ▄ ▂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我之前也碰到過這樣的情況,而且我還是個新人,他是老員工,我沒有去告狀或者學他不幹活,或者直接去說他,而是把所有工作都攔在身上自己做了,後來領導發現了,領導自己去批評不幹活的老員工,對我也很是欣賞,也因為所有工作都自己主動去做了,很多東西都很快學會熟悉。最後,如果樓主熱愛你的工作你就拼命幹活吧,人在做,領導在看嘛,加油

  • 3 # 潘小將

    老員工問題需要解決,最根本的是要做好人才梯隊的建設,讓每個人均衡,能力變現。

    大家聊的怎麼樣?有其他想法嗎?

  • 4 # 哈哈笑娜

    在職場上確實存在這種偷奸傻滑的員工。這種人通常比較聰明,腦瓜子轉得快,作為領導,可以充分發揮他的優點。最好不安排他到團隊中,直接安排具體的任務給他,並且一定檢查他完成的進度。總之,單獨考核他,他就偷不奸傻不滑,老老實實做本分事。

  • 5 # 職人職事

    很多單位都是這樣,不喜歡用老員工。特別是新上任的年輕主管,面對固執己見、倚老賣老、不服從安排,甚至工作疲踏、拉幫結夥、消級頂撞等等現象的老員工內心發沭,無所適從。首先肯定一點,老員工之所以能留任很長時間,成為資深老員工,那說明他一定有可取之處,過人之處,否則不會任職這麼長時間。其次,隨著老員工的體力、知識結構退化,年輕員工的成長,甚至成為他們的上司領導,他們的失落感、苦悶感以及心理落差會越來越大,以致於工作中在工作中以消極牴觸來發洩不滿,這種情況也不鮮見。明白這些心理動態和動機,我們可以先排除老員工對自己的成見,跳出圈外,瞭解這個老員工的職場經歷和心理動態,客觀分析老員工身上存在的問題:

    是這個老員工多年來一直這樣嗎?那為什麼直到現在處理他?之前的歷屆領導是如何考慮的?

    是這個老員工近期才這樣的?他為什麼變成這樣?心結或問題在哪裡?

    必要的情況下和他溝通談心,瞭解他的思想動態,真誠聽取他的意見建議。

    在職場,員工一定會是各種各樣,莨莠不齊的,因為他們有著不同的性格、經歷、教育背景、成長環境等等,那就要求管理人員具備一定的組織行為學常識和管理能力,把不同員工的行為校準在統一的公司目標發展軌道上。

    鑑於以上,開除這名老員工是下下策,會給其他老員工帶來心理衝擊和影響。

  • 6 # 索小姐話職場

    常用的逼走員工的手段很多,主要以“令人不適的冷暴力”為主。

    通常體現為:

    邊緣化,重要的工作不分配給你,總讓你做一些費勁又不討好的工作。雪藏你,安排新人給你搭檔然後把你的工作剝離給新人,逐漸你就沒活可幹,看著忙碌的同事在辦公室裡閒的發慌。安排下屬架空你,讓下屬越級上報,有工作直接安排給下屬,跳過你,無視你。績效考核不達標,沒有來的給你打D,或者安排你無法完成的績效任務。大會小會批評你給你調崗,比如你以前是負責四大行銀行渠道銷售,現在給你調整分工到負責外資銀行這種明知道開不了章的渠道。

    以上都是比較常見的,再補充一個:

    卡你的報銷!

    這招在金融機構尤其管用,金融機構業務很多以銷售和溝通為主,宴請、出差等等大額開支是少不了的,報銷卡你三個月,讓你寫各種解釋說明,然後還說不合規不給報。

    再就是不給年終獎,不給提成。對於提成、年終獎在總收入裡佔比較高的行業來說,這就是明白著攆人走。

  • 7 # 職林新語

    透過績效結果體現出對工作態度的客觀評價。如果公司是認真的,並且評價過程做到公平、公正和客觀性,評價結果透明度高,會從很大程度遏制老員工工作積極性差的問題。公司認真做、認真落實,員工也會認真對待工作。

    職場心理學-績效考核設計與員工工作積極性

    績效考核作為對員工任務目標達成程度督促的管理工具,對組織目標的達成起到了重要的保駕護航的作用。但是績效考核實際上也是一個雙刃劍,適度的績效考核會起到激勵組織達成整體目標的作用,但是如果不適度的績效考核制度會產生什麼後果呢?一方面鬆散的績效考核就會出現老員工缺少敬畏心,已經完全不在乎工作成績了,因為工作成績與他們的切身利益無關,即薪酬、福利、榮譽感等都與工作完成程度無關;另一方面績效考核過於嚴格,會對組織的活力造成傷害,也會出現推諉責任,缺少擔當。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績效考核制度才是“適度”的呢?

    首先,公司、領導是不是確切理解了自己的任務目標呢?組織大目標是混亂的,那麼下面執行也會變成目標不清晰,一會幹這個,一會幹那個,年底大家工作總結的時候,得出結論:今年很忙,但是什麼都沒幹成。最後也就得過且過了。如果企業是這樣的經營環境,那麼無論什麼樣的績效考核制度都無濟於事。

    其次,績效考核制度的制定的方向是什麼?

    績效考核制度制定的關注點是達成還是達不成?

    達成怎麼個制定法?

    達不成怎麼個制定法?

    組織的績效目標清晰之後,我們要制定績效考核方案了。績效考核的目的是促使整個組織的工作活力,達成工作目標。所以考核的指向應該是“胡蘿蔔式”的,獎勵是實實在在的。但是幹不好怎麼辦呢?罰嗎?怎麼罰?解僱?送進去?

    績效考核指標不能以偏概全,要考慮全面,但是要具體,通常我們說績效考核指標要遵循SMART原則。

    1. 績效指標必須是具體的(Specific)

    2. 績效指標必須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3. 績效指標必須是可以達到的(Attainable)

    4. 績效指標是要與其他目標具有一定的相關性(Relevant)

    5. 績效指標必須具有明確的截止期限(Time-bound)

    所有績效指標的指向,應該是達成後的激勵,也就是“胡蘿蔔式”的激勵,透過長短期激勵手段的結合,即有日常薪資、也有年度、股票期權等激勵手段。

    績效考核制度只是靠員工切身利益的分配工具嗎?並不是。績效考核結果的應用非常多,除了我們熟悉的與工資掛鉤的績效獎金之外,還涉及培訓、晉升、組織與人才發展等方面的應用。以績效目標和績效結果之間差異性制定的培訓計劃,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培訓才是企業生產力的生力軍。

    績效不達標怎麼辦?罰。肯定是要罰,但是年度制定目標的時候,企業和員工之間就要對怎麼罰達成“君子協定”,也就是認領哪些任務?認領多少?完不成怎麼辦?年度過程中也要有心理預期式的提醒,比如月度回顧、季度回顧、半年度回顧、年終回顧等。

    賞罰分明。罰不是唯一的手段,一定要把樹立良好模範放在前面,給予誘人獎勵,在全員面前肯定成績和貢獻。罰就要注意低調,尤其是勞動關係解除問題就更需要謹慎謹慎再謹慎。

  • 8 # 職場新萌圈

    對於這種讓我們比較頭疼的員工,我們管理者常用的兩種方法:

    1.如果你不聽話就辭退你!

    2.如果你做不好就別再這個部門待著了,看看哪個部門要你你就去哪

    我們使用兩種方法的結果一般是,員工說:我還不幹了!因為在這個時候,你並沒有儲備好合適的人選,所以他有說這個話的底氣。

    員工為什麼不服從管理,一般有如下幾個原因:

    1.不認可你的能力。可能是你連自己的工作都做不好,或者你只關注工作,根本沒有關注到人,比如他生病了,還讓他加班。

    2.沒聽懂你的工作安排。所以,沒有按時完成工作,要麼工作完成了,但是效果不理想。

    管理者可以如何解決

    軟方式的三個步驟

    1.透過談心,找出真正的原因。僅僅透過一次談心,員工還沒有信任你,不可能說出真正的問題,所以一般需要2-3次。

    2.給出警告。如果談心沒有效果,那麼就需要給出警告。

    3.調崗或開除。如果警告也沒有作用,那麼我們只能說,我的管理能力有限,你與這個企業不和,還是找下家把。

    硬方式的三個方法

    1.冷卻法。在一段時間內不與其溝通,不安排工作,讓他自己反思。當他主動找到你了,將每個事例舉例陳述,讓個自己給出解決方案。

    2.平衡法。大家都應該看過鐵齒銅牙紀曉嵐把,裡面紀曉嵐與和珅鬥智鬥勇,皇上坐收漁翁之利。對付員工,你也可以找一個與他差不多的“正面員工”,他們兩個較勁,事情就好辦了。

    3.分離法。對於一些比較有影響力的員工。如果他不服從安排,那麼很多員工你都無法管理。這有兩種處理方式。第一種就是讓他去管理他所能影響的員工。第二種就是徹底的分離,讓他離開原來的群體。我們可以看到古時候中的開國元勳,倚老賣老,很多都是用這種方式處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調6目釣二三目,調目簡單,釣目餌料壓不下去怎麼辦,捏大坨一點還是加大比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