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娛樂島主
-
2 # 綠野萍蹤01
花榮沒有射殺晁蓋,而是射了晁蓋一箭,這是《水滸傳》實錘了的。因而,花榮不是射殺晁蓋的嫌犯,曾頭市射在晁天王面頰上的那一箭,就是梁山小李廣乾的。
難道施耐庵真的實錘了花榮射了晁蓋一箭嗎?花榮又為何要射晁蓋一箭呢?
晁蓋做梁山寨主意味著什麼梁山總共有四任寨主,這也是我實錘了的事情。假如還有很多新朋友沒有讀過我這方面的文章,那就不妨再稍微囉嗦一遍。因為,這個問題很重要,涉及到小李廣花榮的人品問題,更涉及到宋江的立場問題。再往大了講,那就是涉及到《水滸傳》主題的大事。
五百年以來,所有的讀者都認為梁山只有三任寨主,先後是王倫、晁蓋、宋江。《水滸傳》讀得更深一點的資深《水滸傳》愛好者,已經解讀出王倫、晁蓋、宋江這三任寨主的名字中,隱含著王朝輪換、改朝換代、斷送江山的隱喻。對於這一點,我十分的佩服,也深表贊同。咱們民間的高手,絕對不亞於高高在上的學者專家。
《水滸傳》所處的時代,就是北宋末期,施耐庵也在書中交代了梁山好漢的故事,是從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開始的,宋江上梁山也是在宣和元年的時候(1119)年。也就是說,梁山造反時,距離北宋王朝的滅亡只剩下八年時間了。所以,梁山好漢造反便意味著“王倫”、“晁蓋”、“宋江”。
梁山為何暗藏著這樣的密碼呢?當然是北宋王朝的衰敗,以及宋徽宗的失道,導致了北宋王朝走向了滅亡。假如這樣寫,《水滸傳》也立得住。但是,施耐庵絕對不會如此俗套,《水滸傳》中所揭示的北宋興起、滅亡,都是因為“天道迴圈”。
那麼,什麼是《水滸傳》中的“天道”呢?施耐庵以趙匡胤開國的故事為他的小說立意,說“天下太平”就是“天道民心”。所以,梁山三位寨主只說了北宋滅亡的結果,並沒有隱含導致這個結果的原因。
其實,我們都少算了一位寨主,把“摸著天”杜遷讀丟了。沒錯,杜遷就是梁山第一任寨主。
王倫曾經“驀地尋思”,說自己是“合著”杜遷上的梁山。王倫的意思說的是杜遷先上了梁山,然後,自己隨後才“合著杜遷的節拍”,來到了山寨。大概是王倫多少還有點文化吧,杜遷就把寨主之位讓給了王倫。當然,不是誰能力強誰就能做寨主,質疑宋江能力的可是大有人在呢,宋江偏偏就要“斷送江山”而成為第四任寨主。
杜遷也是一樣,無論如何都要被施耐庵寫成梁山第一任寨主的。因而,北宋王朝的滅亡,就是“杜遷”惹的禍。我在最近的好幾篇文章或者回答中,著重寫了“杜遷”的隱喻,以及施耐庵為何要以“杜遷”隱喻北宋滅亡的歷史。說多了就難免重複,恐怕就有“洗稿”的嫌疑了。因而,此處只講答案。
“杜遷”說的是“金匱之盟”,也就是杜太后遷移了北宋皇位傳承的世系。大宋王朝原本應當是由太祖系輪流做皇帝,但因為“杜遷”,所以,原本沒有資格做皇帝的親王們,便輪流的做了皇帝。
所以,“王倫”不是王朝輪換的意思,而是因為“杜遷”改變了皇位傳承世系。搞亂了皇位傳承世系,北宋王朝就出了妖魔了,“天下太平”這個“天道”被破壞,梁山好漢就要“替天行道”了。
既然出了妖魔,便不能千秋萬代,所以,大排名時,原本在杜遷之後的宋萬就坐到了杜遷的前面去了。
杜遷上應地妖星,宋萬上應地魔星,他們原來代表了梁山所有的好漢,象徵著北宋王朝的妖魔。假如沒有杜遷,趙家江山豈不就“宋萬”了?“杜遷”之後,就是“病大蟲”。是以,《水滸傳》中的“病大蟲”、“病尉遲”就是病了,衰弱了,絕不是“賽”的意思。
北宋王朝不能千秋萬代,那就得改朝換代了。因而,晁蓋一坐上寨主寶座,就意味著死亡。這是晁蓋死於曾頭市箭毒的總伏筆。
晁蓋做寨主就隱伏了晁蓋之死,那麼,晁蓋又是怎麼死的呢?就是花榮一箭射殺的嗎?
花榮為何逞能射雁青州道上的好漢們來到梁山後,受到了晁寨主的盛情款待。席間,花榮等人說起途徑對影山,一箭射斷郭盛、呂方畫戟上的絨絛時,晁蓋卻來“找死”了。一向寬以待人,很有點謙恭風度的晁蓋,竟然不信花榮有這般本事。
花榮見晁蓋不信,原本就不太計較別人說什麼的小李廣,卻與晁蓋鬥起狠來,要在梁山上立刀揚威。
《水滸傳》中寫了很多場酒席,這場酒席卻寫得格外異常,說是吃酒吃到一半,好漢們便出去散步消食。奇怪的寫法,必定有特別的寓意。果然,施耐庵為花榮提供了《水滸傳》中絕無僅有的射雁機會。
正當花榮有點鬱悶時,一群賓虹大雁飛過來時。花榮一見機會來了,便討了一張弓一支箭,對晁蓋一行人說,咱小李廣要射這群大雁中第三隻的頭。說罷,張弓搭箭,射下了第三隻大雁。眾人拾起大雁一看,果然是射在了頭上。
容與堂本《水滸傳》在花榮射雁之後,有一首贊詩,其中兩句是這樣寫的:天漢雁行驚折斷,英雄雁序喜相聯。
晁蓋是第三任寨主,花榮偏要射第三隻大雁。晁蓋曾頭市中箭,正中面頰,花榮卻早就預言要射大雁的頭。頭,也有帶頭大哥的意思,也有頭部的含義。射頭,其實就是射頭領的頭。
《水滸傳》中的贊詩是不是施耐庵的原筆還不好說,但很多贊詩卻是無限劇透,點明瞭施耐庵隱藏的含義。上面講到的兩句贊詩,便點明瞭晁蓋死後,“英雄雁序”便要重新排列了。可不是嘛,晁蓋一死,宋江做寨主,完成了梁山大聚義,大家按照天罡地煞的順序,重排“雁序”。而且,是喜相逢、喜相聯。
難道,晁蓋死了,對於梁山而言是一件大喜事?
法華寺的神秘和尚晁蓋面頰上所中的箭是花榮射的,但把晁蓋引進伏擊圈,為花榮提供暗夜射箭的人,卻是曾頭市法華寺的兩個和尚。
於是,很多朋友猜想,這兩個僧人應當是宋江收買的臥底,或者是梁山嘍囉假扮的。否則,怎麼就配合得那麼天衣無縫呢?
其實,這兩個和尚應當就是法華寺的僧人,宋江並沒有收買他們。這兩個僧人的出現,是來“接引”佛教護法天王歸位的。此話怎講?晁蓋即將殞命,怎麼又扯出了佛教的護法天王呢?
按照《水滸傳》的設計,梁山一百單八將都是道家紫薇大帝麾下玄武大帝降服的妖魔,被大唐洞玄國師鎮鎖在了龍虎山伏魔大殿之中。這些人的名字、綽號、星號都刻在了一塊石碣上。這塊石碣在梁山大排名時從天而降,解讀出上面的天書文字之後,並沒有晁蓋的名字。為什麼沒有晁蓋的名字呢?
原因很簡單,晁蓋是佛家的護法天王,道家張天師敢拘禁他嗎?
《水滸傳》中隱含著宗教思想,施耐庵反對北宋真宗之後的崇道抑佛,主張“佛道合一”。所以,按照《宋江三十六人畫贊》中晁蓋的贊詩“毗沙天人,澄紫金軀。頑鐵鑄汝,亦出烘爐”,把晁蓋塑造成了佛教的護法天王。
因而,花榮射了晁蓋一箭,林沖涉嫌在金槍藥上下毒,其實都是撲朔迷離的疑案。施耐庵重點寫的,是法華寺的兩個和尚“接引”晁天王歸位,去做他的毗沙門天人去了。
那麼,晁蓋是不是就此一去不復返,永遠的消失在了《水滸傳》之中呢?我說,絕不會。
托塔天王繼續與道家星煞聯手降妖除魔恐怕有很多朋友會贊同我說的,晁蓋還將出現在《水滸傳》中。書中不是寫了“托塔天王夢裡顯聖”,以及曾頭市纏住史文恭,幫助盧俊義活捉了這個金國人的漢奸嗎?
確實如此,但是,這畢竟寫的是虛幻,哪能坐實呢?
我所說的托塔天王將繼續與梁山好漢聯手,“佛道合一”,一同“替天行道,保境安民”,是施耐庵的實寫,而不是虛幻的夢境或者摸不著的幽靈。難道,《水滸傳》中真有這樣的情節嗎?
《水滸傳》中的大名府,原本是北宋的“北京”。梁山在給晁天王治喪期間,宋江、吳用就與來自大名府龍華寺的大圓法主閒聊,問起了“北京”的風土人物。於是,這就與晁蓋有非常大的關聯了。
曾頭市的法華寺,實打實的在現在的北京(金國時就叫“北京”)。而施耐庵用“北京”這兩個字,與大名府的龍華寺暗中掛搭,兩個法華寺的僧人將晁天王“接引”到了大名府。大名府中不是也有一個“天王”嗎?
大名府的“天王”名叫李成,是一個有萬夫不當之勇的戰將。施耐庵只把他叫做“天王”,他是哪家的天王卻沒有交代。其實,施耐庵同樣把李成寫成了托塔天王。
“北京”在北宋的北邊,假如換做金國的“北京”,那就是最北邊的都城了。托塔天王也是北方多聞天王,李成不就是北方邊將嗎?
北方多聞天王,就是名聲威達四方之意,在李成後面跟了個“聞達”,這層寓意已經是直白了。
《水滸傳》前七十回書中,隱藏著梁山好漢攻打幽州,抗擊金兵的大伏筆。也就是說,七十回書之後,施耐庵以史料為依據,將寫到梁山好漢被張叔夜戰敗而招安,征討畢方臘,便隨童貫北上去打幽州。途經大名府時,宋江率領梁山好漢跨馬遊街。
梁山好漢在大名府引起了轟動,這件事被大名府附近的元城縣縣尉李若水所見聞,記在了《捕盜偶成》這首詩中。
宋江的部隊全部編入北宋軍隊之中,恐怕會與天王李成有並肩作戰的故事。梁山兩番攻打曾頭市,其實就是梁山好漢抗金的預寫伏筆。彭玘不是說過“晁、宋二頭領一同替天行道”嗎?然而,晁宋二頭領尚未聯手出擊,怎麼會沒了下文呢?這個下文,一定會在七十回書之後有故事照應,托塔天王將與梁山好漢一道,“替天行道,保境安民”。
因而,晁蓋之死並非晁蓋死了,而是托塔天王歸位。否則,道家星煞聚義,托塔天王不暫時退位,施耐庵讓他坐第幾把交椅呢?
其實,《水滸傳》中的兩個托塔天王,還是分別有隱喻的。在七十回書之後的故事中,施耐庵的側重點就不是隱藏北宋真故事,而是要隱寫大明王朝的秘史了。
-
3 # 愚人愛熱鬧
花榮為何成了射殺晁蓋的嫌疑犯,是因為花榮的箭法在梁山泊上無人能敵。僅僅是因為花榮會射箭,就將他列為射殺晁蓋的嫌疑人,這恐怕有些說不過去。因為象花榮這樣在箭法上的一等高手,要射殺晁蓋的話,是不需要藉助毒藥的。難道他是對自已的射術有懷疑,怕射不到要害位置而要藉助毒藥。若是那樣,他就不是花榮了。第二,隨晁蓋下山去打曾頭市的將領中又沒有花榮,那他怎麼有機會下手來射殺晁蓋。難道是晁蓋前面下山,花榮在後面悄悄跟來的。然後一個人潛入曾頭市,待雙方混戰之時,用寫有史文恭的名字的箭射殺了晁蓋。然後再一個人潛回梁山泊。按說,這個可能應該沒有。第三,晁蓋中箭是在他輕信了兩個奸細的話深入敵方後,發現上了當急回舊路時,行不到百十步,進入敵方伏擊圈後,晁蓋眾將引軍奪路而走,才轉得兩個彎,撞出一彪軍馬,當頭亂箭射來,不期一箭正中晁蓋臉上。難道花榮此時正在曾頭市的軍馬之中。若是這樣的話,那花榮為什麼要射在晁蓋的臉上,難道他不能一箭將晁蓋射死。要知道在射殺晁蓋之前,花榮的箭法可不是這樣的。再說,就是花榮混在曾頭市的兵馬之中,曾頭市就是個小地方,其兵丁的來源恐怕就是曾頭市所轄地盤內的人,兵丁之間應該都互相認識,現在猛然混進了個陌生人,他不暴露才怪呢。若是這樣,恐怕還沒等花榮下手,就已先成了俘虜。因此,說是花榮射殺了晁蓋,是不可信的,也是缺乏證據的。
-
4 # 閒砍名著
首先,花榮是宋江的嫡系。宋江上梁山之後,沒有經過晁蓋的同意,就改聚義廳為忠義堂,在山門前豎起杏黃大旗,上書“替天行道”,之後又三打祝家莊,聚義打青州,逐步奪取軍事領導權,在梁山樹立權威。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宋江要取晁蓋而代之,晁蓋儼然是一個傀儡了。而花榮作為宋江的嫡系心腹人,勢必盡全力幫助宋江的。而且宋江當了一把手,他們在梁山的地位也會提高。
其次,花榮具備這樣的本事。他在對影山一箭射斷絨絛,解開了呂方和郭盛兩枝畫戟。之後到梁山,又在眾好漢面前賣弄過,一箭射中第三隻雁的頭上。晁蓋等人盡皆駭然,吳用說:“休言將軍比小李廣,便是養由基也不及神手。”晁蓋中箭時的情景是,軍馬混亂,況又在黑暗裡,能有本事一箭射中晁蓋臉上的人,除了花榮,還真想不到別人。
再次,晁蓋的遺言不明不白。晁蓋臨死時說:“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他本來一心要讓位給宋江的,此時到了真正該傳位的時候了,卻改變了主意。而且,雖然毒箭上明明寫著史文恭三個字,晁蓋卻說“捉得射死我的”,沒有點名是史文恭。說明他心裡明白,這毒箭是從哪個方向射過來的。而且當時是亂箭射來,不可能只有這一支毒箭,又恰巧就中在晁蓋的臉上。
最後,史文恭並不用箭。書中沒有交代他像花榮那樣隨身帶著弓和箭,交手的時候詐敗,誘敵來追,然後放冷箭。史文恭在戰場上都是真刀真槍地拼殺,很光明磊落的。他最後和玉麒麟盧俊義交手,也沒有放冷箭。老版電視劇扭曲了這一情節,讓史文恭暗放冷箭射殺盧俊義,其實沒有那回事。
-
5 # 金陵獵奇君
晁蓋之死可謂水滸中頭一遭懸案,書中只說黑暗裡迎面有人朝他臉上射了一箭,後來拔出來發現箭桿上刻著史文恭的名字,卻沒有明說“史文恭當頭一箭射中晁天王”,所以其中內情令人浮想聯翩。
從三打祝家莊開始,宋江就一直在對晁天王進行權力掣肘。打高唐州,打青州,宋江大肆收買人心,投降的軍官一派基本以宋江馬首是瞻,只知有宋三郎而不知有晁蓋。所以晁天王忍無可忍,執意要親自下山,搶一點軍功挽回點大哥威信。
花榮的確有嫌疑射殺了晁蓋,原因無非有兩個:1.箭術全書第一,百發百中,連畫戟上的穗條、大雁的脖子都能一矢中的,黑夜裡一箭命中晁蓋的大臉盤子絕對不在話下。2.花榮是宋黑廝的至親心腹,為他死都願意(後來確實“殉情”了),一般人還真沒這個膽量和魄力敢偷襲晁老大,這種被精神洗腦的年輕人卻不好說。
但個人覺得不是花榮做的,花榮是個ADC,偵查偷襲這種事絕非他所擅長,晁蓋帶的20個頭目裡沒有花榮,所以讓他偷偷跟蹤大部隊,關鍵時候放一枝冷箭殺人,他做不了,他是軍官出身,沒有馬,觀測視野大打折扣,而如果騎馬,勢必被人發現。
所以從厚黑角度來分析,如果晁天王真是宋江派人暗算的話,這個人一定在20頭目之中——
晁蓋點那二十個頭領:林沖、呼延灼、徐寧、穆弘、劉唐、張橫、阮小二、阮 小五、阮小七、楊雄、石秀、孫立、黃信、杜遷、宋萬、燕順、鄧飛、歐鵬、楊林、 白勝,共是二十個頭領,部領三軍人馬下山,徵進曾頭市。
分析一下,三阮、劉唐、白勝、林沖、杜遷、宋萬是晁蓋舊屬,第一批元老人物,排除嫌疑,而當晚呼延灼、歐鵬、燕順是跟在老大後面的,也排除嫌疑,徐寧、穆弘楊雄、石秀等幾人並不善射箭...篩選一下後,兇手呼之欲出,只有孫立這廝了。
“孫提轄下了馬入門來,端的好條大漢,淡黃麵皮,落腮鬍須,八尺以上身材,姓孫名立,綽號病尉遲,射得硬弓,騎得劣馬”
首先孫立箭法精熟,後期徵遼激鬥先鋒寇鎮遠時,他在馬上大秀了一波弓箭,可謂深藏不漏,堪稱槍鞭箭三絕。其次孫立有“前科”—孫立剛出場,被弟妹顧大嫂一挾持就決定造反,立場極為不堅定,新投梁山為了“晉進之功”出賣師兄欒廷玉,可見極其不講義氣。當過軍官深諳官場厚黑之道,清楚自己應該做什麼來討好真大佬-宋江,所以斗膽黑夜中給了晁天王一箭...
-
6 # 立志成蟲
史文恭射殺晁蓋一事疑點重重,證據只是射中晁蓋的那支箭上刻有史文恭的名字,原著裡沒有明確提到是史文恭親手向晁蓋放箭。而且那支箭本身就有欲蓋彌彰,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嫌疑,在古代,箭桿上刻名字的箭是訓練比賽或者打獵時用來確定成績的,打仗射出的箭往往是沒有名字記號的,僅憑一支箭是不夠確定兇手的鐵證的。看看當時梁山的情況,宋江上山後帶著弟兄們不斷下山征戰,功勞越來越大,被他拉來入夥兒的人越來越多,山寨裡聽他號令的人遠遠超過了聽晁蓋號令的人,晁蓋已經逐漸被架空。為了重新樹立權威,晁蓋親自帶人下山攻打曾頭市。這種心理宋江會不明白嗎?晁蓋之死實際也避免了梁山內部可怕的內訌,花榮是宋江的鐵桿心腹,又是神箭手,放箭暗算晁蓋既有動機又有所具備的手段。花榮嫌疑確實最大,不過也只是嫌疑了
-
7 # 聞聲36
謝,回答:題主所問小李廣花榮是射殺晁蓋的首選嫌疑人,我看未必。
還有網友懷疑是孫立,是林沖,是解診,解寶兄弟,看來這些人都是箭法了得之人,難怪讓今天的人"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讓這些千古被頌揚的好漢蒙受此不白之寃!
如若施耐庵在世,定會搖頭不止:"我說的是史文恭射殺了晁天王就是史文恭射殺了晁天王,我在描述射殺晁蓋時可能有點筆誤,你們就吹毛求疵,大可不必"。
如果施耐庵有意設立懸念,那就當論欲蓋彌彰,有意的讓後人評頭論足了。
若是這樣,我談我的一點看法:宋江欲奪取寨主寶座取代晁天王進而實現其招安之宏志,晁蓋已有覺察,只是沒到火候,還未揭鍋罷了!這個問題不用爭論,已成定論。
若射殺晁蓋為謀殺,那主謀就是宋江,可宋江為什麼要從眾好漢中挑選殺手呢?若是這樣就顯得宋江只不過是一個平庸無能,事無遠慮之輩罷了。
我們知道宋江此人並非俗類,城府很深,頗有心機,深謀遠慮,志向宏遠。
山寨108條好漢皆是酒肉朋友,金蘭之交,宋江若從這裡邊挑選殺手,恐要承擔極大的風險,因為久而久之,若酒後吐言,宋江之陰謀不就大白於天下了嗎?宋江還有何面目面對眾好漢,這些粉絲好漢會紛紛棄粉,宋江還做得了寨主嗎?宋江的宏偉招安計劃還能實現嗎?宋江不會,也沒有能力,也不可能把好漢兇手事先來個殺人滅口!所以,宋江不會在眾好漢中尋求殺手。
射殺晁蓋之箭是帶毒之箭,我們不妨從"毒"字上考慮一下,尋求較準確的答案。那就是說,要物色箭法高超,百發百中的好漢兇手,箭上還需要帶毒嗎?可箭上有毒,要射殺晁蓋無須射中其身體的要害部位,隨便射傷其任何一處,就可以要你晁蓋的命。無須射箭高手,只要會射箭,普通計程車兵足矣!
普通計程車兵很容易被宋江收買,只要暗中許以厚祿金錢,保其榮華富貴,此士兵定會受寵若驚,滿口應承,以死相報。
在那個時候,一個小小士兵的命算什麼呢?如同草芥一般。若這個士兵在刺殺晁蓋時,事情敗露,會立時被晁蓋手下的將士亂刀砍死,若刺殺成功,事後宋江可以給予錢財,藉機讓其遠走高飛,或藉機暗中將其殺人滅口。
對滅口一個士兵宋江就沒有什麼風險可擔,比從眾好漢中物色殺手更有把握,更顯得宋江計高一籌,足智多謀,宏韜大略。因此,刺殺晁天王的首選嫌疑人應落在普通士兵身上。
射殺晁蓋是宋江經過反覆比對,蓄謀已久,精心設計,為實現其狼子野心之目的一次成功的圖謀。
-
8 # 泊圖泊途
《水滸傳》中最大的陰謀論當屬晁蓋被宋江害死這件事了。而後來晁蓋不把位置傳給宋江而是傳給報仇者似乎也佐證了晁蓋對宋江的不滿。晁蓋每次想領兵時,宋江都用“天王是山寨之主不可輕動這樣的話來搪塞”,晁蓋憋了很久,這一次他表示不想忍了,言語中流露出牢騷,且看他說:“不是我要奪你的功勞。你下山多遍了,廝殺勞困。我今替你走一遭。下次有事,卻是賢弟去。”
這是山頭首領說話的語氣嗎?聽著就很奇怪。奪功勞這說法說明了什麼?說明了晁蓋心中所想這就是在獲得功勞,晁蓋似乎有點不爽,也感受到了壓力,當大哥的也得立威不是。畢竟跟隨宋江上山的人太多了,言語之中有了一點平起平坐的味道。
其實後文有一處相互矛盾的地方,晁蓋曾託夢給宋江,救宋江的命。不知道是作者想表示其實晁蓋沒有懷疑這事是宋江干的;還是晁蓋大度,希望宋江能引領眾兄弟奔個好前程。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都與晁蓋的遺囑有點矛盾。這一點著實奇怪。
回到陰謀論,晁蓋下山打曾頭市帶的人並不多,沒帶吳用。“林沖、呼延灼、徐寧、穆弘、劉唐、張橫、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楊雄、石秀、孫立、黃信、杜遷、宋萬、燕順、鄧飛、歐鵬、楊林、白勝”除了一些不能打的,晁蓋還是信任自己的原班人馬。
花榮是宋江的嫡系,或者是嫡系中的嫡系,花榮後來也為宋江殉了身(也有膽小怕事的緣故),此人是宋江絕對的部下,而且箭術了得,梁山無二。宋江如果有非分之想,廣大網友們肯定要往他的身上推。他的嫌疑確實很大,但是沒有直接證據能證明就是他乾的。當然也有人相信這是孫立乾的,不過都是猜測。
-
9 # 果然在這兒
花榮為何成了射殺晁蓋的第一嫌疑犯?
《水滸傳》中最大的陰謀論當屬晁蓋被宋江害死這件事了。而後來晁蓋不把位置傳給宋江而是傳給報仇者似乎也佐證了晁蓋對宋江的不滿。晁蓋每次想領兵時,宋江都用“天王是山寨之主不可輕動這樣的話來搪塞”
從三打祝家莊開始,宋江就一直在對晁天王進行權力掣肘。打高唐州,打青州,宋江大肆收買人心,投降的軍官一派基本以宋江馬首是瞻,只知有宋三郎而不知有晁蓋。所以晁天王忍無可忍,執意要親自下山,搶一點軍功挽回點大哥威信。
花榮的確有嫌疑射殺了晁蓋,原因無非有兩個:1.箭術全書第一,百發百中,連畫戟上的穗條、大雁的脖子都能一矢中的,黑夜裡一箭命中晁蓋的大臉盤子絕對不在話下。2.花榮是宋黑廝的至親心腹,為他死都願意,一般人還真沒這個膽量和魄力敢偷襲晁老大,這種被精神洗腦的年輕人卻不好說。
對滅口一個士兵宋江就沒有什麼風險可擔,比從眾好漢中物色殺手更有把握,更顯得宋江計高一籌,足智多謀,宏韜大略。因此,刺殺晁天王的首選嫌疑人應落在普通士兵身上。射殺晁蓋是宋江經過反覆比對,蓄謀已久,精心設計,為實現其狼子野心之目的一次成功的圖謀。
-
10 # 田獲三狐
花榮是射殺晁蓋的第一嫌疑犯?誰說的,沒有證據不要亂說話,小心被人告誹謗啊!把花榮列為射殺晁蓋的重大嫌疑人,無非是陰謀論的調兒調兒。
這種論斷認為花榮是宋江的人,而宋江和晁蓋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所以利用晁蓋帶隊攻打曾頭市的機會暗中下毒手,將其射殺。
這種說法聽上去一副老謀深算的樣子,其實很傻,很天真。
就算此時宋江和晁蓋不論為了爭奪權力,還是因為招安還是造反的路線問題起了爭執,有了矛盾,甚至已經白熱化。
但那也是在暗戰,以他倆為首的兩撥人並沒有到了撕破臉皮火併的地步,大家表面上平時見了還是稱兄道弟,一團和氣。並不是一見面就撕逼,就掐,只是雙方心知肚明。哪怕宋江確實想利用這個機會幹掉晁蓋,也絕不會用讓花榮用箭去射殺晁蓋這種方式。
因為這樣做無異於引火燒身,花榮是宋江的鐵粉,他的綽號是“小李廣”,本就是以射術精湛聞名於江湖。
如果這個時候宋江派他去,還用帶有自己辨識度極高的手法弄死晁蓋,那就不是陰謀,而是陽謀。
宋江也不是那個善於玩弄權術,腹黑的江湖大哥了,而是抗日劇中弱智,腦殘。
我們站在宋江的角度想想,現在山寨的弟兄已經知道兩人之間有了不可調合的矛盾,此時晁蓋不論出了什麼事,不論是誰幹的,人們都會不由自主的想到自己。
況且,晁蓋下山攻打曾頭市帶的二十名將領中並沒有花榮,而像花榮這樣的人物長時間不在留守山寨的人們面前出現,是不是太不符合情理呢?
如果晁蓋再是以這種方式被做掉,那就等於宋江直接翻牌了――晁大哥是我派花榮幹掉的,還有不服的嗎,站出來!
這不符合邏輯啊!反正如果我是宋江,我肯定不會派花榮用這種方式去幹這件事,這樣太直白,不符合宋江的人設。
那到底會是誰幹的呢?其實那夥兒人中會射箭的人很多,當時黑燈瞎火的又亂,這麼近的距離射殺一個人不算是什麼高難度的技術活,所以都有嫌疑。
-
11 # 山的那邊shuidezhebia
一直有人質疑晁蓋是被宋江設計害死的,而直接殺害晁蓋的則是小李廣花榮。
自宋江上梁山開始,梁山從強大到滅亡的每一步,都是由宋江帶著節奏走,架空了晁蓋的同時,惹的晁蓋甚是不悅,於是出征曾頭市,奪回權力。
但是命運給他開了個玩笑,結果有去無回命喪毒箭之下。正好完成了權利交接,確是將權利交了出去。
晁蓋死亡的時間、地點、相關人物卻恰巧與宋江密切相關,於是在讀者那裡,晁蓋被宋江陰謀殺害的論調甚囂塵上!
首先時間上,正是宋江勢力壯大、晁蓋被架空的時期;其次地點,正是宋江計劃出征,晁蓋卻執意堅持自己去攻打的地方;最後人物,晁蓋出征都是帶的自己的嫡系,但是卻偏偏加入了一個箭術白髮百中的宋江嫡系花榮,而晁蓋恰巧死於身中毒箭。
並且在晁蓋死後,宋江又夥同吳用、公孫勝等人登上了老大的寶座,如此多的巧合,真是讓宋江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
12 # 薩沙
晁蓋基本可以確定是被宋江暗算的,下手的最有可能是花榮。
晁蓋本來是梁山寨主,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劫法場,救了宋江。
宋江這小子卻不感恩,逐步將晁蓋架空,最後喧賓奪主。
由此,宋江成為梁山的第一領袖。
為什麼晁蓋不行了,宋江卻很牛。
這主要是
第一,宋江比晁蓋有政治頭腦。
晁蓋就是一個小地主,而宋江好歹做過官吏,雙方境界不同。
宋江很懂得虛情假意,收買人心的一套。
比如石秀和楊雄上山,晁蓋聽說他們的同夥時遷偷雞,勃然大怒,要殺死兩人。
結果,宋江卻出來制止。
由此,石秀和楊雄雖被晁蓋收下,但不會感激晁蓋,而會是宋江的人。
第二,宋江比晁蓋精明。
晁蓋比較直爽,是個粗人,不夠精細。
剛上梁山時,王倫不願意收留他們,軍師吳用一眼看出,連林沖都知道了。然而晁蓋卻不知道,還傻乎乎的高興。
可見,晁蓋還不如林沖精明。
再說,晁蓋去救宋江,完全是仗著一時之勇,連自己的撤退道路都沒有安排。
好在有李俊、張順等人臨時來幫忙,不然大家都得死。
第三,宋江更會扶持自己勢力。
宋江的名氣比晁蓋大得多,所有人都聽過宋江,聽過晁蓋的不多。
宋江到了梁山以後,裝著為晁蓋效力,每每下山打仗,攻打祝家莊,高唐州,連環馬,收三山,取華州。
結果,收攏來的幾十名好漢,都是把宋江當做老大。
連偷馬賊段景住,都要將馬獻給宋江而不是晁蓋。
結果就是,晁蓋部下始終只有阮氏三雄、劉唐、白勝、杜遷,宋萬這7個人,而林沖聰明的保持中立,吳用乾脆倒戈投靠宋江。
相反,宋江麾下好漢有幾十人之多,晁蓋實際上被架空了,是名義上的領袖。
大家注意,晁蓋死於攻打曾頭市的作戰。
之前,晁蓋被宋江忽悠,從來沒有下山。此次看宋江黨羽越來越多,眼見吞掉晁蓋。
晁蓋不願意坐以待斃,親自下山打曾頭市,誰知道瞬間就死了。
這不是宋江藉機殺人,又會是什麼!
看看晁蓋怎麼死的?
晁蓋帶同諸將上馬,領兵離了法華寺,跟著便走。行不到五里多路,黑影處不見了兩個帶路的僧人,前軍不敢行動;看四處時,又且路徑甚雜,都不見有人家。軍士卻慌起來,報與晁蓋知道。呼延灼便叫急回舊路。
走不到百十步,只見四下裡金鼓齋鳴,喊聲震地,一望都是火把。晁蓋眾將引軍奪路而走,才轉得兩個彎,撞見一彪軍馬,當頭亂箭射將來,撲的一箭,正中晁蓋臉上,倒撞下馬來。
眾頭領且來看晁蓋時,那枝箭正射在面頰上;急拔得箭出,血暈倒了;看那箭時,上有“史文恭”字。林沖叫取金瘡藥敷貼上。原來卻是一枝藥箭。晁蓋中了箭毒,已自言語不得。林沖叫扶上車子,便差劉唐,三阮,杜遷,宋萬,先送回山寨。
當日夜至三更,晁蓋身體沉重,轉頭看著宋江,囑咐道:“若哪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 ”言罷,便瞑目而死。
大家看出了什麼?
第一,這兩個僧人未必是曾頭市的人。
法華寺根本就是空寺廟,這兩個和尚顯然是冒充的。
沒有證據說,他們就是曾頭市的人,也有可能是別人派來的。
第二,目標就是晁蓋。
和尚將晁蓋引入伏擊圈以後,就跑了。
隨後一隊人馬衝出來,晁蓋立即中箭,還是毒藥箭。
看來,對方目標很明確就是要殺死晁蓋。
而弓箭未必一箭就射死,所以還用了毒藥箭。
第三,箭上面留名字幹嘛?
史文恭又不是網紅,四處留個名炒作自己。
史文恭如果真正射死晁蓋,就等於和梁山結下天大的仇恨,可能滿門都會被殺。
而史文恭只是一個教頭,奉命行事,為曾頭市服務而已。
他為什麼刻意留名,故意將責任攬到自己身上?
他瘋了?
這更像栽贓給史文恭。
第四,林沖的奇怪表現。
大家注意,林沖讓劉唐,三阮,杜遷,宋萬,先送重傷的晁蓋回山寨。
當時晁蓋帶出來20多個將領,林沖卻讓本來屬於晁蓋心腹的劉唐,三阮,杜遷,宋萬送人。
為啥?
林沖顯然高度懷疑是宋江派人乾的,不相信宋江的人。林沖只安排晁蓋自己人護送,防止路上晁蓋再被暗算。
第五,晁蓋為什麼不直接傳位給宋江?
當時宋江已經是領袖,權勢比晁蓋還大,晁蓋理應傳位子給他。
退一步說,晁蓋想要為自己報仇殺史文恭,宋江也是最佳人選甚至唯一人選。
除了宋江以外,誰還能統帥梁山好漢去攻打曾頭市呢?
然而,晁蓋卻莫名其妙說 若哪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
顯然,晁蓋也明白了道理。
他一來明白可能是被宋江暗算的,不願意傳位給他;二來他如果指認繼承人,心腹中劉唐和三阮都是粗人,吳用又倒戈了,都不合適。唯一合適的就是林沖。而林沖武藝高超,顯然能生擒史文恭。而宋江武功基本是0,不可能捉得住史文恭。
所以,晁蓋此舉等於變相傳位給林沖。
只是,林沖也不傻,隨後立即表示不願意繼位。而宋江迫於江湖壓力,最終找了個不相干且無法上位的盧俊義(他只有燕青一個部下)捉了史文恭,以保證自己上位。
那麼,暗算晁蓋的是誰呢?
宋江麾下善於射箭的人有不少,但花榮絕對是第一的。
花榮此次並沒有跟隨晁蓋下山,很可能就是宋江部署他偷偷跟著,關鍵時候進行暗算。
花榮會殺掉晁蓋嗎?
當然會。
花榮本來就是宋江的鐵桿兄弟,同晁蓋基本沒有交情,殺了也就殺了。
-
13 # 呆若木雞DJJ
晁蓋死於伏擊。從水滸文中看,伏擊的人數不少,至少得有晁蓋兵馬的一半。如果是華榮射殺晁蓋,那麼他必須要與伏擊的兵馬一夥,且預知晁蓋的行軍路線。
但是梁山就那麼些人,交戰之時彼此會認不出來?日後喝酒聊天不會走漏風聲?這成百上千人會被無聲無息的滅口?
就算宋江要除掉晁蓋,他也要找外面的人,不會找梁山內部的人,更不會在梁山人馬眾多時動手。
況且晁蓋死於史文恭之事發生暨久 ,如果是栽贓的話,史文恭為何始終不反駁?要知道這可是分裂梁山力量,摧毀梁山精神信仰的大好機會。哪怕最後被擒殺,史文恭也沒對射殺晁蓋予以否認。
所以,梁山有派系不假,存在權力鬥爭的影子不假,晁蓋或因鞏固權力的需要倉促出戰,因低階錯誤中伏戰死,宋江只是撿了個大便宜,並利用晁蓋之死將全部人馬攏在麾下。
-
14 # 縹緲峰下一粒沙
晁蓋肯定是宋江設計弄死的,已經有很多事情可以證明,這點不用再懷疑。但直接出手的那個人,絕對不是花榮。
原因很簡單,花榮自始至終都相信宋江是個大仁大義的好人。
書中他們初次見面是在宋江殺死閻婆惜之後,走投無路去投奔花榮,但他們其實早就認識,交情很深,否則宋江也不會去了。
花榮為了宋江和上司大打出手,不惜丟了官職反出朝廷上梁山。為什麼他能做到這種地步?因為認同宋江的人品!
晁蓋和宋江是什麼關係?既是老鄉,又是互有恩義的兩個人。宋江幫過晁蓋,晁蓋更幫過宋江,等他上了梁山後更直接讓他做了第二把交椅,可以說晁蓋對宋江是仁至義盡!
這些事情花榮都是知道的,如果宋江讓花榮去害晁蓋,人品就落了下成,別說花榮不會去,就算真一時頭腦發熱去了,之後宋江在他的心裡也不再是當初那個“及時雨”“呼保義”,不可能再一如既往的信任他、跟隨他!
換位思考一下,當你知道某某暗害自己好朋友的時候,你還敢信賴他嗎?不會,只會暗自提防。
而終花榮一生,從沒有動搖過對宋江的親熱和信任,最後還自縊在他墳前,如果他知道宋江暗害晁蓋,那宋江在他心裡也就成了個小人,不值得他這樣。
兇手不僅不是他,也不會是林沖、武松這些比較有節操的人,如果宋江在這些人面前露了餡,就不會得到他們的擁戴。
大家知道,“梁山好漢”是一個統稱,但其中有些人是真算不上“好”的,我認為宋江找的就是這一票不是因為“義”,而是因為“利”聚合而來的人。
那麼是誰出的手呢?很大可能是他:矮腳虎王英!
大家不覺得宋江強壓著扈三娘嫁給他很詭異嗎?扈三孃的武力值是很高的,以宋江的平素為人,對於這樣的人以拉攏為主,怎麼就非得讓她嫁給王矮虎這麼個人呢?這看起來實在太像一場交易,你幫我弄死晁蓋,我給你個美嬌娘!
誠然,王矮虎沒表現過箭術。但如果處心積慮要做件壞事,當然得讓別人懷疑不到自己身上。
“射箭”這種技術想要精通很難,但如果只是使用的話,我覺得王矮虎未必不會。
有很大一部分朋友之所以推斷是花榮,是因為晁蓋是被箭射死的,而花榮號稱“小李廣”,箭術很好。但既然射向晁蓋的箭上寫著“史文恭”會被認為是障眼法,那麼兇手用箭又何嘗不是另一種掩飾呢?
哪怕真追查下去,也只會找到箭術好的背鍋俠,比如花榮。
花榮真是好冤枉啊!
-
15 # 一半秋色
晁蓋死的十分蹊蹺,至少有三點蹊蹺之處:
誰射死晁蓋的呢?大家都說,是史文恭射死晁蓋的。
理由似乎“無懈可擊”,因為晁蓋腦袋上插著的箭,明明白白刻著三個大字“史文恭”。
冤有頭債有主,史文恭似乎就是射死晁蓋“真兇”!
然而,史文恭從來沒有親口承認晁蓋是他射死的,缺少犯罪“口供”,僅憑一支刻著“史文恭”名字的箭,就判定史文恭是殺人犯,這理由真的足夠充分嗎?
並不!
何況,晁蓋帶頭往前衝的那晚,到處烏七八黑的,啥都瞧不見,距離晁蓋至少幾百米的史文恭,怎麼就能一箭射中晁蓋面頰呢?
此其一。
其二,假如史文恭真的射中了晁蓋,肯定會向領導請功的,射殺賊首,大快人心,大功一件。
然而史文恭卻至始至終不發一言,從不覺得射死晁蓋有什麼值得誇耀的,似乎此事和他無關似的,這低調了吧,低調的不符常理。
其三,和尚的蹊蹺。
兩個和尚組團來忽悠晁蓋,連林沖都是瞧出來不對勁,晁蓋卻愣沒看出來,還親自替和尚辯護,“這倆和尚慈眉善目的,一看就是好人”,林沖徹底無語。
走了五里之後,和尚忽然不見了,雖然夜半天黑,瞧不清楚,但和尚在前,士兵在後,緊跟著的,還有幾百火把照亮,怎麼就會突然不見蹤跡了呢?隱身了嗎?
這點非常奇怪,很難解釋的通,但如果和尚是宋江派來的,一切就解釋的通了!
和尚是宋江找的,走到事先設定的埋伏圈,接著殺聲四起,和尚趁亂脫掉和尚裝,換上軍裝,慌亂中,誰會細想和尚去哪兒了……
接著,有一支寫著“史文恭”的長了眼睛的飛箭,朝著晁蓋面頰射來,不偏不倚,正好射中!
這支箭,不是一般的箭,而是要人命的箭,它在毒藥裡浸了七天七夜。
不弄死晁蓋絕不罷休!其心之歹毒,令人膽顫!
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謀殺!謀殺最關鍵一點就是那支箭,必須一擊即中,否則功虧一簣!
誰的箭法最厲害?能夠萬無一失呢?
只有花榮。
花榮上山當天,晁蓋對花榮箭法有所懷疑,花榮搭弓射箭,正好射死了第三隻大雁,這似乎是一種隱喻。
不射第一隻大雁,不射第二隻,偏偏射第三隻。而晁蓋恰巧是第三任梁山之主,第一任杜遷,第二任王倫,第三任晁蓋。
晁蓋之死,宋江難脫干係,而宋江的鐵桿粉絲花榮是劊子手。
-
16 # 鄭非夢妙文
晁蓋之死是《水滸傳》中的一大懸案,充滿了詭異和陰謀。當時晁蓋在深夜偷襲曾頭市的時候突然被一枝流箭射中面頰翻身落馬,就是這枝流箭要了晁蓋的命。雖然這枝箭上刻著史文恭的名字,但是僅憑一個名字其實是難以判定真兇就是史文恭的,這是完全沒有說服力的,甚至連晁蓋自己都不相信射殺自己的就是史文恭,這從他的遺言中就可以判定這一點,當時晁蓋的遺言是這麼說的:
賢弟莫怪我說: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
晁蓋最後的遺言是說給宋江聽的,按說如果晁蓋相信暗箭傷人的兇手是史文恭的話就會在遺言中直接指名道姓了。從晁蓋的語氣中也流露出了自己並不相信史文恭就是真兇的這種態度。
另外,晁蓋是梁山寨主,宋江是副寨主,按照正常邏輯晁蓋預感到自己不行了他會在遺言中將寨主之位傳給二把手宋江,但是晁蓋並沒這麼做,而是說誰要捉住射死自己的真兇誰就是梁山之主。他這番話其實表明了自己對宋江的不信任。
晁蓋的遺言其實是將自己與宋江的矛盾公開化了,別看晁蓋死了之後宋江哭得跟淚人似的,實際上他這是在演戲,貓哭耗子假慈悲。暗地裡還不知有多高興呢!
晁蓋和宋江的矛盾其實是不可調和的,晁蓋之所以劫持生辰綱就是因為不滿朝廷的腐敗和黑暗,因此他寧願撇家舍業也要落草梁山跟朝廷拼個你死我活。晁蓋並不是被朝廷逼上梁山的,是他自己為了天下蒼生主動反上梁山的。晁蓋走得道路就是與朝廷對抗到底。
宋江則不同,他是被動上梁山的,因為當時他怕晁蓋寫給自己的信被閻婆惜向官府告發自己私通梁山的罪名情急之下拿刀殺了閻婆惜,從而不得已到梁山落草。但他骨子裡是朝廷的順民,希望朝廷能給自己改過自新的機會,能招安自己。因此宋江是典型的保皇派,跟晁蓋的主張南轅北轍。
這樣以來晁蓋就變成了宋江招安之路上的最大絆腳石,如果不將其除掉自己的招安就會成為空想,是根本就不可能實現的。於是乎,宋江一直在尋覓幹掉晁蓋的機會。機會終於來了,那就是晁蓋率兵夜打曾頭市之際。
宋江最終選擇花榮作為暗殺晁蓋的執行人。之所以選擇花榮有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花榮是梁山第一神射手而且搞偷襲得經驗非常豐富,由他在暗夜之中射殺晁蓋成功的機率非常大。二是花榮跟宋江關係莫逆,花榮是宋江最忠實的追隨者和擁護者。
想當初宋江在落難時第一個想到投靠的人就是時任清風寨的知寨花榮。在《水滸傳》大結局的時候,花榮吊死在宋江墓前足以證明他跟宋江的感情之深,關係之鐵。
花榮果然不負宋江的厚望,出色完成了宋江交付給自己的絕秘任務,月黑風高之夜他用一枝刻有史文恭名字的箭射向了晁蓋,一箭命中。不過晁蓋並非等閒之輩,他根本就不相信史文恭是兇手,他最終還是懷疑到了宋江頭上,細品的話這在晁蓋的遺言中釋放的這種訊號非常強烈。
晁蓋用生命中最後的力量阻止宋江上位,可惜未能成功。宋江終究還是如願以償登上了梁山寨主的寶座併成功帶領梁山一百單八將接受了朝廷招安,同時也將梁山帶向了萬劫不復的毀滅!
-
17 # 晴朗0506
想多了,思想過敏了。
雖然宋江確實和晁蓋有權力爭鬥,有招安理念不同,但本質上宋江是條好漢,花榮也是好漢,《水滸傳》是寫好漢的故事,讓好漢殺好漢,違背小說宗旨,施耐庵不會這樣寫的。《水滸傳》寫的都是明火執仗,講的是大碗喝酒、快意恩仇,這種謀殺論純屬思想過敏,解讀過度。好好讀小說,暢遊其中不快樂嗎?非得需要無中生有嗎?
-
18 # 大蝦風輕揚
梁山泊原本的頭領是王倫,在林沖火併王倫之後,晁蓋成了梁山泊之主。晁蓋的志向與宋江截然不同,宋江想要實現自己的野心,就必須要上位成為梁山泊之主,擁有話語權,晁蓋就成了宋江最大的障礙。關於晁蓋之死,其實大部分人的傾向都是宋江暗中下的手,而作為梁山箭法第一的好漢,又是宋江鐵桿的心腹,花榮無疑是第一嫌疑犯。
晁宋之爭是必然的結果,不可避免晁蓋原本只是鄆城縣東溪村的保正,因為力氣過人,有一身不錯的功夫,曾有單人將一座青石塔搬運的壯舉,被人稱為托塔天王。後來晁蓋救了赤發鬼劉唐,得知了生辰綱的訊息,晁蓋聯合吳用、公孫勝、三阮等人,號稱七星聚義,誓要取了生辰綱這等不義之財。
在從楊志手中奪得生辰綱後,因參與的白勝被捕,生辰綱事發,宋江捨命報信,晁蓋一夥人才得知脫身。晁蓋也因此對宋江感激涕零,一直渴望報答宋江。在宋江遇難時,晁蓋帶人劫了法場,宋江無奈也被迫上了梁山。
但晁蓋只是一介粗人,沒有遠大的志向,他的最高理想就是成為一名山寨之主,不受朝廷管轄,能夠自由自在,可以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逍遙一生。而宋江雖然是底層小吏出身,卻有滿腔的報國之志,小吏晉升無門,他渴望更高的平臺來實現他的野心。但宋江畢竟是客,晁蓋先上的梁山,又是名義上的梁山之主,是實現他野心的最大絆腳石。
雖然遇難落了草,但宋江並不甘心一輩子只是做一個山賊,他渴望能封妻廕子,光宗耀祖,無奈晁蓋卻只想做一輩子的所謂好漢。所以宋江只能採取措施,透過多結交好漢,多次阻止晁蓋下山,自己帶兵下山行事,一步步地打響名氣,架空晁蓋。即使沒有曾頭市事件,晁宋之爭最終也會明面化。
直到錦毛犬段景柱盜馬來獻給梁山泊時,竟然指明瞭要獻給宋江,晁蓋才意識到了自己已經徹底被架空,宋江的名聲已經徹底蓋過了他。晁蓋也不甘心,執意要帶兵攻打曾頭市,就是他反抗的第一步,只是他未能料到,這一去竟然成了他的最後絕唱。
晁蓋之死宋江的嫌疑為何最大?證據一:在晁蓋帶兵攻打曾頭市之前,神行太保戴宗就已經奉宋江之命去打聽被曾頭市搶走的馬的下落,去了四五日方回,想必已經對曾頭市以及附近的情況有了足夠的瞭解。在晁蓋執意帶兵下山後,宋江的舉動也頗有點詭異。
宋江回到山寨,密叫戴宗下山去探聽訊息。
第五十九回 公孫勝芒碭山降魔晁天王曾頭市中箭
關心名義上的大頭領的安危是名正言順,理所應當的事,為何作者要用“密”這個字?而且安排的是此前就已經去過曾頭市,神行之術天下無雙的戴宗去探聽訊息。以戴宗之能,搶在晁蓋前面安排好一切,也說得過去。
證據二:晁蓋遇伏的情形很詭異。晁蓋帶兵剛到曾頭市,就遇到了法華寺的兩位和尚前來求助,言及曾家五虎欺侮自己、勒索錢財,願為晁天王帶路。常言道“兔子不聽窩邊草”,以曾頭市的生意規模和掌握的財富,實在犯不著圖謀自己老窩邊的一家寺廟的錢財。而且晁蓋剛到,法華寺的和尚就馬上前來求助,於理不合。
證據三:射晁蓋的箭上刻史文恭之名頗有些“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味。史文恭只是曾頭市的武術教師,他不是現代的網紅,也不是埋伏民間,極度渴望成名的極度好名之人,犯不著在所用的箭術刻下自己的名字,以此來為自己揚名。
何況作為一名武藝高強,箭術也不錯的高手,每天想必也會勤加練習,消耗箭支很多,又何必多此一舉將箭上刻上自己的名字?而史文恭作為一名二十合就打敗日後的梁山五虎將之一霹靂火秦明,一身武藝相當了得。作為超級高手,史文恭應該也是有屬於自己的高手驕傲,尋常箭支也就罷了,怎麼可能上陣之時還特意攜帶藥箭?這簡直有辱高手之名。
以宋江愛結交各類人才的習慣,不會在史文恭被捉後,不由分說就將他處死,完全不給史文恭說話的機會。而晁蓋在死後,宋江也完全不急著為晁蓋報仇,反而花了近一年時間來慢慢地謀劃坑盧俊義上山,有點不合情理。
證據四:以晁蓋和宋江的交情,晁蓋的臨終遺命有合常理。晁蓋雖然個性粗獷,豪爽無雙,但也有有情有義的一面。宋江對他有救命之恩,他又有一幫生死兄弟,即使自己死了,也應該會自己的兄弟考慮。而選好下一位接班人就是重中之重。留下“賢弟莫怪我說: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的不靠譜遺命,畢竟萬一完全他遺命的人不能服從,對梁山有不軌之心呢?
而且晁蓋的遺命中也說了哪個捉得射死我的,為何沒有明說哪個捉得史文恭?這說明了什麼,說明晁蓋也有所察覺,他心中不平,所以故意給宋江出了個難題。這才害得宋江費盡心思,花了一年多時間來尋找破局之人,這才害得盧俊義上了梁山。畢竟盧俊義無根無基,只有一個心腹燕青,只有盧俊義不蠢,就不會跟他搶寨主之位。
花榮作為宋江的鐵桿心腹,又有一手高明的箭術,是最大的嫌疑人宋江有很多追隨者,梁山派眾多好漢中,屬於宋江一系的人數也最為龐大。但這些人當中,除了自己的弟弟鐵扇子宋清這個湊數的以外,他的最為鐵桿的心腹當屬小李廣花榮,李逵還算不上。
花榮早在還是清風寨武知寨時,面對犯事的宋江,就已經完全拋下自己的前程,義無反顧地支援宋江,與自己的上司劉高對抗。後來在宋江想辦法坑了霹靂火秦明,迫使秦明上山後,為了安撫秦明,將花榮的妹妹退與秦明這位心性涼薄之人為妻。花榮雖然為難,但仍然選擇聽從了宋江的話。在水滸結局宋江遇害後,宋江的眾多心腹中,也只有花榮和李逵陪宋江上路。
作為絕對的必勝,花榮對宋江來說是可以信任的,也可以安排他做各種髒活累活。花榮無疑也是希望自己的老大哥宋江能更進一步,為此坑沒有深厚交情的晁蓋一把又算得了什麼?換成別人,宋江還會考慮萬一嘴不牢固洩露出去,或者背叛自己怎麼辦。換成花榮宋江就可以完全放心。
而花榮也有被宋江寄以重任的本錢。花榮的綽號就叫做小李廣,以箭法成名。整個水滸之中,在箭術上能與花榮一爭長短的,也就只有方臘手下的大將,綽號小養由基的龐萬春。以花榮無雙的箭術,黑暗之中射中晁蓋臉頰完全不是難事。只是為了以防萬一,還使用了藥箭。
所以說有晁蓋和宋江的矛盾在先,二人矛盾不可調和,儘早會爆發。而作為箭術天下無雙的好漢,又是宋江的鐵桿支持者,花榮就成了射殺晁蓋的第一嫌疑犯。
-
19 # 燭影斧聲
合理性
說花榮射殺晁蓋確實具備一定的合理性,原因無非三點。
第一,晁蓋與宋江的理念不同。
兩人雖然都算出身草莽,但眼界和心性完全不同,晁蓋沒有遠大的志向和長遠的目標,甚至於很享受這種每天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生活。
宋江則是一個有追求、有野心的人,具備出色政客的眼光和條件,他以忠為名,要的是長久的富貴,而落草並非出自本心,說白了,正好應了那句——想當官,殺人放火受招安。
第二,晁蓋的地位受到威脅,整個梁山雖然晁蓋是大當家,但是一多半是宋江帶上山的,包括一些降將也是在宋江許諾招安的前提下歸降的,兩者之間自然更傾向於宋江。
再加上宋江那句以後看功勞排座次,過去不算,直接把晁蓋的嫡系元老派弄沒了地位,而一起劫生辰綱的兄弟,因為宋江報信所以得脫,從心裡也認同宋江,也認同晁蓋,已經算不上晁蓋的死忠。
第三,花榮對宋江馬首是瞻,命都可以不要,而且論箭術,縱觀全書恐怕只有龐萬春能與他一較長短,所以被懷疑是必然的。
於是,宋江為了爭位,暗中指使花榮射殺晁蓋的陰謀論就誕生了,同時,一切看上去合情合理。
對陰謀論的駁斥其實如果看過原著就會發現,這些被過度解讀的陰謀論根本站不住腳。
晁蓋雖然沒有遠見、沒有抱負,和宋江不是一類人,他也享受現在的生活,但是他從來沒有反對過招安,也沒有表過態,說白了,不置可否,所以就這一點而言,二人共存未必會發生矛盾。
另外,連宋江的心腹、毫無心機的李逵都說推翻了大宋之後,晁蓋做大皇帝,宋江做小皇帝,也就是說,無論是誰帶上山的,無論和宋江走的多近,他們首先都明白,晁蓋才是當家做主的。而且梁山各個派系並不是勢同水火。
再者,花榮雖然是宋江的死忠,但不代表他沒有自己的想法,以他表現出來的人品,會為了毫無原則的忠心於宋江,而不惜代價的奉命刺殺晁蓋?這難道不可笑嗎?
有人說,書中沒有明確提到箭是史文恭的,只是箭上有名字,同時晁蓋死前並沒有傳位給宋江,而是說哪個捉住射死他的並立為主,而不是直接說史文恭,這說明他洞悉了宋江的陰謀,所以不想讓宋江上位。
說實話,這更可笑,晁蓋中箭就昏迷,迴光返照說了話就嚥氣了,他怎麼會知道箭上刻著史文恭?如果他洞悉了宋江的陰謀,他說這話的意義在哪?指望害他的人把話傳下去?
最關鍵的一點是,史文恭後來被生擒的絕大部分原因是晁蓋陰魂做祟,纏住了史文恭。難道晁蓋的陰魂也是糊塗蛋?死後也找錯報仇物件?
所以,單憑這幾點就足以否定一切陰謀論,不知道為何還有人在這個問題上研究來研究去,甚至強詞奪理說什麼這是神話成分如何如何。拜託,所有古典文學作品都有神話成分,如果你覺得不真實,就不要再看了,去看喜羊羊與灰太狼更好。
文學作品的過度解讀過度解讀文學作品一直是華人樂此不疲的事,記得初中在學魯迅文章時,一句話,解讀出多種意思,好不容易熬到下課,經過講臺時,聽見語文老師自言自語:“魯迅寫時候都沒想這麼多。”
這種情況確實存在,當時學過一個課文,具體怎麼回事不記得了,外國的,這個人出門帶著個保鏢。後來老師讓我們續寫,也就是留了篇作文當作業。
我覺得好玩,就寫這個人的哥哥出場時帶了一群保鏢,意思就是這一家人都愛裝十三,結果在課堂讀的時候,老師說我這裡寫的好,既說明了這個家族都愛排場,又說明了他哥哥地位遠在他之上……後面還說了幾條我沒記住,我當時都驚了,覺得老師就是老師,讓她這麼一解讀,我明顯感覺自己的作文上升了一個檔次。
我一個初中生的作文都能被解讀出自己都沒想到的意思,更何況那些名人了。就好比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和我只想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怎麼說呢,你說深奧沒毛病,但說啥也不是是不是也行?
總的來說,宋江與晁蓋之間或許在理念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分歧,但遠不至於你死我活,晁蓋不是翟讓,宋江也不是李密。
所以,Sunny一點,人也能開心點。
回覆列表
西樓哥雜談認為,花榮不可能是射殺晁蓋的兇手。原因如下:
第一,在施耐庵眼裡,梁山好漢都是光明磊落的漢子,嫉惡如仇,個個眼裡揉不得沙子,不可能自相殘殺。
第二,以宋江的實力,真要殺晁蓋有一千種辦法,隨便找個藉口就辦了,大敵當前根本沒有殺自己人的道理。
第三,整部水滸傳沒有兄弟之間謀殺的事件發生。如果有作者不可能不告訴大家呀!
因此,說花榮是射殺晁蓋的第一嫌疑犯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