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眾禾影畫
-
2 # 金戈鐵馬
據記載,奧地利維也納人凱爾奈曾發明了直膛線,不過,這種直膛線是為了加速從膛口裝彈,而不是為了使彈旋轉。英國伍爾威奇兵工廠的陳列室內保留有一些17世紀製造的線膛步槍,槍管裡有明顯的旋轉膛線。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美國抗英部隊由於使用了線膛槍將裝備滑膛槍的英國人打得落花流水。15世紀末期,德國人研製出一種線膛槍。說得最為圓滿的可能是下列一則故事,我們不妨展開介紹。
1854年,英國測量員意特沃斯奉命改進槍的效能,正當他無計可施時,忽然間 聯想到小孩玩的陀螺,他認為,陀螺之所以能旋轉,是因為它不僅圍繞著本身的軸線轉,而且陀螺軸線還圍繞著垂直軸線旋轉,轉得越快,站得就越穩,擺動角越小, 因而不但保持方向不變,還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於是,他很快在槍管內刻制螺旋膛線。遺憾的是意特沃斯的成功試驗並沒有受到重視,他研製成功的意特沃斯步槍 也無人問津。直到若干年後的1865年,另一位英國人梅特福在意特沃斯發明的膛線基礎上進行改進,才使膛線在槍上獲得泛的應用。
高速旋轉的物體具有定向性。根據陀螺定向原理,可以讓槍彈彈頭在火藥氣體推動下沿槍管前進時,始終嵌在膛線旋轉的軌道里,以很高的速度轉動起來。當彈頭衝出槍管後,由於慣性的作用,便像陀螺一樣一直旋轉著,既不搖晃,也不翻跟頭,穩定地直朝目標飛去。據文獻記載,義大利至遲在1476年就已有螺旋形線膛的槍支。螺旋形膛線可使彈丸在空氣中穩定地放轉飛行,提高射擊準確性和射程。“膛線”英文為refile,音譯為 “來複”,線膛槍也因此稱為“來復槍”。彈丸必須緊密咬合螺旋形膛線,如果小了,就會漏氣,彈丸有可能會發射不出去的。後來,因為向這種刻著螺旋形膛線槍管裡填裝彈丸實在是一見困難的事情,根本沒有實戰的意義,就逐漸消亡了。15世紀末,普魯士人改進為在槍膛內刻上直線槽,用以減小裝填彈丸時與槍膛摩擦;還把槍彈包上一層浸油的毛織物或麻布,稱為浸油丸衣,用以填充膛線所造成的空隙,並使彈丸能順暢滑動,提高了這種槍的裝填速度。但由於來復線製作成本高和從槍口裝填彈藥不便,所以歐洲的許多國家的軍隊不願裝備使用有膛線的槍。”滑膛的燧發槍射程比線膛的近一倍,但在射速上,滑膛槍開四槍,線膛槍才能開一槍。因為滑膛槍彈丸的直徑一向是比槍管口徑小一些的,而線膛槍的彈丸與螺旋形膛線的槍的情況一樣,非得和槍管嚴絲合縫不可,有些使用線膛槍計程車兵甚至必須用錘子敲通條,把子彈敲進去;線膛槍雖然在射程、精度和威力上有著滑膛槍無法比擬的優勢,但長久以來未曾普及,這是最重要的原因。問題的關鍵在子彈,正是子彈的緣故,使線膛槍這樣的好東西不能推廣。子彈很好改進,只要做的是一種圓錐形的長形彈丸,由柔軟有彈性的熱鉛做成,而且還要它的底部中空成一個圓錐形,這樣,我們做的子彈就可以小余火槍的口徑,在發射時,火藥的熱量和衝擊力作用在彈丸底部,使之膨脹,並封住槍膛的口徑。於是,彈丸的後部就會緊密地鑲嵌進四根陽膛線,使整個彈丸在槍管中旋轉3/4-1轉,出膛後也會不停地高速旋轉前進,直至擊中目標。熱鉛太軟了,沒有多殺傷力。彈丸是長的,我們可以在彈丸的前半部鍍上一層青銅,稱為被甲。這樣,彈丸的前部就堅硬了,後部還保持原有特性。這就是英國第34團的諾頓上尉於1823年發明的。1836年,倫敦的制槍師格林爾先生改進了諾頓上尉的彈丸,1849年,米涅採用了格林爾的設計,生產出著名的、威力可怕的米涅式彈丸。
最早採用膛線槍管的是柯爾特左輪手槍。膛線英文名稱叫萊福,以至於人們常以為是萊福步槍最早使用了膛線。膛線是槍管裡車出來的螺旋形的同心圓,沒有膛線的時候,子彈在槍管裡飛得像個醉漢,而膛線可以使子彈發生旋轉,這樣它飛行得就更穩定,速度也更快。膛線的想法提出來以後,由於當時的加工工藝落後,製作不出步槍使用的長膛線槍管,所以,膛線最早用在了左輪手槍上。這樣,左輪手槍成為當時世界上威力最大,射擊速度最快的手槍,在殘酷的戰場上大顯身手。
-
3 # 迷霧萬丈
最早的槍械是沒有膛線的,由於子彈自身重力和風的影響其精度很差,一百米以外子彈偏差已經很大。膛線的的歷史相當悠久,十五世紀就已經出現,但直到十九世紀才大規模裝備各國軍隊。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決定性的原因是前裝線膛槍裝填速度太慢。由於彈丸必須嵌入膛線才能隨著膛線旋轉,所以彈丸的直徑必須大於膛線的陽線直徑,這就使得前裝線膛槍的裝填非常費力,士兵往往需要用錘子敲擊送彈棍才能將彈丸裝進槍膛。射擊速度也因此降低到滑膛槍的三分之一甚至更慢。這麼低的射速,對於軍隊來說是無法容忍的。所以在膛線發明後的兩百年間,線膛槍在軍隊中只是配角,直到法軍
奧爾良
獵兵隊上尉克勞德·愛迪爾內·米涅(Claude Etienne Minié)在十九世紀中葉發明米涅彈。米涅彈的口徑比前裝線膛槍的陽線直徑要小一圈,解決了填彈困難的問題。米涅彈的彈丸底部有一個圓錐形的小洞。發射時,火藥燃氣使彈丸尾部膨脹,嵌入膛線,隨著膛線高速旋轉出膛。由於米涅彈的直徑小於槍管口徑,使得裝填更為容易,前裝線膛槍的射速大為提升。解決裝填問題後,前裝線膛槍迅速在全世界範圍內大規模普及。為了保證槍管的剛度和耐用度其製作方法一般都是鍛造。所以槍管材料都是鍛造鋼。每個國家使用的材料都有所差異,不同槍械的製作材料都有所差異。總的來說鍛造鋼含碳量不會太高,一般都低於45號鋼,但其合金含量比較高,如鎢和錳。其製造方法一般是使用拉刀。拉刀在往直線拉的同時還要旋轉,這樣就拉出了旋轉的膛線。 -
4 # 小王子木有錢
膛線亦稱來復線,槍膛內呈螺旋形凹凸的線。凹下的部分稱為陰膛線,凸起的部分稱為陽膛線。膛線的作用是使彈頭旋轉運動,以保持飛行穩定,提高命中精度和增大侵徹力。膛線的條數一般為3~12條.膛線按截面形狀分為矩形膛線、梯形膛、弓形膛線、圓弧形膛線、多弧形膛線、多邊弧形膛線等。
過去只有滑膛槍,子彈在槍管中來回撞擊,精度很差。所以只有將大量的官兵並排射擊,以提高子彈密度來減少由於精度低造成的命中率低,我們在電視上可以看到近代歐洲經常有幾排幾排計程車兵在那裡打排槍呢,俗稱線列步兵的“排隊槍斃”戰術。
而且早年的槍械工藝水平差,零件公差大,火藥殘留嚴重,致使彈丸與槍膛咬合不能太緊密。一般來說,歐洲18世紀的火槍,彈丸與槍膛遊隙一般在1.5至2.5mm之間。彈丸蹦蹦跳跳出膛之後往哪兒飛,只有上帝才知道。所以歐洲人上戰場之前都要畫畫十字,祈禱上帝不要這麼早就召見自己。
低擊發率、低命中率使得單獨一支滑膛槍的火力可以忽略不計,只有排列成密集橫隊,才能取得較好的殺傷效果。有鑑於此,歐洲列強立刻達成了共識:大家站好幾排,把槍端平摟火,反正打不著A也能打到B,生死全憑運氣。線式戰術於是就主導了歐洲戰場,排隊槍斃開始流行。
而且在滑膛槍時代。士兵由於火藥裝填錯誤、彈丸重複裝填以及槍械故障等因素,啞火槍支可以佔到總數的20%以上。據說在南北戰爭時期,一個士兵上戰場後在一支步槍裡填了23顆子彈。估計是第一槍沒打出去,就再裝一顆,還不響,再裝一顆……直到槍膛被裝滿為止。
其實膛線的的歷史相當悠久,十五世紀就已經出現,但直到十九世紀才大規模裝備各國軍隊。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決定性的原因是前裝線膛槍裝填速度太慢。
由於彈丸必須嵌入膛線才能隨著膛線旋轉,所以彈丸的直徑必須大於膛線的陽線直徑,這就使得前裝線膛槍的裝填非常費力,士兵往往需要用錘子敲擊送彈棍才能將彈丸裝進槍膛。射擊速度也因此降低到滑膛槍的三分之一甚至更慢。
這麼低的射速,對於軍隊來說是無法容忍的。大家可以想想英法聯軍被德國人馬克辛機槍屠殺的場面就知道,快速的射擊對軍隊的火力壓制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膛線發明後的兩百年間,線膛槍在軍隊中只是配角。直到法軍奧爾良獵兵隊上尉克勞德·愛迪爾內·米涅在十九世紀中葉發明米涅彈。
米涅彈的口徑比前裝線膛槍的陽線直徑要小一圈,解決了填彈困難的問題。米涅彈的彈丸底部有一個圓錐形的小洞。發射時,火藥燃氣使彈丸尾部膨脹,嵌入膛線,隨著膛線高速旋轉出膛。由於米涅彈的直徑小於槍管口徑,使得裝填更為容易,前裝線膛槍的射速大為提升,於是線膛槍開始在世界迅速普及開來。
來復線是槍管中的膛線又一個稱謂。現代製作膛線的方法主要的有以下幾種:
Broach Cut Rifling: 拉切式產生來復線。 用多次、多鑽刀拉過槍管的方式, 逐漸產生所須的來復線陰槽深度。在1950年代,由Remington 的工程師首創。現今大多數高品質的槍管用此法生產。
Cut Rifling: 切削式產生來復線. 使用單一鉤狀切刀, 慢慢的、 一條一條的製出來復線, 是最早的生產方式。 如今只有最精密, 最高階的槍管以此種方式生產。
Hammerforge(錘鍛):現代製造槍管膛線的方法,多用來製造多角型膛線,適合大量生產槍管,由德國在1930年代發明。
它的作法是將槍管鑽一個比陰膛直徑稍大的洞,將一根和槍管內膛形狀相反,貫串整根槍管的高硬度模杆放在洞中,然後以機器在槍管外錘打,把鋼材擠到緊貼模杆,然後將模杆抽出,模杆突出的地方所壓出的就變成陰膛線了。
線膛槍的保養是的大問題。槍管要經常清洗,不經常清洗的話,輕則影響使用壽命降低命中率,重則有炸膛的危險,而滑膛武器就好的很多。
-
5 # 咖哩咖哩醬
今天,我們早就應該採用步槍,但是這項技術的發展和成熟至少需要350年的時間。步槍最早出現於16世紀,但由於工藝粗糙,步槍的效能不適合使用,極為不便。因此,直到鍛鐵的碳含量降低和硬度增加,它才大規模地使用了300年。火炮才剛剛開始大規模使用。早期的步槍是透過手動手輪機械或省力的液壓機械拉制的。首先,透過鍛造完成粗糙的圓柱形鍛鐵坯料,然後將圓形坯料固定在圓形坯料的液壓鑽孔機上。擰開一個長圓孔,這是當時的火槍槍管。繪製來復槍的過程實際上並不複雜。槍匠手中有多種步槍刀片,其中大多數槍柄都是這樣生長的:該線膛機具有一系列的緊韌體和螺旋調速裝置,可以調節線膛刀頭的轉速,從而可以抽出具有所需纏繞距離的線膛。在步槍的早期,由於加工簡單,出現了六邊形和八邊形形狀,但是由於對子彈製造有很高的要求,圓形彈藥筒很快將其消除。在下面的圖片中,左側是惠特沃斯(Whitworth)發明的六邊形步槍,中間是其改進版,右側是英國皇家炮工廠RGF發明的彈頭的凸點步槍。
-
6 # 節奏7807
膛線,又名來復線。由於其截面形狀類似風車,又稱風車線。膛線可以說是槍管的靈魂, 膛線的作用在於賦予彈頭旋轉的能力, 使彈頭在出膛之後, 仍能保持既定的方向。
雖然在15世紀就有使用膛線的紀錄,但是由於製造工藝的困難, 直到19世紀才得以普及。
槍管中下凹的部份稱為陰線,凸起的部份稱為陽線。一般而言,槍械的口徑應是從來復線的陽線到陽線的距離,但是例外太多,已成不了一個原則。比如說.38和.357是一樣的口徑,只是一個量的是陽線到陽線的距離,一個量的是陰線到陰線的距離。當然,兩者的彈頭長度有所不同,但光以口徑而言是一樣的。膛線的數目,沒有一個標準,從春田兵工廠的1903A3的2條到Marlin所謂的Micro Groove的22條。
陰線的深度在現代的槍管中,大部份是在0.004到0.006寸之間。但是陰線和陽線的形狀,又是一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情況。
膛線的的歷史相當悠久,十五世紀就已經出現,但直到十九世紀才大規模裝備各國軍隊。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決定性的原因是前裝線膛槍裝填速度太慢。由於彈丸必須嵌入膛線才能隨著膛線旋轉,所以彈丸的直徑必須大於膛線的陽線直徑,這就使得前裝線膛槍的裝填非常費力,士兵往往需要用錘子敲擊送彈棍才能將彈丸裝進槍膛。射擊速度也因此降低到滑膛槍的三分之一甚至更慢。這麼低的射速,對於軍隊來說是無法容忍的。所以在膛線發明後的兩百年間,線膛槍在軍隊中只是配角,直到法軍奧爾良獵兵隊上尉克勞德·愛迪爾內·米涅(Claude Etienne Minié)在十九世紀中葉發明米涅彈。米涅彈的口徑比前裝線膛槍的陽線直徑要小一圈,解決了填彈困難的問題。米涅彈的彈丸底部有一個圓錐形的小洞。發射時,火藥燃氣使彈丸尾部膨脹,嵌入膛線,隨著膛線高速旋轉出膛。由於米涅彈的直徑小於槍管口徑,使得裝填更為容易,前裝線膛槍的射速大為提升。解決裝填問題後,前裝線膛槍迅速在全世界範圍內大規模普及。
丹麥的Rasmussen和英國的Metford(William E. Metford),這種圓形的陰線據說可以減少槍管的殘留物,日本的99式步槍就是使用這種陰線。 Mannlicher是奧地利的兵工廠,這種陰線上寬下窄,據說彈頭比較容易旋轉,因此出槍口的初速會比較高而可以及遠。另外常聽到的有Ballard膛線,它是一種黑火藥時期有名的長射程步槍,這種膛線採用寬淺的陰線,和現代Marlin 的Micro Groove類似。
來復線旋轉的程度,稱為纏距. 如果須要愈長的距離來完成360度的旋轉,稱為慢. 較短者稱為快. 例如說在12寸之內完成一圈的要比9寸內完成一圈的慢. 纏距的差別主要在於是否能使彈頭穩定,不穩定的彈頭除了沿著目標線旋轉,還會翻跟斗,產生靶紙上產生Keyhole的現象。
槍管的長度對射擊的初速,有很大的影響. 在一定的長度內,越長越好,這是人類很早就發現的事實.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各國使用的步槍槍管長達30寸以上,因為當時的戰術想法是想要步槍兵能及遠. 但是在一定的長度之後,其所能取得的效益有限,只是徒然增加重量,而且使用不便. 因此後來標準的步兵武器槍管長度,大多減少到20寸到24寸之間.
有人開始使用合成材質如碳纖維等,包裹鋼管,一來由於彈頭仍需在高速和高壓的情況下透過槍管,因此內部仍以各式各樣的鋼材最為理想,但是外部使用合成材質可以增加散熱性,減輕槍管的重量,這樣的槍管如今仍然十分稀少昂貴,而且直徑遠大於普通槍管. 相信將來的發展應是朝此方向,以內外物理性質相異的材料,經由加工合成.
槍管的要求不只是堅硬,抗壓和高溫. 另一個必備的特性是韌性,也就是說槍管還要具有一定的彈性. 否則太硬會造成金屬太脆的結果. 有一些早期生產的M1903A1,其槍管即有這樣的問題,如果持續射擊,有造成炸燬槍管的結果.巴西的槍廠Taurus(Taurus),在1998年開始,推出了一系列以鈦(Titanium)為材質的左輪槍,號稱又輕又耐久,幾乎不可能生鏽,但是它的槍管部份,還是須要用鋼材,因為鈦金屬雖然堅硬,卻仍然無法滿足作槍管所須的各項條件.
5.56mm為例:
度數= arctan(Pi*直徑/纏距) 直徑和纏距都以英寸為單位
5.72=arctan(3.1415*0.223/7)
以纏距1:7而言, 纏度為5.72度。
最佳纏距的決定:1920年代就發現的一條公式可以決定最佳的纏距, 稱為Greenhill公式(Alfred G. Greenhill, 1847-1927),
在彈頭初速為1500fps到2800fps間時:
纏距=150*(彈頭直徑)* (彈頭直徑)/ (彈頭長度)
以147 grain, 1.125寸彈頭的軍用子彈為例:
12.649=150*(.308)2 /1.125 因此, 最佳的纏距應在1:12到1:13之間
在彈頭初速高於2800fps時:
纏距=180*(彈頭直徑)* (彈頭直徑)/ (彈頭長度)
(所有度量使用英寸)
以此方法決定出的纏距和彈頭配套, 可以得到最穩定的射擊結果。
計算來復線的角度, 可用以下的公式:度數= arctan(Pi*直徑/纏距) (直徑和纏距均為英寸)
4.37=arctan(3.1415*0.308/12.649)
來復線產生方法, 是先在槍管鑽出孔洞之後, 現代主要的有三種:
Broach Cut Rifling: 拉切式產生來復線。用多次、 多鑽刀拉過槍管的方式, 逐漸產生所須的來復線陰槽深度。1950年代, 由Remington 的工程師首創。現今大多數高品質的槍管用此法生產。
Button Rifling: 紐扣式產生來復線。用高壓將一個形狀和來復線相反的紐扣狀物體, 擠過槍管內部而產生來復線。
Cut Rifling: 切削式產生來復線。使用單一鉤狀切刀, 慢慢的、一條一條的製出來復線,是最早的生產方式。如今只有最精密,最高階的槍管以此種方式生產。
膛線是槍的指紋(即不同的槍,子彈透過時有不同的膛線記號,就象人的指紋):
膛線是為了讓子彈可以旋轉而在槍身上刻上痕跡、子彈在透過膛線時候、在子彈的外側也被刻上痕跡叫做膛線記號。別名·指紋槍。走私的東西一旦使用過的話就會被警察登入在案、在此之後如使此槍犯罪就會重要的資料。
膛線的加工是用胸針之類的專用工具製作的、但即便是用同樣的胸針、受工人和製造裝置的影響、即便是同一個製造商的同一製品也不可能有完全一模一樣的膛線。也就是說造出同樣的膛線記號的槍是不可能的。
只是隨著如今流行的冷間鍛造法(cold hamming)槍的膛線是衝壓成形方法制成、所以與胸針製造的膛線相比各個的樣子都很相似。因此、膛線記號的嚴密的特性也變困難
膛線種類編輯
炮用膛線分為三種
等距膛線、漸速膛線和混合膛線。
等距膛線
是指膛線的纏角不隨纏度(纏距)變化而變化,纏角始終如一的膛線,也就是說若將炮管展開成一平面,等距膛線將是一條直線,等距膛線常用在反坦克炮等平射炮上。
漸速膛線
是指膛線的纏角隨纏距的變化而變化的膛線,這種膛線的好處是可以減小在炮管根部的磨損(彈膛處纏角為0),這種膛線的纏角是隨纏距的增大而單向增大的,也就是越靠近炮口處纏角越大,若將這種這種炮管展開,膛線將是一條曲線,漸速膛線常用在短身管的榴彈炮上,經過漸速膛線的彈丸做的是加速度的旋轉。
混合膛線
是指膛線的纏角隨纏距的變化而變化的膛線,在炮管根部靠近彈膛的地方沒有纏角,而隨著纏距的增大纏角也會增大,但與漸速膛線不同的是,混合膛線的纏角增大到一定程度就不再變化,如果將炮管展開這種膛線將是部分彎曲,大部分是直線的,混合膛線常用在加農榴彈炮等較長身管的火炮上。
製作方法編輯
刮刀法
用一根比手槍內徑略紉的鋼棒,在它的特定部位刻挖一個槽,安裝一塊硬質合金鋼片,鋼片上有一條或二條凸出的有一定傾斜角的帶狀體,前端有利削部,並可調節凸起高度。在一條膛線位置上來回拉動數十次,就切副出一條陰膛線,然後調節位置再切刮下一條。這種方法切奇數或偶數的膛線一般用單刮刀,切偶數的膛線可以用雙向刮刀。也可以在相對的位置安裝單刮刀,雙刮刀或三副刀,一次切出2至6條膛線。
鉤刀拉削法
手動木質拉床
手動木質拉床
把鉤狀切刀安置在比槍膛直徑略細的鋼拉桿上,鉤形刮刀刃口的高度可以透過調節拉桿層部的螺絲來調節。每拉動透過槍管一次,拉桿移動幾微米,隨著槍管的勻速旋轉,拉削出一條有一定纏度的陰膛線,達到預定寬度後,再換位置拉第二條膛線。早期的線膛槍拉一條陰膛線只要拉削二十次左右,而一支較好的槍拉削同樣的陰膛線要拉削一百次左右。拉的次數越多,形成的拉槽越細,越精密。
早期美洲殖民者製造膛線就採用了鉤刀拉削法,其採用的工具是很簡單的手動木質機械,殖民者自己就能製造。
組合環形刀拉削法
在一根拉桿上固定25至30個硬質合金鋼環,每個鋼環之間的距離相等,每個鋼環上加工有與陰膛線數量相同的等距的刮刀,每把切刀可循其纏角與下一個環上的切刀相連,從頭連到尾部即可視為一條螺形線。每一個環上刀刃的突出量略大於前一個環,形成一組系列切刀,所開的槽具有穩定的寬度,深度和間隔,這種組合環形拉削刀透過槍膛—次.則可切削出全部的陰膛線,縮短工作時間,提高了產量和質量。
頂錐(或膛線衝子)擠JE法
用一箇中段截面形態與線膛內截面形狀相同的硬質合金(如碳化鎢)無尖彈頭形頂錐,透過內徑比頂錐略小的槍管光膛時,槍管金屬在頂錐的強力頂壓下,透過槍膛,使膛內徑略有增加,頂錐外表凸出部擠過膛內壁形成變形,即陰膛線,凹入部沿槍膛並緊貼內影擠過形成的變形,卯陽膛線。並因承受的大壓力使膛內壁表面金屬密度增加,硬度加大.同時完成了鉸除疵點和製作膛線二返工序。膛內壁由於頂錐的堅硬與平滑的表面擠過而變得光滑。使得槍管的壽命成倍延長。這種方法最早是由德華人發明,70年代以後各國在生產槍管時已普遍採用。
冷精鍛法
槍管徑向冷精鍛成型技術實質上是屬於精密旋轉鍛軸工藝型別,是無切屑精密成型的方法。冷精鍛工藝是在專業精鍛機上,將槍管毛坯件一次鍛打出線膛和彈膛,其內膛的精度有芯軸保證。由於精鍛工藝可以提高槍管的強度、射擊精度,進而提高槍管的壽命,減少初速下降,對提高槍械效能起到了關鍵作用。西方發達國家普遍採用精鍛工藝,中國也於80年代後引進了這一技術。
無論用哪種方法制作膛線,在足夠大倍數的顯微鏡下觀察,都有很多裂紋留在凹槽的拉溝內,像鋸齒形指向刮刀前進的方向。即使經過拋光後鍍鉻,仍然可以觀察到。而切削加工過程的平移會產生隨機的拉溝距離變化,形成穩定的特徵。槍管鋼材的材質也不是絕對均質的,管內壁上必然有些地方要硬一些,刮刀加工到此時會有不同的效果產生。金屬的碎屑會有微觀下直徑的變化,在發射時就會出現:彈頭軟金屬上產生重複的痕跡。即使用頂錐加工後再拋光到摩氏8級,達到鏡面效果,也會有其家族特徵(同一頂錐製成所留下的特徵),因為頂錐之間都有因加工形成的微小差異。而隨著射擊次數的增加。會產生隨機性的磨損、鏽蝕斑和化學氣體腐蝕痕,形成個體差異。工廠在生產中,會在一臺擠壓機上備置二個以上的頂錐,通常是隨機交替使用,並不特定一個頂錐一次擠壓出幾根槍管的膛線。一個工序車間會有多臺擠壓機同時運作。雖然一個頂錐理論上可以擠出上千支槍管的膛線,但每一個批號的槍管會有細微的膛線差異,只要放大到足夠的倍數,是可以區別其家族特徵的。
-
7 # wolf76812
最早定型的量產膛線步槍應該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研製的惠特沃斯火帽擊發前膛槍,六邊形膛線,1858參與英國武器部測試定型,變形槍裝備瞄準鏡,但由於價格昂貴和後裝槍的出現讓其淡出英國軍隊,但在北美很受歡迎,該槍最大戰績為南軍於900+米擊殺北軍將領約翰·塞奇威克。該類槍使用彈/膛機械貼合理念而非現今流行的變形貼合理念。只是因不合時宜的前裝而被淘汰。
-
8 # 利刃號
在介紹線膛槍之前,讓我們先看看滑膛槍吧。
滑膛槍一般是彈丸直徑小於槍管口徑,這會帶來兩個問題:一是彈丸和槍管之間的空隙會漏氣,這會影響射程。二是彈丸實際上是可以在槍管中小幅彈跳的。這樣彈丸出膛時就和槍管軸線有一定的偏差。
當然了,線膛槍也沒有傳說中那麼不準。靶場條件下,對200米的線列目標,仍有一定的命中率。但是,這是在靶場條件下。實際戰場上,線列步兵要承受黑火藥開火後的濃煙與巨響,密集線列中的相互推搡,以及巨大的精神壓力。所以滑膛槍在實際戰場上的命中率,有時候會低的嚇人。
比如1812年的薩拉曼卡戰役,英軍一共發射了35萬發子彈,卻只造成了法軍8000人不到的傷亡。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得使用線膛槍。原理很簡單,就是陀螺效應。線膛槍實際上很早就出現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1493-1519)就有自己的簧輪線膛槍。
但是為什麼線膛槍沒有走上實際戰場呢?原因很簡單:裝填困難。
我們知道,如果彈丸直徑小於槍管口徑,那麼根本就不會被膛線壓迫旋轉。所以彈丸的直徑必須大於槍管口徑。然而彈丸和槍管都是硬質材料,這樣的話,對於前裝槍,裝填基本就是把彈丸擠進去,甚至要用小錘子錘進去,過程相當困難。所以早期的線膛槍基本就是獵用和打靶。
早期線膛槍基本就是小錘子砸通條(一根長管子)把彈丸捅進去,相當費勁且耗時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當時的黑火藥發射後,殘渣會淤塞在槍管中,結果就是裝填更加困難,所以根本無法軍用。因此距離線膛槍走上戰場還要等上很久。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得把槍設計成後裝槍。就算是硬擠進去,也會輕鬆很多。
如果只是擠這麼一小段,肯定比從槍管擠容易很多。實際上,這就是現在在用的方法在發射後的但頭上可以很明顯的看到膛線刮擦的痕跡後裝線膛槍出現在19世紀初。比如霍爾M1819後裝槍。但是此時距離後裝槍大規模裝備還有很長一段時間,為何?主要原因並不是因為頑固軍官的阻撓,而是一個很簡單的事實,漏氣。
早期後裝槍的閉鎖都不是太嚴密,而漏氣不僅會影響射程,對射手還有潛在的危險。曾經有一款左輪手槍就有漏氣問題,如果姿勢不正確,甚至漏出的高壓氣體會切斷手指。而歷史上,後裝線膛槍和前裝線膛槍是同步發展的。
後期的前裝線膛槍的彈藥是這樣的。彈頭在下面,上面是黑火藥,用紙包上。彈頭直徑小於槍管口徑,但是彈頭的底部是一個空腔。這個空腔在發射時會因為受熱以及高壓氣體的壓迫而膨脹,膨脹後的彈頭尾部直徑就大於槍管口徑了,這樣就完成了閉鎖。
-
9 # 蒸汽裝甲艦
今天我們早已把槍炮裡的膛線視作理所應當的東西,但這一技術的發展和成熟花費了至少350年的時間。
膛線最早出現在16世紀,不過因為工藝粗糙,線膛火槍的效能不行使用也極為不便,所以曾經長達300年沒能得到大規模應用,直到鍛鐵的含碳量降低硬度提高之後,線膛槍和線膛炮才開始得到大規模應用。
早期的膛線是依靠人力手輪機械或者稍微省力一點的水力機械拉制的,首先需要透過鍛打完成一根粗製的圓柱形鍛鐵坯子,然後把圓坯固定在水力鑽床上,在圓坯裡面旋出一個長長的圓洞,這就是當時前膛槍的槍膛了。
拉制膛線的過程其實也不復雜,槍匠們手裡都有多種拉制膛線的刀頭,大多數是長成這個樣子:
拉膛線的機床上有一系列緊韌體和一個螺旋狀調速裝置,可以調整拉制膛線的刀頭旋轉的速度,這樣就可以拉出想要的纏距的膛線了。早期的膛線為了加工簡單,還曾經出現過六角形和八角形,不過由於對子彈製造的要求太高,很快就被圓形槍膛給淘汰了。
下面圖片裡,左邊是惠特沃斯發明的六角膛線膛炮,中間是其改進型,右邊是英國皇家制炮廠RGF發明的彈體凸點膛線。
-
10 #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大多數線膛炮、現代手槍、步槍和一些霰彈槍槍管裡都有所謂的膛線。 膛線由螺旋形切割或形成的凹槽組成,沿槍炮管縱向延伸。 膛線在槍膛裡,使彈丸旋轉穿過槍膛。因為子彈是長條形的物體,所以為了準確起見,它們必須在飛行中旋轉。順著槍管往下看,你可能會看到膛線。 可以在槍管上車出任意數量的槽脊和凹槽。它們也可以向左或向右盤旋。比較常見的幾種膛線樣式有4/右、5/右、6/右、6/左、8/右、16/右。
當槍炮管被製造出來時,它們最初是一根實心的鋼棒。在鋼棒的中心鑽一個洞,然後把膛線車在槍炮管裡。 現代槍炮製造商使用三種基本加工工藝來加工槍炮管內的膛線。
現代拉削膛線的方法是使用一根淬硬的鋼棒,鋼棒上有幾個切割環。 每一個連續的切割環直徑稍大,當拉刀上的最後一個環沿筒體向下移動時,就可以獲得凹槽所需的深度。切割環周圍有均勻間隔的間隙,當拉刀杆被拉動穿過槍管時,拉刀杆旋轉,形成了螺旋膛線圖案。 可能今天最常用的加工步槍槍管膛線的方法是紐扣膛線法。
模頭擠壓法使用不同的方法在槍管上形成凹槽。使用一個非常堅硬的模頭,壓入槍管內。 然後,在非常高的壓力下在槍管中形成凹槽。在槍管中形成膛線的壓力使槍管內部變硬並拋光。
加工膛線的最新機械加工方法是透過錘鍛。錘鍛產生一種稱為多邊形膛線的膛線。淬硬鋼心軸的外表面形成膛線形狀。將心軸插入槍管坯料中,並對槍管的外表面進行機械錘打。錘擊迫使槍管材料向下抵靠心軸,槍管的內表面呈現心軸的形狀。然後將心軸從槍管中取出,並清理槍管的外表面。多邊形膛線可以有不同的模式。最常見的多邊形圖案是6/右和8/右。
最新加工膛線的方法是透過在電流下溼法蝕刻槍管內部而形成的。槍管內的金屬實際上被侵蝕或溶解,在槍管內形成凹槽。具有膛線形狀的金屬條的電極(陰極)被放置在槍管(陽極)中,並且該元件被浸沒在鹽溶液中。施加電流,電極沿著槍管向下移動,並扭曲以產生螺旋形凹槽。當電流從槍管流向電極時,金屬被電解去除,從而在圓筒中形成凹槽。這一過程在槍管內很快形成膛線,並且不需要消耗性工具。
-
11 # 紅色手電筒
膛線出現的時間比較早,根據一些文獻記載不同,最早的出現在十五世紀,德國的一個文獻是記載在1498年,一個叫凱爾奈的維也納人發明了膛線,還有一個義大利的文獻記載,在1476年的一份檔案中出現了“帶有螺旋槽槍管的槍械”,不過更具體的情況說明沒有。
這個是炮膛,不過膛線看的更清楚一些。
膛線加工屬於深孔加工,現在由於機床的進步,相對容易了一點,不過那也是一種費勁的機加方式。
加工膛線是槍械生產中最精密的部分。實際上控制槍械私自濫造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控制生產膛線的各種裝置工具。
膛線最早的目的是方便裝填子彈,當時的發射藥是用黑火藥,裡邊的殘渣比較多,所以清理起來還比較方便。而到了使用無煙火藥作為發射藥以後,火藥的殘渣就比較少了,而膛線也開始變成螺旋前進的,這樣利用所謂的陀螺效應來提高彈丸的遠距離命中精度和有效射程。
前邊兩種膛線用最多,後邊的兩種用的比較少,而前邊的兩種膛線都是大英帝國的榮譽產品,這也為在輕武器發展上缺乏建樹的英國爭得了一份獨特的榮譽。
不過呢,這個過程用了又幾百年的時間,到了19世紀,英華人研製成功了兩種膛線成為了步槍的標準膛線,一種叫做美特福膛線,這種膛線也叫做弧形膛線,這種膛線是使用淺陰線和帶圓角的陽線,這種膛線對於黑火藥比較適合,能夠比較方便的清理槍膛內的殘渣。
不過,這種膛線不太適用於無煙火藥,英華人為了匹配無煙火藥就研發了恩菲爾德膛線,這種膛線是陰線和陽線都是方角。現在的步槍上基本上用的都是這種膛線。
各種拉刀,當然這個不是用來做膛線的。
槍管精鍛是最近比較常見的加工方式,大有全面取代拉制膛線的趨勢。有點錢的廠子都開始用這種方式來製造槍管了。
膛線是在槍管上用各種機加的辦法加工出來的,原來主要是用拉刀拉出來,現在有精鑄、精鍛等各種工藝,現在有可能還可以利用3D打印出來,但是膛線是和槍管同樣的材質,大部分步槍為了防止槍管生鏽,會在膛線上鍍一層鉻,不過狙擊步槍上有的不加這一層膜。
回覆列表
膛線最早在十五世紀就已經出現,那時人們發現滑膛槍發射的子彈總是愛翻滾,彈道不穩定,而給槍管內刻上螺旋溝槽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但當時的火槍都是前裝槍,有來復線的槍裝填反倒更困難。直到十九世紀,後裝槍出現,來復線的優勢才體現出來,來復槍才大規模裝備各國軍隊。
膛線是螺旋狀凹溝,當彈頭透過槍膛時會因而產生旋轉,在膛外飛行時形成陀螺儀式的穩定效果,彈頭可以飛得較遠,彈道也比較穩定,早受到的空氣阻力的力矩會使子彈繞其質心前進的方向進動。膛線的旋轉角度必須要根據彈頭的重量、長度、以及速度來考慮。膛線根據旋轉的方向可分右旋、左旋(從射手方向看去)。來復槍膛線常用的條數有:4、5、6、8條,火炮的膛線要多一些,最多可以達到一百多條。
最初的膛線採用單點鉤切法,是用一個帶鉤的拉刀反覆拉切而成,效率非常低。
現代製造膛線的方法主要採用多點拉削法、模頭擠壓法,錘鍛法 。多點拉削是釆用成型拉刀,其溝槽與膛線正好相反,一次拉削即可把膛線加工好。模頭擠壓法和錘鍛法都採用一根模芯,模芯上的凹槽與膛線相反,採用塑性變形的方法使槍管毛坯與模芯緊密包裹而形成膛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