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漂的應用有哪些技巧?
16
回覆列表
  • 1 # 楊今日

    在天然河道釣魚,與正規魚池差別很大。不僅有深有淺,有溝有坎,有灣有汊,而且有雜草、浮萍和蒲葦等等。因其自然環境很複雜,所以在選擇釣點,使用釣具和垂釣方法諸方面,也與正規魚池區別很大。

    到天然河道釣魚,擺在首位時是選擇釣點。釣點選擇的優劣與否,直接關係著一天釣獲量的多寡。一個富有經驗的垂釣者,到了釣場後除了要仔細察看環境之外,總是要在深、淺、草空和草邊等處先多打幾處窩子,以便擇優選定。下誘餌20~40分鐘後一下鉤,就會發現有的窩中連連上魚,有的稀稀拉拉,有的無魚光顧。這時應果斷捨棄魚少和無魚問律的窩點,再選一二處新窩下誘餌。只有不斷淘汰無魚和魚少時窩點,保留上魚頻率高的“旺窩,才能提高釣獲量。

    另外,在開始選取窩點時,窩與窩之間不宜離得太近。距離近雖然釣起來方便省勁,但往往上魚率不高。尤其重要的是,切不要等窩子無魚上鉤都“乏”透了再補窩或另找新窩。這是因為自然河道既無人撒放魚苗又經常有人狂網濫捕和電魚,所以魚稀魚少進窩慢,這是河道釣魚的—大特點。打上窩有時等上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多小時才發窩,這段時間就白白浪費掉了。一天打幾次窩,就會有幾段歇竿的空白,影響釣獲量是不言而喻的。正確的做法是:當舊窩上魚速度一減慢,就應及時另脆新窩下米—,然後再在舊窩釣一陣,見新窩一有魚星泛起,將上魚率較高的舊窩補上米後,立即挪往新窩。這樣,舊窩未“乏”,新窩已“發”,交替下鉤,等著窩發的間斷時間縮短了,甚至設有了,自然就節省了時間,提高了上魚率。

    在河道釣魚與在魚池釣魚最突出的不同點是:魚池多以定點守釣為主,而河道則是以多點交替釣和走釣為主(魚密度較大的河道,當然也可以採取定點守釣的方法,但一般不如多點輪流釣上魚率高)。因而在釣具的運用上與魚池亦有不同。首先是用竿。在魚池絕大多數使用的是既輕巧靈便,又上魚率高的“臺釣”竿,而在河道就必須使用長而輕的傳統釣竿。釣竿因其長,既可釣遠也可釣近,既可釣亮水又可釣草洞等等,短竿、“臺釣”竿就沒這個優越性。其次是浮漂。在魚池使用細長尾風漂既普遍又實用,而在河道使用什麼浮漂就要看具體情況了:釣亮水可用細長尾風漂;釣草洞就要用稍短些的風漂;而進行多點垂釣因其河底深淺不一,就要使用蜈蚣漂,其優點是既可避免不斷調漂的麻煩,配以細線、小鉤和小墜還可提高靈敏度,缺點是長竿定點釣或面向Sunny釣不容易看準漂的反應。

    用浮力大的浮漂釣離地,把鉤餌拋到水流上游,讓浮漂隨著水流自然走,這樣看到浮漂有異常反映就提幹,如果浮漂到了下游位置沒有訊號就提幹重新向上遊拋竿。注意打窩子直接打到上游下鉤位置,這樣餌料隨著水流也會向下自然形成一個條形誘魚窩子。這個釣法就是累些,注意力也要集中,可以採取搓餌拉餌交替進行。我經常採取這個辦法在流水中釣,效果很不錯。不過你最好能找個船影響較小的水域。

    總之,在天然河道釣魚,由於環境十分複雜,再加上魚的密度不高,要想釣有所獲,就必須開動腦筋找出各種應對辦祛。這些可能就是極富吸引力令垂釣者神往的地方。

  • 2 # 舟三公釣魚

    1.堅挺結實選一支浮漂首先要材質好, 堅挺耐用,功能不減。既能抗風雨,抗 提泡,又能抗摔打,抗鏽蝕。選擇方法 主要靠手感,概括起來可以叫作一顛、 二彎、三彈、四掰。一顛,就是顛其重 量要適中,過重則笨,過輕則浮;二彎 就是輕彎漂體試強度,確認是否堅挺; 三彈就是用手指彈其聲響,是空是實, 選其空實兼備;四掰就是掰其尾根是否結實 ( 此點格外注意,最易斷裂 ) 。 待確認其質地優良之後才能購買。

    2

    2.靈 敏度較高靈敏的決定因素:一是材質輕, 浮力大;二是漂尾細,質地好;三是漂 體流暢.阻力小;四是結構合理,下重 上輕,其平衡點多在漂體胸部 ( 即比作 人體胸部,不是肩部、腹部 ) 。判定是 否靈敏,除了觀其上述特點外,主要手 段靠試漂。試漂的方法是,先把空漂定 位 ( 即在試漂水域中,透過加減鉛墜, 在空鉤懸空的情況下,以漂尾外露水面 的目數定位 ) 再用同一墜碼掛在鉤尖

    上,在鉤背懸空的狀態下,看其目數下 沉數量, 下沉目數愈多, 則其漂愈靈。

    3

    3. 不滲水、不變位 一支好漂不滲水、不變 位非常重要。一要選名牌、名家,選其 精細工藝;二要在使用前,在水中浸泡 一段時間,再試其變位狀況,如果前後 變位一目以上,就要寧缺勿濫,不可使 用。

    4

    4.負荷適度 目前,有些釣友認為 漂體愈瘦小,負荷愈小,則愈靈敏,其 實這是一個誤解,事實上,負荷愈小的 不等於就靈,負荷大的不等於不靈,靈 與不靈的根本前提是適用、好用。一般 的說負荷適中,適用水域比較寬闊。另 外,靈與不靈與負荷大小並無必然聯絡, 因為鉛墜的大小已在試漂定位中,把漂 體的負荷力降到最低點,剩餘的浮力全 部集中於漂尾的浮力和材質上,因此無 須多慮負荷大小上。我們在實踐中,不 少釣友在使用海竿浮漂時,多用粗大鮮 亮的浮漂,負荷可謂大得驚人,有的一 個鉛墜就達數兩重,但仍頻頻上魚,可 見靈敏度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其實,

    一味追求小漂小墜即靈者,多數都會遇 到適得其反的結果.例如拉漂靈,送漂 就不靈;無風靈.有風就小靈;水淺靈, 水深就不靈;夏釣靈,冬釣就不靈;水 瘦靈,水肥就不靈等。困此,負荷要適 中,要因地、因水、因人、因魚、因距 離、因視力制宜,不可以不變應萬變, 忘卻科學變通,以適用、好用為準。

    5

    5. 漂直穩重 漂靈,不等於穩重,而不穩重 的漂受力不均不僅影響咬鉤率,革命家 且易驚魚、空鉤、跑魚。因此在選漂時, 要注意漂直穩重。 所謂漂直穩重,就是 漂尾、漂體、漂頭組合合理,其主要標 志是漂體運動時始終是直線上下且十分 穩重。如何判定漂直穩重,主要有兩種 方法:一是將漂拿在手中,左手捏肩右 手捻頭,使漂原位轉動,觀其漂尖的轉 動情況,如果漂尖轉動幾乎看不清,就 是好漂,反之,如果轉動直徑在 0.2 釐 米 以上,則視為不良;二是在入水測漂 中,在水面上預留五分之四目,然後用 指尖多次按其入水,觀其運動是否筆直、

    轉動、穩重、凡平穩升降又處復位甚好 者,則為好漂,反之,為不良。

    6

    6.線號 直徑對照表線 號直 徑 0.2 0.074mm 0.4 0.104 0.6 0.127 0.8 0.147 1.0 0.162 1.2 0.185 1.5 0.202 2.0 0.234 2.5 0.260 3.0 0.284 3.5 0.308 4.0 0.329 5.0 0.368 6.0 0.403 7.0 0.435 8.0 0.472 10 號 0.522 12 號 0.571

  • 3 # 網約車精選

    例如:“流水走漂怎麼辦?”

      加大浮標調目

      利用增加浮標調目的方法來加大釣組的剩餘浮力,來降低水流乾擾,使逐漸下沉的鉤餌在剩餘浮力的幫助下,抗衡水流對線組的影響,能夠長時間地保證標尖浮在水面,延長等待訊號的時間,以便釣手更好地觀察浮標的動作。

      延長釣目

      在水流不大、浮標沉降的速度不快的情況下,為了增加線組的穩定性,可採取在不改變調目的方法,適當延長釣目,把線組變得較為遲鈍,就可以改善水流對釣組的影響程度。但是這樣做可能會出現提竿略遲的情況。不過釣手可注意捕捉浮標的小動作,以彌補這種方法的不足,避免錯過揚竿的最佳時機。

      改變線徑

      在水流不是很大的情況下,還可以透過改變主線的直徑,來實施減少水流對釣組的衝擊帶來的影響。由於細線的截面小,受到水流的干擾也小,這樣可以減弱水流對主線衝擊而造成的走標。這是一種比較簡單的調整方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走標的問題,特別在水流較大水時,會沒有作用。

      另配副墜

      在整體水流都比較強的環境下,使用上述方法都不能奏效的情況下,可以採取“另配副墜”的方法來克服水流對釣組的影響,具體方法:在取下釣組原來的子線,另置的副墜增加鉛墜的重量,使釣組的重力大於浮力,將浮標找到合適的釣目即可。

      另配副墜方法的有利的一面是:抗水流、抗風作用強,浮標的靈敏度高,便於拋投,以捕捉抬標的訊號為準。不利的是:鉛墜重,體積大,釣組入水時的動靜也大,對釣點裡的魚有干擾,釣餌霧化散盡時無法從浮標上反應出來,不利於釣手對鉤上有無餌存在的識別。還容易降低釣點誘魚的效果。

      使用跑鉛

      在水流都比較強的環境下釣魚,針對走標的強弱還可以採取跑鉛釣法。這種方法就是在釣組主線上限制活墜的上下太空豆拉開4至8釐米,讓主線在一定的範圍內有活動的餘地,並將鉛墜著地,讀標時以“大送標”作為揚竿的訊號。

  • 4 # 野夫釣魚

    在天然河道釣魚,與正規魚池差別很大。不僅有深有淺,有溝有坎,有灣有汊,而且有雜草、浮萍和蒲葦等等。因其自然環境很複雜,所以在選擇釣點,使用釣具和垂釣方法諸方面,也與正規魚池區別很大。

    在河道釣魚與在魚池釣魚最突出的不同點是:魚池多以定點守釣為主,而河道則是以多點交替釣和走釣為主(魚密度較大的河道,當然也可以採取定點守釣的方法,但一般不如多點輪流釣上魚率高)。因而在釣具的運用上與魚池亦有不同。首先是用竿。在魚池絕大多數使用的是既輕巧靈便,又上魚率高的“臺釣”竿,而在河道就必須使用長而輕的傳統釣竿。釣竿因其長,既可釣遠也可釣近,既可釣亮水又可釣草洞等等,短竿、“臺釣”竿就沒這個優越性。其次是浮漂。在魚池使用細長尾風漂既普遍又實用,而在河道使用什麼浮漂就要看具體情況了:釣亮水可用細長尾風漂;釣草洞就要用稍短些的風漂;而進行多點垂釣因其河底深淺不一,就要使用蜈蚣漂,其優點是既可避免不斷調漂的麻煩,配以細線、小鉤和小墜還可提高靈敏度,缺點是長竿定點釣或面向Sunny釣不容易看準漂的反應。

  • 5 # 釣魚大大帥

    天然的水庫、河流、湖泊等地都是釣魚人所喜愛的野釣場所。野釣有著別樣的激情與刺激,深深吸引著我們。當然想要盡情的享受野釣所帶來的漁樂,就要靈活掌握好這種釣技。

    這裡就為釣友們詳解一下,野釣調漂的相關知識。野釣適宜釣得比較遲鈍。可採用無鉤調平水釣1~2目,這時八字環觸底,子線躺底,針對底層魚和大魚。一般風浪小時釣1~2目,風浪大時釣3~4目。下面將從圖解和原因兩方面來說說。

    一、野釣調漂圖解

    無鉤,半水懸浮狀態,調平水(漂尾剛平水,或稍露出一點)。然後,掛上子線和鉤餌,透過上移浮漂,使漂尾露出1目。還可以調1釣2,調1釣3等。

    野釣用單鉤可以避免子線的纏繞、減少掛底,調漂也更容易,但用雙鉤會增加中魚機會。如果水底不平整,可多釣或少釣一兩目。

    二、野釣調漂注意事項

    漂好壞,現在都是說靈敏度,做工,漆的質量,是不是精緻,和調漂沒多大關係。漂好調,可應對魚情好不好掌握。什麼時候用調4釣2,又是調5釣2,調6釣2,調6釣3,現在說調幾釣幾的都有,還有調平水釣2目的,漂苗也長,10好幾目的都有。釣目調的越少越靈,反之越鈍。

    根據魚的吃口來反正調漂,以達到最好的理想效果。除了根據調目與釣目來判斷鉤分析外,我們還可以根據魚的吃口反應,來分析鉤餌在水中的狀態,在此大概做個歸納:

    1.下頓多,鉤多懸。

    2.上送多,鉤多沉。

    3.滑漂多,浮力小。

    4.抖動多,浮力大。

    5.多雙尾,子線彎。

    6.常耙魚,鉤在底。

    7.多空竿,墜多輕。

    8.漂常斜,有魚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筆試成績不突出,如何在面試中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