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Rayka

    這麼說吧,不會炒菜還不能說廚子做的不好吃了?…… 不會寫不等於沒有鑑賞能力,造詣深也有可能有寫的不好的地方,只要點評和批評是中肯的客觀的,沒有什麼不好,互相學習互相促進。有點造詣也要保持謙虛謹慎。但如果點評和批評不客觀瞎說八道,不聽就是了。嘴長在別人身上,愛說能管得了嗎……

  • 2 # 不二齋

    可以

    1、評價別人的作品,主要看你站在什麼高度,假如你站在王羲之的高度,你就可以評價趙孟頫、評價米芾、王鐸。

    2、這種高度的獲得應該是你對於書法、書法史的充分的瞭解上,至少你本身要會書法,要懂得書法的書寫規律、方法、風格,總之要懂行。

    3、若不懂,自己也不會寫,僅憑自己的經驗來欣賞,書法是很專業的事情,寫過鋼筆字、見過公園裡大爺練過地書不代表懂了書法,這樣的話都成書法大師了。

    4、不懂菜的人,吃一口就只能說好不好吃,懂的人就會從它的烹飪方法、技巧、顏色、器皿、營養價值、等方面來評價它,不是換過兩輛私家車就懂車了,九牛一毛,差得遠呢。

  • 3 # 壯之文瀾

    有些人書法功底雖然弱,但學識淵博,鑑賞能力強,能看出書法的優劣。就像文學批評家撰文點評作家的文學作品,不乏貶低之詞,如果讓他自己來創作,還未必能寫得出;名導演拍出一部大片,觀眾褒貶不一,很多人直言這是“年度爛片”,但是讓他們自己來拍攝,還未必達到這個水平。

    在中國古代素有文人相輕的傳統,有些人書法水平明明不如對方,還指出他書法的缺陷。如亡國之君李煜雖然是個詩書畫三絕的人,但就以書法造詣而言,他遠遠不及顏真卿。可是,李煜居然說顏真卿的楷書“如叉手並腳田舍漢”,這是李煜把自己的書法偏好強加給別人,審美眼光不同。李煜生活奢侈萎靡,喜歡清秀的美女,也喜歡“二王”流美一路的書風,自然不喜歡端正雄偉的顏體。

    在書法史上,也有一些書法家起先因功力和見識的侷限,批評另一位書法大家,晚年書法水平與日俱增,開始重新審視他的書法,發現他的美。如董其昌、傅山年輕時批評過趙孟頫的書法,晚年時又客觀地評價趙體書法,發現趙體的精妙之處。傅山還作詩一首讚美趙孟頫夫婦:“”趙廝真足異,管婢亦非常。”

    我們在網上看到一幅字,知道自己的書法不如對方,這是有自知之明。最怕的是明明自己書法比對方差很多,還自以為高過對方許多,妄加批評。我覺得不管是自己書法高過曬字者,還是不如曬字者,我覺得都可以交流的方式友好地點評。如果發現曬字中有不足之處,可以在肯定的同時,委婉地指出對方筆法缺點,這樣既不會打擊他學書法的信心,也可以幫助他少走些彎路。

    我不怎麼贊成那種全盤否定的批評方式,畢竟大家學書法都是休閒活動,樂趣至上,你把他的字批得一無是處,可能他從此就會失去學書的動力。而且這些批評者有些人寫的還不如曬字者,有時會狂噴:“我左手拿筆也比你寫得好”、“筆法完全錯誤”……明明曬字者寫得一手工整的楷書,批評者還說他的字:“還未入門”、“初學水平,7歲小孩子的水平”……這樣子會把曬字批得體無完膚,打擊他學書的信心和樂趣,有些人可能以後都不敢網上曬字,羞在人前寫字了。這就違背交流書法的初衷了,也破壞交流書法的和諧氣氛了。

    明知自己書法不如曬字者的,可以參與點評對方的作品,但是能中肯地指出對方的弱點,並給予對方信心,鼓勵他繼續寫下去,這個更重要!

  • 4 # 砭石5839582439

    凡藝術都有相通的地方,都能受眾甚多。戰爭與書法都是一種藝術。你寫的字如果只是自己看,任何人都不會無聊到找你去評論。你寫的字如果讓別人看,沒有一人說話,那是天地間大悲大哀之事了。有人來話它就正常了。如果批評人書法水平更高,那叫指點,你該交拜師費的。如果批評人書法水平較低,那叫檢驗,你該感恩。你的書法在普通人面前都過不了關,還談什麼藝術?當然不排除你是另類人的所謂藝術,即只有你和你父母認為是藝術!

    當下批評醜書,不是因為個別人寫醜書,大家與他為敵,這完全沒有必要。當下醜書在中書協的推波下已形成一股逆流,似乎你不寫醜書你就不是書法家,就不能入書協。你看看書協辦的書展,亂塗一氣,有的甚至是烏煙瘴氣。畫家範曾也是受批評較多的人,但聽說他比別人更聰明地方是,一,也參加了對寫醜書的批評,這說明他有智慧認清主流形式,不會和寫醜書的人站在一邊。二,他認為仿他的畫就是蠢豬,這是自知自明,不象寫醜書的人,真以為他的醜書代表了方向,你只要跟他一樣寫醜書就是好。

  • 5 # 子衿書法

    家有南威之容,方可論於淑媛。有龍泉之利,乃可議於斷割。這是曹植寫的一段話,孫過庭引用在書譜中。大意是:家裡沒有如南威(春秋時期的美女)一樣的美女,就不要去給別人談論有關美女這方面的事。沒有龍泉寶劍一樣鋒利的刀劍,你去給人議論如何如何的割斷東西,會很膚淺。話雖然說的有些過分,但確是問題的核心所在。美女是怎麼回事都不知道,你和別人說什麼呢?

    在明知他人的書法造詣很高的情況下,不是不可以點評,而是盡己所知,公正無私的給人評價,這沒有什麼不可以的每個人都有自身不可避免的缺陷。作為一個欣賞者,雖然不如作者的功力深厚,但看到了作品存在的缺陷,這沒有什麼不可以說的。

  • 6 # 渤海BH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敢於點評說明其對書法有造詣,懂得章法。賣豆腐的不會做豆腐他如何點評?點評是好事,界內書法愛好者點評是為更好進步,取其所長,共同提高。不凡好事者不懂書法也來點評,可置之不理。沒有交流就沒有提高。

    天津王慶餘作品

  • 7 # 筆下春風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回答的是可以去點評,但最好不要去批評。因為你的前提是“自知書法造詣不如對方”,這個就涉及到如何欣賞書法作品這個大的問題了。

    欣賞書法不僅體會作品的點畫,結體,章法的匠心與功力,以及師承,流派,風格,更重要的是透過作品去感受書法家的氣質,情感及審美追求。評價任何一個作品都要結合創作時代背景,這個是很重要的。

    百度百科中介紹

    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發展五千年來最具有經典標誌的民族符號。它是用毛筆書寫漢字並具有審美慣性的藝術形式。書法堪稱中國的“第四宗教”,有著強烈的吸引力、儀式感和大眾參與性,故有五千多年來,各時期代表人物燦若星河,最重要的人物有王羲之、顏真卿、黃庭堅、米芾、趙孟頫、祝允明、王鐸、毛澤東等。技法上講究執筆、用筆、點畫、結構、墨法、章法等,與中國傳統繪畫、篆刻關係密切。

    書法家靠手和思想來創造,欣賞者靠眼力來挖掘發現作品點畫布白中蘊藏的生命與靈魂,是一種再創造。

    這種再創造的成效 取決於欣賞者的知識,修養,閱歷,心境諸因素。 欣賞書法既要對作品宏觀把握,如,氣勢·用墨·結構·線條,欣賞線條質量,從中可以觀察出作者創作時的用筆·用墨及其筆法。其次 是由線條點畫組合的漢字結構,體現的意趣和哲理。三是布白包括行氣·章法,四是神采,就是指書法的精神氣質·格調風韻。

    如果你已經書法入門了,那我覺得欣賞作品是可以做到得,就是你懂的了筆畫、間架結構、章法。

    優秀的作品應該是形美神足,形神兼備,欣賞者就是要領會體勢,捕足神采。書法藝術風格首先表現在作品獨特的整體風貌以及所造成的獨特境界,這與書法家的審美取向,藝術氣質關係最為密切,是書法家藝 術個性追求的結果。

    書法藝術風格就是藝術家在創作中表現的藝術特色和創作個性。書法家由於生活經歷,藝術修養、個性特徵、審美趣味以及性格的不 同,在選擇書體,表現手法諸方面都會有自己的特色,這樣就形成了不同的藝術風格。

    風格也最能顯示出一個人的氣質,精神風貌;這也 是數千年曆史積澱在書法家心靈中的反映,體現線上條的微妙之處,以人以無限的遐想。

    當我們去學習古人得時候,其實也是在點評作品,大家也會出現敗筆,這個就是書法創作與最終成果得差距。當你具備了欣賞作品得一些知識後,就不會直說作品好或不好,而是會說出好在哪裡差在哪裡,這就大不同了。

    以上!

  • 8 # 墨琚

    我叔說過:書法四個境界——什麼是好的? 為什麼好? 人家怎麼做到好的? 自己怎麼才能做得和人家一樣好!所以說只要達到第二個境界就可以點評作品,因為四個境界全都達到的人不會太多。

    現在只能到達0.5個境界。努力不懈。

  • 9 # 桃源居士45

    會說的不如會聽的,會做的不如會看的。書法是寫出來讓人看的,就像下棋一樣,身在局中,往往看不到自己的不足,而身邊看的,往往能直擊要害。就像《文心雕龍》、《詩品》、《滄浪詩話》一樣,它們的作者也不一定就比他們所論的作家詩文好,但不妨他們獨具慧眼,品評到位。同理,對書法的評論也一樣,評論者也不一定就比書寫者寫的好,但不妨礙他能發現作品的不足。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對於別人指出的缺點,書寫者的態度應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對於品評者,你可以評論,也可以稍微批評一下,如果批評錯了,就以後改過來,對自己的鑑賞力也是一種提高。堅決反對惡意的侮辱和謾罵,那簡直有辱斯文了!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其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可怕的就是書寫者不敢晾,品評者不敢言,書壇一片死氣沉沉,對於書法的繼承和發揚沒一點好處!書壇不僅需要偉大的書法家,也需要高品味的書法鑑賞家,只有這樣中國的書法才有希望,才有明天!

  • 10 # 老佟57

    謝謝邀請!我以為不太合適!一般人是有個好壞的直覺,有時是正好說對了,有時卻正好說錯了!因為這是主觀的看法,沒有客觀的比較,即缺乏認識的深度的基礎,這樣的認識程度一般只是一種參考的作用,所以,以評論書法而論,不僅要有點理論,更要有一定的實踐經驗,不然是說不在點上的!當然,這也有例外,如群眾的眼晴是雪亮的一說,因為華人對漢字的認知不是表面的,而是存在於千百年的遺傳基因中,是精神與生理的統一,所以,參考作用也有一定積極性。總之,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而且是真內行才行!一己之見,望有識之友指正之!

  • 11 # 普叟1

    到飯店吃飯,總是對所點的飯菜品頭論足,除了說飯菜味不好這籠通地評價外,還會說一些諸如再點醋,多點胡椒粉等等一些具體的意見。但這並不等於說我們的廚藝比這裡的廚師高,相反,我們真的做幾個菜還真比人家差得很遠,明知如此,我們下次去飯店仍然再評說一番。儘管如此,沒有一個人說你不應該評論。書法也是這樣,儘管不如人家,該評論只管評論,沒有什麼應該不應該,沒有什麼合適不合適。假如對方對你的評論接受了,說明他修養好或者真的對你的評價表示贊同。如果對方不高興或者當場對你表示不滿,那隻能說明此人沒有修養,書法水平也不會高。

  • 12 # 順其自燃

    看了這個問題,也看了許多回答,許多人都是從書法史上誰誰評論誰誰,其實你要揣摩題主的心思,將這個問題具體到現代的書法名人這個問題就有意思了,比如自知書法不如張海,歐陽中石,沈鵬,陳振廉,曾翔(因為他們是中書協成名人),點評和批評他們的作品,合適嗎?

    現在大家覺著還有必要回答嗎?

  • 13 # 青州牧

    只要是中肯的,就合適。一般懂書法,關注多的,讀貼多的大多是眼高手低,點評甚至批評一下是合適的。也有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優勢。但明知不如對方,刻意貶低,就有點小家子氣了。沒有容人的肚量,否定比自己寫得好的,就是阻止自己進步。

  • 14 # 茶與書法

    “批評”秉持正確開放的態度。蘇東坡說過:“言發於心而衝於口,吐之則逆人,茹之則逆餘。以為寧逆人也,故卒吐之。”如果被批評者對批評者的評論有異議,我認為正常的態度是接受批評,然後對批評部分提出反駁,對批評者所評進行質疑和商榷。這樣既是對批評者表示尊重,同時也積極主動地論述了自己的見解,把個案批評引向深入。

    戀上八雅,邀你一起練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野釣朝天鉤能用雙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