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李森

    《三國演義》比較精彩的故事有戰長沙關羽義釋老將黃漢升(黃忠),戰江州張飛義釋老將嚴顏。都為義釋絕非巧合。劉備起家靠的是義字,從桃園三結義開始,便以忠義為本,才廣集天下賢士聚集其麾下,而成就了

    大業。

    老將黃忠,嚴顏的歸降無不折服在義字之下。《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關羽三戰黃忠,首戰一百回合,不分勝負。二戰,關羽使拖刀計,正欲砍殺時,黃忠馬失前蹄,掀在地下,關羽雙手舉刀猛喝曰:“我且饒你性命,快換馬來戰!”三戰,黃忠使用射箭絕技,本可一箭射殺關羽,卻因有關羽不殺之恩而不忍下手,只象徵性的射中關羽盔纓,雙方己是心照不宣。而後長沙太守韓玄懷疑黃忠通敵,欲殺他。黃忠感恩關羽才投降了劉備。劉備順利的奪得了長沙等四郡,為奪取西川打下了基礎。

    張飛義釋嚴顏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劉備進攻西川,卡在嚴顏駐守的江洲。第六十三回描寫了這一精彩過程。張飛用計抓獲了嚴顏,對嚴顏說:“大軍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戰?”嚴顏答:“卿等無狀,侵奪我州,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也!”張飛大怒欲殺之。嚴顏面不改色:“賊匹夫,砍頭便砍頭,何怒也?“張飛乃回嗔作喜,親解其縛,取衣衣之,抉在正中高坐,低頭便拜曰:適來言語冒瀆,幸勿見責,吾素知老將軍乃豪傑之士也!”嚴顏感其恩義便降了。從此劉備得以順利佔領了西川,建立了蜀漢,稱為昭烈帝。

    帶言說,士為知己者死,良禽擇木而棲。黃忠,嚴顏等老將都花落蜀國也正說明了這個遒理。

  • 2 # 湘水微波

    《三國演義》小說中,黃忠、嚴顏等老將先後成了劉備手下的將領。他們有一共同特點,就是原都是敵對方的將領,而且並無大名氣,但被俘後卻極有氣節,如果不是受到特別的感化,絕對都是至死不降的硬漢。他們雖然年老了,但投降後都建立了功績,尤其是黃忠,更是一代名將。

    嚴顏原為川西巴郡太守,劉備取川之時,他已年過六旬,在古代這個年齡早已是老年狀態,不可能上陣殺敵了,但嚴顏身為武將,且精力未衰,仍有萬夫不擋之勇。他以守土為己任,抗拒劉備大軍。後張飛用計,使一軍士假扮自己誘敵,他自己卻突然從另方出現殺向嚴顏,並斷其退路。嚴顏當時心思大亂,但仍與張飛戰了十餘合才被張飛所擒。張飛威喝要他投降,嚴顏回答“但有斷頭將軍,無投降將軍!”張飛很生氣,命左右將嚴顏牽去砍頭。嚴顏表情不變地說:“砍頭便砍頭,何為怒耶!”張飛敬佩他的勇氣,親解其縛並跪倒在地相勸,嚴顏受感化而降。

    黃忠身份更低,年過六十,僅是長沙太守劉玄手下一武將。關羽戰長沙,此時的黃忠才開始展示才華,成了長沙城的保障。關羽與黃忠交手勢均力敵,幾次大戰百餘合未分勝負。後黃忠馬失前蹄栽倒在地,關羽本可乘機殺掉黃忠,但他認為勝之不武,不忍下手,讓他換匹馬再戰。後來黃忠在交戰中決定使用回馬箭對付關羽。因黃忠也是仁義之人,念前面關羽不殺之恩,故不忍加害關羽,回身一箭僅射中關羽頭盔上的盔纓,而使關羽知難而退。愚蠢的韓玄卻以此給黃忠定為通敵之罪,將黃忠綁入刑場殺頭。後經另一英雄人物魏延相救才保住性命。魏延大開城門,放關羽打進長沙殺了韓玄,黃忠卻回到家閉門不出。劉備來到後,親自上門相請,黃忠才以厚葬韓玄為條件出降。

    三國一書是將蜀國作為正統所描寫,其蜀中文官武將大都為忠義之人。像黃忠、嚴顏這類大器晚成的忠良之士,要麼戰死沙場,即便投降肯定也是投靠仁義之主,他兩作為戰敗之將,恰恰敗給的是劉備的仁義之師,所以黃忠、嚴顏等老將花落蜀國也就不奇怪了。

  • 3 # 火紅生祥雲

    在《三國演義》一書中,魏、吳、蜀三國當中,以實力而論,蜀國是最弱的一國。

    魏國的前身就是大漢,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以扶植漢室之名,謂為天下正統,征討各路豪強,經過幾十年戰爭,中原以及廣袤的北方疆域盡歸魏國所有。曹操作為魏國的開山鼻祖,雖然未曾稱帝,但為魏國聚集了眾多精英人才,謀士眾多,武將雲集,國力強盛,為後來的曹丕廢漢開魏創造了“手到擒來”的條件。魏國立國之後,無論是軍事還是經濟,都是三國之中最強大的。因此,對於黃忠和嚴顏那樣的老將,魏國還真不是太在乎。再說,這兩位老將人生際遇也註定他們無法成為魏國的老將。

    吳國的開山鼻祖是孫堅,雖然他一直依附在別人的手下(特別是袁術)東征西討,但正是在這種多年的軍伐混戰中,孫堅的地位一路上升,在把自己的隊伍壯大起來的同時,初步建立屬於自己的孫氏集團體系,後來再經過猛人小霸王孫策的壯大和發展,孫氏集團成為了獨霸一方的龍頭企業,到了孫權手裡,孫氏集團實力已經相當雄厚,佔據了江東那一大片風生水起的漁米之鄉。東吳擁有江南富庶之地,也是人才濟濟,對於黃忠和嚴顏那樣的老杇之將,應該也不會過於渴求的,所以,黃忠是錯過了東吳,而嚴顏根本就沒那個機會。

    而蜀國的開端只是一個賣草蓆、草鞋的小商販,不安於窮困潦倒的生活,總想著怎麼去改變自己的命運,很幸運地結交了兩個勇猛有力的壯漢,於是帶著這兩個兄弟,東奔西闖,打打殺殺,好不容易拉起了自己的隊伍,豎起了自己的旗杆,為了發展和壯大,這樣的隊伍肯定是求賢若渴,廣招人才了。

    那黃忠,本在長沙太守韓玄手下為將,年近六旬,在那個“人到七十古來稀”的年代,六十歲已經是黃土埋到脖子的年齡了,黃忠雖仍能在兵營為將,但不得重用是可想而知的。這把年紀,如果不是有超強的武藝和身子骨結實,誰還肯用他?早就讓他退休安享晚年了。估計那時的黃忠沒有退休待遇,加上一生剛直清廉,家裡經濟不寬裕,想趁著還乾的動,多幹幾年,多掙些銀子回家養老。

    沒想到想安安生生多掙些銀子回家養老也是有風險的,這不,劉備就和他的好兄弟關羽領兵來取長沙了。

    沒辦法,拿了人家的銀子,就得聽人差遣,老將黃忠對上了威名赫赫的關羽關雲長。

    結果,這不被人看好和重用的老將黃忠,本事還真是槓槓的,與年輕力盛的關雲長廝殺了兩場,互有輸贏,也互生敬意,各饒對方一次。

    關、黃二人是惺惺相惜,兩邊觀戰的主帥各有心思。韓玄是要殺了被他認為老無大用的黃忠;缺兵少將的劉備卻暗中高興:黃忠這老將尚可一用啊!

    後來,老而彌堅的黃忠歸順了劉備,得到了重用,人生自此開掛,成為蜀國的五虎上將,可謂是大器晚成。

    嚴顏也是老將,他被張飛擒住後,以張飛好殺的性恪,肯定會認為這老傢伙沒用了,會殺之而後快。嚴顏也深知這一點,心想:都到了這把年紀了,絕不能乞降,丟了自己名節,要死也死得有尊嚴。所以,在張飛面前表現的鐵骨錚錚,大義凜然。張飛這渾小子正是被嚴顏所表露的氣質所醒悟:我軍奪取西川,兩路分擊,兵薄將寡,正是用人之際。俺老張還要一路前行,去取關奪寨,這後方留守是個問題呀!嚴顏這老小子是這裡的地頭蛇,素有威望,何不以誠相招,讓他留守這裡,諒他如此剛嚴之人,也不會搗鬼。

    於是猛張飛變成了巧張飛,親自給嚴顏解了縛,並跪在嚴顏面前,說了一大堆好話,終於讓嚴顏答應背叛舊主,跟著張飛追隨劉皇叔了。

    黃忠、嚴顏在當時都是老將,他們為什麼會花落蜀國,那是因為當時並未成立蜀國的劉備集團人才匱乏,急需各方面的人才,特別是對軍事人才求賢若渴,加上劉備禮賢下士,以仁義著稱,黃忠、嚴顏那樣的老將投其麾下,是各取所需,雙方共嬴。

  • 4 # 童146569245

    這個問題其實有三個原因。

    其一,古人的忠君愚民思想作祟,他們都認為劉備是漢室子孫,投降劉備就是在為漢天子效力,為國家建功立業。

    其二。良禽擇木而棲,他們認為劉備個人品德宅心仁厚,其又求才若竭。跟著這樣的主公做事,可以一展胸中抱負。

    其三,為戰場上對手所折服,有感於對方不殺之恩。

  • 5 # 我是伍洋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豪傑曹操對內消滅了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征服了南匈奴、烏桓、鮮卑,統一了中國北方。在征討的過程中,曹操重用了一大批謀臣武將。郭嘉、荀彧、司馬懿、賈詡、荀攸、程昱為其手下六大謀臣,他們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汗馬功勳。武將如雲,曲韋、許諸、龐德、張遼、徐晃、夏侯惇,他們都是曹的心腹良將,為曹操立國打下不世功勳。曹操的魏國,國土最大,人口最多,曹操本人雄才大略,一般的謀士將領看不上眼的,就是諸葛亮來了都不一定得到重用,更何況黃忠嚴顏等老將。

    孫權的東吳據有江南,地廣人多,經濟富裕僅次於魏國。同時謀臣武將頗多,謀士有周瑜、呂蒙、陸遜、魯肅,名將有程普、黃忠、韓當、甘寧、淩統等。孫權親賢Quest,納奇錄異,江表英豪皆附之,他重用的大多是東吳本地人才,鮮有東吳之外的人才。因此,黃忠嚴顏不會去東吳。

    劉備的蜀漢在三國中最小最弱,實力有限。劉備從開始建國起,屢遭失敗,先後依附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多個諸侯,屢遭輕視,痛感人才難得。因而一生禮賢下士,寬厚待人,以德服人,受到了各地名士的尊敬,凡一心報國的名士都受到了他的重用。如此種種,黃忠嚴顏花落蜀漢就不奇怪了。

  • 6 # 九頭鳥漫談文史

    歷史上的嚴顏並沒有投降劉備,小說《三國演義》中描述的黃忠、嚴顏等老將都為劉備建立的蜀漢效力,實際上有一部分過於美化了。

    黃忠確實自跟隨長沙太守韓玄投降劉備後就一直為蜀漢效力,屢立戰功,成為劉備最倚重的戰將之一,在小說中還混到個五虎上將的名頭。

    但歷史上的嚴顏在被俘後,卻沒有為劉備集團效力,根據《三國志·張飛傳》中的記載,嚴顏被張飛俘獲,張飛雖然沒有殺掉他,但也沒有再讓他掌軍權:

    飛怒,令左右牽去斫頭,顏色不變,曰: “斫頭便斫頭,何為怒邪!”飛壯而釋之,引為賓客。

    張飛秉承劉備的戰略,在入益州的過程中,是希望儘量收復益州世家為劉備所用,嚴顏如果真投降,不會只是個賓客,成為一個混吃等死的角色。

    當時的嚴顏在益州已經是官居巴郡太守,這樣重要的人物如果歸降劉備,是需要劉備親自授予新官職的,至少也應該保持原職並繼續鎮守原地。

    而張飛隨手給了個賓客的名義,可見,嚴顏是沒有投降的,但張飛又不敢殺掉他,能成為一郡太守的人物,至少在益州是名門望族,劉備集團要收人心,就不能亂殺,只能給個名義養著。

    《三國演義》中將這一段描述為嚴顏被張飛感動,終於主動投降,不但繼續領軍,劉備還將自己曾穿戴過的盔甲賜予嚴顏,嚴老將軍感動的熱淚盈眶,豪言誓死為劉備效力云云。

    小說中尊劉貶曹,為了美化劉備入益州的正義性,所以將史書中這一段稍加延升描述,將此後直到死也不願意為劉備效力的嚴顏改編成降將。

    在這段故事中隱藏的大背景就是益州世家普遍反感劉備集團,大傢伙在益州生活得有滋有味,突然跑來個劉備,引著大軍來搶劫,改變了益州的權力構成,本土世家當然會反感。

    益州世家因為實力不如人,趕不走劉備,只能被迫承認劉備集團在益州新的主導地位,但他們卻採取非暴力不合作態度,大多數都不願意為劉備集團出力,嚴顏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人物。

    南宋文天祥在他所寫的《正氣歌》中,描述古代忠義之士時,就專門寫有給嚴顏的語句“為嚴將軍頭”,嚴顏也正是因為不願意投降劉備才得以被文天祥讚頌。

    所以,從益州世家代表人之一的嚴顏針對劉備的態度上來看,《隆中對》中諸葛亮描述的美好畫面,即益州“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的話語其實未必是真的,益州世家或許真的想念明君,但絕不是指的劉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為什麼那麼崇拜和喜歡明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