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果果de果優選
-
2 # 不會放棄的小草
1。 溫度管理
出苗〜2。 5葉前,棚內溫度控制在30°C以下;秧苗長到2。 5 葉後,開始棚內溫度控制在25°C以下。
水稻的生長過程中,一般高溫長葉,低溫長根。
因此在溫度管 理上應堅持促根生長的措施,嚴格控制溫度。據觀察育苗期間,晴天
氣溫與棚內溫度處於加倍的關係(如氣溫15X:時棚內溫度就可能達 到30°C以上),所以可以利用這個規律,當天的氣溫15°C以上時,就 應早點留小通風口,隨溫度的升高逐步擴大通風口。
2。 水分管理
育苗過程中水分管理是最重要的技術,每次澆水少而過勤就 影響苗床的溫度,而且容易造成秧苗徒長,影響根系發育,所以
育苗期間儘可能少澆水。澆水的標準是早晨太陽出來前,如果稻葉尖上有大的水珠(這個水珠不是露水珠,而是水稻自身生理作 用吐出來的水)時,不應澆水,沒有這個水珠就應當利用早晚時
間澆一次透水。
但是拋秧盤育苗的澆水,大通風開始後,一般很 難參考這個標準。
-
3 # 江南的花田
要保持秧田不積水,溫度達到20度以上,要開啟秧苗薄膜倆段,防止溫度過高燒死秧苗,溫度20度以下蓋好薄膜,保溫取暖
-
4 # 樂喜Sunny丶
1.選種將備用的稻種,倒入鹽水中(鹽與水的比例是1:13,可以用鮮雞蛋測試雞蛋在鹽水液中露出水面5分硬幣大小即可),去掉秕穀,撈出稻種洗3遍。
2.曬種選晴天,在乾燥平坦地上平鋪席子或水泥場攤開,厚度一寸,曬2-3天,白天曬晚間裝起來,在曬時候經常翻動,目的提高種子活性。
3.浸種消毒目的是使種子充分吸水有利發芽,同時消毒防噁苗病等病害。目前市面上消毒藥劑很多,咪鮮胺較為常見,一般25%咪鮮胺水乳劑2克兌水4-6斤浸稻種4-6斤(根據稻種多少按比例決定藥量和加水量),常溫浸種5-7天,浸後不用清水洗可直接催芽播種。
4.變溫催芽將浸好的種子,用35度水串,提高種子溫度,然後用保暖物品蓋好捂嚴,用30-32度溫度破胸,嚴禁高溫;當種子有80%左右破胸時,將溫度降到25度適溫長芽,要經常翻動,使種子受熱均勻,芽出的齊,當芽長1毫米時降溫到15-20度低溫晾芽待播,芽長不能超過2毫米。
5.選芽分級選留壯芽,剔除小芽、弱芽。壯芽標準為芽長1~1.5毫米,芽粗0.6~1毫米,幼芽肥壯、頂部鈍圓、色澤鮮亮;芽長小於1毫米的為小芽;芽長大於1.5毫米的為弱芽。
6.育苗整地做畦,配方施肥選擇地勢平坦,背風向陽,排水良好,水源方便,土質肥沃的中性偏酸性園田地或旱田地做育苗田。(採用鋼骨架大棚育苗,大棚一般南北走向。清除根茬,打碎坷拉,施入有機質肥和生物菌肥,整平床面南方水稻,此內容忽略)
7.播種當日氣溫穩定在20度左右時開始播種。機插盤育苗每盤播芽籽125-150克,缽體盤育苗每孔播芽籽3粒。播種前要澆透底水,播種後拍壓種子,使種子三面入土。用過篩無草籽的沃土蓋嚴種子,覆蓋厚度0.5-1.0釐米。播種後在床面上平鋪地膜,出苗後立即撤掉。
以上為選種和插秧階段。
8.溫度管理播種至出苗期,密封保溫。出苗至1葉1心期,注意開始通風煉苗。棚內溫度不要超過28度。秧苗1.5-2.5葉期,逐步增加通風量,棚溫控制到25度,嚴防高溫燒苗和秧苗徒長。秧苗2.5-3.0葉期,做到晝揭夜蓋,棚溫控制到20度左右,出苗時遇“頂蓋”現象,應及時敲碎被頂起的覆土。
9.水分管理秧苗2葉期前原則上不澆水,保持土壤溼潤,如果床面乾裂要及時補水。秧苗2葉期後,床土乾旱要早晚澆水,每次澆足澆透,但不可大水漫灌。
10.苗床滅草隨著秧齡的增加,底床的雜草萌發出來,因此苗期雜草要由人工經常拔除。
預防立枯病秧苗一葉一心期用3%多抗黴素WP600倍液,每平米噴施2公斤,噴後用清水沖洗。
11.苗床施在秧苗2葉1心到3葉時,用魔法控釋肥28-11-13每平方米0.5公斤撒施於床面,噴後用清水沖洗。
12.移栽前整地平耙細,做到池內高低不過寸,肥水不排出。深翻30公分左右,畝用魔法控釋肥28-11-13 80公斤,矽肥20公斤。
回覆列表
水稻秧田管理是培育壯苗的關鍵環節之一。為確保壯苗,在水稻秧田管理上,要做到“七個到位”,即防止凍害到位、床土調酸到位、水分棚溫管理到位、病害防治到位、雜草防除到位、葉面施肥到位、移栽前準備到位。
一、防止凍害
防止凍害主要是防止整個秧苗生長階段因天氣低溫造成棚內秧苗產生凍害。種子播種至低苗齡階段採取主要措施是兩膜一布。即大棚棚膜、播種覆土後覆上地膜,膜上覆無紡布。
無紡布是近年來在我局推廣的一項新技術,在使用中要注意:一是選擇透氣透光效能強、質量合格的無紡布,避免採用價低質差對秧苗生長有影響的產品。二是使用方法一定要得當,否則會對作物生長有影響。
無紡布使用方法:播種覆膜後,在地膜上蓋一層無紡布,待出苗揭地膜後,再把無紡布蓋上5-6天,溫度高早揭掉,溫度低晚揭掉,最好早上揭開,晚上蓋上。不能把無紡布覆在地膜下,造成無紡布吸收土壤水分而影響出苗;不能過晚揭布,造成秧苗徒長。
也可採取三膜覆蓋,即大棚內扣小棚,小棚內覆地膜。育苗中後期突發霜凍,要及時蓋嚴大棚棚膜,採取無紡布覆蓋,炭火爐、液化氣爐等增溫措施。
二、床土調酸
床土調酸主要是用硫酸水將床土pH值調到4.5-5.5,有利於水稻秧苗生長,提高作物抗病能力。
秧苗期床土調酸在秧苗1.5葉期進行。採用pH值為4-4.5的酸水,於秧田需要澆水時普澆秧田一次,再噴清水洗苗一次。
三、床土水分和棚溫管理
床土水分和棚溫管理是旱育壯苗的關鍵環節,一定要按技術標準進行。
第一階段:種子根發育期
指播種後到不完全葉抽出,約需6~8天。此期管理重點促發種子根生長。
溫度管理:採取大棚密封保溫、覆地膜、無紡布等措施提升棚溫,白天床面最適溫度25~28℃,最低溫度不低於10℃,最高溫度不超過32℃。若超過32℃,要開啟大棚背側通風,下午4~5時關閉通風口。
水分管理:要保證旱育。在澆足底水的前提下,此期一般不澆水;如溼度過大或區域性過溼時白天撤膜蒸發散墒,晚上再蓋上地膜,促進旱生根系生長;若床土變白水分不足時,用噴壺適量補水,接上底墒。澆水時要用水溫16℃以上(最適溫度18℃~20℃)的溫水,嚴禁用溫度低於10℃的冷水澆苗。
若出苗有頂蓋現象,要用樹條等敲落頂蓋;區域性露種處要適當覆土。當秧田出苗80%時,在早晨8時前及時揭去地膜。嚴防中午高溫時段揭膜,避免Sunny灼傷秧苗。
第二階段:第一完全葉伸長期
從第1完全葉露尖到葉枕露出葉片完全展開,約需5~7天。此期管理重點:地上部控制第1葉鞘高度不超過3cm,地下部促發鞘葉節5條根系健壯生長。
溫度管理:棚溫控制在22℃~25℃,最高溫度不超過28℃,最低溫度不低於10℃。
注意:一要及時通風練苗控長,晴好天氣自早8時至下午3時開啟通風口。二是通風量要由小變大,逐步增加通風量。先背風側面通風,逐漸兩側通風。三是棚頭門通風要在下處用塑膠佈設有裙圍,避免風直刮秧苗。四是如遇凍害,早晨早早通風,緩解凍葉枯萎。
水分管理:除苗床過幹處補水外,一般少澆或不澆水,使苗床保持旱育狀態。澆水時水溫控制在18℃以上,最適水溫20℃~22℃,嚴禁使用水溫15℃以下的水澆苗。
第三階段:離乳期
從第2葉露尖到第3葉展開,約需10~14天。管理重點:地上部控制第1葉與第2葉、第2葉與第3葉的葉耳間距各1cm左右。地下部促發不完全葉節8條根系健壯生長。
溫度管理:棚溫控制最適溫度2葉期22℃~24℃、3葉期20℃~22℃;最高溫度均不超過25℃;最低溫度均不低於10℃。特別是2.5葉期,棚溫不能超過25℃,防止早穗現象發生,此期要根據溫度情況多設通風口,逐步加大通風量練苗,最低氣溫高於7℃時可晝夜通風。
強調幾點:一是高溫天氣要提早通風,嚴防高溫徒長;二是棚內溼度大要通風練苗。三是在連續低溫過後開始晴天時,要提早開口通風,防止溫度高低變幅大引發青枯病、立枯病;四是如遇凍害,也要提早開口通風,緩解葉尖萎蔫。
水分管理:做到“三看”澆水:即一看床面是否發白和根系生長情況,二看早晚葉尖是否吐水及水珠大小,三看午間高溫時心葉是否捲曲。如床土發白、根系發育良好、早晚心葉葉尖不吐水或水珠變小,午間心葉捲曲,則在早晨八時左右澆水,一次澆足,澆水時水溫要在20℃以上,最適水溫22℃~25℃,嚴禁使用水溫低於18℃的水澆苗。
為及時掌握棚內溫度變化,要在育秧大棚內距兩側棚頭20m距中間步道30cm處擺放二支溫度計,播種後放於床面上地膜下,秧苗出土後始終放置於秧苗上部1cm處。
要及時排除大棚四周排水溝中的積水,嚴防水分過多浸潤苗床造成溼潤育苗,影響秧苗根系發育。
四、病害防治
主要防治常發生並且為害重的立枯病、青枯病和惡苗病。由於發生均與栽培條件密切相關,一定要採取綜合措施防治。一是做好種子種衣劑包衣、床土消毒等藥劑防治。二是做好栽培措施健身防病。如高臺大棚、床土調酸、標準化浸種催芽、嚴防過密播種、合理施肥灌水、合理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棚溫控制到位等。
秧苗期立枯病和青枯病藥劑防治方法:水稻1.5~2.5葉期或病害初發生期,採用六夫丁的稻庫均勻莖葉噴霧。要求做到:一兌水量要大,每平方米3升;二施藥後要立即清水洗苗,避免燒苗。
注意:
一是選擇藥劑要正確。
二是不可短時間多次使用農藥,兩次用藥時間應間隔七天左右。
三是秧苗發生病害時要正確識別是病原菌侵染的立枯病,還是由於施肥等栽培管理不當造成生理病害,有針對性採取措施,不可盲目短時間多次使用農藥和植物生長調節劑,即增大投入,又造成藥害肥害,秧苗素質明顯降低。
五、葉面肥施用
試驗和生產實踐證明,合理使用葉面肥可以促進秧苗健壯生長,而亂施用葉面肥會對秧苗產生肥害,嚴重降低秧苗素質,因此要選擇試驗驗證效果好的品種,同時注重合理使用。
建議在秧苗低齡1-1.5葉期施用可促進秧苗根系生長的菌肥;秧苗2.5葉期施用對作物安全效果好的腐殖酸類、氨基酸類等的葉面肥;移栽前1-3天施用生物肥等葉面肥。要慎用微量元素葉面肥,應測土確定是否施用;要嚴格使用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不可多次使用,不可超大用量使用。
六、移栽前準備
移栽前準備在秧苗3.1 -3.5葉,移栽前3-4天實施。
一是移栽前3-4天停灌水,使秧苗處於飢渴狀態,利於移栽後髮根好、返青快、分櫱早。
二是做好插前“三帶”。“一帶肥”移栽前一天帶磷:每平方米苗床施磷酸二銨125-150g,少量噴水使肥料粘在苗床上;“二帶藥”: 移栽出棚前1-2天,每100平方米苗床用70%吡蟲啉6克,或25%噻蟲嗪6-8克兌水葉面噴霧預防本田潛葉蠅;三帶生物肥。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超級大棚,由於大棚容積大降溫慢,易造成徒長苗,在調溫控水上更要嚴格掌握技術標準,提早通風煉苗,延長通風時間和通風次數,加大通風口開啟寬度,增強棚內對流強度;嚴格控制澆水次數和澆水量,確保旱育壯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