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懶人大胖
-
2 # 隆棟大學畢業的媽媽
不一樣的材料,就會煲出不一樣的湯,功效也不一樣。我自己有分享過一款滋陰潤肺止咳的湯。就是石橄欖+油甘子+青橄欖跟骨頭或者瘦肉一起煲湯。也可以是羊肚菌+虎乳菌+紅棗跟骨頭一起煲湯。平時也可以吃淮山紅蘿蔔骨頭湯,蟲草花雞湯,石斛鴿子湯。其實湯有很多種,注意煲湯的時候要掌握火候,可以下點紅棗,枸杞這些合下味。
-
3 # 王胖不瘦啊
在寒冷的冬季,湯既能助人取暖,又能使人的胃口大開,煲湯能起到強身健體、防病治病的作用,下面分享給大家分享煲湯的配方。
1、沙參玉竹薏仁豬腳筋湯
材料:玉竹25克 沙參25克 薏仁10克 豬腳筋250克 排骨250克 生薑3片
功效:健脾補肺,清熱利溼、補腳力健筋骨,對面板粗糙,秋日乾燥可常飲用
2、雪梨麻黃瘦肉湯
材料:南北杏各12克 雪梨2個 麻黃8克 瘦肉200克 蜜棗3個
功效:有潤肺化痰止咳退熱降火清心解瘡毒和解酒毒功效,有溫中益氣益肺止咳作用
3、蘋果雪耳瘦肉湯
材料:雪耳20克 蘋果2個 麻黃8克 瘦肉200克 蜜棗3個
功效:滋陰泣燥,補益氣血,健脾祛溼,健脾固精,男女老少適宜
4、鮮蓮子滾雞肉湯
材料:鮮蓮子200克 草菇100克 絲瓜80克 雞肉200克 生薑3片
功效:有鎮靜強心和抗衰老,益心補腎,健脾止瀉,固精,對心悸失眠煩躁有安神作用
5、紅羅卜排骨湯
材料:紅羅卜750克 排骨500克 蜜棗3個 陳皮半塊 生薑3片
功效:能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和潤澤肌膚且補中益氣
6、猴頭菇白果鯊魚骨湯
材料:猴頭菇50克 白果、蓮子、淡菜各25克 鯊魚骨150克 鮮雞肉500克 生薑3片
功效:養胃健胃,滋腎補肺,養血安神,生精增髓,含骨膠原,能滋補身體抗癌清瘤
7、冬蟲草燉水鴨或西洋參燉瘦肉
材料:冬蟲草7條 水鴨150克(一人量) 或西洋參20克 瘦肉150克(一人量)
功效:化療術後,長期白細胞偏低
8、黑豆鯉魚湯或黑豆煲塘鯴魚湯
材料:黑豆60克 鯉魚600克 瘦肉150克 陳皮半個 生薑3片
功效:長筋骨,悅顏容,烏須發,明目寧心延年益壽補益滋潤,可治療頭發早白
9、百合陳皮鯽魚湯
材料:百合80克 陳皮5克 鯽魚2條 瘦肉200克 生薑3片
功效:能清熱開胃,健脾補益,利水腫清熱解毒,健胃化氣
10、南北杏煲鱷魚肉或南杏楷杷葉燉鯽魚
材料:南北杏務15克 鱷魚肉150克 瘦肉200克 或南杏12克 枇杷葉20克白鯽1條
功效:止咳,提高呼吸道免疫力
11、木瓜墨魚湯
材料:木瓜500克 鮮墨魚500克 排骨300克 生薑3片
功效:滋肝腎,養血滋陰,有明目、通經、安胎、利產、止血和催乳等功效
12、豆角幹煲鯇魚尾
材料:豆角幹100克 鯇魚尾1條 生薑3片
功效:健脾益氣,消暑化溼,能輔助治療肝陽上亢之關節痛、眼花,高血壓等疾病
13、糯稻根太子參煲泥鰍魚湯
材料:糯稻根25克 太子參15克 泥鰍魚250克
功效:產後陰虛多汗,小兒睡覺多汗
14、雙仁燉豬心湯
材料:酸棗仁12克 柏子仁20克 圓肉10克 豬心1個
功效:安神定驚,滋補腎陰助睡眠
15、去苓黃精生蠔湯
材料:去苓20克 黃精20克 紅棗8個 鮮生蠔300克 雞肉350克 生薑3片
功效:白潔面板,補腎壯陽、並能活虛、解丹毒、寧心安神健脾滲溼補血養氣為秋日靚湯
16、大地魚瘦肉滾豆腐湯
材料:大地魚半條 瘦肉150克 豆腐1塊 江珧柱20克 生薑4片 生蔥2條
功效:醒明可口,為秋日滋潤湯水
17、栗子淮山豬蹄湯
材料:鮮栗子26個 淮山50克 紅棗4個豬蹄1對 生薑3片
功效:能加強脾胃功能,健腎氣,益腰膝,養腸胃,縮小便
18、白菜乾豆腐臘鴨頭湯
材料:白菜乾75克 豆腐2塊 芡實25克薏仁25克 蜜棗4個 陳皮適量 臘鴨頭連頸2個 鴨肉300克 生薑3片
功效:滋陰降火,潤躁養胃,利水消腫,清熱養陰,去火下氣,補腦益氣
19、淮山沙參玉竹鵝肉湯
材料:沙參15克 淮山30克 玉竹15克 鵝肉250克 瘦肉250克 生薑3片
功效:有養胃止渴,補氣生津,解五臟之熱,對陰虛咳嗽,口乾欲飲,防感冒,急慢性支氣管炎,糖尿病有益
20、木瓜煲老鴨或木瓜煲豬肚
材料:木瓜1000克 老鴨1只 生薑3片 或豬肚1個
功效:木瓜煲豬肚為女壽星湯,木瓜煲老鴨為男壽星湯,滋陰補血潤而不燥
-
4 # 梁草閣
中醫認為,秋冬養陰,這裡為你推薦一個冬天很好的煲湯:沙參玉竹老鴨湯?
沙參玉竹老鴨湯製作材料:老鴨1只;瘦肉1小塊;沙參15克;玉竹10克;麥冬10克;百合10克;天門冬10克;紅棗6個;枸杞適量;嫩竹筍片適量。其它配料:姜6片;花椒適量;紹興花雕酒2勺;蔥適量;鹽適量。製作方法:紅棗清洗後去核,沙參、玉竹、麥冬、百合、天門冬、嫩竹筍片清洗後加清水浸泡。鴨肉煲湯前需要先焯水,把鴨肉切塊後清洗幾次,把鴨肉蔥姜花椒料酒入鍋,加適量清水,燒開,煮開後把浮沫撇掉,撈出鴨肉用溫水清洗。取蒸甕一個,放入所有材料,倒入浸泡的沙參玉竹麥冬和紅棗和泡過的水,加鴨肉,蓋上蓋,煲3小時左右,開蓋加枸杞和鹽調味燜一會,即可。主要功效:沙參玉竹老鴨湯,主料是老鴨肉、北沙參和玉竹。此藥膳菜譜為三位主任中醫師,根據中醫冬季養陰的理論,結合客家地區的傳統做法,經過反覆試驗而成。是客家傳統的名菜,具有養陰清熱、益胃生津、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適用於體虛或糖尿病屬陰虛者。老鴨的功效:《本草綱目》記載鴨肉具有"鴨肉性昧甘、寒,填骨髓、長肌肉、生津血、補五臟","主大補虛勞,最消毒熱,利小便,除水腫,消脹滿,利臟腑,退瘡腫,定驚癇。沙參的功效性味:味甘;微苦;性微寒。歸經:歸肺;胃經。主治:養陰清熱;潤肺化痰;益胃生津。主陰虛久咳;癆嗽痰血;燥咳痰少;虛熱喉痺;津傷口渴。玉竹的功效:玉竹味甘,性平;歸肺、胃經;質潤和降;主治燥熱咳嗽,虛勞久嗽;熱病傷陰口渴,內玉竹的功效:玉竹味甘,性平;歸肺、胃經;質潤和降;主治燥熱咳嗽,虛勞久嗽;熱病傷陰口渴,內熱消渴;陰虛外感,寒熱鼻塞;頭目昏眩,筋脈攣痛。具有潤肺滋陰,養胃生津的作用。麥冬的功效:麥冬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胃、肺、心經,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的功效,用於肺燥乾咳、陰虛癆嗽、喉痺咽痛、津傷口渴、內熱消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秘等症。《神農本草經》將麥冬列為養陰潤肺的上品。百合的功效: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二經。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清熱涼血、美容養顏的功效。天門冬的功效:味甘;苦;性大寒。歸肺;腎經。有著滋陰潤燥、養陰生津、潤肺清心、清火止咳等功效。
-
5 # innocence.
我來說一下,我們店裡的煲湯配方 請做參考~
主要食材:白松茸、菌菇包、老番鴨
做法:先把老番鴨焯水,再把白松茸泡水(泡的水不要倒掉煲湯的時候用)。焯好的老番鴨放到砂鍋裡,再把泡水的白松茸和菌菇包一起放到砂鍋裡,先大火開15分鐘,再轉小火煲2個小時就大功告成了。
-
6 # 馬啃菠蘿20
青紅蘿蔔燉豬手
原材料:豬手600克、青蘿蔔300克、紅蘿蔔100克、姜10克、蔥約8克
調味料:鹽4克、雞精2克、胡椒粉2克
1、豬手先刮洗乾淨、剁塊。青、紅蘿蔔去皮洗淨、切塊。姜去皮切片,蔥切段待用。
2、鍋上火、爆香薑片、蔥段,加入清水燒沸,下豬手、青、紅蘿蔔塊過水淖燙一下。
3、砂鍋上火,將淖過水的原材料撈出放入缽內,重新加入清水、薑片、蔥段燉約2小時至豬手軟爛時,調入鹽、雞精、胡椒粉即可。
特別提示:豬手需要先用火燒淨毛,才能比較容易刮洗乾淨。
-
7 # 雲南特色美食推薦
材料小排肉600克蓮子半杯枸杞少許米酒、鹽少許做法1
先將小排肉與蓮子、枸杞清洗洗淨。
2煮半鍋水川燙小排。同時再煮半鍋水備用。
3將蓮子和枸杞倒入鍋中,倒入熱水高度蓋過食材。
4轉大火水滾後改以中火燉煮20分鐘。
5這時可準備將山藥切塊。
6將山藥倒入鍋中,加熱水蓋過山藥,中火煮10分鐘。
7倒入少許米酒與鹽巴,山藥蓮子小排湯完成
回覆列表
薏米燉全雞
土雞要吃薏仁米,奮不顧身跳
鍋裡。排骨臘肉來相救,湯鮮肉香人
稱奇。
給你分享一道‘薏米燉全雞’這道以小火慢燉而成的家庭
菜,整雞象徵團結和睦,吃一口香嫩
化渣的雞肉,喝一碗清澈醇和的雞
湯,湯鮮醇厚,肉香味濃。
原料:本地土母雞1只(約1500
克) 小白売薏仁米300克 農家臘肉
50克 黑土豬或豬排骨100克 冬筍片50
克 香菇片50克 枸杞5克 純淨或礦泉水
2500毫升 鹽6克 胡椒粉3克 姜塊
10克 香蔥段6克
製法:
1.把土母雞宰殺治淨後,投入清水
鍋汆透,撈出來瀝水稍晾。另把薏仁
米用清水浸泡、臘肉切成厚片、排
骨砍成小塊,再與冬筍片和香菇片一
起納盆內,加入姜塊、香蔥段和枸杞拌
勻,然後塞入雞腹,待用。
2.上火、入山泉水燒沸,下
入處理好的母雞,用小火慢燉至軟爛
時,放入鹽和胡根粉,即成
很有寓意的菜希望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