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愛吃菜不吃飯
-
2 # 小小國民良人
數學有答題公式,只要理解好題意就可以解題,那麼語文有嗎,答案是,語文也有,咱們拿作文作為例子。
作文按題材分為好多種,比如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等,無論什麼文章,都講究開宗明義,然後展開,然後簡潔收尾,這就叫做“鳳頭,豬肚,豹尾”,這就是公式,開宗明義就像鳳凰的頭一樣,精緻而短小,中間的內容就像豬的肚子一樣,充實得很,結尾就如同豹子尾巴一樣,強悍有力,尾掃雷動,這就是公式。
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這都是公式,其實語文的公式不是公式化,它是一種濃縮的精華,是把學到的看到的東西濃縮到裡面去,才可以寫出好文章。
語文不難,要總結出自己的公式出來,相信你可以做到!
-
3 # 花木蘭州拉麵
數學有公式,語文有模板。
話有三說,巧說為妙。
字裡行間可以透露出一個人的內在修養,這就是語文的博大精深。
-
4 # 風雅頌147916653
1、某段或某句在文中的作用
(1)結構上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定懸念(小說);
為下文作鋪墊;總領下文;為文章定下感情基調;議論文則可能是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講訴故事引出中心論點等等。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文、小說);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文、小說);引人思考,發人深省。
(2)內容上的作用(寫作手法、對內容的作用、表達的感情等)
(3)修辭手法的作用
本身的作用+結合句子在語境中的作用。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物件+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物件+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 + 物件 + 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覆:強調了……加強證據
6.誇張:突出特徵,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7.對偶:形式整齊,音韻和諧,互相映襯,互為補充。
8.引用:引用名言會使主旨開掘得更深刻,使主題得以昇華;
(4)說明方法的作用
1、舉例子 :具體真切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2、分類別:條理清楚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對事物的特徵(或事理)分門別類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
3、打比方:生動形象地說明該事物的××特點,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數字:具體而準確地說明該事物的××特點。使說明更有說服力。
5、作比較:突出強調了被說明物件的××特點(地位、影響等)。
6、下定義:用簡明科學的語言對說明的物件 (或科學事理)加以揭示,從而更科學、更本質、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徵(或事理)。
7、列圖表:直觀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說明事物的特徵,增強說服力,如引用古詩文、諺語、俗話。引用說明在文章開頭,還起到引出說明物件的作用。
引用說明有以下幾種形式——A、引用具體的事例;(作用同舉例子) B、引用
9、摹狀貌:對事物的特徵(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說明更具體生動形象。
10、作詮釋:對事物的特徵(或事理)加以具體的解釋說明,使說明更通俗易懂。
2、概括某段大意---
(1)要準確的概括出段意,首先要讀懂段落每句話的意思,還要弄清楚段內各句的相互關係,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即所謂的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數在段首或段末,個別也有在段中的)。如果沒有中心句的,就要抓住全段的中心意思,自己總結概括。
(2) 摘句法,即找出段落中的中心句。例如《我的老師》中的第二自然段,就可摘取其中的“她從來不打罵我們”一句來概括段意。
(3)概述法,用自己的語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例如《故鄉》的第二部分,內容很豐富,記述的人物事件很多,可用自己的話概括:“我”回到故鄉的所見、所聞、所感。
(4) 聯合法。有些段落講的不止一個意思,概括時必須用簡練的語言把幾個意思表述出來,缺一不可,這就是聯合內容要點佳藝概述。例如《記一輛紡車》的第四段,就要綜合三層意思:紡線使衣著自給,紡線使大家愛惜自己製作的衣服,紡線是大家形成了新的美的觀念。
例:春天,枝上萌出嫩芽,閃著黃綠的眉眼。微風拂過,眨眼似的,多像少女那充滿活力的嫵媚的眼睛。夏天,葉子長成小扇子的摸樣,綠得似乎碰就會滴下油來。到秋天,葉子變黃了,一陣風過,搖下一樹金片。抬頭仰望,就像大地舉起一支飽蘸黃色油彩的大筆,要為藍色天空添一幅美麗的畫圖。秋天吹得更緊了,片片黃葉紛紛揚揚飄落下來,像一隻只黃蝴蝶在追逐嬉戲。冬天,落在地面的葉子漸漸地被塵土掩埋,慢慢地化成肥料融進大地,為來年新葉生長提供養料。
概括本段的大意:
3、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的答題模式
誰----為了什麼-----做了什麼----結果怎樣
4、五種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
記敘文中的議論是作者在記敘中所記事物發表自己的看法。或讚揚,為什麼讚揚;或反對,為什麼反對。
記敘文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記敘的過程中對所記事物抒發自己的感情。它一般可分為兩大類: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託物言志、借景抒情)。
5、怎樣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寫作意圖、目的。它是透過文章的字、;詞、段、篇的結構形式表達出來的。我們要歸納中心思想,首先必須讀懂文章的主要內容、段意或文章的中心句來概括總結,也可以從審題、文章的開頭、結尾、重點段、議論部分或從考題中得到提示入手。其主要方法有:
(1)先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再想一想作者為什麼要寫這些內容,然後領會寫作目的,即中心思想。
(2)、分析課文的重點段。從文中找出中心思想,
(3)、從文題找中心,有些文章的題目就直接點明瞭中心。
(4)、從中心句找中心,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最後一句:“波幅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的少。”又如《我的心事》中反覆出現的一句話:“說話要算話”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
6、景物描寫的作用----交帶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現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的發展。
7、“根據語境解釋詞語”題型
有兩種答題方式,一種是透過對上下文的分析,直接寫出該詞語的意思;另一種更為完整,即在解釋完該詞語後,再加上----在文中指的是……
8、“賞析優美語句”題型
主要有兩種題型:
(1)詞
A、“××”詞好在哪裡?
B、“××”詞能不能刪掉?
②不能,刪掉“××”詞,句子的意思就變成了……,顯得太絕對化;用了“××”詞,準確地說明了……,符合實際情況,留有餘地,具有科學性。
(2)賞析句段
從三方面考慮:內容(寫了什麼,選材有什麼獨特之處);形式(寫作方法,語言特色,修辭(1.比喻:生動形象 2.擬人:形象生動 3.誇張:突出特徵 4.排比:加強語氣 5.反問:態度鮮明,增強語氣 ));感情(文章的社會價值,意義,作用等);結構(在全文中的作用)。
9、記敘的順序----順敘,倒敘,插敘(補敘屬於插敘的一種)
10、寫作人稱的好處----第一人稱,真實可信;第二人稱,親切自然;第三人稱,可以多角度描寫,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回覆列表
語文當然也有公式。跟數學一樣,語文答題技巧也是有公式的。例如問你這句話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如果是比喻句的話,公式就是這段話用了比喻的修辭+說出本體喻體(即把什麼比做了什麼)+生動形象寫出了...類似這樣的公式還有很多,各種題型基本上都是有公式的。在套公式時加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賦予感情的賞析,語文的題目也是能取得滿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