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歲月金曲
-
2 # 趣聊每天熱點
不但如此,她還憑藉這首《瀟灑走一回》獲得了香港電臺第二十屆中文金曲頒獎,和臺灣金曲獎最佳作曲人,她的歌曲《黎明不要來》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獎,歌曲《晚風》獲得香港唱片協會白金唱片獎,諸如此類的獎項她獲得很多。
由於葉倩文4歲就跟隨家人移民加拿大,所以她的歌帶有很強的歐美風情,時而激昂振奮時而柔情似水,既流行,又情意綿綿,演唱瀟灑、豁達總能讓引起公眾的共鳴。
她後來嫁給了大她十幾歲的林子祥,夫妻二人的合唱的《選擇》更是聲聲動人,百聽不厭。但後來不知道何故,葉倩文慢慢地隱退了歌壇。
葉倩文在香港樂壇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地位是數一數二的,當然萬物都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的,現在的葉倩文早已不是當年的葉倩文可比的,她在香港樂壇應該和內地的郭蘭英、關牧村等前輩差不多。
-
3 # 無花與尚娜
葉倩文出生於臺灣,4歲全家遷到加拿大定居。所以剛加入娛樂圈時不懂讀寫中文。1984年灌錄的歌曲《零時十分》入選香港十大勁歌金曲。1990年獲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手獎,之後連續四年都獲得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手獎。歌曲《焚心似火》獲香港十大勁歌金曲金獎。1996年登上央視春晚,獻唱歌曲《我的愛對你說》廣受好評。經典金曲有《瀟灑走一回》《焚心似火》《祝福》《情人知己》《黎明不要來》《選擇》,首首金曲,噲炙人口,傳唱度一時無兩。
葉倩文的成就曾是僅次於梅豔芳的女歌手,在事業如日中天時決定離開娛樂圈,從此絕少 有他的訊息,漸漸被人所遺忘,雖然近年有復出的苗頭。但畢竟已不再年輕,已難復當年風采。
我覺葉倩文在香港樂壇稱得上“天后”的地位!葉倩文是華語樂壇最頂級的大眾流行女歌手之一,而且比較幸運的是,她的巔峰期幾乎與港樂鼎盛期同步,這也意味著,港樂乃至華語樂壇史上必然留下其姓名。
1.從作品的流行度上來說,葉倩文的粵語國語均有影響一代人這種量級的作品。所以她也算是曾經紅遍兩岸三地的香港女歌手,其實我覺得能做到這個地步的女歌手不多的。
"我發現談到流行性時,總會有人不屑於此,好像商業是一種原罪。但在當時香港的唱片工業下,唱片賣不動什麼都別談。
"葉倩文的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作品在流行性和銷量上都獲得了很大的成功。現在各家粉絲吹自家偶像以前的銷量,什麼路數都有,到底賣了多少張也是各有各說。葉倩文有一個數據是實打實的,就是1988年大爆的祝福大碟七白金年冠,加88年前發的,七張唱片一共12白金。
"還有一個佐證,當年的香港,如果一個歌手唱片賣不動,基本上不會再續約,葉倩文十幾年穩坐華納一姐,也說明這姐能給唱片公司賺到錢。
"基於上述的原因,我不覺得葉倩文作品的大眾流行性是一個要被詬病的點。一個歌手如果沒有傳唱度廣的歌這個前提(並不是唯一前提),很難在樂壇上獲得一席之地。不過,商業性也是一把雙刃劍,先按住不表。
"如果現在再回頭來看葉倩文的作品,覺得其粵語專輯每一張質量都極其高,在葉倩文大紅的幾年裡,基本上一年也就出一張唱片,極少數時候出兩張,精挑細選也保證了其作品的高質量。但也有風險,你必須要保證那張裡有熱門歌,否則就要嚐到敗績。
"譬如葉倩文1989的那張面對面,仍然是一張高質量作品,但在當年梅豔芳夕陽之歌和陳慧嫻千千闕歌的競爭中,這張就被擠出大眾視線了,但你如果現在回頭來看,這一張被埋沒很可惜。所以有時候市場的口味跟作品質量未必一致。
2.葉倩文是一個天賦極高的女歌手,唱跳俱佳,各種型別音樂演繹自如。
"葉倩文1984年發第一張粵語專輯,去領獎的時候廣東話都說不利索,直接說的普通話。這姐唱歌全靠拼音,但在不瞭解這個內情前,我覺得這姐的粵語好聽極了,咬字清晰,實在難以想象是個鬼妹ABC。而且葉倩文不識譜,據黃霑所說,葉倩文聽三次歌后就能把歌唱出來。
"說到唱功,非專業人士,無法判斷其高音究竟是進了哪一個音域。總體來說葉倩文也屬於巨肺,而且個人覺得比較好玩的是,葉倩文的高音也是真音直接騎上去,沒有太多技巧,倒也多了一份灑脫大氣,跟其本人氣質保持了一致,而且這麼看起來跟他的老公林子祥屬於一卦的。
"這也是我覺得這姐有天賦的地方。並沒有學過唱歌,在香港做演員,說唱歌就唱歌,而且竟然還唱成了暢銷女歌手,那會兒香港出唱片的女歌手不在少數,這姐一路唱到風頭直逼梅豔芳。
"關注唱功的同學可以看葉倩文91的演唱會,堪稱行走的CD機,關注音域的同學可以看05的港樂,除了王昭君,葉倩文也演繹了部分英文歌曲。
"算起來葉倩文的演唱會開的不多,一比較好像嗓子狀態最差的要屬12年那場完全是你演唱會。可能是之前練舞練的累著了,嗓子壞了打了開聲針後上去的,高音吃力了些許,其實到這個年紀再開演唱會不用再跳舞,純唱也ok。
"還想說的是葉倩文的颱風,感覺聽這姐唱歌根本不需要你心驚肉跳擔心她什麼氣短走音,一個字就是穩。讓我念念不忘的就是16年歌手給李克勤幫唱的那一次,那種信手拈來的感覺,好像就是唱著玩,並沒有把這個比賽當回事,也沒有緊張感,要臺下的觀眾跟她一起嗨,但出來的聲音又穩又準,所以覺得這樣的控制力就很強了。
3.葉倩文事業巔峰期在80末90初,但在95年後聲勢明顯下落。
"葉倩文算是早早就在大陸走紅的香港女歌手,93年就在北京工人體育館開5場演唱會。而在香港90-93獨霸四屆女最,基本上自88年開始就屬於梅豔芳後第二位。總體來說葉倩文是屬於在兩岸三地都大紅過一輪的。
"花無百樣紅,個人認為葉倩文事業轉折是在95年,這一年其地位一方面不斷受到諸如彭羚、李蕙敏、陳慧嫻、鄭秀文的衝擊,另一方面是這位姐自己已經開始無心戀戰,忙著談戀愛了結婚去了。
"到再發片的時候鄭秀文、陳慧琳就已經上位了,年輕歌迷去追更年輕的女歌手,葉倩文香港事業走低,臺灣國語唱片表現平平,這也屬於一個正常的樂壇更新換代的過程,然後這姐直接說退就退,基本上就不發唱片。
順帶插一嘴,95年王菲成績也一般般,發的那張didar曲高和寡,而且菲姐也忙著談戀愛,根本就沒參加didar的宣傳,這也意味著菲姐在95也沒有hit歌。不過菲姐94年出的國語專輯天空在95年依然暢銷,翻唱鄧麗君歌曲的那張菲靡靡之音也賣的不錯。但這一年王菲在香港沒有獎拿也很正常。
"這種情況下,彭羚就上位了,但彭羚的統治力也差,很快就被後面的鄭秀文陳慧琳超越了。再加上王菲結婚生子後復出,彭羚也下來了。
"並且我覺得95年後,港樂已經呈現頹勢,這個時候才高調復出的陳慧嫻只能撿一個盛世的尾巴。此後再也沒有那種能影響兩岸三地的香港女歌手了。老實說我自己覺得,95之後都不能把王菲算在香港女歌手的那個陣容裡面。這一時期開始,臺灣女歌手紅的更多,影響力更大。
4.葉倩文性格自然灑脫,凡事都看的比較淡的。應該跟家庭成長環境有關,葉倩文比較自信,也比較敢於堅持自我,也不在意外界的各種聲音,屬於活出真我。
"如果把葉倩文放到現在,這姐就是堅決燒掉人設的那種,要什麼人設,怎麼想就怎麼說。不要給她看採訪提綱,她喜歡即興答。
"隨緣工作法。遇到適合的工作做一下,不想做的一概不做,導致給人一種常年不營業的感覺。
5.早年間的表現奠定了葉倩文的歌壇地位,但由於後期作品乏力,葉倩文目前在樂壇的存在感不高。
"插一句對獎項的看法。香港的這些獎,現在已經很水了,很多年前也談不上有多公平。個人覺得是唱片公司和主辦方協商博弈的結果,但起碼早年這些獎還是有點看頭的。首先你要自己爭氣,自己牛逼,否則把你推上去,那個時候的香港觀眾不是吃素的,當場就能把你噓哭。所以覺得當時候拿獎的男女歌手都是有實力拿的。
"葉倩文總的來說屬於要獎有獎,搞資料也搞得過,地位相當穩固。葉倩文的粉絲就從來不需要出來給偶像鳴不平啊,跟別人爭地位啥的。論輩分的話,跟葉倩文一塊拿到金針獎的也就是張學友吧。
"說到存在感,早年間大紅的歌手多有此問題。我覺得能做到長青的真是少而且也很辛苦,早年間的香港女神活躍到現在的不多。有時候也覺得可惜,因為葉倩文的機能一直保持的很好,不知道是不是打羽毛球的關係。但後面出來唱的是真的少。
6.扯了這麼多反正就是覺得這姐挺牛的,雖然她本人極為謙虛,擅長自嘲,雖然人極美,但此人從來不覺得自己美,至於以上所述的種種成績,此姐多表示不記得全部忘光,更別提吹水什麼地位了,莫提,厲害的永遠都是除了她以外的別個人。但我覺得這也是她神的地方誒。
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