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為什麼不用其他動物代替?
9
回覆列表
  • 1 # 天爺使者envoy

    豬屁,馬屁歷來無人敢拍,一拍就豬狗不如。關於馬屁,有兩層意思。(一)養馬高手每天餵食之餘,與馬溝通適當的要拍馬屁,拍得舒服了,馬會開心,次日,去使喚它,會聞聲而來身旁,特聽話,用它騎它去遠處,非常好使。(二)、對於人來說,拍人家馬屁是貶義的,帶有諷刺味的。說拍人家馬屁的人不要臉,為了達到自己私利,或名利,百般的討好人家,由其是討好領導拍馬屁,想達到目的。但是,拍馬屁的人並非個個都一帆風順,有的人運氣倒黴拍得不是邪德馬,拍到正德馬腿上,痛不由己,非但沒有達到目的,被馬腿踢得負傷一身,還要身敗名裂。拍馬屁的下場全世界都一樣,因為此行為屬心本不正。

  • 2 # 書房記

    在古代,“拍馬屁”其實是一種禮俗。該典故最初源於元朝文化,對於這種特殊的禮俗文化有如下幾種說法。

    一種說法認為“拍馬屁”的風俗是從盛產馬匹的地區流傳開來的。內蒙古、寧夏、青海、新疆等地,草原遼闊,經常出現寶馬良駒。一般的百姓家也有幾匹上好的馬,以解決行路、運輸等問題。牧民們都把養駿馬當作一種榮耀。據說,蒙古人有一個習慣,如果兩個人牽著馬相遇,總要在對方馬屁股上拍一下,摸一下馬膘如何,並順帶幾句“好馬,好馬”,博得主人歡心。久而久之,拍馬便成了人們見面時一種打招呼的禮俗。但也有人因為看到權貴人士駕到,不分馬的優劣,也會爭先恐後地拍著馬屁股不停地稱讚“好馬,好馬”。但是這一種拍馬就不真的是在拍馬了,而是拍人。自此,人們的這種拍馬方式便改變了“拍馬”原有的性質,人們視其為阿諛奉承的代名詞也就不足為奇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傳說蒙古族是馬戰天下的民族,很多元朝官員都是出身於武將,馬也就變成了一種象徵著將領權力、地位的符號,下級對上司最好的讚美,就是誇他的馬好。漸漸地人們就把這種對上司奉承的行為稱為“拍馬”。後來蒙古人進入中原,建立了元帝國後,他們的文化與漢文化逐漸交融滲透,“拍馬屁”一詞也就逐漸流傳開了。

    至於現在人們所說的馬屁股到底能不能摸,似乎也沒有一個定論,我看只要不傷著自己就好啦!

    蒙古人把擁有一匹好馬作為自己的榮耀,而現代人卻把擁有一張好嘴皮作為升遷的資本,溜鬚拍馬靠的就是逢人說好話。其實,與其挖空心思地“拍馬屁”,不如讓自己成為一匹真正的“千里馬”,就算暫時沒有遇到伯樂,也可以自以為驕傲,阿諛奉承最終不會成為社會的主流!

    還有一種說法,明朝太監叫魏忠賢,他有一套高超的馴馬本領。有一年的重陽節正是賽馬的大好時光,天啟皇帝身穿龍袍,端坐在輦車上,百官相隨來到賽馬場。

    魏忠賢正好利用自己騎馬的本事來討皇上的歡心。

    皇帝道:你能知牲畜靈性,定是大才大器。魏忠賢熟知馬性,又能揣摩皇帝的心思,百官都認為他前途無量。 從此魏忠賢掌管朝廷,顯赫一時。百姓們都說這都是他拍馬屁拍來的,從此民間就有了“拍馬屁”這個故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校園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