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這麼多好的電視題材都不去拍。
6
回覆列表
  • 1 # JackYuan

    翻拍不翻拍是導演的問題。新題材,導演投資大,要求導演有新技術,現在的導演都是錢堆起來的,有技術的不多,所以導演為了錢都會翻拍電視劇而且題材,內容,畫面都一樣。

  • 2 # Neets電影

    首先經典影視作品(比如86版《西遊記》)積累了足夠的口碑、影響力、知名度和受眾,翻拍此類經典作品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無人過問”的風險。

    但規避了風險不意味著人家會好好拍,你在豆瓣搜“西遊記”,出來的這一串《西遊記》魚龍混雜,層次不齊,這就可見一斑了。

    其次是成本。翻拍意味著主體的劇本構架已經有了(你大改也不合適,何況一般改了更瞎),對一些細節稍作調整,加入些新鮮元素,一新劇本基本就齊活了,省時省力省錢。

    由於題材及內容的過度限制,許多優秀的作品(比如《我的團長我的團》)在流入市場之前已被改的面目全非;而有些頗有市場的題材甚至壓根不讓拍,因此翻拍經典成了無奈之舉。從業者要吃飯,觀眾就只好受罪。

    (www.neets.cc)

  • 3 # 折射影視

    很明顯翻拍的電視劇 ,肯定會在原來的基礎上獲得一定的關注 ,前期省去了很多的宣傳的經費 ,也就是說,肯定會有一定量的人去看 。

    這點和電視劇的第一部第二部 ,續集是一樣的道理 ,《歡樂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第一部的良好口碑的基礎上 ,第二部直接火了 。

    總的來說 ,觀眾喜歡 ,我就去拍 ,只要有人去追去看 ,錢就掙到手了 ,管他翻不翻拍 ,

  • 4 # 商蠱

    對於導演來說,製作一部電視劇,最主要的是有投資方的投資。投資方投資一部電視劇,是看重這部電視劇,能帶來多少回報,好的電視劇本不一定有人投資,但是經典電視劇,拍的再差,也是收視保證的,比如新版《西遊記》,即使罵聲一片,但是收視率依然高。今年大熱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當初導演到處找投資方,都沒人投資。劇本再好,也只有50%的保證,而翻拍電視劇,有觀眾基礎,失敗的機率幾乎很少,所以,投資方都看好翻拍劇,作為導演也只能妥協拍翻拍劇,電視臺可選擇播也就只有翻拍劇。

  • 5 # 影視圈Magazine

    截止到2017年,一魚資料顯示,IP改編影視劇累計達到3271部,其中網路文學IP改編成的影視劇累計達到272部。2017年播放量最高的網路劇前10部中,網路文學IP改編影視劇達到5部。骨朵資料顯示,2016年IP改編劇播出數量為55部,較2014年增幅達189.5%。如今的IP劇正是看中了網路文學小說的粉絲基礎,用資料降低市場風險,相比IP劇,翻拍劇“也是熟悉的配方,也是熟悉的套路”。

    在2017年的《貓片·胡潤原創文學IP價值榜》中,《鬥破蒼穹》榮登榜首,《盜墓筆記》和《凡人修仙傳》分別位居第二第三位,網路小說IP價格遭到爆炒,知名作者的網文IP版權價最高可達5000萬元。新浪財經統計,2016年,前十大網路作家的平均年收入為3230萬元,是線下作家平均1730萬元的近兩倍。

    根據著作權法等相關法律的規定,著作權的保護期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亡後50年。合作作品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加死亡後50年,從最後死亡的作者的死亡時間起算。例如我們熟知的、被翻拍了無數遍的《西遊記》等,都早已超出了著作權權力保護期,成為了公共版權。

    演員“以新換舊”

    不難發現,以前拍攝經典劇或者武俠劇,主角全部啟用當紅小生或者實力派演員,如今為了節省成本都是啟用新人。

    細數最近播出和正在籌備的翻拍,一色兒“生臉”。新版《絕代雙驕》由胡一天、陳哲遠領銜主演;《新笑傲江湖》由丁冠森、薛昊婧主演;《新白娘子傳奇》由鞠婧禕、於朦朧主演;新《神鵰俠侶》由王俊伊、李凱馨領銜主演;新《倚天屠龍記》由曾舜晞、陳鈺琪主演,1994版周芷若的扮演者周海媚飾演滅絕師太。不得不承認這種“老帶新” 打情懷牌的方式,確實可以降低收視風險。

    回顧這幾年的翻拍史,僅有去年的新版《射鵰英雄傳》獲得了口碑人氣雙贏,劇情走情感路線,豆瓣評分達到7.9,被網友稱為“可以忘掉83版的新射鵰、17版靖蓉戀像極了過去懷念或是嚮往的青春和愛情”,成功捧紅了新人男女主——楊旭文和李一桐。有了這麼個成功的案例,製作方們就“好了傷疤忘了疼”,只想著“捧新人”卻忘了還要“顧口碑”。

    經典的人物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想要突破只能從找契合度高的演員、加強演技方面入手。很多問題並不在於演員長得好看不好看,而是最起碼要先在形象氣質上覆合原著,觀眾更在乎的是在於演員是否符合角色帶給人的想象,而不是“長得好看的新人”或者僅僅是“我要捧紅他/她”。

    自2015年《電視劇管理規定》中的“限古令”和“一劇兩星”出臺以來,這幾年古裝片在政策方面存在很大風險,“穿越”和“宮鬥”戲更是越來越少、有些甚至不能再在電視熒屏上出現。現代劇和民國劇逐漸取代古裝劇在市場中的份額,去年年底,總局表示,在短期之內不會再稽核批准四大名著的拍攝。市場和政策如此,古裝劇受限,電視製作方的態度表示——與其去創新,還不如直接買個IP或者直接翻拍經典,成功的機會反倒更大、安全性更高。於是如此惡性迴圈,武俠劇、經典劇翻拍的名聲就更臭了。

    儘管目前條條框框很多、精品翻拍很少,對於翻拍作品也不能一棒子打死,觀眾依舊期待看到更多的佳作湧現。一味的“走捷徑”並不能帶來高收視和好口碑,畢竟內容為王的今天,單純靠販賣情懷和IP的手段已經行不通了,行業畸形所催生的泡沫,終究會破滅。

    翻拍是把雙刃劍,一方面硬體升級,畫面、服裝、特效都可以做到更加精良,但另一方面,創作空間受限,既要推陳出新,又不能脫離原著、變成雷劇,觀眾的接受度和認可度還是很高的,要知道理論和政策永遠是落後於市場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千字文》的背誦如何安排記憶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