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onyDeng

    七擒孟獲是小說的情節,歷史記載並無其事。按小說的思維,是為了攻心,讓孟獲知道反抗是無用的,因為只要諸葛亮軍到,無論如何他一定會輸,希望他從此收起反抗之心。活捉而不是殺了,是因為孟獲在南方有影響力,他能夠壓得住各部落,只要他不反,別人也不敢反,如果殺了,別人沒此能力。

  • 2 # 韶華傾夢

    隨著蜀漢先主劉備在伐吳的途中失利,最終逝世於白帝城。南方的孟獲,追隨益州郡的雍闓前後幾次開始反蜀漢,並不斷的煽動當時的夷人加入其中,對蜀漢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在建興三年(公元225年)的3月,一切準備妥當的諸葛亮,親自率軍南下。諸葛亮最終七擒孟獲,使得孟獲歸心。原因如下。

    其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劉備自從入主益州後,那益州所管轄的土地就應當是劉備的土地,而生活在土地上的人們,自然也就歸屬劉備了。孟獲他們所在的南方,自然就在蜀漢的管轄範圍之內。

    雖然孟獲當時是彝族人,但是在益州這個各民族混合居住的地區,對於這些民族的區分在某種程度上卻不受影響。另外,更重要的是,蜀漢的立國之基是“人和”,劉備及其所在的集團就是靠著“人和”這個因素才能在益州站穩跟腳。

    因此,在維持“人和”這個因素之下,諸葛亮所率的軍隊除了必要的戰爭手段外,根本不想過多殺戮。所以,“懷柔”政策和征服“民心”的策略就有必要嚴格的執行下去。這也是諸葛亮七擒孟獲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二,蜀國根本騰不出手來接管南方。當時劉備在世的時候,率領著號稱七十萬的大軍去伐吳,可在夷陵之戰的時候,損失了大部分士卒,就連將軍也死了好幾位。

    蜀漢一下子損失了這麼多人,僅靠益州這個大州來提供兵源是供不上的。所以,當孟獲隨雍闓叛亂的訊息傳來時,諸葛亮也只能吞聲忍氣的發展生息。直到建興三年才緩過一口氣來,但是就穩定的這幾年,發展的人口和蜀漢所擁有的現成軍隊,根本無法騰出手來管理這偌大的南方土地。

    既然自己沒有充足的軍隊去鎮守,以及無多餘的官員去治理,再加上蜀漢計程車兵又難以適應南方這潮溼又充滿瘴氣的地方。諸葛亮就必須採取“讓當地人管理當地人”的策略,而當時的孟獲是南方中最有威信,也是最能服眾的。所以,諸葛亮只能從其身上尋找突破口。

    其三,一個穩定牢固的大後方,比一個空虛反覆的大後方更可靠。因為在劉備逝世之後,諸葛亮遵從劉備的遺詔,一心想“光復漢室”。再者,為了追求國家更大的利益,同時也是轉移蜀漢內部的矛盾,諸葛亮必須採取“北伐”。

    而要北伐,肯定會抽調大部分的兵力,這時的益州肯定是空虛的。若是在北伐的過程中,後方的大本營遭受南方的侵襲,那整個過程必定會失敗。所以,為了保證自己北伐無後顧之憂,那南方的孟獲之亂就要徹底的解決。

    但是,殺了一個孟獲,肯定還會有第二個孟獲。只要南方的部眾一直不服輸,不認同蜀漢的統治,那就會一直出現千百個孟獲,這樣的後果不是諸葛亮所想要的。那怎麼才能讓南方的部眾臣服呢?只有——攻心。

    南方當時的人最能臣服的就是孟獲,那麼,只要把孟獲打服了,讓他忠心於蜀漢,那孟獲所統領的南方軍隊就必然會臣服於蜀漢。至於南方的部分不臣服蜀漢的人或部落,只要就交給孟獲去解決了。這樣一來,蜀漢不僅有一個穩定的大後方,還可能讓孟獲的軍隊為己所用,一石二鳥。

    其四,孟獲的特殊身份。南方在當時還屬於未多開化之地,那裡的部落信仰很重要,同時也很固執。孟獲是他們眾人所推選出來的大首領,是完全得到他們公認和佩服的。

    那麼,孟獲就是他們的信仰。再加上當時孟獲娶了祝融夫人,而當時的祝融夫人相傳是火神祝融氏的後裔(演義虛構人物)。這樣一來,本來地位就高的孟獲,再娶了一個神的後代,那孟獲自然也就成為了南方眾人的“神”。

    如果諸葛亮採取軍事措施,把孟獲所斬殺,那就是把南方眾人的“神”所斬殺。看到自家的信仰被斬斷,那南方眾人肯定會心懷怨恨,這樣就會不斷的展開對蜀漢的報復。如果南方的報復,再加上魏吳兩國的打壓,那蜀漢滅亡肯定是遲早的事。為了杜絕這種可能的發生,諸葛亮必須“攻心為上”。

    總而言之,諸葛亮七擒孟獲這事,不僅是出於孟獲的身份地位考慮,也是為了蜀漢的利益和發展所考慮,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做出的選擇。否則,如果蜀漢有一定的實力,肯定會像東吳打山越一樣,用強硬的手段去徹底的征服。

  • 3 # 給個老婆餅

    在中國古代有一句話叫做“一將功成萬骨枯”,細細品讀歷史,發現此言非虛!例如蜀漢丞相諸葛亮,他一生以神機妙算著稱,幾乎是算無遺策,臨終一計更是讓對手司馬懿顏面盡失!不過在諸葛亮的行軍生涯之中,不是一開始就有如此名氣!而最終諸葛亮能坐上《古今64名將。十哲》之一的寶座,說白了還是建立在無數士兵的枯骨之上!公元208年,諸葛亮開始追隨蜀漢先主劉備,開山第一計便是策劃“火燒博望坡”,此戰雖然成功打敗夏侯惇率領的10萬兵士,但諸葛亮用計非常霸道,此戰將近燒掉曹兵大半兵士!博望坡之戰過後,諸葛亮又接連策劃“白河用水”與“赤壁火攻”戰略佈局。諸葛亮水火併進,幹掉曹操萬數兵馬,同時也幫助劉備席捲一席之地!

    公元225年,南王孟獲謀反,丞相諸葛亮為了收復割據勢力,親自帶兵平定南蠻!南人叛亂干係重大,諸葛亮本來可以用兵將其覆滅,不過考慮到蜀漢國力衰微,加之用兵物件還是曹魏,諸葛亮就選擇用了馬謖“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之策,諸葛亮七擒孟獲終於將南人降服,不過還是少不了跟南人交手,諸葛亮在谷中用大火又燒死南人數千人。當時諸葛孔明就對馬謖講到:“我如此燒殺生靈,必定折損陽壽”!不過當時馬謖也是聽得一臉懵懂。收服南人之後,諸葛亮把心思全部用在北伐曹魏上,曹魏方面在大將軍曹真死後,由司馬懿代其職對抗諸葛亮,司馬懿素聞諸葛亮用兵之神,根本不敢與其正面交鋒,他採取的措施就只是堅守!為了引誘司馬懿出兵,諸葛亮也是使出了看家本領:“1、大罵,2、穿女裝 3、以糧草為誘餌”最終諸葛亮將司馬引到“上方谷”,諸葛亮早就在這裡為司馬懿準備了一出好戲,那便是火油猛燒,不過陰差陽錯,天降大雨將孔明大火熄滅!導致諸葛亮在上方谷火攻之計失敗。

    此戰過後,諸葛亮猶如他的火攻之計一樣,也算是油盡燈枯,在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這正如他當時收復南人時所言一樣,燒殺生靈過多,必定折損陽壽!說到這裡大家或許會有疑問,同樣是燒殺生靈,諸葛亮的對手司馬懿為何活了72歲,最終還成功將曹魏政權拿到手?在諸葛亮死後司馬懿在用兵方面便放開了手腳,公元235年蜀將馬岱犯境,司馬懿則派遣牛金抵擋馬岱,斬殺蜀軍千餘人,公元237年,公孫淵背叛曹魏,並且南通孫權、呼鮮卑,心懷不軌之心!238年,曹魏集團派遣司馬懿前進討伐公孫淵!老謀深算的司馬懿,在打敗公孫淵之後,破城而入,並且下令殘殺15歲以上男子七千餘人,並且造成京觀(以死人堆成的高臺),用來彰顯其功!公元250年司馬懿又一手策劃高平陵之變,架空曹室,幾乎斬盡曹氏一族,這比起諸葛亮來簡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司馬懿,與諸葛亮的成功都是建立在無數生命的基礎之上,但為何諸葛亮就要折損陽壽,而司馬懿卻相安無事,一直活到了72歲!其實細心的朋友就會發現端倪,諸葛亮在年輕之時便跟隨劉備打天下,雖然娶了妻子,但一直沒有時間生育,更談不上教育孩子!而司馬懿則不同,他在早年之時一直閒賦在家並且四處遊學,早就娶妻生子,並且還帶了司馬昭,司馬師一同前往戰場親自教授其臨場對敵之術!對於這一點來說,他就比諸葛亮要強多了,再者司馬懿也是一個養生高手,遇到能力一般的就擊殺,遇到像諸葛亮這樣難纏的,他就死守!一者教養人才,二者將養身體,二者共進,才讓司馬氏得了天下!

  • 4 # 記錄怪咖

    諸葛亮為何要七擒孟獲,為何要活捉?

    我們說戰爭是政治意圖的延續,這句話用來解釋諸葛亮七擒孟獲的原因,再適合不過。

    公元225年,諸葛亮親自率兵,往南中平定孟獲之亂。南中是屬於益州,算是成都的後方。孟獲在南中作亂,就像是蜀漢政權的後院起火,如果不及時平定禍亂,勢必會影響到北伐的大業。

    但是,平叛容易,難的是讓這個地方,從此不再背叛蜀漢。

    所以,諸葛亮對於孟獲是七擒七放,為的就是讓孟獲徹底心服口服,真正歸附蜀漢。

    諸葛亮採取的這個策略,非常有效,多次的失敗經歷,讓孟獲從心底裡覺得,自己不是蜀漢的對手。又感念諸葛亮對他的不殺之恩,從此一心一意臣服蜀漢,不再背叛。

    這也是諸葛亮的高明之處。我們可以從這個故事中,學到的是收人還得收心,要讓他從心裡認為自己打不過你,這樣他就不會有別的想法。

  • 5 # 談談歷史中的那些事

    諸葛亮為了擒孟獲,死了好多人,自己還折損了陽壽,為何要七擒孟獲?為何要活捉?

    《三國演義》中,羅貫中的手法可以說非常的妙,在他筆下的諸葛亮可謂是足智近妖,也讓我們的後世對於諸葛亮本人非常的佩服。雖然說在演義中諸葛亮很多的事件都是虛構出來的,但是在正史上諸葛亮給人留下的印象依舊是極具有智慧的。在他一生中有著,火燒赤壁、七擒孟獲、七出祁山等出名的事件,但是在三國演義中我認為最著名的一件事就是七擒孟獲,可以說這是他打的非常漂亮的一場戰役,面對孟獲諸葛亮沒有采用將他殺掉的戰略而是選擇以德為準,採用攻心戰徹底的征服下來孟獲。

    孟獲不殺主要得益於這三點原因

    在三國演義的描寫中,當初諸葛亮率軍去征討南蠻的時候,南蠻的首領孟獲領兵與諸葛亮作戰,而這場戰役最終的結果是諸葛亮七次打敗孟獲,每次打敗抓了他後又將他放了回去,來來回回一共七次,最終征服了孟獲。但是讓人疑惑的一點就是諸葛亮為何會在抓了孟獲後不直接將他殺了呢?反而還把他放回去,諸葛亮說過這場戰役:“我們應該注重的是攻敵方之心而非攻敵方之軍。”所有諸葛亮一開始就沒有想到過要殺掉孟獲而是要征服他,原因的話主要有三點。

    第一,從地形上看南蠻地區位於蜀國的南部地區理應該屬於蜀國的領土,而在這片土地上的南蠻人也應該是蜀國,此次作戰諸葛亮認為應當以降服為主而不是殺戮,在諸葛亮火燒藤甲兵之後,諸葛亮看到了戰爭太殘忍了,雖然說諸葛亮已經經歷過大大小小非常多的戰役了見到了太多了死亡,但是這次火燒藤甲兵諸葛亮認為過於殘忍,在加上這原本就是蜀國的人民,對待蜀國的人民這樣,諸葛亮本人也是於心不忍,所以才會在與孟獲的作戰中以“德”降服而不是殺而快之。

    第二,在諸葛亮出師北伐之後,此時諸葛亮帶走了蜀國大部分的兵力,這時候如果後方不能夠穩定下來遭受到了攻擊那麼將會遇到亡國的可能性,因此如果需要一個穩定的環境面對南蠻地區就一定要征服下來而不是攻下來。而孟獲作為南蠻地區的首領只要能夠降服他,那麼南蠻土地上的人民都會聽命與蜀國。並且會給蜀軍的將士們提供軍糧,可以在蜀國北伐的事件上給與幫助。所以這就是諸葛亮對於孟獲的作戰中以“德”降服而不是殺而快之。

    第三,這個原因也是最重要諸葛亮不能殺孟獲的原因。少數民族都會有一個首領,這個首領在族群中享有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民眾對首領也是異常的尊敬。而諸葛亮若是把孟獲殺了必然會遭受到南蠻土地上人民的報復,不但如此在諸葛亮後面征討少數民族的時候也會留下極不好的印象在難以征服其它地區的人民。若是孟獲被殺,南蠻人民率軍攻擊蜀國,會給蜀國剛剛才從夷陵之戰喘過氣的狀況下又增加消耗,北伐的時間必然會再次拖延。所以這也是諸葛亮不能殺孟獲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可以說諸葛亮在七擒孟獲的這個戰爭中,充分的體驗出來了諸葛亮的智慧,他能夠看穿一場戰役後的後果所帶來的好處與不好之處,如果只是企圖簡單的一時之快那隻需要殺死孟獲就好了,顯然他並沒有這樣做,其原因和上面提到的三點非常的重要。

    過去已過去,但過去的那些事,總有奧秘值得你去探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baby,胖迪,穎寶,你更喜歡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