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浪舟582

    民主法制極度不公、百姓糾紛層出不窮,冤冤相報、觸及法律,為逃避打擊治裁。民不聊生時的打家劫舍侵犯了地主階級利益(也及統治階級利益)故而“犯罪”,有很多是死罪,為逃避打擊而“逼上梁山”等。

  • 2 # 福如東海5121

    北宋時代是一個政治黑暗的時代,貪官汙史橫行,對百姓任意壓榨和欺凌,有仇難報,有冤難申,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皇帝昏庸,無能,生活腐化,墮落。加上信任奸臣高俅,使本以搖搖欲墜的宋家王朝,更加動盪不安!使有志報效國家者,受到打壓和迫害,迫使各路英雄好漢,投奔梁山,以謀出路。逼上梁山,一個逼字道破天機!自古以來貪腐誤國,誤民!腐敗誤國誤民!

  • 3 # 榆木菌

    首先,我們得搞清楚水滸傳中的人物和逼上梁山的事蹟是否為歷史真實存在的?宋史中的《侯蒙傳》記載:“江以三十六人橫行河朔,京東官軍數萬無敢抗者。”也就是說,水滸傳中的人物和事蹟確實是有的,只不過不像書中寫的故事那樣多,人物也只有36人,水滸傳中的故事發生在北宋宋徽宗時期。

    《宋史·侯蒙傳》載:宋江寇京東,蒙上書言:‘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其才必過人’。

    搞清楚了逼上梁山確實是歷史真實事件,我們再來說說北宋的經濟。前面說過了,故事發生在宋徽宗時期,這個時候的北宋朝廷奸佞橫行,以童貫蔡京為首的腐敗小團體投徽宗所好,深受宋徽宗信任。他們貪墨成風,肆意欺壓百姓,這個也是被逼上梁山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北宋時期小商品經濟發展達到了空前規模,再加上宋朝本來就很富裕,錢多的更是動不動就給鄰居們賠錢送地。雖說國家的錢很多很富裕,但是很多百姓確是過的衣衫襤褸,食不果腹。在當時,因為封建體制和商業突出的原因,北宋實際上是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有些有錢的商人可以富可敵國,有些窮人卻是連一頓飯也吃不起,這也造成了很大的社會動盪。為何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以至於老百姓起義反抗呢?在古代,士農工商的社會階層似乎已經被固化,這種觀念深深的存在每一個古代人腦子裡。但是到了北宋,由於商品經濟的發達,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從事被認為是社會最底層的商業活動,官商勾結也因此而起。官商勾結的後果就是財富聚攏在了極少數人手中,而大部分傳統工業或者是農業的從事者手中的錢卻是越來越少,並且在當時,商人極易形成某一個行業的壟斷。這樣也給廣大底層群眾造成了很大的經濟危機,也就是說,北宋時期的經濟狀況是國富民窮,官富民窮。群眾吃不飽飯又要徵稅咋辦?那就只能造反了。

    所以說在北宋類似於逼上梁山這樣的事蹟還有很多,雖說北宋是世界上的經濟強國,但百姓起義和世界性的問題似乎並沒有太大關係。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正是因為北宋是世界經濟強國,所以有很多人被逼上梁山,因為世界經濟強國的稱號正是剝削國內廣大百姓的利益而來。

  • 4 # 黃劉空

    逼上梁山是水滸作者的一種策略。這些所謂的好漢都是殺人越貨的強盜,是宋江統領這些人招安,轉入正道,為國捐軀,留下英名,封妻廕子。同時,為大宋消除隱患,除賊建功。宋江是忠心耿耿的典範。整個水滸的主旨就是這個意思。所以逼上梁山是不值得稱道的。

  • 5 # 使用者4349993582636

    不管什麼時代,都有吹牛逼的一面,只能說嚴不嚴重,奸臣當道。…所以說造成最後殺人放火,逼上梁山,………………!!!

  • 6 # 澤宇劍士

    逼上梁山原指《水滸》故事裡的一些人物因受封建統治者的迫害而上梁山起義。後比喻被迫採取反抗行動,也比喻為形勢所逼,不得不做某件事情。

    只要是社會就會有各種不公,就算是現在也沒有什麼絕對的公平,出現不公對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表現,有的人選擇申訴,走法律途徑,有的人選擇反抗,走向犯罪,逼上梁山本質上是所有正規途徑被封殺,沒的選擇,為了活命只能上山落草為寇!這反應了北宋末年,在新舊兩黨的持續鬥爭下,普通民眾無所適從,有冤無處申的現狀!

    至於說北宋是當時世界上的經濟強國,那是肯定的,北宋為了養軍,政府插手了幾乎所有的行業,只要賺錢的,都收歸國有!北宋的經濟佔世界的80%

  • 7 # 兵卒在江湖

    居高不下的財政支出把宋朝給拖死了,玩通貨膨脹把宋朝給作死了。另外,宋朝經濟政策並不開明,相比唐朝差遠了,民間經濟繁榮乃是經濟規律使然,與政策關係不大。

    財政收入上,主要分三塊:

    1、農業稅上,北宋沿襲唐德宗的“兩稅法”,承認土地私有制,按土地面積定額徵稅,一般每畝收1鬥(12.5斤,畝產300斤左右),江南等地每畝收3鬥,兩稅收入2000萬-3000萬貫之間;政府養兵,沒有了兵役,但還有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北宋農民的稅負並不輕。農業稅總共在5000萬貫-7000萬貫之間。

    2、商業稅上,宋朝鼓勵商業發展,出現了完整意義上的商稅制度,宋仁宗在一道詔書中稱:“商賈不通,財用自困。”,工商稅率比較低,2%-3%之間,商稅最初500萬左右,中期保持在1000萬左右。低稅率成就了宋朝經濟的繁榮,但民間商業集中在利潤微薄的產業中下游,如服裝、玩具等。

    3、國營專賣上,宋朝的國營專賣比漢唐都要嚴酷,專營的領域更廣,囊括了鹽、酒、鐵、茶、香料、醋等上游產業,並且制定嚴酷的法律禁止民間涉入,更是加強了對專營商品從生產到銷售的全程管理。專營收入達到4000萬貫,是晚唐稅收總額的兩倍。

    北宋初期財政總收入是7000萬貫至8000萬貫,中後期的財政總收入在1.2億貫至1.5億貫之間,峰值是1.6億貫,遠超前朝。

    北宋一改歷代王朝開國的輕徭薄賦傳統,從一開始就是重稅,遠超漢唐。

    在鼓勵商業上,宋朝遠不如唐,政府佔據上游重要產業,只將下游薄利行業留給了民間。宋朝的商業繁榮,與政府關係不大,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規律使然。

    財政支出上,軍費是大頭、為防止地方作亂,北宋實行中央養兵,創設最複雜的官僚系統,官員互相牽制。

    北宋養兵120萬,創歷史之最,軍費一度佔到財政收入的80%以上。關於北宋軍費開支之巨大,宋仁宗時的大臣蔡襄曾提到:“禁軍一兵之費,一歲約費錢五十千文。廂軍一歲費錢為三十千文,通一百一十八萬餘人,一歲約費四千八百萬緡。”這還只是士兵的工資,不包括前線支出、軍官俸祿等費用。加總起來,達到6000萬貫。如遇到戰爭,費用又得增加千萬巨。

    北宋初期在編官員2.5萬名,疆域更大的唐朝從沒超過2萬,地方吏員二三十萬名,科舉取士人數是唐的5倍。俸祿支出1200萬貫。

    軍隊和官員的支出就已經是7200萬貫。這還不包括大規模戰爭、基建、皇室開支、後期官僚系統膨脹等支出。

    宋仁宗寶元年間(1038-1040年),北宋對西夏開戰,僅陝西一帶的戰前開支為2000萬貫,開戰後瘋長到3300多萬貫。土地兼併的嚴重激發了民變。北宋的財政問題凸顯。

    於是開始范仲淹改革,縮減開支。很快失敗。

    然後創設鹽鈔:商人先向官府交一筆錢,換取憑證,這張憑證就叫“鹽鈔”,商人憑鹽鈔到指定機構支取食鹽,再到指定邊關地點銷售,商人自己負責運輸。緩解了邊境的軍費開支,但政府發行了過量的鹽鈔,越來越不值錢,後來也無法實行了。鹽鈔跟現代的房地產很像,有興趣的可以去研究下。

    宋神宗上位後,財政出現赤字,於是開始王安石變法,政府全面介入經濟,擴充財政收入。也很快失敗。

    北宋末年,財政年年赤字,財政收入只能覆蓋支出的3/4。兩次變法,財政收縮和財政擴張均失敗,面對赤字,政府無所適從,只得喝下通貨膨脹這杯烈性毒酒。

    公元1102年,作為王安石女婿的哥哥,斂財能臣蔡京成為北宋的宰相,四處斂財,新增收入2000萬貫,搜刮完民間後,就利用貨幣的通貨膨脹不斷從民間抽取財富。

    1102年5月,在蔡京的主持下,政府鑄造折五錢“聖宋通寶”,貶值2.5倍,試行成功,經濟未出問題。

    1103年,朝廷下令鑄造折十錢“崇寧重寶”,其中銅錢3億文,鐵錢20億文,幣值再貶2.5倍,新幣總額將近市場流通總量的1/10。

    新幣大幅貶值後,宋徽宗又開始回收貨幣,但官府收購折十錢的價格較低,百姓財富憑空遭受巨大損失,再次遭到政府洗劫。相當於又來了一次通貨膨脹。

    公元1107年,再鑄折十錢。公元1111年,宋徽宗命令折十錢貶值為當三錢,持有折十錢的人的資產一下子縮水70%。

    隨著折十錢數量的越來越多,溫水煮青蛙,老百姓生活日益貧困。

    政府不僅將銅錢、鐵錢大幅貶值,還將具有貨幣功能的區域性紙幣交子、錢引也大幅貶值,而且紙幣的貶值更加輕鬆高效。

    民間財富被政府剝奪乾淨,當北方戰事又起時,政府已經無力籌集軍費了。1126年,蔡京被罷官之後的第二年,二帝被俘,北宋滅亡。

    從開始實施通貨膨脹,到北宋滅亡,僅僅24年。

  • 8 # 靜哥講連環畫

    北宋時期的社會經濟非常發達,處於中國封建王朝的頂峰。北宋社會經濟生產總值達到了當時世界的百分之八十。王安石變法一直爭議頗大,但不可否認的是,變化確實為北宋帶來了巨大財富,蔡京上任時曾對徽宗說,今國庫積蓄數千萬,無可用處,建議先進行一次大規模皇宮花園的改造.

    最後一點,北宋九帝,除太祖不得已之外,包括太宗後期均不喜戰爭,以錢換和平成為國策,雖然從形式上看,令人難以接受,但必須看到,戰爭的減少使百姓得到了休息,經濟發展變好是必然的.即使是北宋最大的敵人遼國在澶淵之盟以後數十年間與宋和平相處,不打仗,也是北宋富強的重要原因.

    逼上梁山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被逼上梁山做土匪。比喻被迫進行反抗,也比喻不得不做某些事情。以宋江領導的起義軍為主要題材,透過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壓迫、英勇鬥爭的生動故事,暴露了北宋末年統治階級的腐朽和殘暴,揭露了當時尖銳對立的社會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殘酷現實。

  • 9 # 帶你—學歷史

    為什麼會出現逼上梁山?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首先要弄清楚逼上梁山的這段歷史故事。據說:從前有個叫林沖的人,武藝高強,為人正直,原是八十萬禁軍教頭,你想一個八十萬禁軍教頭的武功一定是了得吧。但是比林沖武功更厲害的是比他官職更高的高俅。據說這個高俅一個兒子仗勢欺人,為非作歹,交橫跋扈,好色淫佚,強搶民女,欺壓百姓無惡不作的惡人,竟然看上了林沖的老婆,非要霸佔他的老婆,為了得到林沖的老婆,於是三番五次的陷害他,派人暗殺他。林沖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殺死了前來殺他的人。這時他又得知自己的妻子已自殺了,於是林沖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被迫上了梁山。現在說的逼上梁山是比喻為形勢所逼,不得不做某件事情。

    第二是瞭解一下當時北宋的國力。當時北宋的國力確實很強大,據說北宋的經濟佔世界的一半以上,這是什麼概念呀,就是當今的老美GDP也佔據不了世界的一半呀。可以想象北宋經濟是多麼的厲害,這在另一個方面思考一下他的財富是哪裡來的呢?當時北宋也是政府管理的手段比較多,農業稅、鹽稅、布帛稅等都是國家進行增收,真正留給老百姓的錢不多了,這就造成了國家富裕百姓貧窮的局面。

    第三是內憂。內部老百姓的錢被國家增收多了,老百姓的日子就不好過了,再加上王安石胡亂搞變法,搞得烏煙瘴氣、幹部與幹部關係緊張,幹群關係也緊張,出現了“黨爭”及上梁山事件。

    第四是外患。北方的大金逐漸強大,對北宋是虎視眈眈,最終發生了歷史上極為屈辱的靖康之變。最後大金滅亡了北宋,南宋偏安一隅,得過且過,最後南宋也被忽必烈所滅,建立元朝帝國。

    第五是杯酒釋兵權的影響。宋太祖趙匡胤建國的時候,說來十分的有意思,他的兄弟們在他睡覺的時候“黃袍加身”,成了皇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同時也是為了避免別的將領也發生類似情況,篡奪自己的權利,所以趙匡胤透過一次酒宴,在酒宴中發表意見,以威脅利誘的方式,要求高階軍官們交出兵權,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杯酒釋兵權”。從此以後,北宋王朝就重視文化,不再發展軍事,也就沒有人再去強兵強國了。這也就出現了國家很富,軍事很弱小,別人一侵略就滅國的局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家之間是不是更可能因文化抱團,而不按地理位置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