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月半小二

    果郡王屢屢露出馬腳,皇上確定允禮對甄嬛有覬覦之心,但是皇上不確定甄嬛對允禮是否也有同樣的心思。皇上其實是願意相信甄嬛是清白的。

    所以雍正借用甄嬛的手除掉允禮,第一,雍正已經容不下允禮了,允禮必死無疑,皇帝不想自己手沾鮮血,所以借用甄嬛的手;第二,更重要的是,雍正讓甄嬛除掉允禮也是證明甄嬛對允禮是否有情。

    “愛”讓果郡王迷了心智,一改往日的謹慎小心,屢屢露出馬腳。

    一向謹慎的果郡王,屢屢暴露出對甄嬛的心思

    摩格可汗嘚啵嘚嘚啵嘚,跟甄嬛說起當年在凌雲峰甄嬛與果郡王的往事,恰好被夏刈聽到了。皇上哪能受得了自己的兄弟與自己的女人有染,便開始有意試探果郡王的心思,果然是關心則亂,果郡王往日的縝密心思都丟了。

    1、第一次暴露:果郡王貿然闖殿。果郡王在皇上未傳召的情況下,擅自闖進皇上的大殿,阻止將熹貴妃送給摩格可汗和親。皇帝明知道果郡王在門外,故意說給果郡王聽的,果郡王果然上當了;

    皇帝:“你這個請求,是為了大清,還是為了她(指向甄嬛)。你一向謹慎小心,可是聽到了朕准許熹貴妃嫁到準格爾,便貿然闖殿。你一向對朝政甚少注目,你也知道朕一向不喜親王領兵,可是你為了她,還是向朕領兵抗衡準格爾。朕只恨從前瞎了眼睛,不曾看出你們二人的私情”。

    2、第二次暴露:經過了大殿偷聽的試探,皇帝又來了一出假裝將熹貴妃送外關外的戲。果郡王再次上當,硬是擅自出兵劫親。

    其實那送去和親的喜轎裡只有一張醫治“時疫”的藥方,果郡王也當真是被愛情衝昏了頭腦,哪怕是以卵擊石,他還是去劫親了。恰恰落入了皇上早已經設好的“局”。

    經過一番試探,甄嬛倒是表現的很淡定,但是果郡王一再露出馬腳,皇上將果郡王派到玉門關守邊關;

    3、第三次暴露:經過前面的試探,果郡王大概是還怕皇兄不確定自己對“熹貴妃”的情,每次給“玉隱”寫家書都最後都要附上一句“熹貴妃安好”。

    經過一系列的試探,果郡王對熹貴妃的心思昭然若揭

    皇上經過一系列的試探,果郡王自己也是每次都暴露,所以果郡王對熹貴妃的情意已經昭然若揭。但是一直以來甄嬛的心思藏的很深,皇帝並不確定甄嬛是否對果郡王有同樣的心思。

    皇帝借甄嬛的手除掉果郡王,目的是一箭雙鵰

    1、除掉對帝王女人有不軌之心的果郡王。皇帝容不下果郡王,昔年皇帝忌憚果郡王的才華;後來加上知道了果郡王對甄嬛的情意。無論從哪個角度,皇帝都容不下果郡王了,所以皇帝一定要果郡王的命。

    2、皇帝讓甄嬛替自己除掉果郡王,也是有意試探甄嬛對果郡王是否有意。如果甄嬛忍心除掉果郡王,說明果郡王對甄嬛只是一廂情願,如果甄嬛捨不得除掉果郡王,說明甄嬛對果郡王也有情意,那麼兩個人都留不得。

    總結:皇上認為只要經此一試,甄嬛此身便可分明瞭。他卻不知道果郡王為了甄嬛寧願自己去死。滴血驗親時皇上說:“嬛嬛,只要一試,朕便可還你和孩子一個清白”。可惜,皇上兩次“試”甄嬛都“試”錯了。

    滴血驗親時,看到第二次溫實初和弘曕的血沒有融到一塊兒,皇帝開心的像個孩子。其實從滴血驗親就可以看出來,皇帝打心眼裡是希望“孩子”是自己的,“女人”也是自己的。只可惜兩次都錯了。

  • 2 # 浮生若淺

    看過《甄嬛傳》的朋友們都知道,在摩格求娶甄嬛一事之後,皇上對甄嬛與允禮的關係產生了懷疑。但最後,毒殺的只有允禮一人,而甄嬛活了下來。為什麼當初皇上不將二人一起處置了呢?

    最最重要的一個因素不是別的,正是來自允禮對皇位的威脅。

    先帝對允禮十分疼愛,而允禮在皇上登基後,一直收斂自己的鋒芒,無時無刻不表露出自己對皇位的毫無興趣,志在當個閒散之人。可在允禮在外帶兵的幾年裡,竟受到了部分朝臣的擁護,這讓一向疑心很重的皇上怎麼能不起警戒之心。正愁著不知道怎麼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下手,正好送上來了這麼一件事。無論甄嬛與允禮之間是否真的有問題,皇上都會藉由這件事,處置了允禮,以絕後患。

    其次,是皇上對甄嬛的感情。要是說甄嬛離宮前,皇上把她當做純元皇后的替身來看待,那麼離宮後,他也算理清了自己對甄嬛的感情。這才有了他變著法兒的把甄嬛重新接進宮中,或是出於對自己的自信,亦或是被感情矇蔽了,他捨不得甄嬛,不捨兩人之間的這份感情。

    再者,允禮本就是皇上心中的一根刺,除掉他也是對甄嬛的一種試探。如果甄嬛對允禮有情,那麼她必會想著法的救他。既可以試探甄嬛,又能除掉心頭大患,對皇上來說一舉兩得。

    最後,便是顏面問題了。且不說對甄嬛和允禮的懷疑沒有切切實實,擺在明面上的實錘證據,就算是有,皇上也不會同時處置了兩人,否則那不是昭告天下,自己的后妃與兄弟有染嗎?為了皇室的面子,就算實錘證據擺在面前,皇上依然會先處置了對自己威脅較大的允禮,將甄嬛擺在後面來慢慢處置。

    所以,允禮的死是必然的,就算沒有甄嬛,他也會被皇上找了其他的事來處置,只因他的存在,對皇位、皇權產生了威脅。

  • 3 # 滿月尋桂子

    首先,男人的自信,帝王的自尊,都會讓皇上先認定甄嬛不會主動背叛自己,是允禮覬覦自己寵愛的女人!其次,如果同時處罰二人,那麼允禮與甄嬛的私情就會昭然若揭,讓皇家的顏面,男人的尊嚴統統丟盡!還有就是皇上多疑的性格,允禮也是先帝看中的皇位繼承人。

    甄嬛是後宮女人中,少有的真正讓皇上動心,真心愛過的女人,他與甄嬛有杏花微雨鞦韆架上的初戀,有品曲弄簫的知音難覓,也有共剪西窗燭的溫馨,還有甄嬛以史為鑑的循循勸導,這一切都讓甄嬛是他掌心裡的一塊寶!

    但美好時光總是那麼短暫,綺麗繁華之下是暗流湧動,前朝與後宮的各種糾纏為甄嬛佈下了陷阱,一件“純元故衣”就讓甄嬛墜入深淵!

    儘管皇上自欺欺人地說“莞莞類卿”,但是甄嬛就是甄嬛,她不是任何人的替身。甄嬛去了甘露寺,皇上在對她與日俱增的思念中,終於認清了這一點,在甄嬛生日的那天,大病一場。

    甄嬛回宮的先決條件就是皇上心裡有甄嬛,否則就是甄嬛、蘇培盛、眉莊再努力也是白搭。

    所以,當蘇培盛與眉莊都建議皇上,二月二龍抬頭踏青祈福的最好去處是凌雲峰時,皇上心癢難耐。到了甘露寺聽姑子說甄嬛因病在凌雲峰靜修時,不顧山路崎嶇,三步並做兩步走,登上凌雲峰。

    甄嬛依舊是那樣的與眾不同,淡淡的茉莉香味還是讓皇上怦然心動,素淨清瘦的模樣更是讓人我見猶憐。可是他哪有知道,三年時光早已物是人非,甄嬛肚子裡已經有了果郡王的孩子,甄嬛要找他來接盤。

    不久,蘇培盛又給皇上帶來“好訊息”,甄嬛懷了“龍胎”,甄嬛回宮已是勢在必行,這次甄嬛回宮的身份是四阿哥的生母,在甘露寺為國祈福,甄嬛也變成了鈕祜祿氏甄嬛,冊封熹妃。

    甄嬛誕下龍風胎,晉封熹貴妃,皇上給了她無盡的風光與恩寵,他哪裡會想到甄嬛與別人有私情。所以當祺貴人說:臣妾要告發,熹貴妃與人私通。皇上想都不帶想的甩給她一個大嘴巴。

    但“滴血驗親”事件,讓皇上心裡埋下了陰影。最壞事的就是摩格的出現,他對甄嬛的糾纏不休,果郡王對甄嬛的拼死力救,終於讓果郡王與甄嬛的戀情浮出水面,果郡王為此戍邊三年。及至夏刈從果郡王寫給浣碧的家書中,看到每封的“熹貴妃安”時,皇上對他們的私情已不再懷疑。

    皇上對戍邊歸來的允禮加封果親王,賜宴桐花臺。卻親手把毒藥交到甄嬛的手中,讓甄嬛去給允禮送毒酒:朕是一定要除掉老十七的,朕是給你一個機會,你用你的行動向朕表明你對他並無此心,一切朕都安排好了,他此刻在桐花臺等著朕與他宴飲。

    甄嬛想把訊息傳給允禮,說:容臣妾更衣!

    皇上根本不會給她機會,一把扯住她說:不用更衣,朕的嬛嬛永遠是那麼美麗,朕若是老十七也會甘心情願喝下你親手調製偽毒酒。小度子,送熹貴妃去桐花臺!

    甄嬛只有跟著端著毒酒的小廈子去桐花臺,小廈子對果郡王說:皇上宿醉未醒,讓娘娘先陪王爺飲酒,奴才這就去請皇上。

    小廈子招手帶出了所有的人,帶上門,只留下甄嬛與果郡王。果郡王馬上明白了這一切,騙甄嬛去關窗戶,換了面前的酒(他知道甄嬛想代他喝那杯毒酒)。允禮果然甘心情願地喝下了甄嬛調製的毒酒!

    其實甄嬛也明白,即使她喝下毒酒,果郡王也活不成,但愛之深迫使她想盡力一試,現在果郡王已經喝下了毒酒,那麼還是要活下去,為了孩子,也為了給果郡王報仇。

    恍恍惚惚的甄嬛開門出來,小廈子大喜:娘娘出來了!

    黑暗中閃出一人,是夏刈:奉皇上密旨,若是娘娘出來便宣讀聖旨。若是除娘娘之外還有別人出來,那麼娘娘也好,別人也好,杯殺無論!

    甄嬛面無表情地說:本宮安然無恙,已經出來了,果親王暴斃!

    夏刈宣讀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中宮失德,朕遙感六宮無主,故令熹貴妃暫領六宮事宜,位同副後,欽此!

    小廈子攙起精神恍惚的熹貴妃說:皇上知道娘娘累了,讓奴才送娘娘回宮休息。

    甄嬛踉踉蹌蹌往回走,遇到前來尋果郡王的浣碧,很快,傳來浣碧淒厲的哭聲,甄嬛直著眼睛說:花落了……

    甄嬛從髙高的桐花臺上摔了下來…

  • 4 # 犀利娛樂八卦妹

    雍正懷疑允禮和甄嬛有私情,但是那時候他還是不確定,甚至只能說是懷疑,畢竟甄嬛和允禮在皇帝眼中並沒有什麼交集,可能只是果郡王的一廂情願。

    然而皇帝因為失去一次,所以他更懂得甄嬛的心思,如果再傷一次,恐怕再也不能回頭了。

    皇帝不能殺了甄嬛,因為他真的愛她。

    也是出於對帝王的尊嚴,畢竟蒙古人剛剛想娶甄嬛,而皇帝沒送她出城,卻死於暴斃那豈不是笑話。

    皇帝必須保護自己的女人,他也是在樹立威信,要告訴全天下的人,帝王的女人別人不能碰,更不能惦記。

    允禮的死,其實也不僅僅因為他喜歡甄嬛那麼簡單,年羹堯死後,軍隊上的事都是由允禮去執行打仗。可以說允禮的聲望越來越高。

    甚至邊關根本不認識什麼皇帝,只認識允禮。皇帝也是害怕,害怕有一日允禮來奪自己的天下,所以他才非殺他不可。

  • 5 # 凌瀾若微

    《甄嬛傳》中雍正懷疑允禮和甄嬛有私情,按照他的性格應該一併剷除,為什麼只除掉了允禮一人而保留了甄嬛呢?

    《甄嬛傳》最後準噶爾可汗摩格進宮認出了熹貴妃就是當年和果郡王一起救他的人。摩格愛慕甄嬛的美貌,希望雍正皇帝把熹貴妃送去和親。雍正暗中派遣密探血滴子調查當年之事,同時對外宣佈熹貴妃已出城和親。果郡王在不明情況下帶領親兵出城搶奪熹貴妃。誰知熹貴妃已被雍正秘密軟禁於圓明園中。經過這一番試探加上以前的調查,皇帝證實了他們之間的關係不一般。

    幸運的是,甄嬛有個神助手—大太監蘇培盛。他熟知皇上的心思,知道皇上對熹貴妃的感情已深,膝下也有幾個孩兒需要照顧,不會忍心將她處死。所以蘇培盛輕聲說道,果郡王覬覦皇妃是果郡王的錯,這關熹貴妃什麼事呢?雍正一聽正合心意,便下令將果郡王調去邊關駐守國防,無召不許回京。

    不過這個果郡王也是個痴情人,到了邊關,還痴心難忘甄嬛,經常寫家書關心熹貴妃。雍正派血滴子潛入果郡王府偷出了書信,證實了果郡王雖遠在邊關,但心裡仍然惦記皇嫂,其罪當誅。所以雍正才下定決心除掉果郡王。

  • 6 # 瞳心看世界

    準格爾部摩格可汗來朝,認出甄嬛就是當年救她的女子,於是私下來找她,直言自己一定會實現當年的許願,得到自己想得到的。這一幕恰巧被血滴子夏刈看見,報告給皇上知曉。隨即摩格來向皇上請求迎娶熹貴妃和親,以此為撤兵條件。

    皇上在女人與政權之間選擇了後者,假意答應摩格的條件。果郡王聽聞信以為真,他率領自己的衛隊兵丁,擅自離京追趕和親隊伍。果郡王一向不問政事,一心做個閒散王爺,可這次如此的不顧一切,不禁讓皇上斷定果郡王和甄嬛有情。幸虧蘇培盛提醒皇上,是果郡王對甄嬛有情,而非甄嬛對果郡王有情,皇上這才釋然,批准了果郡王自請駐守邊關受罰的請求。。

    這三年來果郡王在邊關表現出色,屢立戰功,所有的部下將士對他極為推崇,隱約有了當年年羹堯的氣勢。皇上對果郡王日益忌憚。再加上夏刈又查獲果郡王給玉隱的每封信後都會問一句“熹貴妃安”,這讓皇上認為果郡王居心叵測,不但惦記自己的嬪妃,還惦記自己的皇位,已經留不得了。可甄嬛一直否認對果郡王有情,且甄嬛有皇子,皇上對她是真的捨不得。於是皇上想出一計,讓甄嬛給果郡王下毒,若甄嬛願意則說明甄嬛對果郡王無情,只殺果郡王;若甄嬛不願意,說明他倆有姦情,則兩個人都不能留。

    終於,聰明的果郡王察覺了皇上的用意,用自己的性命換取了甄嬛的性命。果郡王已死,皇上大喜,賜甄嬛協力六宮之權,留下了甄嬛的一條命。

  • 7 # 八號檔案局

    皇上其實是不捨得的。

    當初他寵愛甄嬛,結果因為甄嬛誤穿了純元舊衣,和甄嬛弄到決裂的地步,兩人還分開了好幾年。那幾年裡,皇上表面上不準任何人提起甄嬛,其實心裡對甄嬛還真是念念不忘,估計皇上也是兩人這一次分別,丈量出了甄嬛在他心裡的地位,其實很重要。

    所有在他重新將甄嬛迎回宮裡後,他對甄嬛可謂是極盡寵愛。結果,準噶爾可汗摩格進宮認出了甄嬛,他對甄嬛心懷愛慕,想要熹貴妃。於是皇上第一次調查當年的事情。結果發現了一些他沒有想到的事情,他對外宣稱熹貴妃已出城和親,實際上將熹貴妃軟禁了。果郡王卻信以為真,帶領親兵出城搶奪熹貴妃。

    這下不管果郡王和甄嬛怎麼說,他們兩個關係不一般,都已經是毋庸置疑的了。可是皇上對甄嬛多不捨啊,蘇培盛也是個人精,他因為崔槿汐,早就偏向甄嬛了,也看出皇上不捨得甄嬛的心思。於是他對皇上說:果郡王愛慕貴妃是他的事,又關貴妃什麼事呢?將果郡王和甄嬛之間的關係,說出是果郡王單戀貴妃,而貴妃卻絕無此意。

    如果是一般人,或許皇帝早不管三七二十一的處置了,可偏偏是甄嬛,他不捨得,於是他也借這個理由說服了自己,將果郡王外派了出去。可是果郡王每一封家書上,都必須問候甄嬛。加上果郡王勢力越來越大,皇上實在是無法忍耐了,這兩個人之間的事情,他必須解決。

    所有他設下那場鴻門宴,若是果郡王和甄嬛一起出來,他讓侍衛立馬放箭,不須留情,一方面是若甄嬛果真對他有異心,他也不必再留戀了;另一方面馬上處置,估計也是怕一見到甄嬛,自己還是下不了手;而如果甄嬛一個人出來,、她能夠殺死果郡王,不管她和果郡王有沒有私情,果郡王死了,都是一刀兩斷了,他就可以重新接納甄嬛。

    說來說去,皇上終究是不捨得甄嬛,他若是捨得,拿出當初處置瑛貴人的決絕,又哪裡有自己後面被甄嬛活活氣死的處境?

  • 8 # 一眉彎彎

    反正皇上不能都殺,如果兩人都殺的話,那就是對外人昭告他們有私情,一個是皇上的弟弟,一個是皇上的貴妃,這不是讓全天下人恥笑嗎?皇家的顏面何存!

    所以,只能殺一個,隨便找個理由就行。

    那麼殺誰呢?上次三阿哥愛上英貴人的時候,皇上明知英貴人是冤枉的,卻還是殺了自己的女人,留下了自己的兒子。

    而這次,皇上卻留下了自己的女人,殺了自己的弟弟。

    為什麼呢?我想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皇上有殺兄弟的先例。

    太后臨死時對皇上說,你為了爭奪皇位,殘殺手足,早就冷血了。所以再多殺一個也無妨。

    二、皇上認為是果郡王的錯。

    皇上是個自負的人,他認為哪個女人都愛她,都會為他爭風吃醋 。甄嬛是愛皇上的,她和果郡王之間的事,都是果郡王一項情願,所以果郡王該死。

    三、皇上早就起了殺意。

    其實,皇上早就有殺果郡王的起意了:甄嬛假裝去和親,果郡王帶兵去追、果郡王不小心掉出像甄嬛的小像,以及果郡王每封家書上的“熹貴妃安”,讓皇上一步步加深對他的恨。還有英貴人和三阿哥的事,英貴人是果郡王送給皇上的,皇上當時就懷疑是果郡王故意挑撥他和他兒子的關係的。所以,皇上不殺果郡王才怪呢。

    四、殺果郡王比殺甄嬛代價小。

    果郡王無兒無女,殺了他沒有什麼後顧之憂。而甄嬛就不一樣啦,她有自己的阿哥、格格,還有扶養的阿哥,這裡邊可能有未來的皇上。如果殺了甄嬛,這些人會為他報仇的,說不定立即就報,因此而威脅到他的皇位呢。所以,兩害相權取其輕,不殺果郡王還能殺誰?

  • 9 # 藍小妖精

    明知道兩人之間有私情,還只是除掉了允禮一人,答案看如下分析:

    一、皇上認為允禮窺寄皇嫂,大不敬

    皇上是那麼自負的一個人啊,在他看來,天下都是他的,天下的女人哪個不為自己傾心,而自己的嬪妃更是心心念念都在自己身上,他和甄嬛之間的私情,定是允禮勾搭甄嬛,才促使甄嬛變心的,所以,允禮是留不得。

    二、皇上早就起了殺允禮之心

    在甄嬛被送去和親的時候,允禮私自帶兵去搶親,以即被罰駐守邊疆多年還每封家書裡都掛念:“熹貴妃安”!

    再加上三阿哥和瑛貴人的事,皇上的疑心病大誰都知道,他甚至覺得這是允禮在自己身邊安的一枚棋子時刻在監測自己,甚至更覺得甄嬛有皇子這是和允禮聯手對付自己。

    所以,允禮是一定留不得了。

    三、兩人中只殺一個,為防止落人口實

    雖然知道兩人有私情,但兩人都被殺這無疑不是昭告天下:自己弟弟和自己妃嬪有私情!這樣的風險皇上是不能去冒的,而且殺允禮一人沒有後顧之憂,殺甄嬛就牽扯太多,一是至高無上的貴妃,二是有皇子和公主,這裡面牽扯太多的人和事,沒有殺允禮一人來的划算。

  • 10 # 熹微xi

    首先,熹貴妃甄嬛是六阿哥與靈犀公主的生母,四阿哥名義上的母親,身份尊貴,其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怎可輕易處死?

    記得甄嬛傳有一個橋段是朧月公主跑到皇帝跟前說了一大堆她額孃的好話,讓這個冷酷無情的雍正對熹貴妃少了些懷疑。

    其次,皇帝本來就懷疑果郡王有不臣之心,再三覬覦朕的嬪妃,且私自阻止熹貴妃的假和親隊伍 ,這更是直接威脅到了皇位!是可忍孰不可忍,不除你除誰?

    再者,果郡王申明只是自己對熹貴妃單相思,熹貴妃並不知情。皇帝也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熹貴妃與果郡王二人有私情,所以按照皇帝的旨意,若那夜從桐花臺出來兩個人,則二人(熹貴妃與果郡王)均被處死,若出來的只是甄嬛,那麼就宣讀聖旨,賜其協理六宮之權,若出來的是果郡王,則立即處死。

    果郡王之死燃起了甄嬛復仇的慾望。甄嬛的一生從一開始就是錯的,皇帝在她的心裡留下來果郡王的身影。在甘露寺,果郡王幫她趕走肆虐的野貓,在雷電交加的雨夜為她吹奏長相守,在她生病時將她帶到清涼臺治療,為讓嬛兒退燒,允禮單薄身子躺在冰天雪地裡降掉自身的體溫再而幫她退燒。

    一個好男人。

  • 11 # 明天論娛樂

    甄嬛回宮後被封為熹貴妃,誕下雙生子,榮寵極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宮外的流言蜚語,特別是甄嬛與允禮之間的言論鬧得沸沸揚揚。

    雍正本性多疑,聽聞諸多流言本就焦灼不安,當他發現允禮寫給玉隱的家書中每封的結尾都有“熹貴妃安”這四個字無疑是火上澆油。按照雍正“寧願錯殺一千,絕不放過一個。”的個性,他本應該將嫌疑頗大的兩人都處理了,但他最終只是借甄嬛之手殺了允禮,而甄嬛他卻只是打了一巴掌來洩憤。那麼為什麼沒有啥甄嬛呢?下面請聽紅姐為大家細細道來。

    1 因為愛情 若說以前雍正喜歡甄嬛只是因為她太像純元,那麼如今回宮的甄嬛就只是她自己而已。雍正已經愛上了那個獨一無二的甄嬛,那個和純元一點關係都沒有的甄嬛。他心裡在苦苦掙扎,一方面不想殺了自己深愛的女人,一方面也苦無證據,可能他覺得那只是允禮的非分之想,和甄嬛沒有關係。直到臨死時知道一切真相的他還是希望甄嬛能喚自己一聲“四郎”。那句“朕與嬛嬛再也回不去了”足以證明他對甄嬛的愛。

    2 因為尊嚴 一朝皇帝,九五之尊。他在乎自己天子的顏面。雍正年少時偷聽到自己的母親與隆科多有曖昧,在自己登上皇位時為保全身為帝王的顏面,便讓自己的母親親手了結了隆科多的性命。後來也是為保全皇族的顏面,明知瑛貴人無辜,卻還是賜死了她來保全三阿哥。所以就算是證實了甄嬛與允禮有私情,他也不能殺了甄嬛丟了顏面。

    3 因為皇位 雍正必須殺允禮,因為允禮“勾引”甄嬛必是想要謀反。雍正一直都對允禮有戒心,因為康熙帝在位時一直都對允禮呵護有加。他知道九王奪嫡之戰中,自己的皇位是多麼來之不易。如果允禮和甄嬛裡應外合,那麼自己的位置很有可能不保,為安全起見,他必須殺了允禮,以絕後患。

    雍正借甄嬛之手毒死了允禮。這一幕與太后毒死隆科多何其相似。手段相同,命運如刀不同,太后毒死隆科多,雍正坐穩了皇帝的寶座。甄嬛毒死了允禮,而雍正最終也死在了甄嬛的手裡。

  • 12 # 十四的故事1999

    皇上已經不是懷疑二人有私情了,基本上已經確定。從皇上告訴允禮要將甄嬛送去和親,果郡王帶兵去追開始,皇上就已經確定了。

    果郡王真的是一個悲劇式的人物,我每次想到都一陣陣的嘆息。魯迅說悲劇就是把有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這句話果然是沒錯的。

    果郡王前期

    果郡王后期

    說到皇上為什麼只殺允禮一個人。

    第一,為了皇位。

    最開始的時候都知道皇上對允禮非常好,經常召他進宮下棋喝茶,即使皇宴上允禮遲到他也不追究。一是因為二人感情比較好,更重要的還是允禮不入仕途,對皇上沒有威脅,只知道遊山玩水,吟詩作畫(允禮真的是個非常聰明的人,他顯然也是知道這一點的)。

    後來允禮去邊關成為將軍,因為沒有架子,善於用兵,在軍中威望甚高。皇上不可能容忍任何危機存在,即使是自己喜愛的弟弟。皇上已經有了想要殺允禮的心,但他不能直接動手。一是允禮沒有什麼錯處,二也是因為允禮聲望甚高,一旦皇上下手可能會引起軍中暴亂。皇上也不能派人暗殺,因為允禮武功高強,一般人難以近身,何況萬一日後被人查出,皇上就顏面掃地了,所以這個時候派甄嬛去最合適。可以讓允禮心甘情願的死,即使甄嬛最後沒有殺掉允禮,皇上也可以給他們安上私會的罪名,將二人除去。如果甄嬛殺掉允禮,皇上也不必多此一舉,省的皇家面子上過不去,萬一東窗事發也可以推到甄嬛身上。

    第二,男人的自尊心。

    皇上的心裡應該是羨慕或者是嫉妒果郡王的,果郡王年輕俊美,有身材有顏值還有文化,想想自己喜歡的女人喜歡自己的弟弟,皇上心裡和麵子上肯定都過不去,所以他一定要甄嬛做出選擇。如果甄嬛最終殺掉果郡王,皇上內心一定很得意,看吧,即使你樣樣都比我好,但這天下是朕的,這些女人最終也是朕的。

    可憐果郡王和甄嬛,有情人就這麼被拆散了。皇上如此的冷漠奸詐,也不怪甄嬛最後黑化要為允禮報仇了。

  • 13 # 神精過閩

    懷疑只是懷疑

    滴血認親的劇情讓皇上打消了對甄嬛的懷疑,所以一直相安無事到摩格可汗來朝,摩格可汗想把甄嬛帶回草原,果郡王拼命反對,這讓皇上對果郡王產生懷疑,認為他覬覦皇嫂。

    皇上假裝應允摩格可汗,藉機考驗果郡王,果郡王果真上當,親自率領家兵去劫甄嬛。這時的皇上也只是認為果郡王單戀甄嬛,兩人並沒有私情,所以只是派果郡王去守邊疆。

    直到後來皇上看到弘曕,玉嬈說弘曕跟元澈越來越像了,這時皇上慌了,皇上徹底蒙了,他不想相信,也不敢相信。

    這件事直接導致皇上急火攻心,加上皇上迷戀長壽丹藥,沉迷酒色,導致身體極其虛弱因而一病不起,直接病倒了。病倒的皇上想了最後一招,希望藉以打消自己的所有疑慮。

    如果此時皇上沒有病倒,甄嬛必死。

    桐花臺,果郡王死後,甄嬛一個人走了出來,夏刈(血滴子)宣讀聖旨說,要是甄嬛一個人出來就宣讀聖旨(協理後宮,位同副後),要是果郡王出來,殺!要是甄嬛和果郡王一起出來,通殺!皇帝認為要是出現後兩種情況,那就證明他們倆有私情。皇帝還是小看了果郡王對甄嬛的愛了!

    果郡王死後皇上也派夏刈去偷過一次弘曕的血,結果被寧嬪葉瀾依給截胡,弄死了夏刈

    結語:

    所以皇上不是不殺甄嬛,只是一直被甄嬛欺騙,被甄嬛矇在鼓裡,皇上是想要殺甄嬛時,無奈自己已無能為力,最後被氣死了。

  • 14 # 四月辣椒

    要借甄嬛的手除掉允禮罷了,甄嬛和允禮的私情不過是藉口罷了,對於雍正來說,最重要的是皇位。

    允禮受先帝后代,帶兵後,一直都是皇帝心中的刺

    除掉敦親王是情理之中的事,敦親王有異心,雍正心狠手辣除掉他,倒是無口厚非。但是從當初的設計來看,雍正對於他的皇位是極其看重的,所以受先帝喜愛的十七王爺,早就是他心中的刺,更不用說十七王爺帶兵後受到百姓愛戴了。皇位是最重要的,允禮必須要除去。

    保全顏面,就算果親王與甄嬛真的有私情,皇帝也不會同時殺死了兩個人

    太后與隆科多的少年情誼也一直讓皇帝心有芥蒂,終於找到機會要殺了隆科多,派去的還是太后,太后下毒藥殺死隆科多的場景,與甄嬛殺死允禮的場景,真的很像。皇帝要讓其中一個死,就必須死,皇帝要保全自己的顏面,哪還管太后、甄嬛心裡怎麼想?太后也是因為這件事情病倒,所以皇帝才不管甄嬛到底有沒有?

    或許雍正對甄嬛還有一絲愛,出於自己被戴祿帽子的情感

    自甄嬛出宮後,雍正其實對甄嬛已然有了男女之情·,在高燒中叫的是嬛嬛,而不是菀菀。此後更是千方百計將她迎接回宮,敬她愛她,尊她為熹貴妃。他雖疑心甄嬛,但卻實在不捨得殺掉自己深愛的這個女子。只能透過打她一巴掌,對自己竟然屈從於情感,不捨得處罰她的一種憤懣的發洩。

  • 15 # 星星影視大全

    我覺得有4個可能性:第一,雍正本身還愛甄嬛,打算給她最後一個回心轉意的機會。從最後雍正臨死還不忘讓甄嬛叫他四郎來看,雍正對於甄嬛不是完全當做純元的替身,早在甄嬛遠走甘露寺並回歸後,甄嬛的的存在對於雍正而言,已經不只是一個替身而言,甄嬛已經有了她對於雍正的特別意義。

    並且,除了允禮的原因外,之前,很多大臣就上奏讓雍正留子去母,就是留下弘曕殺了甄嬛,主要是擔心甄嬛母憑子貴,垂簾聽政,把控後宮和朝廷。可是雍正卻遲遲不肯動手,很明顯,他對甄嬛還是有情的,不忍心就這麼殺了她,但是又不甘心養著一個心裡有允禮的人,就給甄嬛一個機會,讓她殺了橫亙在他和甄嬛中間的允禮,讓他們重修舊好。

    第二,不願意弘曕失去親孃。在後宮,沒有親孃的日子很可怕,參考三阿哥和四阿哥,三阿哥比較慘一些,親媽沒用,養母皇后又是隻把他當成權勢鬥爭的工具,連愛情都不能自己選擇。四阿哥因為沒有母親,沒有依靠,在後宮總是被傷害,唯一幸運的是遇到甄嬛。

    甄嬛雖然不是完全把他當做兒子,畢竟當初離開皇宮,遠走甘露寺,也沒有對四阿哥有啥好的安排,四阿哥被皇后下毒,還是沈眉莊和太后救了他,但是至少甄嬛回宮後,確實帶給四阿哥很多幫助,這裡就能看出,孩子有娘,有親孃,有個利害的親孃是多麼不同。所以,為了孩子,雍正也不能這個時候殺了甄嬛。

    第三,報復的畸形心理。允禮對皇上是兄弟情,甄嬛死了,允禮痛苦,其實皇上的那種報復感覺沒有那麼刺激,而甄嬛不同,甄嬛是雍正的妃子,又不像允禮,生活在宮外,能近距離看著甄嬛因為允禮被她親手毒死,而痛苦萬分,這種看著背叛自己的女人,那麼痛苦,對於雍正而言是極大的報復快感。

    第四,影響力不同。允禮雖然是王爺,但是沒有實權,也與他之前為了保命,決定當閒散之人有關,允禮沒有朝廷內的勢力,死了也不會有什麼人找皇上麻煩,掀不起風浪。但是甄嬛不同,她當時已經是鈕祜祿甄嬛,熹貴妃,在後宮勢力龐大,受甄嬛影響,甄家日漸壯大,所謂牽一髮動全身,甄嬛要是突然死了,對內對外,雍正都不好交代,所以,只能暫時留著甄嬛。

  • 16 # 高樂高愛歷史

    《甄嬛傳》中雍正懷疑允禮和甄嬛有私情,他可以確定允禮對嫂子是有覬覦之心的,但是不確定甄嬛有沒有這個心思,這一點皇帝是打問號的。

    所以後面有了皇帝的一頓騷操作,他讓甄嬛代替自己去見允禮,而且給了一壺毒酒,如果甄嬛為了證明自己是清白的就會毒死允禮,如果甄嬛自己求死就是對允禮有情,很簡單的驗證方式,就能得到皇帝想要的答案,當然我們知道果郡王是看出了這個局,直接換了甄嬛留給自己的毒酒,最後中毒而死,其實整件事情中,果郡王本身就是必死無疑,就算死的是甄嬛,果郡王也不可能活命,那麼自己的死可以換來愛人的短暫平安,果郡王也是願意做的。

    而且從甄嬛回宮以後,皇帝對於甄嬛的感情還是很深的,她不願意相信自己深情的女人會背叛自己,只要能證明甄嬛對允禮沒有私情,為了孩子也為了自己的顏面,雍正願意相信甄嬛的清白。

  • 17 # 一根羽毛看八卦

    看劇的時候我們都知道,這杯毒酒本來甄嬛打算自己飲下的,只不過被善於觀察、細心的果郡王發現了,所以才調換了那杯毒酒,保住了甄嬛一命。

    設想一下,如果那杯毒酒真的被甄嬛喝下去,那果郡王的結果會如何?

    皇帝又會怎麼做?會不會找個理由殺了果郡王。

    皇帝在測試甄嬛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各種結果,當甄嬛一個人出來的時候,宣讀的聖旨就說明了一切。

    其實皇帝並不是對甄嬛沒有愛意的,可能最開始確實是把甄嬛當做了純元皇后的替身,但是後來皇帝也是真心喜歡上了甄嬛的。

    他懷疑甄嬛和自己的弟弟有私情,他又自大地以為甄嬛是忠於他的,他更恨的是果郡王,他認為是果郡王單相思。

    他可是皇帝,怎麼會允許別人窺視他的人,而且他是皇帝,也不會容忍有人威脅他的帝位,不是都說嘛自古帝王最無情,有幾個是愛美人不愛江山的。

    所以他用一杯毒酒同時試探兩個人,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皆大歡喜,得不到就都毀掉。

    看皇帝駕崩的時候,甄嬛是哭著說出皇帝駕崩的,她的哭是懷念以前和皇帝在一起時的時光,還是激動終於為她心愛之人報仇雪恨了,還是感慨自己這一生在這一刻已經畫上了句號。

    可能都有吧,看到最後其實甄嬛也是個狠人。

  • 18 # 娛樂不死的麵條

    一、皇帝願意相信甄嬛沒有背叛自己

    雍正乃是一國之君,身為帝王,身為男人,他對自己有自信,沒有女人會背叛自己。

    在雍正的眼中,曾經,甄嬛愛他,愛的死心塌地,他們兩個有很快樂的時光,雖然後面自己傷害了甄嬛,但自從甄嬛回宮,自己對她百般呵護,百般寵愛,他們還有共同的三個孩子,她沒有理由背叛自滴血認親時,祺貴人揭發甄嬛的雙生子不是龍種,皇帝狠狠地給了她一個耳光;當看到溫太醫的血和六阿哥的血融在一起時,他臉色無比難看;最後,再次驗血,兩人的血未融在一起,他高興的跟個孩子一樣。

    可見,他內心是願意相信甄嬛的。

    二、皇帝更看重自己的皇位和在雍正還未繼位時,允禮就是康熙最寵愛的孩子,允禮的母親,是康熙最寵愛的妃子。

    一直以來,允禮不問國事,不領兵打仗,只願做一個富貴王爺,為人處世十分低調,雍正才對他放下戒備。

    但是現在,允禮帶兵打仗,把自己的領地管理的井井有條,深受子民的愛戴。這對雍正來說是十分大的威脅,不管允禮和甄嬛是否有私情,雍正是一定要除了允禮的。

    如果兩人有私情,除去允禮一舉兩得;如果二人沒有私情,那麼用這個藉口,剛好也可以測試甄嬛是否對皇帝有二心。

    如果同時除去兩人,那麼兩人有私情一事就會敗露,皇帝更看重自己的顏面,否則會得不償失。

    三、皇帝不願意再失去甄嬛

    如果說甄嬛去甘露寺前,皇帝把甄嬛當做了純元皇后的替身,那麼在甄嬛回宮後,皇帝深愛的,就是甄嬛本人了。

    其實,甄嬛離宮的這段日子,皇帝十分傷情,碎玉軒的每一個物件,都讓皇帝想起和甄嬛曾經恩愛的時光。

    皇帝大病,迷迷糊糊中,他喊的是甄嬛的名字。

    朧月公主,皇帝和甄嬛的第一個孩子,他無限寵愛。

    也許,皇帝可能知道了她和果郡王有私情,但她不願意再次失去甄嬛,只要她在自己的身邊,自己可以征服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詩迎燕怎麼朗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