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xiaoxiaozhang

    對於此類問題我沒有什麼太深的瞭解,但從歷史的淵源上來講,在歐盟成立之初的歐共體中,英國作為一個成員國,對歐洲的發展做出了貢獻,發展為歐盟後,英國更是與歐盟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絡,這也促進了英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英國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既然是歐洲的一份子,脫歐必然會影響到英國的社會經濟,在以國家利益為前提的基礎上,英國脫歐有分手費在所難免。

  • 2 # 英國英鳥

    最近,英國和歐盟因為分手費的問題吵得不可開交,不少吃瓜群眾看熱鬧的同時也會疑惑:為啥英國都要退會了,歐盟還要叫人家交一大筆錢?

    其實,這所謂的“分手費”可以算是歐盟用來震懾其他成員國的一種手段。

    英國是第一個提出脫離歐盟的國家,如果歐盟讓英國輕輕鬆鬆就成功脫歐,不少成員國也會效仿英國,紛紛提出退歐申請。畢竟不是所有成員都像法德兩國一樣對歐盟死心塌地,不少歐洲國家也都像英國一樣打著自己的小算盤。特別在這次難民危機前面,不少成員國的想法就和歐盟大相徑庭。前幾年,歐盟為了緩解壓力,就強制要求各成員國分攤一部分難民,否則就會進行經濟懲罰,但是波蘭、匈牙利、捷克以及斯洛伐克等國都對這種“強制分配”不買賬,斯洛伐克甚至還將歐盟告上了歐洲法院。

    在危機面前,不少成員國都和歐盟面和心不合,所以要是讓英國開了輕易脫歐的先河,不少歐盟成員國也會有樣學樣得跟著一起脫,所以為了防止這樣的情況發生,歐盟就不會輕易讓英國離開,提出高額“分手費”既是對英國的一種懲罰,更是對其他蠢蠢欲動的國家的殺雞儆猴。

    歐盟提出“分手費”還有個原因就是英國的離開將給歐盟的財政留下一個大洞,所以歐盟希望英國能出一筆錢以保證兌現它作為歐盟成員國時所做的承諾。無法否認的是,卡梅倫執政期間,英國確實曾經同意為2019年至2025年歐盟實施的公路、鐵路和投資等專案支付費用。

    當然,對於歐盟想要“分手費”的事情,英國也是很不爽。英國脫歐大臣大衛·戴維斯(David Davis)曾經明確向歐盟抗議:條約中沒有任何條款要求英國在離開後“支付一分錢”。

    然而歐盟在“分手費”問題上,態度也很強硬,最開始喊話英國繳納1000億歐元。在今年4月29日的歐盟峰會上,27個歐盟成員國還一致要求英國必須先同意支付約400億-600億歐元的“分手費”,才能進入真正的脫歐談判。

    因此,如果英國還想在脫歐以後繼續和歐洲市場達成協議,不至於和歐盟徹底撕破臉皮的話,“分手費”應該是會給的。

    前不久,梅姨在義大利弗洛倫薩發表脫歐演講的時候還透漏口風說願意給歐盟200億歐元(相當於180億英鎊)的“分手費”來體現誠意。當然,隨後英國脫歐官員又馬上否認了這一金額。

    至於最後會給多少錢的“分手費”,就要看英國怎麼和歐盟討價還價了。

  • 3 # 天街小雨31847637

    我們知道歐盟是個政府間組織。這種組織每天都會產生費用,比如辦公費,人員工資等等。那麼加入這種組織就必須承擔相應的費用,這也是一種權責制度。對組織承擔責任和義務,然後才能享受這個組織帶來的好處。英國現在要脫離這個組織了,那麼就需要把本來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結清,這才能退出。那麼英國需要結清多少項責任和義務呢?現在還沒有看到清單。人們推測,英國要承擔歐盟已經發生的債務的一部分,還要承擔歐盟官員的退休養老金的一部分,歐盟基礎設施建設基金的一部分。歐盟在英國的辦事機構需要全部遷出,這些機構的全部搬遷費用,必須由英國全部承擔。這些機構搬遷後會產生一些失業人員,失業人員的費用也必須由英國承擔。等等。這些費用大約承擔多少,都需要談判才能確定。雖然脫歐費用沒有法律檔案硬性規定,但是英國要考慮,如果不承擔任何費用就硬性脫歐,那麼今後如何與歐盟進行貿易和其他交往。還有,硬性脫歐後,英國就在全世界留下壞名聲,今後怎麼混下去。歐盟堅持英國必須繳納高昂的費用才能脫離,其目的是震懾其他的對脫歐有想法的國家。歐盟對高昂的分手費有雙重目的。所以英國脫歐的談判是漫長而又艱難的。

  • 4 # 洋楊大觀

    這個問題,如果對歐盟的運作機制沒有深刻的瞭解,很難說到點子上。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說點別的:

    這幾年熒屏大熱的節目,無論是《中國好聲音》,還是《奔跑把兄弟》,節目夠火爆吧?可以說遠勝於其荷蘭、韓國的母版。為什麼?因為中國市場的市場太大了。BAT也是一個道理,依託大市場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

    舉完上面的例子,再來釐清一個概念,用“分手費”來形容英國需要支付的費用,很形象,但並不精確。與其說這筆錢是“分手費”,實際上是“門票錢”。啥意思?再舉個例子,歐洲中部的瑞士,是個永久中立國,不參加任何盟約,但很想加入歐盟的申根協定。為啥,這樣同學們到歐洲旅遊的時候,順便可以去瑞士逛一逛,增加旅遊收入。歐盟最後讓瑞士支付了20多億歐元,同意了。

    如今,英國政治上可以脫歐,但經濟上卻和歐洲有千絲萬縷的聯絡,脫歐以後將面臨的是:

    1、貨物是否可以自由出入歐盟大市場?

    2、英國的商品要出口到歐洲,需要支付高額關稅;

    3、跨國公司在歐盟和英國內部的資源配置;

    4、歐盟的重要金融結算功能在倫敦。

    總之,英國人如果希望在脫歐後保留上述便利,那就甭廢話:給錢!

    歐盟這樣做是否不講道理呢?那就再看個例子,美國總統特朗普揚言要解散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為什麼?因為美國是北美最大的市場,墨西哥和加拿大進來完全是佔便宜的。你想,美國這種統一的國家都不忿,像歐盟這種高成本“組裝“起來的國家聯盟,怎會輕易讓”叛徒“英國輕易佔這個大市場的便宜呢?

    更何況,如果英國不支付高額的”門票“,脫歐後既獲得了自由,擺脫了義務,又能夠繼續保有各種權利,享受大市場的便利,真要這樣的話,以後群起而效仿的可能就多了。

  • 5 # 小王解憂

    首先歐盟是一種團體,加入歐盟勢必會照顧弱國,像一些國家發生災難等會把一些難民強制派給其它國家,形成互助的一種現象,促使更多國家加入,但是很多國家對難民進入意見不一致,這就導致了糾紛,像某些國家,給錢無所謂就是不允許難民進入,歐盟的決策也有一些問題,至於分手費要麼是要大額的錢給與其它國家一種威懾力,要麼就是真需要錢

  • 6 # 參考訊息

    所謂“分手費”主要是指英國先前承諾要分攤的歐盟預算份額、歐盟在英國境內花費的各種專案、各種貸款擔保等等。類似要分手的男女,男方索要花在女方身上的各種費用。英國一開始是不願意的,但在強硬的歐盟面前英國也不得不漸漸接受。“分手費”對於歐盟與英國來說,不僅涉及到各方的實際利益,更涉及政治因素。

    歐盟自1993年11月1日成立以來,一體化程序表面上“順風順水”,不僅在經濟上實現一體化,創立了統一貨幣歐元,還在政治上積極東擴,吸收了許多東歐國家。但事實上,歐盟內部成員,東歐、西歐之間經濟發展水平差異極大,歐盟也也剛剛度過債務危機,再加上連綿不絕的恐襲陰雲,歐盟顯得病態十足。

    從歐盟的角度看,為了防止更多國家效仿英國“退群”,必須給予英國足夠嚴厲的懲罰,高昂的“分手費”就是懲罰措施之一。在政治上,英國更願意與美國綁在一起,而不是他的歐洲“老鄉”。在經濟上,英國從未放棄自己的貨幣,並沒有真正融入歐盟的一體化經濟。在首場“脫歐”談判中歐盟就毫不留情的開出千億英鎊的天價“分手費”,使得談判剛一開始就陷入僵局。

    從英國的角度看,英國2015年支付給歐盟的“會費”為178億英鎊,相當於每週要向布魯塞爾支付約3.5億英鎊的費用,如此高昂的"會費"並沒有給英國帶來多少“話語權”。況且英國沒有加入歐元區,享受不了歐盟之間的歐元利率政策,加之就業等問題,英國民眾用長痛不如短痛的方式與歐盟宣告“分手”。

    目前來看,歐盟在經濟上已經漸漸康復,恢復了增長,“超級”大選年也平安度過,在“分手費”問題上底氣十足,英國除了讓步,似乎別無選擇,因為只有首先解決這一問題,談判才能觸及更重要的議題。英國脫歐事務大臣戴維·戴維斯此前暗示,英方很可能在“分手費”問題上作出一些妥協,以換取歐盟在其他議題上的讓步。英國在脫歐問題上陷入了“談不攏、拖不起” 的怪圈。

  • 7 # 世界靈敏度

    索取分手費是歐盟為懲罰英國、避免其他國家步器其後塵而採取的非常措施。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已經說得很清楚了:“英國將必須為離開歐盟支付約500億英鎊的費用,這筆錢不是為了處罰英國脫歐,而是防止其他國家效仿”。而這筆錢的現實基礎是:歐盟的預算是5年一次,目前執行的是2015-2020年的預算,這個預算是把英國的“分子錢”算在裡面的,因此英國必須遵守自己的預算承諾,支付至2020年,分攤歐盟機構在基礎設施工程,社會專案科學研究和養老金等方面的費用。

    英國當然是不想交的,脫歐派在公投前給大家畫了大餅,讓民眾以為脫歐就意味著徹底擺脫了歐盟的枷鎖,可以把“分子錢”注入到英國的醫保體系裡面,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現在要說服民眾同意交錢,等同於自打嘴巴。

    此前,因為面臨著難民危機、勒龐可能在法國上臺等危機,歐盟似乎處於弱勢,英國因此態度強硬,但後來,上述危機不同程度上得以緩解,歐盟的氣勢得以恢復。反觀英國,脫歐過渡期只有2年,從2017年3月29日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大半年,而分手費問題是入門級問題,這個問題不談妥,移民地位、金融、邊境管制等棘手問題根本免談。歐盟是好整以暇,時間顯然不在英國這邊。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支付脫歐分手費已不可避免,懸念只在於具體的金額。已經有訊息稱英,國首相特蕾莎·梅願意支付400億歐元作為與歐盟進行貿易談判和脫歐協議的代價。

  • 8 # 四川達州人

    當然有分手費。

    歐州聯盟啟動之後,歐洲理事會、歐洲議會等一系列為歐洲聯盟整個體系服務的人員需養活,運轉維持費,工資福利養老金保險,這些費用都是歐洲聯盟各國政府分攤。此外,成員國也要承擔歐洲聯盟各項設施建設,社會科學研究專案的費用。

    這些都是有法律協定的。

    以前,英國每年承擔大約180多億英鎊會費,歐洲聯盟為了打擊控制其他成員退出,也就索要非常高的分手費,金額約500億歐元甚至更多,大體等於英國每年會費的兩倍。

    實際上,英國貿易超過一半是歐盟內部,當然節省了大量稅金,過關費,檢查時間。所以英國想繼續以單一身份留在歐盟之內。

    顯然,德法不會同意。怎麼可能讓你英國不繳納會費,不遵守歐盟的法律和難民分配,還想和瑞典一樣享受特殊政策?

  • 9 # 瀟遙時光

    英國脫離歐盟是歐洲的一件大事情,歷史上英國曾經兩次申請加入歐盟,都被歐盟拒絕,第三次申請加入,歐盟才勉強同意,並非願意,此次脫歐的原因有幾個,英國人認為對於歐盟貢獻多,而受益少,就是付出很多,而收入很少,據說英國人付出錢財比例僅次於德國,法國,而在相應的在歐盟的地位和發言權很少,這讓英國人十分不滿意,我們知道英國人從來都是老謀深算,見風使舵之輩,總體科技水平雖比不上美國,德國,不遠的歷史上,英國科技曾領先世界的,現在但老牌英帝國也是有絕活技術的,比如航空發動機世界領先,壽命最長,還有頂級豪華轎車賓利等,還有移動晶片ARM,一些基礎材料研究領導世界,實質英國一開始加入歐盟,其就心懷鬼胎,三心二意,歐盟使用歐元,英國卻保留英鎊,現在加入歐盟幾年,英國人覺得吃了很多虧,因此選擇退歐,但德國法國主導歐盟卻不會讓英國輕易退出,一是如果英國退歐開了先例,那麼可能導致鏈式效應,其它國也可以脫歐,所以法德講退歐可以,必須拿出大額分手費,下面的暗語就是以前你拿的好處退回來,以此作為典型,讓那些想退歐國家不得不掂量決定,那你要問,我退出就可以了,你能奈我如何?不要忘記英國人很多商貿依賴歐盟,歐盟提高出口英國的商品價格,或其它經濟制裁,英國人就害怕了,目前英國與歐盟一直在分手談判,反正英國的辦法就是拖字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2歲女生才大一,適合考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