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和志剛兩袖清風

    寫完書法作品之後,有時上款落求字者的姓名,某某先生雅正。落款的時候某年某月某日也可以寫,大部分的書法家是寫農曆再加節氣,有時根據作品的需要直接寫名字就可以了,這樣雅一點,更有書卷味。沒有固定的模式,是根據作品的需要而變化。

  • 2 # 藝林文苑

    書法作品落款,年月日通常採用干支紀年法。

    〈如文末幾幅古人作品圖例)

    實際上用干支紀年,正確的說法應該叫紀“歲”。因為年與歲是有差別的。東漢前用歲星紀年,是看木星在十二次入宿而定。一輪迴只能記十二年。而且木星也不是真正整十二年走完十二辰(實為11.86年)。因為有誤差,所以到東漢時就廢了歲星紀年法。而改用六十甲子的干支紀年法。

    因為實際原本是紀歲,所以書法作品落款的時間才說“歲次”某某。

    一般都是前面的朝代的具體年號來標明年,後面干支來標明歲。所以說干支後寫個“年”字是不正確的。

    那什麼叫“歲次”呢?

    由於古代以歲星(木星)紀年。古人將天空的赤道部位分作12等分,每等分中以某些恆星為標誌。木星正好每年走一等分,12年走一週。每年木星(歲星)所值的星次與其干支稱為歲次。

    所以我們傳統的使用規範是:古代一般都寫“歲次某某”,如公元1894年的書面寫著“清光緒二十年歲次甲午”。在文章用語中如王羲之《蘭亭序》開頭就是“永和九年歲在癸丑”。用“歲次”“歲在”表示年份,前邊必須有年號年數。但如只寫“干支”二字,就可以獨立使用,後面不要寫年,直接寫上季節月份即可。

    那麼,古人有沒有寫“某某年”的呢?有,在清代書法家伊秉綬就寫過“乙亥年”,但是非常少,而且也是不合傳統規範的,不能作為正確的憑證。

    當然,現代書法作品也有直接以公元紀年法落款的,亦未嘗不可。但就傳統意義而言,更建議用“歲在戊戌”“歲次戊戌”“戊戌之春”等,會更文氣、更正統、更規範。

  • 3 # 楊章會書法藝術

    關於書法年月日的落款寫法,可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首先落款對於一副好的作品來講,落款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可以給書法增添不少的色彩!

    2.落款是書法作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直到元朝以後,書法作品的落款才逐漸地多了起來,自然落款的問題也就單獨的形成了一種學問,欣賞書法作品的同時,開始關注落款了!

    3.根據所寫作品字型的不同,落款也不盡相同。落款的內容有長款,短款之分。根據書法家自身的文學修養,文字功底而有所不同。

    4.落款的時間一般採用的是古代的天干地支來記年,例如去年是2019年,則寫成己亥年,而月份則更多,例如春月,秋月,冬月,還細分為仲春,初春,仲秋,初秋等等,反正都採用天干地支書寫。

    5.當然現在也有用現在的阿拉伯數字記年的,例如啟功先生就常用這種方式落款,也無可厚非。

  • 4 # 曉蕪寫字

    一月:孟春、寅月、陬月、太簇、初春、新春、端月、歲始、肇春、初陽。

    二月:仲春、卯月、如月、夾鍾、花月、杏月、春半、花朝、殷春、春中。

    三月:季春、辰月、病月、姑洗、桃月、暮春、桐月、晚春、春杪、餘春。

    四月:孟夏、巳月、余月、中呂、初夏、麥月、槐月、夏首、新夏、梅月。

    五月:仲夏、午月、皋月、蕤賓、蒲月、榴月、星月、盛夏、夏半、芒種。

    六月:季夏、未月、且月、林鐘、荷月、晚夏、暮夏、荔月、晚夏、杪夏。

    七月:孟秋、申月、相月、夷則、瓜月、初秋、桐秋、桐月、蘭月、肇秋。

    八月:仲秋、酉月、壯月、南呂、桂秋、桂月、清秋、拓月、秋半、中律。

    九月:季秋、戍月、玄月、無射、菊月、暮秋、涼秋、杪商、秋末、殘秋。

    十月:孟冬、亥月、陽月、應鐘、初冬、早冬、首冬、始冬、開冬、新冬。

    十一月:仲冬、子月、辜月、黃鐘、霜月、寒月、葭月、正冬、暢月。

    十二月:季冬、丑月、涂月、大呂、臘月、暮冬、梅月、暮歲、歲杪。

    每月一日至十日:上旬、上浣、上瀚、上澣

    每月十一日至二十日:中旬、中浣、中瀚、中澣

    每月二十一日至三十日:下旬、下浣、下瀚、下澣

    每月初一:朔、旦、額;每月十五日:望;每月最末一日:晦

    其他:元旦(元月一日)、元宵(元月十五日)、端午(五月五日)、中元(七月十五日)、中秋(八月十五日)清明、冬至、七夕、重陽、除夕等等。

    二十四節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5 # 永書101

    年月日怎樣落款,我看其他答主已經說得差不多了,這東西網上隨便一搜就是一大把,一月、二月直到十二月,羅列的清清楚楚,規規矩矩,我就不多說了。

    我想說的是,在特殊情況下,如何處理年月日的落款細節。

    1、省去年月日

    許多情況下我們創作時並不一定能夠按照設計的思路完成,特別是草書作品,激情所至,信馬由韁,難免最後只剩下一點點地方,這時候不妨直接寫上書家自己的名號,蓋上一方名印章即可。王鐸的許多作品都會這樣處理,並無不妥。

    2、用數字書寫年月日

    如果我們創作採用簡體字,或者書寫內容是現代文,比如“我輕輕地走了,不帶走一片雲彩......”“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向雷鋒同志學習!”等等,這時候的落款最好採用數字,比如“二零二零年二月下旬”,這樣會更和諧,不必寫上那些古香味濃的落款詞。

    以上是我對大家回答題主問題的兩點補充,不對之處,請大家指正。隨文附上我的近期書法作品兩幅,大家點評,永書我先行謝過!

  • 6 # 百年墨寶

    1首先落款對於一副好的作品來講,落款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可以給書法增添不少的色彩!

    2落款是書法作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直到元朝以後,書法作品的落款才逐漸地多了起來,自然落款的問題也就單獨的形成了一種學問,欣賞書法作品的同時,開始關注落款了!

    3根據所寫作品字型的不同,落款也不盡相同。落款的內容有長款,短款之分。根據書法家自身的文學修養,文字功底而有所不同。

    4落款的時間一般採用的是古代的天干地支來記年,例如今年是2018年,則寫成戊戌年,而月份則更多,例如春月,秋月,冬月,還細分為仲春,初春,仲秋,初秋等等,反正都採用天干地支書寫。

    5當然現在也有用現在的阿拉伯數字記年的,例如啟功先生就常用這種方式落款,也無可厚非。

  • 7 # 書以載道

    書法中的落款在現代書法家手中很簡單,一段寫天干地支的年,加上作者名字即可。但在古代,寫年月日時很有講究,可參考查閱百度。

  • 8 # 王冬軍

    書法作品落款古今大致是相同的。

    紀年是採用天干地支來表現。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配地支往復迴圈,60年一迴圈。

    這樣紀年缺點是不準確,為了準確期間也有人採用公曆來落款的,如"公元2020年元月17日某某某書”,不過這種落款不常見,傳統的為多。

    月份紀念我們的老祖宗可謂雅宜脫俗,例如八月的可稱為: 中秋、中商、桂月、壯月等。筆者把儲存的一張12月雅稱圖發給讀者共享。

    至於落款某日,一般是特殊日子,節氣中如清明,夏至,立秋,冬至,大寒等。比如落款可為:"歲在庚子夏至某某某書″。節假日可落款為:"歲次庚子端午某某書”。如果書寫日期是節假日或節氣的前後幾天,那麼書家可落款為:"歲在庚子端午後三天某某某書。”

    也有書家落款為"鼠年立春某某某書″等等。

  • 9 # 柒奇筆意

    書法是我國特有的傳統文化,因此其年月日的落款也有著傳統的不成文的規定。

    ①順序:依次為年月(季節)+書寫者姓名+印章。

    ②年月日通常表達為:農曆年份+季節(分孟仲季或直接寫上農曆的x月x日)+姓名(多是隻寫名和字號)書(或不寫)+印章(不能多於兩個,如兩個也要大小內容等匹配,上陰文下陽文也不要搞錯)。

    ④以上為本人學書以來總結的一二,僅供參考,歡迎大家不吝賜教。

  • 10 # 白巖山劍客

    落款前寫上年月日,可根據每幅字數多寡寫上公曆或傳統年曆,起行低於主行,收字高於主行,這是對條幅的普遍寫法,橫幅可以適當調整,以與主字保持平衡為佳

  • 11 # 藝海一粟

    書法作品的落款,一般採用農曆紀年。如庚子年某月某日或甲午年夏月冬月等,也可用公曆紀年。在落款時,最重要的是字要和所寫內客取得視覺上的平衡,不能一邊重一邊輕。接所餘空白大小考慮字的多少和大小,還要考慮給印章留出位置。即不能太緊密,也不能太希疏。另外落款的字型要和內容協調,如果內容是草書,則落款以行書為好。如果內容是楷書,則落款以行書或行草書為佳。如果內容是行書,則落款以行楷書或楷書為上。依次類推。總之要通篇協調,看著妥帖。

  • 12 # 萬裡無雲萬裡天

    你好,書法落款格式多樣,但萬變不離其宗。一般落款只寫年月,如甲寅暮春,很少寫到日的。你問出這樣的問題,純屬書法作品都不看。無甚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生兒鼻塞,沒感冒,一放下就呼吸難受,抱起來會好很多,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