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起眼的一朵小花

    是真的,現在不是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嗎?人善被人欺,可能被同學扯辮子,會選擇原諒,因為善良,因為不想家裡人擔心,事事都替別人著想,但誰為自己著想?喜歡一件玩具,卻因為鄰居的小弟弟也喜歡就讓給他玩,因為懂事。但其實他也很想玩,他也只是個孩子而已,會哭的孩子有糖吃,人人往往忽略不哭的孩子。即便是大人之間的相處也是這樣的,越作的女朋友越有人疼愛,越懂事的越不被重視。你不講,有些人就真的以為你不需要。這個話題太讓我鬱悶了,言盡於此。

  • 2 # 君子觀世界

    太懂事就是因為思慮過多,俗話叫心事重。每個人衡量幸福的尺度不一。幸福與否,只有自己知道。有些人,為別人著想,幫別人排憂解難。看見別人開心,對他來說就是一種幸福。

  • 3 # 美崙哪

    應該是幸福的。懂事的孩子之所以懂事,是因為他早已經知道了未來會怎樣,並且做好了解決問題的準備。事情到來事,他往往從容不迫,穩操勝券。他能劈刀破浪,能為愛的人撐死起一片天。沒有比花叢中笑的他更幸福的了。

  • 4 # You趣兒

    一半一半吧,凡事有利必有弊,懂事的孩子肯定比較細心,善於觀察,善於思考,正因為如此,就會想的比較多,顧慮的比較多,就無法任由自己心情肆意妄為,更多會顧慮別人的感受,而壓抑自己

  • 5 # 老村長媽媽

    怎麼說呢,我女兒就是這樣,跟別的同齡孩子在一起,比她們懂事乖巧的多,有時候,我也感到自責,是不是家教太嚴厲了壓抑了她的天性,讓孩子委屈自己!為人父母總在矛盾中成長學習,總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 6 # 擅藝

    我認為不對!太懂事的孩子,他就會明白什麼樣的生活才更有幸福感!不敢膽大妄為!少受無端的挫折,會享受明智理性的幸福!

  • 7 # 馮愛一

    幸福感和懂不懂事沒關係,幸福感是一種主觀的感受。只是說懂事的孩子更懂得體諒別人,更懂得剋制自己的欲求,相對來說,這樣的孩子更容易被別人認可,也更容易被社會接納,從而取得非常好的成就。當孩子長大,有成就有擔當,幸福感肯定比一直生活在挫敗中的人要多得多。為什麼很多人覺得很多懂事的孩子獲得者不幸福呢?因為很多“懂事”的孩子往往生活在“失敗的家庭”中,比如父母關係不和睦,或者家庭經濟狀況不佳,這時候,孩子能剃家長分憂,不任性,能更好的體諒家長,外人看來就覺得孩子很懂事。其實,我們想一想,如果生在這種“失敗”家庭的孩子還很任性不懂事的話,那很容易成為問題少年,早早輟學,從而一生徘徊在生活底層,更談不上活得幸福了。

  • 8 # 戈壁沙漠仙人掌

    我來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太懂事的孩子,大多活得不幸福”這個問題不是絕對的,它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總而言之,不是一層不變的。

    懂事的孩子總是會考慮到別人的感受,剋制自己的慾望,努力讓爸媽放心,當他選擇放棄任性的時候,他已經選擇了隱忍,這其中肯定有不少的委屈,而且從來不向人訴說,選擇自己的承受太多的孩子,慢慢就會有點自卑,幸福感也就會少一點。但是如果孩子身邊多得是一些積極、自信、樂觀的人,慢慢地也會被感染,變得豁達,調整好心態後能坦然面對生活的點點滴滴,幸福感也會回升。

    孩子懂事不是壞事情,願我們身邊多一些正能量之人,讓我們的心態更加積極、豁達,幸福感不會少的。

  • 9 # 特1米哦咯

    作為孩子來說開心快樂事做重要的,孩子的童年關係到孩子的未來,如果懂事的前提是限制孩子的自由那我寧願孩子不懂事。孩子幸不幸福家長怎麼做。

  • 10 # 楊靖

    謝邀,誠與大家探討此問。“大多數淹死的人都是會游泳的”、“紅顏薄命,大多數漂亮的女孩子都過得不幸福”、“某地區的人就是這樣子的”——“懂事的孩子大多活得不幸福”。其實,這些話語的背後,是不是過度概括(over generalization)了呢?這是不是一種思維定勢(mindset)呢?

    個人認為,探討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理解“太懂事”和“幸福”。至於是多數還是少數,都建立在對這兩個詞的界定上面。

    到底怎麼理解“懂事”?什麼又是“太懂事”?

    曾經聽一位教授說,對於那些非常禮貌由聽話的孩子,成人要足夠警醒,尤其是在3到5歲就表現出這樣“懂事”的行為的孩子。不符合孩子發展規律的“懂事”行為就要足夠注意,這或許可以理解為“太懂事”。許多成人給孩子的資訊(code)就是,“你必須是好的”——“你在什麼場合下表現成什麼樣子,才會被別人喜歡”,即孩子必須是聽話、禮讓而不犯錯的。孩子學會禮貌待人本身沒有任何問題,是社會化的表現。而問題是孩子過度禮貌與聽話,謹小慎微,甚至以討好他人為終極目標(俗話說的討好型人格),這對孩子未來的發展埋下了一個危險因素。孩子在這個階段的天性本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好奇的。如果孩子沒有犯錯的權利,那麼是不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學習的。所以,儘量客觀地看待“懂事”,還是有利有弊的。榮格提過“人格面具”。看到豆瓣上戊戌(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4240750/)引用以下《榮格心理學》入門的片段,也能讓我們從人格心理學的觀點思考我們文化獨有的“懂事”一說。

    “一切原型都必須是有利於個體也有利於種族的;否則它們就不可能成為人的固有天性。人格面具對於人的生存說來也是必需的,它保證了我們能夠與人,甚至與那些我們並不喜歡的人和睦相處。它能夠實現個人目的,達到個人成就,它是社會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基礎。”——《榮格心理學入門》P48-50。

    “人格面具在整個人格中的作用既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有害的。如果一個人過分地熱衷和沉湎於自己扮演的角色,如果他把自己僅僅認同於自己扮演的角色,人格的其它方面就會受到排斥。像這樣受人格面具支配的人,就會逐漸與自己的天性相疏遠(異化)而生活在一種緊張的狀態中,因為在他過分發達的人格面具和極不發達的人格其它部分之間,存在著尖銳的對立和衝突。……榮格有充分的條件和大量的機會去研究過度膨脹的人格面具所造成的不良影響。因為他的許多病人就是這種過度膨脹的人格面具的受害者。這些人通常都是些有很高成就的社會名流,但卻突然發現自己的生活異常空虛和沒有意義。在分析治療的過程中,他們逐漸意識到多年來他們一直在欺騙自己,意識到自己的情感和興趣完全是虛偽的,自己不過是對自己完全不感興趣的東西,做出一副感興趣的樣子罷了。經常,他們都已人到中年時,才突然感到過度膨脹的人格面具帶來的危機。”——《榮格心理學入門》,P51-52頁。

    可以認為,“懂事”與“不懂事”是人從原始人走向社會人這一過程的兩面,而這裡的極端就是分為了“不懂事”與“太懂事”。時間也是很重要的。為什麼說孩子太早“很懂事”是不那麼好的?因為他們過早發展了適應社會型別的“面具”的部分。這會讓他們感到不快樂,因為他們也感覺到,這不是他們的真面目。他們的感受與表達都受到了“懂事”的限制,漸漸地就迷失了真實的自我。這樣發展下去的常見現象就是孩子到了小學高年級、青春期的時候,孩子通常會感受到不能言喻的無力感與無意義感,因為活在世上的已經不是原來的自己了。按照這樣的理解,過早的“太懂事”的確會帶來不幸福感。

    但是,從更寬闊、通俗的意義上看“太懂事”,是不是真的容易讓人活得不幸福呢? 從一個比較細的角度看,“太懂事”還可以理解為某個孩子具有極高的同理心或同情心,比如對別人的情緒表現敏感、處處為對方考慮。從經驗看,這樣的孩子情緒波動極大,容易沮喪,但同時,也能夠感受到強烈的快樂。反過來看,這樣的孩子,對於幸福感的感知能力還是很強的,那他們的生活是否幸福,我們也很難去判斷。這隻能由這個孩子來決定。個人認為,幸福或是不幸福,與自我認知緊密相關,也不適宜用整體論來看待和探討。幸福與否是個體決定的。

    時間有限,回到題目。過早“太懂事”的孩子,可能會喪失對幸福的感知能力。一般來說,被認為“太懂事”的孩子,我們不能判斷他們是否幸福。

  • 11 # 唷唷兔

    孩子活的幸福不幸福恐怕只有孩子自己心裡才清楚,有的時候,這種明白事理、有獨立思考或者說是考慮周全的孩子,內心的富足感會大於幸福感,比如:她/他能夠察言觀色,照顧每個人的情緒,在這種氛圍下,可能她/他的某個舉動或話語就會讓大家感受到輕鬆愉悅,那麼,大家也都會很開心,孩子自然會感受到自己的所作所為能夠幫助到大家,內心肯定也會很滿足。如果一定要說懂事的孩子不幸福的話,那就希望身邊的人在被理解、被幫助的同時,也同樣關心下這些懂事的孩子……

  • 12 # 用愛彼此聯絡

    聽一位學兒童教育的老師說:“太懂事的孩子,大多活得不幸福。”她提到一個概念——“父母化”。父母化是一個人在童年或少年的時候被迫像成年人一樣照顧父母或其他兄弟姐妹,娃和父母的角色實際上發生了顛倒。父母化分為兩種:一種是物質父母化:即在童年或少年時像成年人一樣照顧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的身體需要;一種是情感父母化:即在童年或少年時充當父母的知己、夥伴、心理治療者甚至替代伴侶,照顧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的情感需要。心理學家認為這是一種虐待或者創傷,成年後娃會在關係尤其是親密關係中出現壓抑自我、強迫重複等難以預料的影響。

    昨天,我看到一篇介紹扎克伯克的妻子普莉希拉·陳的文章。初到哈佛時,她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因為在哈佛,比她聰明優秀的人太多了。那段時間對她來講太難熬了,她甚至寫好了轉學文書,要離開哈佛。她在離開哈佛的前夕,決定去低收入者安居專案裡做志願者,遇到一個被人揍掉門牙的10歲女孩,讓她受到非常大的震動。她想要保護其他孩子不受傷害,那她就要學習更多的技能,變得更加強大。她重新回到哈佛,讀了哈佛醫學院。生了女兒Max以後,她又成了CZI創始人,投入和丈夫99%的財產去資助科學和教育研究,更立志於在下個世紀前,治癒、預防或控制所有疾病。面對片區居民的孩子受了傷害,她的第一反應是,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她認為是她的失職,讓孩子受到了傷害,這種歸因方式或許跟她從小的家庭環境分不開。在家裡,她是家中最大的女兒,一直是個照顧者的角色。父母為了維持生計,沒有時間照顧她,照顧她的擔子落在奶奶身上。2歲半時,她就已經會拉把凳子踩在上面去洗碗,去試著幫爸爸媽媽的忙。當她媽媽在醫院生妹妹時,在她心底燃起的責任感是,“我要照顧我的爺爺奶奶”。這份責任感像顆種子一樣深埋在她的心中,讓她學會不僅對自己負責,也會不自覺對弱小的別人負責。

    這雖然只是個例,但也說明太懂事的孩子也可以擁有幸福的家庭,擁有比常人有著更強烈的責任心。

    孩子懂事大多與成長環境有關,通常父母迫於生活的壓力忙於工作,有的在外地工作,孩子被迫變得懂事,這不是靠人力所能左右的,每個人都是環境的產物!

    太懂事的孩子今後過得好與不好,幸福還是不幸福,不能一概而論。

  • 13 # 滋晨文化

    “懂事”的孩子有哪些特點?

    《不完美的她》裡的小穆蓮生應該算是全網公認的懂事、體貼的孩子,就連僅有的兩次實在忍不住的哭泣,都是躲在放假關上門、在媽媽轉身離去之後,不敢發聲地落淚。這鏡頭背後不言而喻的是,孩子怕媽媽擔心自己、怕自己影響別人,怕因此而被“不喜歡”。

    我們傳統家庭教育的文化模式中,也一代又一代“報喜不報憂”,殊不知這些隱忍、壓抑的情緒和需求已經深深變成了成長的枷鎖,逐漸地就更不懂表達、不會表達了。

    兒童藝術心理諮詢師是怎麼療愈孩子的“不幸福”呢?

    其實,我們的療愈師經常會在孩子的創作中,洞察到這些被隱藏起來的秘密,不能被言說的心靈語言,所以,會採用多樣的除了語言表達以外的藝術形式去激發孩子的創作和表達,比如繪畫、舞動、沙盤、色彩、遊戲、音樂、情景劇……等等。用這些非語言性的方式去激發和拓展兒童的創作及表達欲,這個過程迴歸的安全感、存在感,會帶來很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其實,我們更應該學會讀懂孩子的內心,而非讓孩子追逐著成人的步伐,來讀懂大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除卻權利和財富,我們普通人內心還在追尋著什麼?你快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