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叨叨宇

    火星救援的的主線相當明晰,故事講的清楚,一直以來連笑點我能猜到。整部片明面上矛盾衝突就在於泰迪他們,計劃的出錯,天平左右的衡量,無一不是叩問人心的事,雖然最後依舊是美國電影的不放棄任何一人的人道主義,但是真正令我動容的,是面對絕境依然認為“這輩子值了”的豁達精神,能在星空中再多待九百多天真是太好了,能成為火星的征服者真是太好了,天才們的心靈相通電波相對,跨越宇宙依然可以並肩,在世界迸發靈感的火花真是太好了。人類,就應該如此踏上宇宙!

    類似於《地心引力》的獨角戲和《星際穿越》的硬科幻。然而這一次並沒有看到驚喜,甚至因為後段部分的劇情拖沓和落入俗套降低了觀影體驗,臺詞的冷幽默也經常不合時宜的穿拆在各種或感人或緊張或專注的劇情中讓中國觀眾難以消化。唯一是我動容的是男主樂觀積極的求生態度,這是一部作品傳遞的正能量,馬特達蒙調皮任性的表演也是可圈可點。

  • 2 # 冉蜀蜀尬娛樂

     一、《火星救援》視覺審美的奇觀性

      以接受美學的角度來說,觀眾無不渴盼在一場科幻電影的觀影過程中獲得耳目一新的享受。科幻電影顯然是被歸於以形象而非以話語取勝的電影型別。儘管觀眾對於人物對白以及劇情波動同樣有所要求,但畫面的視覺效果才是觀眾最期待的。奇觀性從來就是科幻電影用以致勝的關鍵法寶之一,這也是為何在當前的視覺文化時代科幻電影成為好萊塢精心經營的電影型別的緣故。[1]從2013年阿方索・卡隆的《地心引力》,2014年的克里斯托弗・諾蘭《星際穿越》,再到2015年的《火星救援》,幾乎都創造了觀影盛典以及一輪普及科學原理的潮流,一部部高質量的科幻電影為好萊塢贏來了票房與口碑上的大豐收。並且不難發現,好萊塢已經更加註重太空題材。

      科幻電影題材的選取直接指向科技,而故事的實現又離不開科技,可以說,科幻電影是技術與藝術結合得最為密切的電影型別。科幻電影所要表現的物件,往往是在現實世界之中難以找到摹本的,相比於斯皮爾伯格的《侏羅紀公園》、諾蘭的《盜夢空間》以及卡梅隆的《阿凡達》等電影而言,《火星救援》之中,馬克等人探索的火星是存在於物質現實世界之中的,NASA等各國航天部門亦一直致力於投送火星車,拍攝火星表面畫面,發現火星表面的液態水等。但是如馬克等宇航員那樣登陸火星並且在地表展開一系列科研等對於當前的技術而言,還是有一定距離的,這也就意味著導演仍然有著相當大的發揮空間。

      以對人物的表現為例,《火星救援》之中諸多細節直接來源於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宇航員的日常或在關鍵時刻不得不採取的特殊手段,這些對於宇航員而言是常識但是對觀眾來說卻是奇觀。比如在赫爾墨斯號上,處於失重狀態下的宇航員在船艙之間的移動只能依靠在半空中的漂浮時用雙手遊弋穿梭,又如當全體成員決定延長計劃500余天重返火星拯救馬克時,各自採用不同的方式來安慰自己暌別已久的家人,其中化學家就在影片中為家人遠端翻跟頭,表演如何用嘴接住漂浮在半空之中水珠來喝水的橋段等等,這些畫面雖平常,卻也趣味橫生,極大地滿足了觀眾對於相關科學技術的好奇。

      二、《火星救援》視覺審美的真實性

      從接受美學來審視科幻電影,便可知不違背接受者心理預期的真實性是不可或缺的,這種真實性在“硬科幻”電影中要求得更為明顯。與魔幻、奇幻等同樣頗為依賴數字製作技術,同樣以視覺奇觀為賣點的電影不同,觀眾對於科幻電影的心理預期底線便是符合科學原理,符合當代技術進步的方向。一旦電影所展現的視覺畫面中存在明顯違背客觀原理之處,觀眾便會因感覺不自然而從審美活動中抽離出來,開始以挑剔的心態來審視整個電影,電影的審美效果便會大打折扣。

      而具體到《火星救援》本身而言,《火星救援》最早來自於安迪・威爾的同名小說,其以網路連載的形式發表,成書後又以極其低廉的售價開放電子書。當威爾一邊進行創作一邊運用網際網路查詢大量相關知識時,故事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因個人學識有限造成的錯誤。小說的情節吸引了大量專業人士,這些讀者指出了威爾行文中的紕誤疏漏,威爾隨之進行修改。這種特殊的傳播方式也就決定了原著實際上是集體智慧的產物,在威爾構建出一個吸引人的故事框架之後,大量有過宇航員身份或NASA工作經歷的讀者為威爾貢獻了專業知識,使其整個敘事擁有真實可信的,完善的細節。小說所設定的情節的可行性與親切感,直接導致了在拍攝電影時NASA主動表示願意為斯科特提供幫助。電影與小說不同的是,從創造的角度而言,電影的影像特徵使得電影的每一幀畫面往往都能夠比文字給觀眾更多的細節,這些細節都要求導演及整個劇組(尤其服裝化妝道具部門)具有一絲不苟的精神,而從接受的角度而言,電影的放映氛圍也更容易將觀眾帶入另一個世界。

      如在電影中,維持馬克能否繼續生存的關鍵因素就是食物,電影中透過大量畫面來表現了馬克種植土豆的合理性,令觀眾充滿了驚喜。首先讓馬克在廚房中開闢出一塊用來種植的空地,因為只有居室才能隔絕外界的大氣環境與輻射,隨後馬克從外面找回了他一開始科考就發現的礦物成分與地球土類似的土壤,在意識到土壤缺乏必須的微生物後,馬克又找到了回收排洩物的裝置,將宇航員們之前排洩的糞便用來做種植土豆的肥料,使土壤具備活性,並且在施肥的時候還專門堵住了鼻孔,令觀眾忍俊不禁。而為了解決火星上沒有足夠液態水的問題,馬克又改造溫室利用燃燒氫氣製造水,甚至在第一次點火失敗時自己差點被炸傷,種種波折都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最後土豆葉子的破土而出也讓觀眾為之感到欣慰。

      為了增加真實感,同時擴大鏡頭語言的表現力,斯科特還在常規拍攝視角外有意識地運用了諸多攝像機的視角,如馬克、劉易斯等宇航員宇航服上自帶的攝像頭,這一攝影角度會隨著主人公的動作而改變;又如馬克所乘坐的漫遊車駕駛室內的攝像頭,這一視角有實時監控的意義,主人公的一切操作都盡收眼底;以及馬克每天百無聊賴之時用來做日誌用的攝影畫面等,這一特殊的拍攝環境中馬克一般會表現得較為放鬆,如在性命攸關之際還在調侃劉易斯的音樂品味。就是在這些角度各異,銀幕帶有不同裝置資料的畫面中,一個個奇思妙想被主人公實現,主人公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展現得極為逼真。這樣的視覺設計極具新鮮感,使得觀眾不僅能夠以普通人的身份看馬克施展自己的聰明才智與頑強精神,甚至能夠產生某種自己是NASA一員,透過監視器觀測著馬克的錯覺。   可以說,《火星救援》之中的真實是一種數字技術之下的真實,但是它完全符合著人類透過邏輯上的判斷力,視覺上的觀察力以及從科學技術中得來的想象力,是一種超越了真實的“真實”。

      三、《火星救援》視覺審美的對比性

      科幻電影傳達的資訊量巨大,《火星救援》的主創們不僅要做到資訊傳達的高效,使電影能夠在有限的兩個半小時左右的時間內將原著的大體情節展現給觀眾,同時還要做到資訊傳達的舒適,讓觀眾的情緒能夠在觀影中達到有張有弛。電影的主人公毫無疑問是孤身一人艱難求生的馬克,他的火星生活也是電影所要表達的主線,但是如果將敘事集中在這條線上,讓不毛之地的火星長時間充斥著觀眾的視線範圍,觀眾很容易感到乏味,從而對電影產生審美疲勞。為了使電影能夠始終讓觀眾賞心悅目,電影以多線敘事的方式製造出了視覺上的對比,以顏色、空間等的具象對比來製造出電影核心的“放棄―堅持”“保守―勇敢”“悲情―樂觀”等抽象對比。

      以空間為例,同樣是在地球上的科研部門,NASA的佈置整潔、條理分明,辦公裝置如桌椅、計算機以及新聞釋出會的臺子等無不線條冷峻,這裡映襯出的是桑德斯、阿瑞斯三號指揮官亨德爾森等人的嚴謹、顧慮與保守。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人們往往需要拋棄感性,如主管桑德斯就曾考慮不要用另外五位宇航員的生命來冒險去拯救馬克一個人。由於要在國會與美國人們的監督下開展航空研究,NASA揹負著巨大的壓力,面對記者說的任何一句話都必須字斟句酌,尤其是在補給火箭在未經測試的情況下發射失敗後,NASA的氛圍更為沉重。而在洛杉磯加州理工的實驗室中,工程師們工作的地方則一片混亂,滿地零件與計算稿紙,計算高手帕納爾等人睡在實驗室,甚至在疲倦之中將咖啡吐在網眼垃圾桶裡,更使得觀眾感到這一空間的狼藉不堪。這對應的則是帕納爾、喀布林等科學家主動、富有激情,敢於挑戰自我的性格,而最後赫爾墨斯號上的全體成員之所以能夠成功解救馬克也正是因為帕納爾劍走偏鋒的計劃。為了幫助馬克獲得更快的速度,加州理工的工程師甚至提出了讓他卸掉加速器頂部,以帆布蒙上的大膽建議。

      與之類似的還有當電影要表現全球都在關注著馬克能否順利迴歸地球這一事件時,在表現美國時,則有意選取了人頭攢動的時代廣場,幾大巨型銀幕上都是馬克的照片,人們揮動著星條旗。這是與美國精神中崇拜英雄,並以NASA的成就為美利堅榮耀的情結分不開的;而當鏡頭一轉,表現中國時,則是新聞鏡頭上播音員在強調這次救援行動之中中國所做出的貢獻,在中國航天局的外面,則站著穿著綠色軍大衣的保衛人員;而英國倫敦的特拉法加廣場上也同樣擠滿了圍觀大銀幕的人,區別在於新聞中是邀請心理學家來對馬克的心理進行分析。在表達馬克迴歸之旅全球矚目這一命題上,斯科特將三組各有區別,但是又頗有代表性的畫面進行組接,實現了視覺上的豐富性,也構建出了某種探索外太空是跨越國度,跨越空間的情感張力。

      四、《火星救援》視覺審美的消費性

      電影作為文化工業的產物,其出產的首要目的自然是滿足大眾的消費,其次才是實現創作者的審美理想。電影在視覺上必須要顧及其所製造的畫面是否能讓消費者獲得心理快感甚至是依賴感。尤其是在當下社會進入到消費時代之後,電影人們更需要考慮到受眾市場,引導和利用著市場的消費行為乃至審美習慣。[2]在《火星救援》中,可以看到大量中國元素的出現,這實際上一則是原著之中中國對美國施以援手,而電影中表現這一點也能夠創造一個“太空探索是全人類共同的事業”的視覺文化語境;二則能夠以中國元素為電影的一個重要的吸金影像符號,儘可能地吸引中國觀眾。在補給火箭發射失敗後,NASA陷入到絕望之中,此時恰好中國提出正要發射一枚太陽神火箭,可以幫助美國運送補給,由此兩國迅速開展合作。在表現中國航天局時,可見到處懸掛著巨幅五星紅旗(而NASA的內部則幾乎沒有星條旗),紅旗成為帶有明確指向的視覺標示物。

    不得不說,導演雷德利・斯科特的《火星救援》是其近年來所推出的作品中較具誠意的一部,儘管質地紮實,細節豐富的原著是電影成功的基礎,但是就視覺審美上,斯科特對整部電影的掌控以及在部分細節上的精益求精也是功不可沒的。

  • 3 # 撘線圈

    對於《火星救援》這部電影我認為是非常好的教育題材電影,理由如下:

    1、從電影全域性來看,《火星救援》主要是強調了美國不放棄一人的人道主義援助的思想。同時也表現出了做事情要嚴謹,要細緻的態度。同伴失誤,導致了男主一人被留在了火星,地面人員的不放棄,細心的觀察,從而發現了火星裝置的移動痕跡。這就讓男主得到了回地球的機會。

    2、男主樂觀的態度是我們每個人必須所學習的,因為現在大多數的人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面對困難的時候,選擇的是放棄,而不是去選擇尋找機會。在火星上生存的日子裡,面對寂靜的星球,周圍沒有一個人,他能哭中尋找樂趣。面對食物的缺乏,他能想到自己種植土豆養活自己。面對回去的機會,他能找到很多相關的裝置聯絡到自己夥伴。這就是不拋棄,不放棄,敢拼搏的精神。

    3、一個團隊,最重要的是團結,他們沒有放棄自己的夥伴,知道男主生還的機會很渺小,卻還是選擇相信。毅然而然的選擇回火星去救自己的夥伴。這就是團結,這就是信任,這就是我們所缺少的精神。

    最後,總結成為一句話,我認為《火星救援》強調的是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人不適合養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