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父母手心手背都是肉。
7
回覆列表
  • 1 # 塗牆熱心市民c

    二胎這個問題現在已經變成常態了,我覺得生老二的話對老大的心理建設工作必須做好,老大往往是比較難受的孩子,不要讓老大覺得媽媽爸爸有了老二就對自己不好了,要讓他覺得爸爸媽媽只是想讓他們對方有一個陪伴,爸爸媽媽應該做到公平,而且也應該告訴老大,有了老二,他們應該幫忙分擔,從分擔中他會得到一些獎勵和快樂,等老二懂事點,也應該讓他明白,他需要尊重自己的哥哥姐姐。真的是手心手背都是肉,只有在同樣的問題上公平,才能讓兩個孩子都心裡舒服。

  • 2 # 巴黎名品66

    家裡有兩個孩子,父母應該這樣做:

    1.不要有了老二,就讓老大單獨睡

    記憶中,我似乎沒有和父母一起睡覺的經歷,當然剛出生的時候肯定是有,但很遺憾,那時候我還沒有記憶。

    小時候,我最羨慕弟弟可以在爸爸媽媽懷裡撒嬌,尤其讓我不能忍受的是,每天晚上他們在床上打滾、躲貓貓,歡聲笑語灑遍了整個屋子,而我,只能躺在自己的小床上忍受著嫉妒的折磨,默默地流淚。

    有了老二後,我們可能有各種各樣的理由要把老大轉移到別的床上,比如床太小,比如怕老大壓著老二,比如怕老二吵著老大等等。但是,為人父母的,請稍稍等一下,能不能站在老大的立場上想想他心裡是怎麼想的?為什麼老二一來,他不光得到的愛少了,連睡覺的位置都要被霸佔呢?真的要分床,能不能在老二還沒出生之前就先分了?能不能媽媽帶老二睡,爸爸帶老大睡?或者,能不能把家裡床搞成榻榻米床,全家人都在上面睡?

    2.不要當著一個孩子去打另一個孩子

    小時候,弟弟很淘氣,下河摸魚,上樹掏鳥窩,放學不回家,這些幾乎是他每天都乾的事情,所以,捱打於他而言更是家常便飯。

    為人父母都這樣,打孩子時很生氣,打完又後悔,想盡辦法補償孩子。弟弟經常被打,也經常被補償,父母打完後常常會說:我們是因為愛你,想要你好才打你的。弟弟被打的痛,我沒有切身感受,但這些話我卻聽在耳朵裡,他是怎麼樣被補償的,我也看著眼裡,最後在我心裡形成了一個觀念:打是因為愛,被打是幸福的。

    所以,偶爾我也會故意找打,每次打的時候我都咬緊牙關,絕不認錯,以至於父母每次打我都下手很重,打到沒力氣了才放手,很遺憾,被打後我並沒有感受到他們對我的補償,因為這時候憤怒充斥在我的心頭,補償我已經看不見了。

    3.孩子打架,大人不要插手

    小時候,鄰居這樣形容我們姐弟倆:你倆哪天要是不打架,太陽就沒辦法落山。那時候,我們每天都會打架,長大一些我上寄宿學校了,每次見面就打,一直打到我上大學。

    其實我和弟弟感情一直很好,但不知道為什麼見面就會打。現在我知道了,我們都想得到父母的關注,想要以此來判斷他們到底愛誰更多一些。因為每次打架,父母都會來插手,他們作為裁判會判斷出誰是挑釁者,然後以暴制暴,把挑釁者打一頓。被打的孩子心裡有氣,父母前腳離開,後腳倆孩子又打起來了。

    現在想來,父母真的很不容易,倆孩子整天打架,沒有一刻安靜的時候,確實煩都煩死了。但他們確實沒有采取正確的方式來處理我們打架的事,孩子之間有不打架的嗎?讓他們自由自在地打去,大人哪兒涼快哪兒待著去,孩子們自然就會找到合適的相處模式了,哪裡還用得著父母成天當裁判,廢腦筋?

    4.不要拿兩個孩子作比較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做父母的是要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優勢,發揮自己的特長,而不是總是說:“你看誰誰誰怎麼著,你怎麼就不學學呢?”

    那時我最恨父母罵弟弟:你為什麼就不能上課聽講?你只要聽五分鐘,就比你姐姐聽四十五分鐘成績好!你聰明,你就是兔子,她就是烏龜,龜兔賽跑,現在烏龜都跑你前面去了,兔子你還在睡覺!

    這是在罵他呢還是在罵我?被罵的兔子弟弟委屈地哭著,旁邊的烏龜姐姐頭都快要低到地上了。這種罵造成了弟弟盲目驕傲,而我則盲目自卑。

    接納孩子,請從接納他們的不同開始吧!

    5.告訴孩子:你對他的愛不會因為任何人而改變

    我一直都記得四歲那年夏天,睡午覺醒來,找不到爸爸媽媽,鄰居在窗戶邊對我說:你爸爸媽媽不要你了,他們帶你弟弟走了。

    我著急得當時就要從窗戶跳出去,卻忘了開啟房門就可以直接出去,大家看我那副傻樣,笑得前仰後合,午後的陽光明晃晃的,刺得人眼睛生疼,多年過去,我依舊記得,那刺眼的陽光,刺耳的笑聲和那種絕望。

    大人們最喜歡的似乎就是對孩子惡作劇,看著他們委屈得想哭又不敢哭的模樣,比如,家裡生了老二,總有人會說:你媽媽不愛你了,她愛的是你弟弟。

    如果能夠阻止,請不要讓別人對你的孩子說這樣的話,這話大人都知道是假的,但孩子不知道,他們會真的很傷心,很絕望,會不斷試探父母是否真的會拋棄他們。

    如果你不能阻止別人開這樣的玩笑,那麼一定要告訴孩子,你對他的愛不會因為任何人而改變,他永遠都是你最愛的那個小寶貝。

    6.跟老大解釋:吃奶與媽媽的愛無關

    弟弟母乳餵養到兩歲多,而我,很遺憾,沒有吃過一口母乳。實話講,我很嫉妒,覺得這是媽媽不愛我的鐵證。

    當然我現在知道了,不是媽媽不願意給我吃奶,而是因為我出生時,她也是第一次做母親,沒人指導,沒有正確的知識,她不知道如何母乳餵養。但媽媽,你為什麼從來沒有告訴我呢?如果你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告訴我這些事實,我想我一定不會難過那麼多年的。

    而對於那些兩個孩子都成功母乳餵養的媽媽,也一定要告訴老大,老二吃奶只是因為他還小,還不會吃飯,吃奶與媽媽的愛,無關。

    7.不要告訴老大:你是哥哥(或者姐姐),你應該讓著弟弟

    這句話幾乎被每一個有兩個孩子以上的家庭都奉為聖經,你是哥哥,所以玩具要先讓弟弟玩,你是哥哥,所以零食要先讓弟弟先吃,你是哥哥,所以弟弟打你不可以還手,等等。

    試想一下,有幾個孩子會想:嗯,我是哥哥,所以我需要讓著弟弟?還是他們更多的可能會想:媽媽不愛我,她比較愛弟弟,所以什麼都要我讓著弟弟?更有可能的是,父母說這句話是針對某件事的,希望大的能讓著小的,而在大孩子心裡解讀的卻是要把爸爸媽媽讓給弟妹。

    這樣長大的孩子會產生嚴重的不安全感,認為自己“沒資格”享受自己的人生,為什麼我需要讓著弟妹?因為我不夠好。當兩個孩子年齡差距小於兩歲時,這種沒資格感會更嚴重。

    8.每個孩子都需要“特殊時光”

    家裡有倆孩子後,父母時間會更不夠用,但即使這樣,也要擠出時間和倆孩子單獨在一起。如果可能,把老二寄在別人家,和老大單獨出去玩半天,如果可能,老大上幼兒園時,和老二來一段高質量的陪伴。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安排,對孩子,卻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孩子透過特殊時光能深切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獨一無二的愛,即使他們對父母有什麼不滿,即使他們心裡有什麼傷痕,也能透過這段時間得到最大限度的修復。

    每一個父母都能給一個孩子百分之百的愛,愛不是數學題,不是說生了兩個或者多個孩子,愛就變成了百分之五十甚至更少,如果有兩個孩子,從今天起,請告訴每一個孩子:你擁有我全部的愛!

  • 3 # 繁華消盡

    就像你說的,手心手背都是肉,所以在要二胎之前就應該給大寶打個預防針,讓大寶對二寶充滿期待。我有時候就會跟孩子說:“媽媽給你生個弟弟(妹妹)吧!這樣就可以有人陪你玩了!”她都會說:“好!”我會繼續說:“那你要把你的東西跟弟弟(妹妹)分享哦!”她也會很高興的說:“好的”。

    孩子出生以後也不要冷落了大寶,很多人發現有了二寶以後,大寶的很多能力都退化了,其實這是大寶在與二寶爭寵。他因為沒有小時候躺在媽媽懷裡吃奶的記憶,看著媽媽這樣抱著弟弟(妹妹)真的好羨慕啊!這時媽媽不防以同樣的方式抱抱他,相信他會非常滿足的。儘量不要說因為大寶大就要讓著二寶之類的話,容易引起大寶反感。

    讓大寶參與到照顧二寶中去,經常誇誇大寶,讓二寶以哥哥(姐姐)做榜樣,讓大寶產生責任感與自豪感。這樣大寶也樂於讓著二寶,照顧二寶。

    告訴大寶,二寶還小,需要得到媽媽更多的照顧,所以可能會忽視他,但不代表媽媽不愛他,相反因為他懂事,反而更愛他。多創造一些與大寶獨處的時間,給他講講故事,與他做做遊戲,心理上得到滿足了,也會更容易接受二寶。

  • 4 # 伊寧玄雪

    準備要二胎的寶媽們,如何讓大寶接受二寶?已經有了兩個寶貝的寶媽,如何做到兩個寶貝相親相愛?

    一、年齡差距要適中

      年齡距離對於大寶順利接納二寶也很重要,如果父母可以選擇,最好不要在大寶兩三歲的時候生二寶,這個時期正是孩子獨佔欲很強的時期,不利於大寶順利地接納弟弟妹妹,相反,如果大寶4歲甚至年齡更大以後再生二寶,則已經渴望交往的大寶就比較容易對弟弟妹妹持歡迎態度了,雖然仍然不可避免地會發生“爭寵”事件,但相對兩三歲的孩子,頻率會小得多。

      二、給出心理預期

      提前告訴孩子弟弟妹妹出生後可能會發生的變化,讓他有一個大致的預期,而不會到時候落差很大難以接受。  可以多描述一些多子女家庭的生活狀態,讓他覺得家庭中有兩個孩子是很正常的。平時看電視、講故事的過程中,可以調選一些兄弟姐妹相處的有趣故事(比如粉紅小豬),讓他體會到兄弟姐妹會帶來的快樂。媽媽在懷孕期間就可以開始培育老大當“哥哥”的感覺了。例如讓老大唱首歌給肚子裡的“小胖”(為還沒出生的嬰兒取個小名)聽,培養感情(”小胖”聽了你的歌在肚子裡都動了動呢),讓他為自己有的技能驕傲。

      三、給與大寶更多的愛

      作為享受爸爸媽媽全部愛的大寶,面臨一個要跟他分享一切的二寶,心理存在落差是很正常的存在。家長要正視大寶的心理活動,及時做好疏通工作。  要給比大寶平時更多的關心,並且要把你的愛表達給大寶,比如說告訴他“因為現在弟弟/妹妹,還很小,需要更多的照顧。但是我還是很愛大寶,媽媽永遠愛你。”雖然這種話有些俗氣,但是千萬不要覺得不好意思而說不出口,這對大寶來說,無異於吃了一個定心丸。只有心裡明確了這一點,有了安全感,才會讓大寶更好地接受二寶。

      四、要留出專門的時間給大寶

      雖然,小寶的到來讓家長感到非常忙碌,甚至連睡眠時間也少了許多。但是,媽媽們一定要留出單獨陪伴大寶的時間,因為單獨陪伴對於大寶來說非常重要,這能夠讓她感受到,她在媽媽的心目當中依然是獨一無二,無人替代的。慢慢的你會發現,留給大寶的單獨時間越多,他越不會嫉妒你照顧小寶。因為他已經明白,媽媽有時候要照顧小寶,有時候要照顧他,無需嫉妒。

      五、讓大寶體驗當大寶的好處

      小寶出生後,家長要學會讓大寶體驗有了弟弟/妹妹的好處。  作為大寶,會有權利做許多事情,而小寶因為是小嬰兒,許多事情都不能做。比如,大寶可以自己穿衣吃飯了,可以跟他說“大寶真棒,以後要讓弟弟妹妹跟你學習。”這會激發大寶的自豪感,也會增加他保護弟弟/妹妹的慾望。

      六、給二寶樹立規則

      雖然規則一般要在2歲以後才建立,但是,為了讓大寶明白,媽媽並不是對她一個人有許多規則方面的要求,可以對當著大寶的面提出對二寶的要求。比如:“小寶,睡覺的時候可不能大聲地哭哦,這樣會影響哥哥/姐姐睡覺的!”當著大寶的面向小寶闡述這些規則,更重要的作用其實是讓大寶明白,媽媽對大寶和小寶其實是公平的,雖然小寶還小,媽媽對他也是有要求的。

  • 5 # 天天好心情136166711

    親愛的,我不知道你是否想過,在沒有老二前老大無論多少,得到的都是父母百分百的愛,有了老二之後,無論如何,老大心裡都會感覺失去一部分愛。那麼老二呢,無論給TA多少的愛,對於老二來說,愛都沒有減少。

    而實際情況是,我們自然而然的會對老二多一些關注,因為認為TA小,所以會讓老大很受傷。

    所以我個人的觀點是,不要想著去均衡對孩子的愛,相對的,老大的關愛要更多一些。

    不知道我是否可以讓你有些許的思考,祝二寶健康快樂每一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哪部影視劇女一和女二應該倒過來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