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百科千尋君

    希望是有的,但很渺茫,不能草率的說它滅絕了,因為目前還有大批致力於尋找白鱀豚的專家和志願者,他們找到了一些白鱀豚仍然存在的證據,甚至IUCN也因為這些證據延遲了白鱀豚的滅絕認定。白鱀豚,也可寫作白暨豚、白鰭豚、白暨鯨,別稱長江女神,屬於偶蹄目-鯨下目-齒鯨小目-白暨豚科-白鱀豚屬,是單型科單型屬單型種,為長江特有淡水鯨,分佈於長江中下游1700公里長的河段裡。白鱀豚大約在2500萬年前從東海進入長江,逐漸演化為淡水鯨。在古代,居住在長江邊上的古人對白鱀豚並不陌生,他們甚至能準確區分出白鱀豚和江豚。《爾雅註疏》記載:“鱀,䱜屬也,體似鱘,尾如魚。喙小,銳而長,齒羅生,上下相銜,鼻在額上,能作聲,少肉多膏,胎生,健啖細魚,大者長丈餘。江中多有之。”白鱀豚1996年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最瀕危的12種動物之一,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中的保護動物。2002年人工飼養的“琪琪”死亡後,再也確切的活體記錄,2006年11至12月中外六國專家從宜昌至上海進行了持續六週的野外科考,沒有發現一頭活體,2007年8月8日被確認為功能性滅絕。即使野外有個體存在,也無法延續種群。

    但在2007年、2011年、2013年、2014年、2016年、2018年都有白鱀豚的疑似目擊報告,因此IUCN將白鱀豚的滅絕認定工作推遲,評定為極度瀕危。

    下面來講講幾起可靠性較高的目擊事件。2007年8月安徽市民在銅陵胥壩鄉江段拍攝到疑似白鱀豚躍出水面的影片,那段影片現在還可以在網上搜到,但是非常模糊。經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專家鑑定,拍到的動物確實為白鱀豚。2014年5月,銅陵漁民張師傅和其他3位漁民又在胥壩鄉江段觀察到白鱀豚的身影。張師傅是銅陵淡水豚自然保護區的野外觀察員,他知道白鱀豚長什麼模樣,也知道白鱀豚和江豚的區別。

    2011年8月25日在湖北洪湖螺山港,曾令明和兒子在此垂釣,突然發現遠處江面上出現一個大傢伙,曾令明一眼就看出那個傢伙不是魚,起初他以為是江豚,但發現那動物嘴巴尖尖的,而且有背鰭,連續浮出水面兩次。如果情況屬實,那無疑就是白鱀豚。2018年4月18日,在安徽省蕪湖市板子磯水域拍攝到疑似白鰭豚照片,再度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綠髮會也公佈了這一訊息。2017年綠髮會白鱀豚科考隊也在蕪湖段拍攝到兩頭疑似白鱀豚的動物,後來鑑定為江豚。但這一次拍攝到的照片明顯可以看到細長的吻部和白色的身體,但沒有看到明顯的背鰭,所以讓專家難以確認。長江裡只有白鱀豚和江豚兩種淡水鯨,它們的外貌和魚類有明顯不同,兩者也有顯著差異,白鱀豚吻部細長,身體青灰色,有背鰭。江豚沒有突出的吻部,頭部圓潤,體色為鉛灰色,沒有背鰭。如果確定是在長江裡拍到的照片,不是江豚的話就是白鱀豚。目前白鱀豚還沒有被宣佈滅絕,但情況極不樂觀,不過還有很多專家和志願者在為尋找白鱀豚而努力,希望他們能帶來更多驚喜。目前長江已經開始實施十年禁漁計劃,希望長江裡的珍稀動物能夠利用這段難得的時間來休養生息。

  • 2 # A守著陽光守著你A

    很遺憾呢。 已經滅絕了。 就是前段時間的問題。 1979年:中國宣佈白暨豚為瀕危物種 1983年:立法規定狩獵白暨豚乃違法 1986年:剩餘300頭 1990年:剩餘200頭 1997年:少於50頭(發現23頭) 1998年:發現數量只剩下7頭 2006年:0頭?? 2007年:長江白鰭豚滅絕

  • 3 # 梅君君619

    我想應該還是有的,只是極少極少了。它們生活在隱秘的區域裡,像那些遁世高人一樣,很難發現。等待人類噬臍莫及了,不再盲目去改變自然,不再嗜血如命的去傷害它們,等到那時,它們美麗的身影還會重現。當然這也許是個美好的願望!

  • 4 # 緬甸小葉

    世界上最稀有的哺乳動物 - 白芨,中國快速增長的經濟和這個世界上最常見的人,一個龐大的哺乳動物的數量犧牲品爭奪食物,他們不再存在。 “可以說,這種動物是功能性的滅絕”,總部設在蘇黎世的國際白鰭豚保護基金負責人August Pfluger說,該組織去年11月份與其他機構合作資助了一個為期6周沿長江2000英里(3500公里)的考察,在此次考察中,一隻長江的豚類動物也沒有發現。白鰭豚可能是半個世紀以來滅絕的第一個水生哺乳動物,也是第一個由於環境惡化而消亡的大型哺乳動物。 Pfulug e r 說是人類的壓力將白鰭豚推向了滅亡,“主要原因是過度捕撈。中國仍然使用炸魚等不可持續的捕魚方法。還有很多非法捕魚,與海豚食物的人鬥爭,因此情況。白暨豚權威專家王丁說:“長江大壩的修建和大型船隻的噪音使人們的視野幾乎為零,而且往往朝著用聲納喂白鰭的方向前進。”飢餓、迷失方向的 Baiji 可能會撞上船的螺旋槳。疏浚也使得這些動物很難一起工作以捕捉更少的魚。白暨豚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食肉動物,是一種標誌性物種,是整個生態系統健康的警報。它們的消失預示著長江的生態惡化,長江養活了全球近6%的人口——4億人。王丁說,長江基本上沒有汙染。但是,公司業務蒸蒸日上,並建立龐大的大壩如三峽工程已使長江的面貌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某些江段,每公里航行的船隻超過60艘。目前,長江在高峰時段看起來就像一條擁擠的高速公路。王說:“就像人類一樣,白翅的豚鼠是食物鏈的最高階,”王說:“如果長江不給白翅的豚鼠餵食,就會有一些人無法進食的時候。”” 實際上,白鰭豚不是惟一一種面臨滅絕的動物。王建民說,由於航運和水利工程,長江沿岸的其他大型鯨目動物數量也急劇下降。不過,王丁說,現在採取措施保護這些物種是不是為時已晚。鑑於白暨豚的消失,中國科學家正在採取積極措施拯救海豚,包括在溼地保護區飼養海豚。

  • 5 #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白鰭豚是中國一級野生保護動物,2007年被宣佈功能性滅絕,後來在2018年又發現了其蹤跡,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在看到拍攝的照片後,又將白鰭豚列為未在野外滅絕的動物。

    白鰭豚的特點

    白鰭豚屬於鯨目喙豚科白鰭豚屬,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小型淡水鯨類,只存在於長江中下游水域。白鰭豚身長1.5—2.5米,體重100—180千克,雌性比雄性稍大。它最明顯的特徵是腹部、前鰭和尾鰭下部都呈白色,故而得名白鰭豚,另外還有個比較特別的地方就是有一個長長的嘴,學名叫“吻部”,長度在0.3—0.4米,前端微微翹起。白鰭豚頭頂部左側有一個通氣孔,這是鯨魚類的“標配”。

    白鰭豚種群狀況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白鰭豚數量就開始急劇下降,2002年初步統計僅剩餘50只左右。2006年,由40多名科學家組成的調查組,從宜昌到上海這段長江中下游1700公里的江段進行了地毯式搜尋,但沒有發現一隻白鰭豚。2007年《皇家協會生物信箋》期刊公佈白鰭豚功能性滅絕。2011年7月,漁民在打魚時發現了3只疑似白鰭豚的生物。2018年4月,一名環保志願者在銅陵參加江豚觀察活動時,在江邊偶然拍到江中白色長吻的生物,隨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在看到照片後,認為有極大可能是野生白鰭豚,隨後將白鰭豚列為未在野外滅絕的動物。

    為了加強對白鰭豚的保護,中國在長江中游的螺山至新灘口江段、石首天鵝洲長江故道、長江下游的銅陵江段分別建立了白鰭豚自然保護區,也成功進行了人工繁育的實驗。即使這樣,仍然改變不了白鰭豚嚴重瀕臨滅絕的狀況。隨著人工飼養15年的白鰭豚淇淇死亡,目前已經基本沒有人工養殖了,野外也很難再發現白鰭豚的蹤跡。根據生物學的相關理論,一個種群要實現穩定發現,短期內個體數量必須達到50只以上,顯然白鰭豚數量不可能達到這個標準。

    (人工養殖的白鰭豚淇淇)

    白鰭豚數量急劇減少的原因

    造成白鰭豚基本滅絕的原因,我想主要有這麼幾個。

    一是白鰭豚生存空間被嚴重壓縮,在長江航運船隻、水利工程等影響下,白鰭豚的生存安全、迴游繁殖等受到巨大威脅,生存空間嚴重萎縮。

    三是人類對長江水產品的隨意捕殺或者誤殺,也加劇了白鰭豚數量的銳減。

    四是白鰭豚的繁育率很低,幼年白鰭豚6年才能性成熟,壽命只有20—30年。每兩年繁殖一次,每胎一個後代,妊娠期9—11個月,而且野生狀態下雌性受孕率僅為30%,可見白鰭豚成功繁育一個後代有多麼艱難。

    對我們的啟示

    白鰭豚雖然現在暫時被排除在野外滅絕的物種行列,但它嚴重瀕危甚至不可避免地滅絕幾乎已成既定事實。我們人類一定要在白鰭豚的現狀上深入反思自己的行為,不能一切都從經濟利益出發,要正確處理好生態環境保護和社會發展之間的關係,必須遵循生態優先選擇走高質量發展之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才是人類的必然選擇和生存之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生中,那部動漫影響了你對世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