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光影青檸檬
-
2 # 你我話娛樂
我認為是沒有注水的。
《長安十二時辰》在開播的時候,標註的是25集,後來又改為48集。
很多人因為這個原因擔心《長安十二時辰》後期會注水,我認為是不會的。
據說,這部電視劇本來是要分兩季播放的,第一季是25集,第二季是23集,加一起就是48集。
而且每集大概講述的是30分鐘的故事,也就是半小時,四分之一個時辰。
換一句話說,就是四集講一個時辰的故事,48集正好是十二個時辰。
如果看過原著的都會知道,這部小說是發生在唐天寶三年元月十四日的長安。
這一日人們都張燈結綵,喜迎上元節,可人們不知道的是,一場浩大的劫難正在悄然發生。
突厥、狼衛、綁架、暗殺、烈焰、焚城。。。
而能夠拯救長安的,只有一個將斬首的死囚,只有十二個時辰。
所有的故事都是圍繞這十二個時辰展開的,所以叫《長安十二時辰》。
電視劇又稍微變動了一下。
把張曉敬和李必都拍成了主角,雙男主。
而且在這十二個時辰裡講的不是張曉敬的十二時辰,也不是李必的十二時辰,而是整個長安的十二時辰。
電視劇的開頭,沒有一上來就交代人物和故事背景。
而是使用了很多的長鏡頭,透過鏡頭來讓觀眾感受長安的繁華,感受長安裡市井小民的生活。
先讓觀眾瞭解長安,知道故事背景,再開始講述故事。
《長安十二時辰》在開局就鋪了一個大局,
盛世長安的繁華之景,非常美麗壯觀。
還在講故事的同時插入了很多對大唐風土人情的考證,比如大唐的穿著,吃喝,住行,無一不展示了盛唐的風貌。
還描寫了長安各種人物的生活現狀,支線龐雜,主線,副線都有,故事講述的很詳細,鋪了一個很大的局。
而且電視劇的質感也比較好,
不管是拍攝用的道具,還是主要,次要人物,都是用心考據,用心拍攝了。
這部電視劇是古裝,也是懸疑,還有破案和官員。
內容自然是豐富的,原著的劇情也很精彩。
有種看電影的感覺。
期待著接下來的劇情。
所以我認為這部電視劇是沒有注水的,可能只是劇情需要的鋪墊。
-
3 # 小小芷菲
稍微有些注水!
注水肉就是在肉裡打水,增加重量,當然口感就會變差。
影視劇注水,就是強加不必要的情節,這樣觀劇體驗就會變差,那麼這部劇都注水在何處了呢?
注水一,魚腸的感情戲。
劇中的魚腸變成了女的,而且對龍波愛慕的緊,隨時準備獻身,可是妾有意,郎無情,龍波根本看不上魚腸,寧願去找妓女!這樣跟人設似乎難以對的上,一個殺手、動了情、男人沒興趣、甚至找妓女、但還是義無反顧!這個殺手不太冷啊!
這就是魚腸注水了,多給戲,不出意外,後面一定有個鏡頭是魚腸有機會跑而不跑,反為保護龍波而死!
注水二,檀棋的感情戲
沒有感情戲的商業電視劇國內基本是不拍的,《破冰行動》如此,本劇也如此。本身檀棋是李必的有契約的丫鬟,基本是不會有感情自由的,就算是在工作過程中有點好感,那也無非是顛覆性認識帶來的衝擊效應。
可是導演偏要讓檀棋和張小敬之間發生點什麼,為了不讓這個感情戲來的太突兀,於是安排檀棋代替徐賓去死牢提人(形成第一印象),去處理許多有關張小敬的事情,包括調查背景等(逐漸瞭解),直到張小敬捨身送滅了要爆炸的馬車(改變看法,有點內疚)。
但是這樣,剃頭挑子一頭熱仍然不能成功組出CP,因為張小敬自己知道自己的事情,幹了九年的不良帥都沒有娶親,現在變成死囚了,更不會在一天裡就春心蕩漾。於是導演安排檀棋跳了一段舞,還是在火盆上跳的,然後還一起辦案,即將共同經歷生死,張小敬要不要感動?會不會有點想法?
後面可能還會加別的戲的!
-
4 # 亦喜亦悲
《長安十二時辰》中十二時辰為24小時,每集40分鐘左右,共48集,劇情時長約32小時,比十二時辰還多,觀眾懷疑注水也是情有可原。
“注水”意味著什麼?1. 劇情增多,也將帶來更多的流量,《長安十二時辰》投資了6個億,越少的劇情也越難挽回成本,之前投資方要求拍攝60集,分三個季,但導演曹盾的堅持,呈現了現在的兩季,48集。
2. 很多網友在看到16集後,就感覺劇情已經進入白熱化的階段,沒想到後面還安排了30多集,有人懷疑這部劇是為了製造懸疑效果而故弄玄虛。
3. 這部劇從人物塑造上來看,更像是群像戲(沒有絕對的主角,劇中的相關人物都進行了著意的刻畫),花費那麼長時間在表現李必、張小敬以外的其他人身上,對於整個案情來說,真的有必要嗎?
為什麼說《長安十二時辰》並沒有注水?多條線索同時開展
同一時間段,不同的人在做著各自的事情,我們不能同時看到他們各自的畫面,只能將所有的經歷都表現在劇情中,所以在時間上,肯定也會超過十二時辰。
編劇重在呈現長安的一天
這部劇的主角是長安,編劇想向大家展現的也正是長安的一天,所以我們會看到除了李必和張小敬以外的人和事,這也正是這部劇的精彩之處。
第一季只是揭開了陰謀的一角
這部劇對原著的改動很大,也包括大結局,原著的幕後真兇是何孚,但我們現在看到20集時,何孚已經暴露了,究竟編劇對結局的改動有多大?幕後黑手是何監、太子、還是當今聖人的自導自演?
為什麼觀眾會感覺注水?從我的追劇的感受上看,我們之前看劇,可能講述的是幾個月、幾年、甚至是一輩子,而這部劇卻講述了一天,加上人物心理、案情進展比較飽滿,所以難免會產生錯覺,而且優酷之前是每週四更新四集,一週之後容易遺忘,這種錯覺也會更強烈。
不過這部劇確實是一部良心好劇,越往後看越精彩,長安的這一天帶給我們的不僅是一件驚天動地的陰謀,還有緊張的劇情節奏、錯綜複雜的關係網、細緻的人物刻畫以及長安的盛景。
對於這部48集的《長安十二時辰》,你的感受是怎樣呢?
-
5 # 維納斯6號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並沒有完全按馬伯庸的原著小說來拍,原著第一主角就是死囚張小敬,而電視劇拍成了雙男主,且四字弟弟飾演的李必風頭明顯蓋過了張小敬風頭,懸疑小說改編成了權謀劇。
原著幕後黑手是何監義子何孚(賀東),而電視劇看來已改變了這一點,至少導演曹盾的微博顯示boss另有其人。說明電視劇比小說輔的更大。
電視劇確實拍的不錯,就是感覺事情不像是能在一天發生的。一天一夜根本做不了這麼多事情,就像張小敬洗澡,做為死囚肯定很久沒洗澡了,正常來說洗一次也就需要半個時辰,又在牢裡與李必周旋了那麼久,又出來吃喝玩樂,感覺這一天都不夠用。
我覺得《長安十二時辰》拍成二十四集,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拍成四十八集,有點注水。如果像投資方要求的拍為60集,那肯定淪落為泡沫劇了。
-
6 # 點點一笑美
《長安十二時辰》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唐朝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長安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李必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
十二個時辰,也就是一天二十四個小時,
拍成48集的電視劇,也許有人會認為,24個小時能有多少事情發生,還需要48集?
①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
天寶三載,長安城內上元節,各國來使齊聚長安,觀看聖人點燈。
②展現長安的繁華,長安全景長鏡頭描寫,長安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氣,小吃,花燈
穿著,衣食住行等等
④十二時辰大解析,每個時辰時間(專門報時人:龐博士)
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時辰相當於現代的兩個小時。古人根據中國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子時23~1點,丑時1~3點,寅時3~5點,卯時5~7點,辰時7~9點,巳時9~11點,午時11~13點,未時13~15點,申時15~17點,酉時17~19點,戌時19~21點,亥時21~23點。
⑤各個人物出場、特寫鏡頭,人物表情、工作,背景介紹,武打動作等等。
⑥劇情很豐富,除了主線劇情,還夾雜著支線,副線劇情等等,故事方方面面俱到,佈局宏大。
總結:
從以上幾點,我們就可以看出來,本劇是真的很精彩,製作方真的是下了苦功夫,絲毫沒有注水的地方。目前只更新到20集,節湊快,絲毫不拖沓,該講的講,該描的描,該鋪墊的鋪墊,各個方面的鏡頭都很齊全。真的是一部良心劇作。 -
7 # 袖子看娛樂
《長安十二時辰》已經由52集縮減為48集了,作為一部支線眾多、懸念四伏的罕見國產“美式”電視劇,“注水”一說絕對談不上。
梳理一下《長安》的主線和支線
反恐主線《長安》的核心劇情、也就是整部電視劇的主線,是張小敬在李必和靖安司大力支援協助之下憑藉一己之力將潛伏於長安城中預於上元盛節之日施行縱火活動的恐怖分子全部拿下,保衛國都長安、保護黎民百姓。這條主線貫穿始終,劇情撲朔迷離引人入勝、如果僅以此題材拍攝,24小時內發生的事情如果24集講完,多少會有些美劇《反恐24小時》的味道。
但是,《長安》除了反恐,還有更多錯綜複雜同樣吸引觀眾眼球的支線劇情,沒有支線劇情的展開而是一味以“張小敬救長安”為主題,頗有些無聊。
以劇集也就是篇幅而言,在“反恐”主線之中恰當到位地融入文化支線,48集的篇幅絕對談不上“注水”。
宮鬥支線和以往的《甄嬛傳》《如懿傳》類似的宮廷劇完全不同,《長安》不再以宮廷內嬪妃爭鬥為主題,而是以不良人、熊火幫、右驍衛、龍武軍等官軍為切入點,將靖安司、右相府以及潛在的太子與官宦之爭引入劇中。伴隨著劇情的逐步展開,這場“反恐”大戲會否是由宮廷爭權之鬥引發還不得而知,但是已經隱隱地“浮出水面”。
劇中這個唯美的鏡頭,頗有深意,或許隱藏的謎題在後續劇情中會得到詮釋。
此外,《長安》還融合了張小敬和檀棋、聞染的感情支線,加上懸念叢生的劇情、演技出色的諸位主角配角:《長安》被縮剪成48集,已屬“縮水”。
如果僅論反恐,24集即可。
如果全面鋪開,原版的52集,可能,正好。
回覆列表
這劇真的沒有注水!相反它節奏明快,有些觀眾或許還跟不上。
《長安十二時辰》里人物眾多,劇情線也有很多條,所有劇情纏繞在一天
同一時間,同一地點,不同人物所發生的事情都要展現
所以很多細節都要仔仔細細的展示,不然真的看不懂
導演曹盾在拍攝這部劇的時候運用了大量的長鏡頭
讓長安城的整個面貌都展現在觀眾面前
有沒有用心大家也看得出來
當初導演拍攝《海上牧雲記》的時候才是實打實的“注水劇”
因為投資方要求,只能妥協
不過這次曹盾導演吃一塹長一智
直接拍攝了60集的劇情
但給投資方看的是剪輯後的48集
一旦投資方鬆口,就立馬合併剪輯
就這樣成功的扳回一局
看這部劇的時候,觀眾需要理解其中的劇情
每個角色都做到足夠的豐滿有特點
所以說48集真的不算長
不管是打戲還是文戲都張弛有度
相信這也是觀眾喜歡的原因
大家不嫌少就行了,怎麼會嫌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