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樅門葉孤城

    先前元朝兩次徵日失敗,中日之間又隔著大海,朱元璋對戰爭的勝負並無十足把握,並且即便攻打下日本也不便管理,實無攻打日本之必要。

  • 2 # 江東汪郎

    朱元璋不攻打日本,也告誡自己的後世子孫不要攻打日本,不是他對日本有好感,而是有自己的考慮,即在傳統的宗藩外交體系下如何提高大明朝的天朝上國地位,強調君主華夷的超然態度,以及鑑於蒙元兩次攻日都慘遭失敗後對窮兵黷武的思考,無法保證大明攻打日本能夠勝利。

    1、維繫明朝宗主國地位,奉行華夏天朝傳統的“懷柔遠人”之道!

    明朝建立以後,朱元璋為恢復漢家傳統做出了努力,而其中用儒家奉行懷柔手段建立起以中華為中心的朝貢外交體系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對於明朝來說,必須用禮儀、文化等手段恢復漢、隋、唐之際的天朝威儀以實現萬國來朝的盛景,而不是和元朝那樣利用軍事手段成為東方霸主,這種軍事上的征服快感不符合傳統的聖人之道。

    日本早在東漢時就和中原文明有了接觸,他們接受了漢光武帝對其賜予的漢倭奴國王金印,此後一直接受中原王朝的冊封;到了隋、唐兩朝,日本正式向中原遣派使節,尤其是和唐朝在白江口之戰中大敗而歸後,更加真心實意的接受唐朝的文化,並以加入中華文明圈為榮。

    鑑於此,朱元璋認為日本學習了中原文化多年,又因為元朝兩次攻日導致日本不願再奉中華為宗主,所以自己要想恢復傳統的朝貢體系把日本吸納進來,那麼武力不一定是必要的手段,而禮節才是真正重要的。

    2、蒙元兩次攻日失敗的警戒,加強了朱元璋對外用兵的謹慎!

    朱元璋年號雖然是“洪武”,但他對武力的使用一直謹慎!

    事實上,讓他念念不忘動諸武力的只有北元,至於周邊的海島、半島國家,基本都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內。而且在他的認知裡,中華富饒,周邊諸夷大都是不開化的蠻荒之地,連糧食都無法自給,如果大明發兵攻打這些地方,對國力的消耗是巨大的。這種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的事,朱元璋不願意去做。

    何況日本遠隔大海,以軍事著長的元朝兩次攻日戰役都慘遭失敗,第一次是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的文永之役,第二次是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的弘安之役,而這兩次戰役忽必烈前後投入了近二十五萬餘人卻沒有得到任何戰爭的紅利,這在朱元璋看來是得不償失的。

    而且在他看來,天朝上國就該有天朝上國的氣度,對於藩國蠻夷,你威脅不到我,不挑釁我,我不會理你的,值得大明主動發起兵戈的是草原上的部落。

    古人有言,地廣非久安之計,民勞乃易亂之源。如隋煬帝妄興師旅,征討琉球,殺害夷人,焚其宮室,俘虜男女數千人,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虛名,自弊中土,載諸史冊,為後世譏。朕以諸蠻夷小國,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為中國患者,朕決不伐之,惟西北胡戎,世為中國患,不可不謹備之耳,卿等當記所言,知朕此意。

    鑑於此,日本還沒有資格得到大明朝“以王師的名義討伐不臣”的資格!

    3、結語

    實際上,中國古代王朝發動戰爭都講究一個名詞,即“師出有名”,在講究禮的姿態下是不可能輕易動兵戈鐵馬的。而且即使發動戰爭也要考慮善後事宜,是否扶持傀儡政權,還是實行郡縣制後納入中央體系,這些都是中央王朝需要重點考慮的地方。

    朱元璋對日本的態度就是,這是限山隔海,僻在一隅的倭夷,雖然沐浴在中華文化圈下,但依然掙脫不了其本質!

    如果征伐日本勝利了,貧瘠的日本會使明朝面臨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如果征伐日本失敗了,因為日本貧瘠卻因君主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不祥也。

    所以為了告誡後世子孫謹慎用兵,不至於讓大明朝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他才會將日本納入15個不徵國之列,放過了教訓日本的機會。

  • 3 # 舊史風

    其實《皇明祖訓》中一共列入了十五個永不攻打的國家,其中包括了日本,但是並沒有特別突出日本,只是把日本和安南、朝鮮、琉球等小國並列在一起而已。

    符合永不攻打的國家裡有兩個共同的特點,一是國土很小,二是在歷史上對中原地區威脅不大。

    所以有明一代,把防守的重點定在北方,主要防備就是北面的蒙古人。

    如果你要說永不攻打日本需要什麼理由的話,這也是有的。

    蒙古人的失敗是榜樣

    蒙古人在1274年和1281年曾經兩次跨海進攻日本,嚇得日本趕緊組織人力防守,在沿海地區搭建堡壘。

    蒙古人確實來了,可是敗的很快。

    但是蒙古不是敗在日本人的刀下,而是在日本人驚呆了的觀望下失敗的。

    狂暴的颱風直接消滅了蒙古軍大部,留了極少一部分人死在日本人刀下。

    狂風暴雨把蒙古船隊打殘了。

    兩次失利,損失不可謂不大。

    在封建時期,由於航海技術的限制,渡海作戰,是一種很危險的事情。

    這也是除了元朝以外,中國曆朝歷代從來沒有進攻日本的關鍵。

    當然熟悉大海的島國除外,因為他們靠海生存,自然對大海更加了解。

    渡海作戰成本太大,變數太多,稍有不慎,就得血本無歸。

    朱元璋這麼精打細算的人,怎麼會搞這種賠本賺吆喝的事呢?

    既防外又防內的明朝無力進攻日本

    疑心病很重的朱元璋,在皇位上也並不踏實,首先他要整合整個大明王朝,畢竟國家這麼大,需要處理的事情很多,接著他得防止貪官汙吏動搖國家基礎,然後他得防止驕兵悍將造反,最後還得花費巨大精力跟蒙古人打仗。

    對於日本這個暫時還不能對他構成威脅的國家,他有什麼關係命脈的理由,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去討伐他呢?

    當然沒有。

    就連方國珍這樣的海盜頭子,他都無力討伐,直接下禁海令,片帆不得下海。

    實在沒有精力啊!

    當然有資料顯示,當年朱元璋派遣使者去日本送勸降書給日本國王,當時那封書信到了地方大名任良親王手中,他寫了一封文筆犀利的回書給朱元璋,勸朱元璋和日本各守疆土,朱元璋一看從此打消了進攻日本的企圖。

    這在我看來,這虛假的很,朱元璋沒有踏上日本國土的真正阻礙是大海,而不是任良親王的回書。

  • 4 # HuiNanHistory

    日本根本不在乎明太祖的權威。

    明朝建立初年,就與日本發生了很多次外交衝突。日本接連幾次下了明太祖朱元璋的面子,而後者根本沒有辦法找回場子。這就是《皇明祖訓》出臺的背景。

    朱元璋其實曾經考慮要對日本進行報復。

    但這只是考慮,最終沒有實踐,這是由於明太祖有一套自己的對外關係構想:

    自古人君之得天下,不在地之大小,而在德之修否。元之天下,地非不廣,及末主荒淫,國祚隨滅。由此觀之,可不懼乎!

    原來,元朝就曾兩次遠征日本,最後都以失敗告終。朱元璋上臺後,全面反思元朝時期的政治,並吸取元朝的歷史教訓,認為興兵海外會得不償失。

    朱元璋認為,日本“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所以即便對方不認可他的權威,但也沒必要大規模遠征。

    在這個背景下《皇明祖訓》出臺。

    朱元璋告誡子孫,不要去征討日本。透過祖訓,打著理性的旗號,把外交上的怯懦合法化而已。

    當然,明朝時期日本海盜騷擾中國近海的問題是十分嚴重。但在這個問題上,朱元璋的外交努力毫無效果。所以只能與日本斷交。

    明成祖時期,朝廷還抱著“遠夷威之以刑,不若懷之以德”的態度,處置俘獲的日本海盜,不可不謂之天真。

    在這種謹慎小心的做法背後,仍然是對倭寇的畏懼。終明之世,“閭巷小民,至指倭相詈罵,甚以噤其小兒女”。

  • 5 # 聽歷史說話

    《皇明祖訓》把日本列為了十五不徵之國,這點很容易引起大家的浮想聯翩,我給大家說道說道我自己的看法。

    1.朱元璋受吳萊《論倭》的影響

    元朝吳萊曾經寫下了《論倭》這篇文章,裡面反覆地強調了征伐倭寇的弊端,可以說是毫無益處,而且隔著重洋,征服它更加顯得困難重重。書裡面還提出了建議,吳萊認為應該多派遣使節,用外交的手段去解決由來已久的倭寇問題。朱元璋看了這篇文章以後深受啟發,在明初制定對日政策的時候幾乎處處可見這篇文章的影子。

    他先後數次遣使節東渡日本,希望與日本建立一個正常的外交關係。而談到這裡,有必要先給大家解釋一下明朝希望和日本建立外交關係的主要原因。

    元末明初,倭寇橫行東南沿海。明初倭寇更加猖獗,而明朝這個時候要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有三個辦法。第一,發全國之兵征服日本,就可以保證再無倭寇。第二,和日本互開貿易,但日本必須保證可以杜絕倭寇。第三,閉關鎖國,沿線設防。第一條不太可能,有元朝伐日失敗的前車之鑑,朱元璋不會這麼做。第三條不太現實,中國海岸線實在漫長,如果沿線設防需要大量的兵力,還要消耗大量的軍費,欣然不太現實。那麼只有依靠第二條,與日本建立外交關係,靠他們國內解決倭寇問題,然後互開貿易。

    這個時候又遇到了一個現實問題,就是日本能否自己解決倭寇的問題。

    2.與日本外交失敗

    這個時候日本國內正在經歷內亂,分為南北兩朝,兩朝此消彼長,打的不可開交。而禍亂明朝的倭寇基本上都是南朝的,南朝也因此獲得了很多的利益。北朝卻無利可圖,因此非常願意和明朝協商,但是卻屢遭南朝破壞。

    朱元璋第一次派使節到日本的時候,由於不太瞭解日本的國內形勢,就誤打誤撞的闖到了南朝,這自然是沒有好果子吃的。再加上使節態度蠻橫,來使被日本斬了幾人,又扣留了幾人。

    後來明朝第二次派人到日本,這次做了功課,才把日本國內的形勢摸清。就徑直派人到北朝和談,北朝自然大為歡迎,雙方互派使節訪問。可是後來談到實質性的問題也就是禁倭的時候,北朝慫了,因為他們本來實力就遜於南朝,禁倭之事心有餘而力不足。這個時候,南朝知道明朝在和北朝商議,也坐不住了,就釋放了之前扣留的人質,還有從明朝搶的一些人,送上了一點禮物以示友好。不過其實也是心懷不軌,閉口不談禁倭的事情。

    這個時候明朝內部也知道禁倭指望他們日本人是不太可能了,不過面子上的禮節還是在做著,暗地裡也在進行自己的打算。這個時候,正好南朝的統治者死了,明政府滿以為北朝可以趁機幫自己禁倭了,誰知道北朝只顧進行內戰,根本沒有多餘的精力收拾倭寇,與明朝的往來也漸漸的少了。

    知道此時明朝才下定決心靠自己禁倭,與日本的外交也宣告徹底失敗。既然日本靠不上了,那麼與他們也沒有必要再進行往來。而且在數次的來往中,朱元璋也深深地體會到了日本人的狡詐陰險,對他們更是沒有絲毫好感。

    索幸就在《皇明祖訓》裡面,把日本列為了十五不徵之國其一,以告後世。

  • 6 # 歷史寶藏

    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確實將日本列為“不徵之國”。真的是朱元璋害怕日本嗎?

    並非如此,明朝是標準的漢民國家,漫長的傳統時期,漢民族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以農為本。

    如此,便可以推測漢民族的一個擴充套件極限,就是能種地,好種地的地方,都會是漢人的樂土,相反,那些鳥不拉屎的地方,也不能種個莊稼,要那些破地幹什麼?

    朱元璋還真的就是這樣的邏輯。正所謂:“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於是朱元璋就告誡子孫後代:周邊的這些國家,如朝鮮、日本、琉球、安南、暹羅國、占城國、南洋諸國。地方偏遠,得到那些地方,不能種地自足,得到那些人民,並不能實心實意服從大明領導,如果他們不招惹大明,我們也不輕易招惹他們,子孫後代記清楚了,不能貪功濫伐,勞民傷財。

    其實這和朱元璋大修長城是一樣的邏輯,將遊牧與農耕分隔開,守著農耕的這塊沃土,就可以了。其實這也反映出朱元璋小農思想的狹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重病後是拖累家人還是默默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