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遇見你遇到晴天
-
2 # 遇見你遇到晴天
【晴天解答】
網際網路金融快速發展,各種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挑戰傳統金融領域,各方相互角力,演繹出一盤精彩的金融大棋局。
從眾星捧月到光環退去,近幾年,P2P等網際網路金融經歷了“過山車”一般的行情。資本寒冬大背景下,網際網路金融從行業洗牌到漸入佳境,未來何去何從成為每一個從業者心中亟待解答的疑問。
01
傳統與新金融融合發展
“以銀行、信貸為代表的傳統金融業務面臨諸多困難,因此類似於資產管理、網際網路金融等新型業務轉型已經成為金融機構業務發展的重要方向。”1月15日,浙江省金融業發展促進會秘書長汪煒在“2017新金融新資管·互聯共融創新峰會”上表示。
汪煒表示,資產管理業務和新金融業務的融合發展已經成為主流趨勢。以移動網際網路、大資料技術、區塊鏈,人工智慧等資訊科技的創新應用為特色的現代高新技術,在新資產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大資料的運用會逐步成為網際網路金融的核心,網際網路金融企業在金融科技的探索運用方面領先一些傳統金融機構,互金企業利用海量使用者和網際網路科技的優勢,結合線上、線下不同的金融、場景,開發大資料風控模型,不斷進行金融創新。
當然經濟步入新常態,從移動支付到銀行存款、金融資產、金融資訊,網際網路金融向傳統金融領域全面滲透已經成為行業共識。
浙商銀行副行長吳建偉認為,傳統金融只有堅持創新、擁抱創新才能用金融服務實現金融價值,“為了適應新經濟發展,金融市場需要很多創新,目前新金融與銀行的合作已呈現越來越緊密的態勢。”
作為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代表,鑫合匯副Quattroporte史林認為,2016年雖然遭遇資本寒冬,但網際網路金融領域依然取得明顯的增勢,2017年網際網路金融的整體趨勢亦將顯現出向上生長。
可以看出,金融領域,無論是傳統的守擂者還是崛起的挑戰者,對待網際網路金融的態度卻並無二致。銀行等金融機構積蓄力量,發力網際網路金融下半場;新興金融平臺繼續跑馬圈地,以期保持對傳統金融機構的先發優勢。
02
網際網路金融邁出新步伐
在史林看來,2017年網際網路金融的整體趨勢將顯現出一種向上生長的翹頭之勢。目前,網際網路金融行業中近六成的投資人是80後,80後一代已成為中國社會的新階層,積累了大量的理財投資需求。而80後投資人的生活與工作方式以及移動網際網路技術革命,決定著這一群體會更加註重時間成本、選擇更為高效的智慧甚至“懶人式”的理財方式。“短期靈活”的理財方式亦或成為今後的主流。
從盈燦集團釋出的《新金融新觀察——2016年網際網路金融大資料》報告顯示,2016年全年網貸行業成交量達到20638.72億元,相比2015年全年網貸成交量增長110%。
“從成交量的超百分比增長中不難看出,行業的成交量和人氣指數依然堅挺,區域集中度提高和業務集中化加強有望使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行業進一步走向規範和理性。與此同時,行業利率在市場化的作用下也逐漸趨於合理。”盈燦集團副Quattroporte、網貸之家聯合創始人石鵬峰說。
探討中,各方都認為網際網路金融作為新興行業正在逐漸走向成熟的過程中,普惠特徵、社會屬性和理性發展在行業發展過程中漸顯。在“網際網路+”金融模式創新發展過程中應堅持“創新驅動”與“風險防範”並重;注重均衡發展多種網際網路金融業態,而網際網路金融企業作為傳統金融的有效補充,對接的正是傳統金融無法惠及的這些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網際網路金融的定位與導向更加普惠,將會擔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
03
聯手創新服務實體經濟
用汪煒的話說,未來不管是在資金端的客戶引入分層配對還是在資產端的交易組合和投後管理方面,新金融與資產管理的融合發展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飛速躍進。
“大資管”正在深刻改變著整個中國商業銀行業的格局,一方面,當前中國新金融崛起之勢不可阻擋,資管業務的擴張更勢成潮流;另一方面利率市場化等變革正在打破金融機構熟悉的既有格局。傳統金融必須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和金融戰略決策能力,網際網路金融和傳統金融“擁抱”網際網路,這是兩條相交卻又迥然不同的邏輯線。兩者的互聯共融才能有助於充分發揮大資管專業能力助力實體經濟,真正肩負起普惠金融的使命。
對於當前經濟形勢下,如何用新金融服務於民從而拉動內需,成為各方討論的焦點。吳建偉提出“新金融背景下需要有創新思維與時俱進”,他認為,當下中國經濟已經步入新常態,做金融就應該勇於接受新事物。網際網路金融向金融領域滲透已是事實,從支付到存款、到資產、到資訊,四個方面對銀行產生了挑戰。為了適應新經濟發展,中國需要很多金融創新,而金融創新是決定中國經濟未來持續增長的根本性挑戰。
“消費的意義是拉動內需,促進整個經濟環境的增長,現在新的消費方式出現,可以先享受到銀行提供的金融服務。”杭盈保總經理郝保民認為,消費金融其實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只有更好地把消費金融做好才能拉動內需,讓中國的經濟更加穩健前行。
鑫合匯CEO楊君提到,網際網路金融作為傳統金融的有效補充,對接著手握資本的大量投資散戶,以及傳統金融無法惠及的中小微企業。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提升實體經濟,如何實現與金融資本的良性互動,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
去年年底畢業的時候就發現不太好找工作,工資似乎沒有往年高,今年年底想跳槽,發現機會比去年似乎還要上。脈脈上看各種裸辭幾個月找不到工作的。不知道明年年初就業會不會有好轉?
回覆列表
【晴天解答】
從現狀來看,“網際網路+”處於初級階段,是個都在熱談但是沒有落實的理論階段。各領域針對“網際網路+”都會做一定的論證與探索,但是大部分商家仍舊會處於觀望的階段。從探索與實踐的層面上,網際網路商家會比傳統企業主動,畢竟這些商家從誕生開始就不斷用“網際網路+”去改變更多的行業,他們有足夠的經驗可循,可以複製改造經驗的模式去探索另外的區域,繼而不斷的融合更多的領域,持續擴大自己的生態。
網際網路+真正難以改造的是那些非常傳統的行業,但是這不意味著傳統企業不做網際網路化的嘗試。很多傳統企業都在過去幾年就開始嘗試營銷的網際網路化,多是藉助B2B、B2C等電商平臺來實現網路渠道的擴建。更多的線下企業還停留在資訊推廣與宣傳的階段,甚至不會、不敢或者不能嘗試網路交易方面的營銷,因為他們找不到合適的方案來解決線下渠道與線上渠道的衝突問題。還有一些商家自搭商城,但是成功的不是太多。但是自創品牌,透過電商平臺銷售經營的服裝及零食等商家已經摸索出了一條電商之路。
與傳統企業相反的是,當前“全民創業”時代的常態下,與網際網路相結合的專案越來越多,這些專案從誕生開始就是“網際網路+”的形態,因此它們不需要再像傳統企業一樣轉型與升級。“網際網路+”正是要促進更多的網際網路創業專案的誕生,從而無需再耗費人力、物力及財力去研究與實施行業轉型。可以說,每一個社會及商業階段都有一個常態以及發展趨勢,“網際網路+”提出之前的常態是千萬企業需要轉型升級的大背景,後面的發展趨勢則是大量“網際網路+”模式的爆發以及傳統企業的“破與立”。
本文嘗試結合網際網路線上線下的常態,做一個“網際網路+”發展趨勢的預測,希望對正在關注“網際網路+”的朋友有所啟發。
趨勢一:政府推動“網際網路+”落實
“網際網路+”是全國性的,就如“三個代表”一樣,各地政府都會提出建設主方案,然後招標或者外包給能夠幫助企業做轉型的服務型企業去具體執行。在今後長期的“網際網路+”實施過程中,政府將扮演的是一個引領者與推動者的角色。
一是發現那些符合政策並且做的好的企業並立為標杆,起到模範帶頭作用。
二是挖掘那些有潛力的企業,在將來能夠發展成為“網際網路+”型企業,算是案例。
三是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建立更新更接地氣的“網際網路+”產業園及孵化器,融合當地資源打造一批具備網際網路思維的企業。
五是資源對接,與各大網際網路企業建立長期的資訊、幫扶、人才交流等關係,在交流中讓網際網路企業與傳統企業相互交流,便於進一步合作。
趨勢二:“網際網路+”服務商崛起
接下來會出現一大批在政府與企業之間的第三方服務企業,這些企業可能會以網際網路企業為主,但不排除部分傳統企業也會逆襲成為“網際網路+”服務商。其實從服務角度來看,傳統企業轉型為“網際網路+”服務商也是一種轉型。這是一種類似於中介的角色,他們本身不會從事網際網路+傳統企業的生產、製造及運營工作,但是他們會幫助線上及線下雙方的協作。更多的是做雙方的對接工作,盈利方式則是雙方對接成功後的服務費用及各種增值服務費用。
這些增值服務可能會是培訓、招聘、資源尋找、方案設計、裝置引進、車間改造等。初期的“網際網路+”服務商是單體經營,後期則會發展成為複合體,不排除後期會發展成為純網際網路模式的平臺型企業。第三方服務的涉及的領域有大資料、雲系統、電商平臺、
O2O
服務商、CRM等軟體服務商、智慧裝置商、機器人、3D列印等。趨勢三:第一個熱門職業是“網際網路+”技術
“轉型紅利”期的第一個熱門職業會是“網際網路+”技術。由於社會及行業的需要,會催生大量的專業技術從業者。這個職業群體的構成會是成熟的技術人員及運營人員,更多的透過培訓上崗的人員。從事“網際網路+”服務商的工作,要求每一個人都有整體規劃性思路,他們能夠根據“網際網路+整體解決方案”做事,然後再有一個具體而擅長的領域,譬如運營及技術等,透過不斷的向下延伸而匹配到線下的傳統企業中。甚至,“網際網路+”服務商要為每一個企業配備數個服務代表,工作人員“駐商”或者“駐崗”,為企業提供一對一的服務。
趨勢四:“網際網路+”職業培訓興起
政府及企業也需要更多懂“網際網路+”的人才,關於“網際網路+”的培訓及特訓的職業線上線下教育會爆發。線上教育領域,職業教育一直是很火的教育型別,同時市場份額也佔的比較大,每年都會有很大的進步。在“網際網路+”這一輪熱潮中,針對網際網路+職業教育會興起,可以具體細分到每個工作崗位的具體工作。其實這些培訓還是網際網路企業的職位,傳統企業想改變企業架構,需要配備更多的專業技能職工。“網際網路+”職業培訓面向兩個群體,一是對傳統企業在職員工的培訓,二是對想從事該行業的人員的培訓。
趨勢五:平臺(生態)型電商再受熱捧
在電商方面,平臺型電商及生態型電商會廣受關注,包括大型平臺及地方平臺,無論是淘寶、京東還是某地的小型商城,將會有更多的傳統企業與其接洽。甚至這些平臺會專門成立獨立的“網際網路+”服務公司,更深入到企業內部。對於傳統企業而言,在初期的轉型實操上,更多企業會選擇加入一個平臺或者生態。一來可以從平臺或者生態上積累部分資源並學習其運營模式,二來可以避免自搭平臺運營失敗的情況出現。加上平臺或生態,也能更好的認知自身的資源優勢與不足,透過與其他商家合作,瞭解整體產業鏈佈局,建立格局觀。
這有利於傳統企業找到轉型突破點,以後才能以點代面,企業自身也有可能發展成為一個生態。當然,平臺或生態不只是線上的,線下的資源整合的一定程度,也能催生出平臺。更多的平臺或者生態出現以後,“網際網路+”要做的只是生態與平臺的連線,更有利於行業的整體升級。
趨勢六:供應鏈平臺更受重視
供應鏈平臺會成為重中之重,專門設計和研究供應鏈的商家會成為構成傳統企業新商業模式主架構部分的服務者,這是每一個接受“網際網路+”的企業應該遵循的。企業及行業轉型的根本是供應鏈的網際網路化,也是供應鏈的最佳化與升級。對於一個傳統企業來講,人員架構可以變的像傳統企業一樣扁平,技術人員也都可以配齊,考核制度也可以效仿網際網路企業,但是更底層的供應鏈改造是個非常困難的問題。
供應鏈涉及物流、現金流等各種維持企業運營的重要因素,很多傳統企業在現在看來根本是無法改造的。傳統供應鏈模式相對效率低下,網際網路化以後的傳統企業必定會受其拖累。因此,“網際網路+”要求有一部分專門研究供應鏈設計及改造的專業人才站出來,為廣大需要轉型升級的企業服務。
趨勢七:
O2O
會成為“網際網路+”企業首選O2O將會大受重視,O2O已經成為當前商業都在探討的話題,只是O2O不算商業模式,只是一種形式,廣大傳統企業可以借用這種方式而進一步改造原有的商業模式。同時,作為連線線上及線下的新商業形式,會成為當前廣大傳統企業的首選,
O2O
相關的資訊公司及研究單位會受重視及熱捧。在“網際網路+”被提出以後,很多認為在線上線下產業相融合的大趨勢下,O2O已經沒有位置了,這個看法是偉哥不認同的。作為專業研究線上線下相連線的一種商業形式,目前很多傳統的企業尤其是手工業已經從中找到了適合企業發展的模式,這種模式正是“網際網路+”模式需要借鑑的。大量O2O企業的案例可以為傳統企業轉向提供經驗,也可以為網際網路企業融合傳統企業提供思路。接下來,O2O會是每個傳統企業的必修課,也是線上企業必須研究的課題。同時,偉哥認為“網際網路+”之所以被政府推出,各種基於O2O的商業模式是其參考,也算是一種變向的推動。
趨勢八:創業生態及孵化器深耕“網際網路+”
目前,全國的孵化器已經超過1200個,2015年會是孵化器的整合元年。同時,孵化器在接下來的發展中,將主推“網際網路+”,傳統企業融合“網際網路+”的新模式企業將會與高新產業一樣受到孵化器的重視。“網際網路+”被作為政策推出來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當前全面創業是時代,大部分創業專案或多或少都與移動網際網路相關。智慧硬體、線上教育、O2O等領域創業專案的火熱,間接推動了新材料、感測器、積體電路、軟體服務等行業的興起,這些領域同樣也出現了足夠多的創業專案。
當前,圍繞網際網路的創業專案已經形成了一個生態,創業專案的關聯性是一條脈絡,這條脈絡可以梳理與整合某些行業的全產業鏈;物聯網是另一條脈絡,這條線把智慧硬體、可穿戴、生物醫療等領域連線起來。整個創業生態都是圍繞移動網際網路的,政府牽頭推出“網際網路+”政策,正是為了推動更多的網際網路創業專案的產生。在政策的激勵下,會有更多的網際網路創業專案出現,傳統的創業專案也就越來越好,以此來解決行業的升級。所以,接下來各地的孵化器將會主推“網際網路+”專案。
趨勢九:加速傳統企業的併購與收購
網際網路企業投資持股傳統企業已經屢見不鮮,事實上傳統企業投資或者收購網際網路企業的案例也不在少數。在以往的傳統企業轉型研究中,偉哥認為入股與併購是傳統企業網際網路化最簡單快捷的方式。這比傳統企業高薪挖電商運營團隊或者引入高科技人才更直接有效,引進團隊和人才還需要很長的時間與企業原有結構及運營模式磨合,也不是所有企業都適合直接轉變運維模式的。直接收購網際網路企業,企業的全部業務打包性的與傳統企業對接,相當於網際網路業務外包但又是內部的公司,雙方的業務及職工又不受衝突,可謂一舉多得。
不要看網際網路企業價值多少億美元,市值500億美元以上的網際網路公司也就那麼多,線下的資本要比線上多很多。大量的民間資本長期累積,過去這些資本都投銀行、能源等傳統行業,近幾年來隨著實體行業的蕭條與不景氣,這些手握大量資本的企業開始著眼網際網路,很多專注網際網路投資的基金都有傳統企業的身影。線下資本投入線上,有利於民間資本的最佳化及再分配,“錢生錢”的投資模式如今已經走向病態,以P2P等巧立名目的民進非法集資還在與日俱增,如果這部分錢能夠轉投創業專案,將會更好的促進社會的整體轉型。
趨勢十:促進部分網際網路企業快速落地
“網際網路+”雖然更多的是網際網路與傳統企業的融合,其實很多網際網路企業也在尋求切入傳統市場,這些企業也需要轉型。最鮮明的例子是當前數以萬計的手機應用,這些APP肢解了PC網際網路的市場,短時間內積累了超過千萬甚至上億的使用者,但是缺乏更好的商業模式,簡單的說就是找不到掙錢的來路。可能使用者很多,活躍度也很高,但就是無法直接變現,或者使用者的消費能力太差。基本上每一個APP都是某個行業或者其細分領域的代表,在線上無法解決的盈利問題的時候,這些商家都有落地線下的趨勢。如唱吧在嘗試自己做KTV以及與線下KTV合作,墨跡天氣開始做硬體商家合作空氣檢測及空氣淨化的硬體。
如果說過去是網際網路企業主動找傳統企業,談及的條件等方面會非常被動,“網際網路+”則會讓傳統企業主動找網際網路企業。譬如在“治霾”這個問題上,汙染嚴重的製造業以及傳統檢測裝置的商家肯可能都會找到網際網路企業,以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及產品合作方案。“網際網路+”政策能夠促成過去這些商家做不到或者不敢想的事情,這也算是將來一個趨勢。
本文與大家探討的“網際網路+”未來趨勢,基本是政策、產業連線、創業及資本方面的,也是比較宏觀的。在每一個行業以及細分領域可能還會有更多的趨勢,但大體上都離不開社會及產業的大環境。其實無論大家身處哪個行業,在參考偉哥所述及的這些趨勢之外,更要與自身行業相結合,可能會對企業將來發展有一個更好的預判。
其實不管有什麼樣的趨勢與政策,最終要推進與落實“網際網路+”還是要靠企業自身。至於要走哪個路線,選擇哪種方式,就看企業對產業、企業、網際網路、以及商業模式的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