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筆法章法有什麼毛病?請直言不諱,歡迎狠批!
9
回覆列表
  • 1 # 君王獨坐幽篁裡

    寫了好多年了,功力深厚!具體看不到誰的影子更加明顯,所以可能是雜學八家,有的字不是很規範,比如舟,欲,聞,尺,草書也應該點畫精準,張馳有度。所以應該更加精研,以求精進,個人拙見,萬望海涵!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 2 # 書揚文化

    當然了,欣賞這樣的字型,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作品內容的識讀,其實對於一件作品特別是在行草書的作品中來說,看著舒服就是最好的作品,舒服的作品就像是好聽的歌曲,是一種美的享受,書法作品所給人帶來的感覺其實也是這個樣子的,這幅作品作者線條有很紮實的基本功,用墨、章法等都十分的講究,是一件值得收藏的書法作品。

    不知道這件作品是不是樓主自己收藏的,如果是的話這樣的作品到可以多收藏一點,就不知道價格幾何,還是要看樓主的承受能力。

    草書是楷書、隸書、行書、篆書這五種字型中藝術性最高的一種書體,大家都知道,草書是最能夠書法性情的一種字型,在快速的運動中體現線條與空間的美,這是需要很紮實的基本功的,也是一種高階的享受。

    但草書的草法並不是所謂的胡寫亂寫,也像篆書一樣有很規範和標準的書寫的制度的,所以在書寫的過程中既能保證漢字的正確性,還要在乎作品的藝術性是很難得額。

  • 3 # Lyc_Cytie

    瀉藥。實話實說,這張字不怎麼地。整體的氣勢有了,墨法變化也很充足,但是筆法不對,字法更是不合草法,比如舟字,欲字,基本上認不出來,線條不流暢且無澀勁,可以看出原作者沒有怎麼臨過經典大草作品,基本上都是信筆發揮,故而格調低下,以上。

  • 4 # 蘭齋弟子

    草書也是要講規矩的。有的字稍稍變化了就不是這個字了,變成錯別字了。整幅作品看還是練家子,有基礎,但是線條有點亂。打個比方,一個歌從頭到尾一直高音,你能不能忍受?所以建議要有節奏起伏。再者說,氣勢不是這樣表達的,這樣倒有點氣勢洶洶。書法藝術本是文人雅士玩的藝術,所以要有書卷氣,流暢舒緩,每個字都經得起推敲,經久耐看才重要。一眼給人視覺衝擊的是西洋美術概念,中國字畫是案上把玩懸掛細品的。當今書壇風氣不好。求變是好,但是審美情趣要高。如果是想搞書法藝術,那必須踏踏實實。

  • 5 # 馮沫2

    這張字的作者應該是習字多年了,也蠻有功力,只是錯誤解讀了草書含義!雖說草書是性情的體現,但已要注意草書符號的標準性,更要注重草書的內韻而不是張牙舞爪的亂情書寫!

  • 6 # 有女新蟬

    謝邀。首先對書者表示欽佩之情,已有了一些黃庭堅的味道。下面僅憑自己對書法的一點淺薄認識談一下拙見:一是通篇較為平淡,除第一個字外,用筆整體偏軟,線條缺乏張力;二是法、未、文、章等字首筆過於滯重,顯得缺少精神;三是建議多臨古帖,書法的精髓都在古帖中

  • 7 # 子衿書法

    要說好,你找不到出彩的地方。要說不好,也沒有什麼毛病。

    我們時常會看到一些書評這樣寫:集百家之長為一體,獨出新意,自成一體。聽上去很高大上,但若真把眾家之長集為一體拼湊起來,不見得就會產生出令人耳目為之一新的結果。如圖中的豎鉤與撇捺,取法於米芾。而在結體和用筆方面,有趙孟頫和顏真卿的筆意。我們看到的這幅作品,不論從用筆乃至於結構,勝過這些借鑑的人了嗎?

    我倒覺得是,學習書法,專功一家,比博採眾長,更容易吃透理解原作者的風格體系,產生出來自己對書法的理解和感受。形成自己的書寫風格。在尚未形成自己的書寫風格的時候,還是老老實實的踩著前人留下的足跡

  • 8 # 太宗講藝

    毛病三塊

    1、用筆流暢有餘入紙淺,造成字型形似,力怯。

    1、細節少,尤其在字的起收,留不住筆,銀字天字寫得都草率。

    1、佈局留白欠考慮,布和天、川等雖然一直一曲,還是意趣少,沒有穿插,只有上下。

    敢於亮出自己,值得肯定。

  • 9 # 預備律師

    我水平有限,只說點個人淺見。

    這幅字草法比較熟練,筆勢連綿。但線條比較綿軟,章法上的聚合不夠自然合理。

    建議加強楷書學習和臨帖。

  • 10 # 素里布衣楊半

    字寫到這種程度,也是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達到,能正確的表現出草書符號,通篇氣息通暢,總體還不錯。書法這行當,和足球場上的觀眾相似,看著別人不行,實際自己登場就連大門都找不到了。書法雖小技,可寫好不容易。繼續加油,在貼上還有深入研究的空間,細節能完美,整體會提高許多。祝成功。張旭肚痛貼。選自(中國書法臨摹創作全集)初稿。

  • 11 # 快意詩畫

    草貴流而流而暢,孫過庭書譜對草書好歹的分辨講的再清楚不過,特別強調流字,流而流。本人分析其流暢理應指對三方面。

    第一,用筆的流暢,筆畫要通透,即圓筆為主,少方折,使轉圓潤環曲,無疑滯阻塞。

    第二,字型的流暢,草書有專門的草寫符號,書寫更簡便,有些偏旁部首一筆帶過,較楷,隸等書體更靈動,活潑。

    第三,章法上的流暢,草書最難佈局,字與字的血脈貫通,行與行的奇正變化,錯落更迭,整幅作品的生機勃發,自然協調。

    以此為標準,對號入座。該幅草書小品用筆方折居多,起筆多見切筆,偶有側鋒,多以柳楷入門。學柳在以後習草是死結。結字尚可,草寫基本正確,章法佈局上還顯直白,還應大開大合,增強矛盾對比,才抓得住眼球。

    習草建議練習些筆法婉轉通透,以圓筆為主的楷書如顏體,或以用筆靈活多變,素有八面出鋒之稱米元章為佳。甚至可兼習篆書,篆體用筆以通透為主,可大力借鑑。

  • 12 # 明之書苑

    能如實反應筆法的,只有墨跡才行。這一張不知道是拓片還是修圖的結果。我們就把它當成墨跡被修圖的情況來評說。

    首先,用筆上太單一了,有些信筆而為。線條也顯得流滑,

    結構上,許多字的結構不合理,收放也做得不足。

    章法上還好。但如果和張旭、懷素的作品比較,就缺了變化。歷史上章法顯得平和的大家不少,這個看個人喜好了。

    建議多臨習一些小草,從那裡面學習筆法,然後再學習張旭、懷素的章法處理。

  • 13 # 小義武術教練

    首先說寫的很不錯。我是寫不出來的,但是從理念上可以分析一下這幅作品。

    一個書家要有自己的東西,要有自己的觀點,更要有有自己的情懷,這樣,才是自己寫自己的東西,抒發自己的情感。古之學書者,文字功夫文學功底要兼修,文字與文學是相輔相成的,如果一個人不去思考,只是練手上的功夫,那麼他很可能會成為一個匠人。從直觀來看,作者文學低溫很深,內涵很足,一氣呵成。這幅字寫的很自然率意,圓中帶方,方中有圓,厚實,美感很不錯。

    主要問題覺得還是提案不夠,輕鬆度不夠。大部分都是按下去寫的,這可能也是厚實圓潤的寫照。提按少了,就會顯得這幅字很悶,不透氣,不活潑靈動。我覺得從理論上講要加強一些筆的縱向的,垂直於紙的運動。注意提按

    二是細節精緻度不夠,草書講至廣大,盡精微。精微講的就是細節,以後書寫可以再注意一下細節。起筆運筆收筆都要有細節的注意。注意細節

    三是節奏,覺得書者在寫的時候速度很均一。沒有一個快慢的變化。節奏感和韻律美做的不夠。草書是凝固的音樂,更是紙上的舞蹈,所以節奏感尤為重要。

  • 14 # urna風之度0

    字寫得氣勢非凡!

    這幾個方面注意一下:

    佈局。

    需意在筆先。第一列,排字寫,熱得慢,後來才越寫越順手,熱得快。

    斷氣太多:瀑布掛,等。造成作品的碎片化。

    排字:第一列,基本是排字,字無大小等對比。

    重點太多:第二列:布川,第三列,飛是重點,結果被“瀑”蓋住了。

    單字。

    肉多了些。行筆太快,多縱省控,導致細節的交代略。如:照、瀑、是。寸方之間需“化百鍊鋼為繞指柔”。瀑的疏密佈局太均勻,末筆與“照”同,三點水 與流河的區分不大,少變化。

    提按需注意。有些地方:落九,等。

    破字。飛,破字接“流”。

  • 15 # 手帳王羲之

    這幅字一看是一個老手寫的,整體上學習唐代張旭、明代祝枝山大草的路數,寫得比較酣暢淋漓,體現了作者恣肆橫溢、胸襟隨性瀟灑的性格特點。

    01

    氣息上的把握,總體上控制適當,還算得體,沒有劍拔弩張、油滑流俗的感覺。

    02

    看不出明顯的師承,缺乏經典書法家的用筆特徵。如果猜得沒錯的話,這一類字大多見諸於上世紀50-70年代出生的書法家的手下。社會給他們造成的負累較多,歷經戰戰兢兢,生活清苦不易,透過作品,反映出不羈的情懷,體現出不依不屈的性格反差。說實話,他們中很多是後生學習藝術的擺渡人。即使他們沒有從古典中吸收多少營養,單就“為人梯”這點,已經足夠讓人崇敬。

    從用筆角度,雖然總體上沒有太“弱”的感覺,因為使用側鋒不是特別明顯,這是長期“浸淫”的結果。但仍然速度過快。

    很多朋友以為寫草書就是把速度加快,才能體現抒寫情臆。事實不然,太快更容易喪失節奏,影響上下左右的勾連和照應。

    再如下圖箭頭所指,這個塊面連續出現了線質不高的雷同使轉,讓人感到“死蛇掛樹”,毫無生氣。

    下圖是釋懷素的草書作品。中鋒使轉漂亮,揮灑自如,草法精到,即使墨量均衡,也渾然天成,氣韻生動。

    唐 懷素 《自敘帖》區域性

    03

    字法上看,草法不夠規範,如起筆的“李”,其它如“舟”,“欲”,“忽”,“千”、“尺”,“不”等。

    可以有很多種不同而且漂亮的古典寫法,為什麼選擇自己多幾個纏繞動作,這很讓人費思量。

    又比如“忽、不”二字,就在本文開頭的張旭“肚痛帖”首字就是“忽”,簡潔清爽,第四字“不可堪”的“不”,明顯取法二王,但作者還是少了一點“準頭”,寫成了如下的樣子:

    作品下面的“深千尺”也是如此,特別是“千尺”二字,草法隨意,“尺”是錯誤的草法。

    只要任意“錄取”一個,都是美的。

    王羲之大草

    看看“大王”就明白,撇開氣息充盈飄逸不說,字法上,不管是連綿大草還是單個字拿出來看,都錯落有致、美不勝收、無懈可擊。

    04

    現在來說說章法。第三行首字“桃”避讓“不及”,與第二行首字“聞”黏連在一塊了;

    再比如下圖:圓圈裡的兩個字,幾乎濃墨在一條水平線上了,如果把“潭”字往下拉到“岸”的左下方,再適當寫小一些,更容易產生“錯落”的感覺;

    下圖粗線橢圓圈裡的“深”可以寫大些濃些,而不是突出“千”,在佈局上“出位”了,“以小博大”,提高了風險係數;“千”和左邊的“情”,看上去“跪”著兩個人,過於“醒目”,也暴露出作者習慣“斜拉”造型的“習氣”。

    經常提醒學書的朋友,筆畫少的字可以寫小一點,就可以避免大的“失誤”。

    張旭草書作品

    05

    最後來談談落款與鈐印。

    作品落款裡沒見到年號月份,沒有出處。如果是大家,後人還得費心思“尋根究底”。

    看不出這方印章內容是什麼,是名章還是閒章?如果是名章,至少得清晰;如果是閒章,卻蓋錯了地方。印泥選擇也不夠鮮亮。“好馬配好鞍”,好的作品,如果配有好的雅物,可以相得益彰,相互映照。

  • 16 # 千年蘭亭

    這張字看起來很瀟灑,還是可以糊弄不少人的。但書法尤其草書是有法的,不是隨意而寫,草書不是潦草字。

    這件作品最大的問題是筆法不對,看起來騰挪轉折,但線條無力,如死蛇掛樹,字形似乎用筆肚拖出。

    其次是草法問題多,很多字似是而非,草書雖草,但每個字的字形是一定的,不能臆造,一個字少一個動作就不對。

    三是章法上問題多多,處理單調、重複、不協調。

    建議作者靜下心來臨臨古代法帖,尤其加強篆書筆法訓練,練草不練篆,到頭一場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用了那麼好的洗髮水,還是掉頭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