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去掉PCIE,或者將現有CPU做大把顯示卡整合到裡面。(二十年前的電腦跟現在的電腦除了標準之外有什麼變化。20年前的手機除了外形,跟現在的手機相比翻天覆地。)
10
回覆列表
  • 1 # 江陰一傑

    顯示卡整合在主機板上沒有什麼難度,二十年之前的主機板有很多就是整合在主機板上的。不過使用者對顯示卡有各種要求,你把它整合到主機板就會影響到使用者的選擇,沒有單獨的靈活性。反而增加成本。

  • 2 # 三豐V01

    一般辦公電腦和家用電腦都是整合顯示卡,只有遊戲玩家或圖形顯示要求高的工作也會有獨立顯示卡。不過現在很多顯示卡整合在CPU裡,主機板整合顯示卡逐漸被淘汰了。

  • 3 # 科技蟹

    作為一名經常幫朋友裝機的數碼博主,希望我能給你一箇中肯的回答。

    1.首先,你可能並不是很瞭解,最開始的、廣義上的顯示卡正是整合在主機板北橋裡的。

    P55晶片組之前,也就是2009年以前,那時候的顯示卡應該稱之為“圖形控制器”。

    一部分低效能的整合在主機板上,應對系統介面的顯示;

    也有高效能獨立製成單卡,應對當時對於圖形效能需求較高的工作。

    2.2009年之後,英特爾將圖形控制器整合在CPU中,而主機板晶片僅起通道連線作用。

    這進一步提高了處理器的價格,而降低了主機板的成本

    英特爾在之後,將這種整合在CPU中的顯示卡改名為“核心顯示卡”

    至此,主機板整合顯示卡推出歷史舞臺

    ----------------分界線----------------------

    3.回到題主想問的問題,顯示卡目前有沒有可能整合到主機板裡?

    可以,但不符合利益,所以不會做。

    商業上:將獨顯做到主機板上,那意味著原本板卡廠商的板、卡兩大收入要劃歸在一起

    兩個可以溢價的產品為何要做成一個?什麼樣的板子搭配什麼樣的顯示卡?如何定價對應不通人群?為什麼不讓大家為維持現有自己配不好嗎?

    生產上:需要重新開闢規範設計帶顯示卡的板形。

    顯示卡的供電怎麼整合?顯示卡位於哪個位置比較好?散熱怎麼設計?顯示卡損壞了怎麼更換?整個板子返廠嗎?

    4.CPU做大整合顯示卡是否有可能?

    有,而且已經有產品了:英特爾的冥王峽谷NUC

    內部的處理器是i7 8809G,有一枚英特爾的U和一枚AMD的VEGA M集顯

    兩家破例合作,就是為了這款微型遊戲NUC

    日常來說,兩家是不可能會合作的,這也是一個小眾產品

    5.對於英特爾,CPU夠,但沒有高效能顯示卡,而且自家工藝製程堪憂

    對於AMD,CPU顯示卡都夠製程也夠,但這不符合利益

    對於英偉達,沒CPU業務,不可行

    ----------------------分界線-----------------------

  • 4 # 裝機帝

    很早以前有一種主機板當時賣的挺火,就是你說的這種主機板是早就淘汰的版本了,現在早就進化到CPU內建核顯的時代了

  • 5 # 散居獵人

    你out了。

    顯示卡就是專門處理圖形顯示的gpu部分。

    較早的電腦把顯示卡整合到主機板北橋晶片裡,我們稱之為集顯。

    集顯效能有限,又有了獨立顯示卡。

    近些年有些型號的cpu中集成了gpu,稱之為核顯。

    你的問題本身不成立,不是有沒有可能,是早早就有了,而且技術和市場都很成熟。

  • 6 # 單行的軌道07

    1.首先,最開始的、廣義上的顯示卡正是整合在主機板北橋裡的。

    P55晶片組之前,也就是2009年以前,那時候的顯示卡應該稱之為“圖形控制器”。

    一部分低效能的整合在主機板上,應對系統介面的顯示;

    也有高效能獨立製成單卡,應對當時對於圖形效能需求較高的工作。

    2.2009年之後,英特爾將圖形控制器整合在CPU中,而主機板晶片僅起通道連線作用。

    這進一步提高了處理器的價格,而降低了主機板的成本

    英特爾在之後,將這種整合在CPU中的顯示卡改名為“核心顯示卡”

    至此,主機板整合顯示卡推出歷史舞臺

    3.回到題主想問的問題,顯示卡目前有沒有可能整合到主機板裡?

    可以,但不符合利益,所以不會做。

    商業上:將獨顯做到主機板上,那意味著原本板卡廠商的板、卡兩大收入要劃歸在一起

    兩個可以溢價的產品為何要做成一個?什麼樣的板子搭配什麼樣的顯示卡?如何定價對應不通人群?為什麼不讓大家為維持現有自己配不好嗎?

    生產上:需要重新開闢規範設計帶顯示卡的板形。

    顯示卡的供電怎麼整合?顯示卡位於哪個位置比較好?散熱怎麼設計?顯示卡損壞了怎麼更換?整個板子返廠嗎?

    4.CPU做大整合顯示卡是否有可能?

    有,而且已經有產品了:英特爾的冥王峽谷NUC

    內部的處理器是i7 8809G,有一枚英特爾的U和一枚AMD的VEGA M集顯

    兩家破例合作,就是為了這款微型遊戲NUC

    日常來說,兩家是不可能會合作的,這也是一個小眾產品

    5.對於英特爾,CPU夠,但沒有高效能顯示卡,而且自家工藝製程堪憂

    對於AMD,CPU顯示卡都夠製程也夠,但這不符合利益

    對於英偉達,沒CPU業務,不可行

  • 7 # 嘟嘟聊數碼

    十多年前配備整合顯示卡的電腦其實就是在主機板上集成了GPU核心,當時的主機板還有北橋和南橋兩個晶片,南橋就和現在主機板的晶片組功能定位差不多,但是另外一個北橋往往就可以充當GPU核心,比如當年我用過的AMD 785G主機板就集成了HD4200顯示晶片,主機板上還集成了128mb視訊記憶體,效能在當時的整合顯示卡是一流的,玩很多要求不高的3D遊戲完全沒問題。

    而在主機板上整合顯示卡畢竟距離CPU有很遠的距離,而且獨立視訊記憶體成本高,佔用主機板空間大,很不實惠,而且主機板和CPU這類產品都是不斷走向高整合度的趨勢,所以後來的整合顯示卡就直接整合到CPU內部了,比如AMD的APU和英特爾的核芯顯示卡,這樣做的好處一是可以降低成本,減輕主機板負擔,二是可以使整合顯示卡用上當時最先進的製程,同時降低資料延遲。

    就現在來說,一些低端顯示卡,比如RX550和GTX1030當然也可以整合到主機板上,技術上不難實現,但是這樣就會提高主機板的製造難度和價格,缺乏足夠強的獨立視訊記憶體,消費者可能並不買帳,這樣對於廠商絕對是沒有好處的,即使是主機板上集成了GPU,效能也未必比現在的CPU核顯強多少。

  • 8 # 花開花落4526

    一般CPU 都會自帶顯示卡,除非一些特別的CPU(GT0), 但是有些機器問了追求更好的影象效能,才使用第三方顯示卡。這就是所謂的獨立顯示卡。獨立顯示卡做到主機板上是完全可以的,筆記本基本都是採用這種方案。之所以可以做成可插拔,我的認知是方便終端使用者擴充套件。

  • 9 # 能源自由之路

    那些幾萬十幾萬的伺服器都是顯示卡整合在主機板上的,從二三十年前到現在一直沒變過。很多入門級的電腦也都是整合顯示卡的,好多年了。只不過以前是整合在主機板上,現在是整合在CPU裡面。

  • 10 # scottbingao

    問這個問題說明你年齡應該還比較小,10年前很多主機板就是整合顯示卡,同時保留顯示卡插槽。後來cpu公司收購了顯示卡晶片公司加上技術進步了 才開始整合在cpu裡

  • 11 # 叮噹新科技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句中國古老的諺語同樣適合於計算機。

    在家用PC的用途中,其實可以簡單分成辦公機器和遊戲機器兩類,簡單的說就是夠用就行的辦公PC,效能至上的遊戲PC。

    需求不同對PC主機要求也不同,因此也早有了整合顯示卡的主機板。

    主機板整合顯示卡一般分為三類,CPU整合顯示卡,北橋整合顯示卡和獨立整合顯示卡。

    1、CPU整合顯示卡(核顯):

    Intel從酷睿第一代i系列開始,就開始了在低端CPU上配有整合顯示卡,但核心和核顯的die是分開的,相當於用膠水粘在同一個基板上。

    後來發展慢慢到目前的hd4630,及現在更高效能的iris pro5200核顯,配備動態快取,效能更強。

    這些集成了核芯顯示卡的低端處理器,一方面購機成本會比較低,另一方面,對主機板供電、散熱器散熱等要求可以更低。可以勝任辦公、高畫質影音播放、迷你電腦、HTPC等應用場景,一般場合是夠用了。

    2、北橋整合顯示卡:

    00年前後,一批北橋晶片集成了顯示卡晶片的主機板上市了,該北橋整合的顯示卡晶片為整合顯示卡的核心,它使用主機板記憶體容量。

    3、獨立整合顯示卡:

    更老的是98年左右,一大批PC主機板集成了顯示卡上市,它是和筆記本一樣在主機板上焊了片顯示卡晶片,主機板不僅價格高,而且發熱量大,故障率較高,所以慢慢被市場所淘汰了。

    但筆記本受體積影響,使用到了今天。

    後兩種主機板由於沒有市場,所以到今天PC整合顯示卡主機板最後只剩下CPU整合顯示卡(核顯)一種了。

  • 12 # DIY電腦北京聚鑫科技

    較早之前的準備有整合過顯示卡的型號,而且比較多。隨著時代發展,逐漸都被淘汰。

    2016年,七彩虹曾經展示過一塊主機板。集成了GTX1070晶片組,但未正式發售上市。

  • 13 # 顫抖的小菊花

    早在20年前就已經在主機板上整合顯示卡了,早期的處理器沒有內建記憶體控制器,而記憶體控制器是整合在北橋晶片,我在03年裝得第一臺電腦就是英特爾的845主機板,就集成了顯示卡,到後來amd出了多款整合顯示卡及板載視訊記憶體的主機板,板載整合顯示卡的效能進一步得到提高,而現在無論英特爾還是amd都把記憶體控制器整合到處理器核心,以提高處理器的記憶體讀寫效能,因此也取消了北橋晶片,整合顯示卡也就整合到了處理器內部,所以現在基本已經沒有板載整合顯示卡的主機板

  • 14 # 是甜不辣

    你這個問題估計是三十年前替的問題吧?十幾年前有些顯示卡已經整合到主機板了,幾年前也有很多顯示卡的核心GPU整合到CPU裡了。

  • 15 # 藍鳥啃蘋果

    主機板整合顯示卡並不稀奇,聯nvidia的主機板都幹過,不過成本改變了顯示卡整合方式,最後還是放到CPU裡效果更好

  • 16 # 洋楊陽013

    你說的兩個方案整合到主機板裡,或者CPU做大整合到CPU裡面都有出現過

    看圖()

    這是785G主機板我之前就用過,AMD合併ATI之後出過一款690g就是主機板晶片集成了顯示卡gpu核心,雖然是拼湊的初代作品但效能在當時也是可以的市場銷量立馬見漲

    AMD這邊看行情見好,再加上需要從intel口中爭奪市場份額,繼續研發了760G780g790g等幾款主機板晶片集成了顯示卡核心不但能玩遊戲還加入高畫質影片硬解碼能力,市場份額逐步提高

    但是這樣又出現了新的問題,主機板晶片整合的顯示卡越來越好頻率高發熱大,主機板上一小塊鋁合金散熱片已經不夠用,這時候劃時代的作品出現了AMD釋出了Apu,看圖()

    這次是直接在CPU晶片裡集成了顯示卡核心,不同於奔騰d那種兩個核心沾在一起的情況,他是全新的設計,吧CPUgpu都整合到了一個矽片裡面效能方面也是比之前大幅度升級,推出了A4--A6--A8等幾個系列幾十款產品,這時候的整合顯示卡效能已經比之前的中低端獨立顯示卡還強,價格上買個Apu組裝電腦也比單獨買入門級顯示卡加CPU划算,AMD這邊搶佔了大部分低端機市場份額,但是高階市場就是爭不過intel這也是a粉們最鬱悶intel擠牙膏最狠的幾年,新出的CPU提升非常少

    大概是他們公司的CPU太賺錢了,intel對於整合顯示卡一直都不太上心,早年推出的845g 和945g 965g這些都是主機板晶片整合顯示卡的,效能方面也是差強人意,辦公電腦用的比較多,玩遊戲的話690g秒殺他們全部,更不用說760g了

    後來intel一想CPU整合顯示卡也是不錯的方案,於是也推出了相應的處理器,但是效能方面還是比不上同時代的Apu

    英偉達這邊也有出過主機板晶片整合顯示卡的作品,但是高不成低不就,後面就退出主機板晶片市場了,現在專心做顯示卡,不像前面兩家還有做CPU+gpu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見過的社會大哥都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