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方妹幾

    據媒體報道:上週五,日本參議院通過了兩項重要法案,以期減輕家庭經濟負擔、解決出生率下降等問題。一項是減免學前教育的法案規定,另一項給予貧困學生高等教育補助的法案。兩項法案每年合計將耗資約140億美元,資金將由10月份消費稅上調的收入來提供。

    日本多年來深受少子化、人口老齡化的困擾。據日本勞務省釋出了一則最新的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4月1日,日本不滿15歲的兒童總數為1533萬人,比去年同期減少18萬人,為連續38年減少,並刷新歷史最低紀錄。現在的日本社會貧富分化嚴重,許多大學生剛畢業即揹負上了沉重的貸款負擔。據說每2個日本大學生中,就有1個人申請了“貸與”獎學金(實際上是一種助學貸款)。據調查,過去五年,因無法償還助學貸款而申請破產的人數還是達到了1.5萬人。

    日本政府希望透過上述兩項法案以減輕撫養兒童的經濟負擔,從而提振低生育率、應對少子化問題。這不會是作秀,而是形勢所迫。這兩項法案的透過有利於減輕兒童的撫養成本,有利於提高日本社會的生育率(當然從西方國家的歷史經驗來看實際效果有多大還有待觀察),有利於縮小社會貧富差距。日本經濟多年來一直都處於低通脹、低增長的狀態,負利率都拯救不了,消費需求一直低迷不振。如果能夠大幅改善收入分配,則能夠提振消費,有可能將日本經濟從長期停滯的泥潭中拔出來。

  • 2 # 山頭後面

    當今社會,思變決定科學,科學決定經濟,經濟決定上層建築。如何培養思變的人才是基礎,禁錮的思想和一個主義才是民族的不幸,競爭才是生存的王道。

  • 3 # 愛我中華與時俱進

    資本主義制度是最好的避孕藥,大家都自私自利,追求利潤最大化,個人享受最大化,何來國家民族的長遠發展壯大?如果高科技解決了人類繁衍,甚至連結婚都是多餘的。

    日本人今天知道了少子化問題的嚴重,採取了有力措施,雖然是馬後炮,持之以恆,會有效果。

    我們很早就知道了。建國後農村大隊公社普及中小學教育,小時候上學是隻收書籍簿本費,大學不收費,還管飯。託兒所、幼兒園不收費,都是隊裡、廠裡自己辦的。小學不要家長接送,不要家長輔導什麼作業,也沒有高價的輔導班,中學生也不要家長,在學校旁邊租房跟著受累。往事歷歷在目,來者尤可追。

  • 4 # 經濟愛好

    在安倍宣佈少子老齡化為日本的國的時候,就提出要減免教育開支,日本政府去年12月28日召開與幼兒、高等教育無償化有關的閣僚會議,確定了該制度的具體方針。為此要將消費稅提高到10%,這會嚴重打擊日本的消費經濟。而且日本的育兒家庭有稅收的優惠可以減免或者退還。可以說是變相的單身稅。

    日本政府不是一個很富裕的政府,20年來,日本受到了泡沫經濟、東南亞金融危機,以及由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的衝擊,使日本經濟遭受了沉重的打擊。每次金融危機發生後,為了刺激經濟的復甦,日本政府都擴大財政支出,致使財政赤字不斷擴大。現在日本政府的負債已經是GDP的2倍了,日本花每一筆錢都是要深思熟慮的,這次花140億美元的鉅款。是希望減免育兒壓力,讓生育率有所上升,這是個很可憐的願望,解決少子化區區140億美元是解決不了的。日本政府還要做其他努力。

  • 5 # 無法超越的足跡

    其實從我國的實際國情出發來看,我們和日本還是存在本質的區別的,日本的路線走的是接近西方的路子,這種路子跟我們的國情不一樣,所以不適合我們走,只是我們會在一些方面借鑑,但是不會完全的按部就班,好的方面我們需要借鑑和學習,不好的方面我們直接忽略,而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這個就不是我們普通人說得算了。

    日本是科技強國,是實打實的科技強國是發達國家,在許多代表性的領域來說日本真的有實力這樣稱呼,並不是說自己去吹出來的,而是國際上面日本透過自己企業的競爭力科技的競爭力來獲得別人的認可,這就是實力的體現,強與不強其實不難看出,而一個國家是否強大其實從民生工程方面最容易體現出來,科技水平其實只是代表,而民生教育這些才是一個國家的基礎未來。

    任何科技水平其實都是建立在強大的教育力量水平和民間的人才參與,教育是任何東西的基礎,一個國家未來前途如何其實最能體現的就是教育上去看,歐美之所以強大其實就是體現在人才培養,這些都是跟教育有直接的關係,經濟的發展只有科技才是最長久和實在的,靠基礎設施建設換來的資料其實水分太大。

    對於日本這樣的國家是非常注重教育事業的投入,美國其實也是如此,為什麼很多有能力的人都去美國,其中當然是有原因的,而對於教育方面的重視日美歐這些地方的政府重視程度遠遠超過其他任何地方,他們是把教育當做一個國家的未來,有的地方是把教育當做發家致富的手段這就是區別,別人是實幹沒有那些沒用的口號,畢竟口號喊得再響也只是一種自我安慰而已。

    日本的這次大規模的在教育上的投入,其實根本不是作秀,我們不要用自己經常看到和發生的事情去衡量別人的做法,畢竟別人的國情和做法完全不一樣,在其他方面可以認為是他們在作秀,但是在教育上面,日美歐這些地方不同的黨派之間的認知是一樣的,在教育上面的投入這些地方的執政黨派目的和方向基本上沒有太多分歧。

    不要把我們看到的一些發生在我們周圍的事情去衡量別人,像我們國家每一年在教育上面投入的經費也是天文數字,並不是說我們忽略教育,其實我們一直也都是非常注重教育事業的,只是我們的國情不一樣,我們的做法和他們不一樣,在許多方面的確會有很大的區別,特別是在我國家庭在教育上的投入可是遠遠超過其他國家的,至於教育環境嘛,這個就不必多說,大家都是非常瞭解的。

    現在問題在於我們這是人口大國,從許多方面來說很難和別人做到一樣,因為裡面有太多太多的因素影響了,國情不一樣環境不一樣,所以許多做法也是不一樣的,歸根結底就是我們的價值觀不一樣,所以我們走出了和別人完全不同的路子,這條路雖然不好走,而且還會磕磕碰碰,但是已經選擇了自然要走下去,不想走下去也得走,畢竟口號喊的還不錯的。

    對於我們國內的教育上的投入,其實從小學到初中的九年義務教育來看,我們也實現了全民部分學級免費教育,只是雖然是免費教育階段,但是家庭教育支出可是一年高過一年,學費免費,但是各種雜費可一點都不少,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而且現在在國內家庭在教育上的投入佔比非常高,這些都是社會環境造成的結果,在這些基礎上我們不說要像別人一樣獲得更好的教育上的待遇,我們只是想教育階段能減少各種亂七八糟的費用收取就心滿意足了。

  • 6 # 簡單生活QQ

    中國有句古話影響到了資本主義制度的官員了吧 當官不為民做主 不如回家賣紅薯 也許怕回家賣紅薯掙不到工資 所以要幹一些有利於選民的好事 哈哈...

  • 7 # 董新民969

    改革後的“社會主義特色”就把一切為人民的宗旨改成了一切為資本為金錢,讓資本肆意的剝削人民,讓本是一個優越的社會制度反而不及資本主義了。沒有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人民就會吃苦。

  • 8 # 守望時光的人

    教育是國的本也是國之未來。有啥稀奇的。估計感覺稀奇是因為現在天朝的教育是搞錢行為讓人感覺人家這樣做有點奇怪吧。

  • 9 # 廬峰淚

    人家才是腳踏實地的頂層設計。以後國家間拼的是什麼,肯定不是中國現在的狀況。拼的是國民綜合素質和知識,拼的是民族精神,拼的是從頂層到普通百姓的信仰。

  • 10 # 寧靜淡泊的幸福

    日本對教育非常重視。學生從小學到高中,早餐必須到學校吃,政府擔心家中早餐營養不夠。如今,日本學生個子都比較高,不再是我們口中小日本了。

  • 11 # 先理邏輯後學方法

    別的國家領導能想到的 你以為我們不能想到???只是願意不願意而已。把國民養聰明瞭後,出國的出國,造反的造反,對國家有啥好處?大部分人還是老老實實買著最貴的房子看著最貴的病苟且一生吧

  • 12 # 不唱喜歌

    不但是日本 凡是國外的所有免費教育 免費醫療 減免稅費等政策都是做秀 都屬於資本主義流毒 我們都堅決抵制 絕不跟風 只要我們堅持信念 走我們特色道路 堅決做到 高醫療消費 高消費教育 高油價 高房價 高罰款 高稅費 老百姓就一定會過上好日子

  • 13 # 兩大皆空

    我們國家現在家庭撫養孩子的負擔也挺重的,建議向鬼子國學習,咱們人口13億多,也就是人家的6倍多,人家拿出140億美元,咱們就140億✘6.5=910億美元就夠了!

  • 14 # 一縷清彎

    我覺得日本這個舉措真正的為了國內的教育是煞費苦心,不找藉口,不看國際標準,真真正正的走出一步就是為老百姓服務的口號而且付諸行動,我們不能狹隘民族主義,日本人確實是個可怕的民族。

  • 15 # 使用者22865022116

    不是作秀而是真的,因為日本人口少,資源充足,不像中國提倡生二胎,但是國家又沒有福利,人口多,大學生找工作難,工資又低,這樣下去不知道會變成啥樣?

  • 16 # 世界滿滿正能量

    在中國,這數不夠。

    140億美元,900多億人民幣。一孩子幼兒園學費(非公立,且只算學費,不算書本費、雜費等)在700-5000不等,大體取中間數2500,一年大概9個月需要交學費,幼兒園、高中、大學、研究生大概10-13年居多,中國放開二胎後新生兒1800-2000萬左右……嗯……140億隻夠30多萬孩子用(省一半能夠60萬)……真不夠……差得有點多……

  • 17 # 老大136332661

    對人才的付出

    就是對科學的尊重

    也是對國家前途的負責

    態度是忠誠的

    目標是長遠的

    今天付出

    是為了將來的獲取

    這樣的作秀

    是在秀山河表裡

    利在當代

    功在不休

  • 18 # 劉國慶700

    安倍為了選舉。但我們必需按國情來。同胞們我經歷過毛主席時代,中國是越來越好,從100名以後的落後國家,到現在GDP第二的國家,不整是國人努力來的嗎?

  • 19 # 宅在鄉村

    希望我們也可以作這樣的秀,問題是我們都背道而馳,他們教育為了強國,我們的教育已經論為一種生意。教育已經商業化,一切向錢看齊。

  • 20 # 西部豐富

    作秀??你以為跟我國那免費午餐什麼的一樣是個作秀??我感覺日本政客不敢拿自己政治前途作秀。我國老是說農業是國家的根本,可這幾年農業得到重視了麼?雖然免了幾年的稅可現在的澆地要交錢醫保年年漲,划算下來還不如交公糧嘞,一直說有補貼可就是沒見到補貼給誰了……再說教育,說是義務教育,我的天,都是什麼呀……慘不忍睹,又是統一買電子產品又是統一在一個商店購買輔導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朋友圈裡發加班圖片,配勵志文或感慨文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