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從耗子胖成豬

    簡單說說這麼做的理由:

    1、小定焦鏡頭非常小巧輕便,攜帶方便,出圖質量高。

    3、如果是難得來一次的旅途,我建議你把最常用,最好的鏡頭都帶上。

  • 2 # 小k印像

    這是很多朋友都比較關注的問題,之前也回答過類似的問題,這次以尼康全幅為例,借題主寶地再和大家聊聊吧:

    一、極簡主義和畫質的平衡——一鏡配置:24-70

    雖然焦段比較中庸,但也非常實用,風光、人像都適用:

    二、雙鏡配置:17-35+85/1.8

    如不擔心便攜問題,可將85頭換為70-200,適用範圍更廣,拍攝更從容:

    三、三鏡配置:大三元

    如果對畫質要求較高,而且各種題材都想兼顧,不留遺憾,還是建議大三元,畫質有保障。

  • 3 # 老白169258

    對於略有發燒的攝影愛好者(應該是還沒到專拍飛禽這個境界的)來說,相信更喜歡自駕或是包車,如果跟團也是攝影團,那麼出門在外比較像樣的一套裝備應該是兩機3-5鏡一燈一架。其中兩臺機身一全幅一半幅更有樂趣,鏡頭搭配原則上焦段至少要覆蓋到18-200,應該有至少一支定焦。以尼康為例,輕便的組合是18-35+50/1.8+70-300,進階的搭配可以用16-35 或 17-35+50/1.4+70-200 或 80-400,更專業(沉重)的方案是大三元加兩個定焦,常規應該是35+85/105。其實本人更喜歡一支廣角變焦加兩三支中長定焦,比如17-35+55+105+300。

    如果這些太複雜,那麼一個全幅機配28-300+50定或者半幅機配18-200+35定也能基本解決問題。

  • 4 # 唧唧歪歪1969

    因為有一堆鏡頭,所以也經常為旅遊帶什麼鏡頭煩惱,現在一般是這樣,戶外驢帶半畫幅機身+騰龍16-300,去另一個大城市帶全畫幅+蔡司 35 、拍人再+50L,出國旅遊全畫幅+24-70L ,自駕遊全畫幅+半畫幅+大三元,去新疆、西藏帶全畫幅+半畫幅+24L+300L。

  • 5 # 只不過是一個路過

    18-35 f1.8和85 1.8

    一來拍廣,二來拍特寫,再來偷拍。。。。呵呵

    其實嘛,只要自己能承受的重量與允許拍攝的時間做定義吧。。。。

  • 6 # 一路有我146820394

    我出門旅遊所帶的照相器材稍微有點奇葩。尼康610或750掛28-300,500掛14-24,如果有需要,反過來也可以追求更寬的視角或更長的焦距。如果去草原,鏡頭24-120和80-400是優先選擇。一般還要帶一個騰龍60微距頭,拍沒見過的花,但使用率很低。我是個拍到主義者,出門旅遊,所見大都是新鮮體驗;既然相機在手,當然想拍下留念。哈哈,不是攝影師,這樣玩覺得很開心。當然,如果覺得兩機三頭太重,我也可能只帶半幅機掛騰龍的16-300,旅遊真方便,但有時畫質就難以保證了?

  • 7 # 紅塵映像

    旅行攝影時,你會帶哪些鏡頭?

    這個問題應該回答過,我一般喜歡拍些風景,所以全副機身+廣角變焦,這樣也可以兼顧環境人像,如果沒有別的要求就帶這些上路了,人文的話也可以應付,夜間人像可以增加一枚50定焦搞定,當然,你也可以選擇85,它倆的重量還是有些區別,或者喜歡拍微距百微也可以,還兼顧人像。這樣的話就一機兩鏡了,加上三腳架等附件也就差不多了。如果你習慣長焦的視角和抓拍遠處景物就選擇16-35+50+70-200的配置,一機三鏡,除了打鳥大多數題材都可以搞定,前提是體格要好~當然,一機一鏡24-70也不錯,中規中矩,最保守的配置,怎麼方便怎麼用吧!

  • 8 # 小魚大魚看世界

    第一考慮拍什麼,第二考慮帶什麼,如果旅行是為了記錄一些身邊發生的事,看到的景色,那麼我會選擇2470F2.8,這款鏡頭方便焦段實用,人文人像都可以,算是可以掛機的

    如果純粹是拍風光,星空,那麼我會選擇1635或者1424這類超廣角大光圈鏡頭,2470已經無法滿足因為他的廣角還不夠

    如果都想拍,那最好帶著1635+70200+100-400這種組合,基本人像風光人文都有了,而且還會非常充足,如果再想背景虛化拍的更舒服一些在多帶一個35f1.4基本滿足99%的需求了

    其實出門儘量少帶鏡頭,因為你帶的越多對畫面的思考就越少,總想換換別的鏡頭拍拍,最終難拍出好片

  • 9 # 一般般369

    旅行我所帶鏡頭我沒有選擇因為就三個頭,16-35F4、50F1.8、75-300F4-5.6,所以我是都帶上。16-35掛機,75-300替補、50應急。

  • 10 # 網際飛俠

    很多朋友都問我外出旅行的時候,如何帶器材。今天在這裡和大家說說我的經驗。

    我給大家三個旅行裝備方案以供參考,請按需選擇:

    1.只是拍個到此一遊照:手機;

    2.想拍點效果更好的旅遊紀念照:高效能卡片相機;

    3.對照片質量和效果有比較高的要求:小三元廣角鏡頭 + 旅行鏡頭 或 小三元廣角鏡頭 +50mm定焦 + 小三元長焦

    4.對照片質量和效果有商業需求:大三元廣角鏡頭 +50定焦 + 小三元長焦 或 全套大三元都帶上吧。

    要我個人而言,旅行中的圖片,除了要提供給旅行和攝影雜誌之外,還要滿足高階圖片庫的需求。所以,畫素、畫質和便攜性,都是我要考慮的。

    目前我在旅行中使用的是尼康D850,16-35 F4, 70-200F4,50MM F1.4鏡頭。隨身再攜帶一個小機器富士的X-T2,配23MM F1.4鏡頭。

    D850畫質和畫素,是目前單反裡面最好的,二隻F4的鏡頭,都支援高畫素,光學質量好,體積和重量適中。50MM 大光圈拍攝人文和小清新。三隻鏡頭焦段合理,搭配完整。

    至於富士小微單,更是人文和風光通吃,而且個頭小,街拍更輕鬆,隨身攜帶的利器。

    我一直建議大家輕輕鬆鬆旅行,簡簡單單攝影。攝影器材的輕量化是發展方向,目前微單的畫質和畫素,完全可以滿足大多數人的需要。針對普通旅行攝影愛好者,我建議一臺微單相機,幾隻小巧的鏡頭足以。不要讓沉重的攝影包成為你旅行攝影的負擔。

  • 11 # 明天34932576

    如果只是普通的旅行攝影,我只帶索尼rx1,全幅,35的蔡司定,減光鏡和漸變要帶,思銳碳素腳架,這套組合輕巧;

    如果去攝影點,比如川西壩上皖南,那就全副武裝了,說實話,那確實太累了!有一次在徽州山區,為了追雲霧,揹著相機包(兩全幅+1635 +2470 +70200),扛著兩個腳架,往山頂爬,差點背過氣去!但是隻要能出一兩張片子,再累也是值得的!現在2470很少用了,一般就帶廣角和長焦。

    個人感覺如果以後尼康佳能再不往輕便型轉化,未來有可能都會被索尼淘汰!索尼的小機器確實方便!

  • 12 # 闖爹

    以前 不帶娃

    16-35 50 1.8 70-200 雙機身

    現在 帶娃

    24 35 85 單機身

  • 13 # 拍客張光林

    出門旅行攝影,帶什麼鏡頭?這個需要具體看待。

    首先問一問,你是旅行為主還是攝影為主。旅行也分各種情形,有的是“走馬觀花”隨大流;有的是人文考察細心研究;有的是隨手拍幾張照片“到此一遊”;有的則是計劃周密、目標明確、不拍好攝影作品誓不休,等等。

    如果你是屬於前三種,建議你輕裝上陣,快樂遊玩,帶一支比如24—70鏡頭就OK;如果你是屬於第四種,則需認真研判,精心準備了。

    其次問一問,你是攝影為主的話,以拍攝什麼題材為主。就以“大三元”為例,我們做一個簡單分析。

    24—70/2.8必帶。24—70/2.8是一款實用性、便捷性俱佳、成像優良的鏡頭,適合風光、人文等中長距離拍攝的好鏡頭,是旅行拍攝之必備。假如遇上視野寬廣的場景,生怕“拍不下”時,完全可以用接片手段來補充完成。

    70—200/2.8順帶。當你遇上了可愛動物群的時候,24—70/2.8就顯得力不從心重任難當;當你遇上漂亮MM,想來張背景虛化、多情眼神特寫的時候,70—200/2.8一定能幫上大忙;當你碰見山野上的奇花異草,又不能充分接近的時候,70—200/2.8就是你的手中利器,能力一定會比24—70/2.8要強;當你遇上雪山日落、山間明月的時候,沒有70—200/2.8的協助,一定會覺得太陽不夠大、明月不夠亮······

    16—35/2.8可帶。帶上它,其實就是專門對付大場景風光的。

  • 14 # 攝影小欣

    你好,我是小名同學。一般出去旅遊我都是攜帶 5DIV+24-105(如果有錢,我會選擇微單哈哈哈)

    為什麼是24-105

    首先,我就兩隻鏡頭50mm 24-105mm,

    50mm雖然要比24-105輕很多,但是現實是,焦距啊不夠用,所以每一次我都會帶上24-105,

    24-105拍的比50要遠,其中也包含了50的這個焦段。

  • 15 # 湘啡悠遊

    看情況啦。

    雪山草地、川西、梯田、霞浦等大場景、遠距離遊玩16~35+70~200/2.8。

    一般小場景景區16~35+85/1.4定。

    街拍24/2.0+85/1.4定,有可能設為半幅拍。

  • 16 # 浩影映像

    旅行攝影帶哪些鏡頭?這個要看旅行者的心態了。

    到此一遊的遊客

    這類的遊客只需要一個手機就可以了,現在手機不僅有等效28mm的街拍廣角,還有等效16mm的超廣角。甚至還有50倍變焦,基本上啥都夠了。除非你有一些情懷非要帶個相機,那也一定要攜帶一個輕便的相機,什麼效能不重要,關鍵外觀好。

    攝影愛好者

    如果你是有一定基礎的攝影愛好者,手裡已經有臺專業相機了。考慮出門的裝備,因為不是職業創作者所以不能攜帶太多裝備影響旅行體驗。這類的推薦是一個套機鏡頭加一個大光圈定焦鏡頭。如果預算不是問題可以考慮24-70f/2.8的鏡頭掛機,可以應付大部分場景了。24端可以拍風景,70端可以拍人像特寫。如果對人像有要求可以帶一個85mm定焦鏡頭來拍攝人像和一些需要窄視角的作品。

    如果預算有限,套頭可以選擇24-70F4或者20-105F4這樣的小三元。配合50 1.8這樣的定焦鏡頭。

    職業創作者

    職業攝影人或者是攝影團出門基本上攝影是主要也是唯一目的。裝備上首先要確保焦段覆蓋足夠,不要錯過任何一個拍攝角度。對於職業攝影人來講,大三元是必不可少的裝備,因為鏡頭無論是光學素質還是焦段覆蓋以及鏡頭做工,都能在功能和質量上達到平衡。除了相機用的鏡頭,現在流行航拍,有需求的可以帶上一個用來拍攝上帝視角的作品。

    基本上攜帶哪些鏡頭關鍵取決於拍攝者的需求和習慣。目前主流的相機都會有對應套頭,選擇套頭不會錯的,能夠覆蓋大部分拍攝場景。但是這類鏡頭的問題也同樣明顯,就是拍出的照片特色不夠明顯。既沒有超廣角的視覺衝擊力,也沒有長焦的空間壓縮感,大光圈糖水就更難了。所以很難有完美的鏡頭,關鍵還是看需求吧。

  • 17 # 風過山巔

    機器D750,鏡頭一般是24—120

    如果自駕還會帶上35定

    如果是周邊比較熟悉的地方,一般只帶一個35定焦或者乾脆手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連中三元,中的三元指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