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9
回覆列表
  • 1 # 青衫白褂

    白居易,他還有另外一個稱謂詩王。白居易出生於公元772年,河南新鄭人。他34歲的時候中進士,開始進入仕途。在白居易生活的年代裡,大唐王朝已經開始出現衰敗的跡象,面對江河日下的國事,白居易痛心疾首。他先後在盩庢縣、江州等地當過官,還做過一段時間的京兆尹。後來由於受到朝廷的排擠,他被貶江州,之後又到過蘇州、杭州做官,他最懷念的日子,就是在杭州當官的時期。晚年的白居易,一直任一些虛職,日子過得極其無聊。終其一生,白居易也沒有得到朝廷的重用。白居易和元稹被後人並稱為“元白”,和劉禹錫一起被後人稱為“劉白”。

      那麼白居易為什麼會被人稱為詩魔呢?據說白居易一生極其愛好詩文,他有每天朗誦和抄寫詩文的習慣,一般情況下,都會從早上開始又誦又寫,直到晚上,長此以往,他的舌頭因過度誦讀而生了瘡,手指也由於過度書寫而長了老繭。他甚至還寫過一句詩用來自嘲,“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鑑於他對詩歌的過分熱衷,因此後人根據這句詩的意思,將白居易稱為“詩魔”。

    白居易稱號詩魔的由來正如他詩中所說“魔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息”,反覆的誦讀著自己的詩句,導致自己嘴巴里長滿了口瘡,詩魔的稱號就是這樣來的。白居易寫詩的題材一大部分都是從自己的身邊提選的,他的詩歌讓人通俗易懂,他的用詞手法主要運用最貼近生活的語言表達最真摯的情感……他從來都不參加黨內的戰爭,淡泊名利。一心只為造福百姓為己任。他的情懷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的詩歌是歷史上的經典,是流傳千年的中華文明。

  • 2 # 垚垚之象

    白居易會稱為詩魔原因如下:

    1、白居易寫詩刻苦至極,正如他自己所說:“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過分的誦讀和書寫,竟到了口舌生瘡、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稱“詩魔”。

    2、白居易的詩富有韻味,雅俗共賞,連普通老太太也能聽懂,流傳甚廣。他一生寫了三千多首詩,“以至於口舌成瘡,手肘成胝”。過分的誦讀和書寫,竟到了口舌生瘡、手指成胝的地步。寫詩非常刻苦,他寫的詩中有:“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的詩句。後人便以“詩魔”稱之。

  • 3 # 劉連營書法

    唐詩是中國文學史上的黃金時代。在數量上,唐代兩千三百多詩人給我們留下了近五萬篇的作品,其中包括李白、杜甫、白居易以及許多大家名家和他們的名篇佳作,出現了百花齊放的局面。

    唐朝很多的代表性詩人都有稱號,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鬼李賀,詩佛王維,詩骨陳子昂,詩傑王勃,詩狂賀知章,詩家天子、七絕聖手王昌齡,詩囚孟郊,詩奴賈島,詩豪劉禹錫等。那麼白居易呢?

    白居易生活在唐朝,被稱為詩魔。那麼,他為何被稱為詩魔?

    白居易在十幾歲的時候就開始寫詩,且很有詩名。後面步入官場,走上仕途,仍持之以恆,孜孜不倦。他有每天朗誦和抄寫詩文的習慣,從朝至暮,筆耕不輟。十分刻苦勤奮。久而久之,其舌頭長了口瘡,手指長了老繭。白居易酷愛作詩,對詩歌一往情深,始終不渝,因而被後人稱為詩魔。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自號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後遷居下邽(今陝西渭南)。貞元十六年(800)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翰林學士、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等職。因藩鎮李師道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白居易上疏力主緝捕兇手,為當權者所忌,貶為江州司馬。穆宗李恆即位後,被召回長安,但他眼見朝延內宦官專權,牛、李黨爭,不願捲入漩渦,曾出任杭州、蘇州刺史。此後,以太子賓客及太子少傅分司東都。官至刑部尚書。晚年辭官,在洛陽閒居。世稱白香山。白居易與元稹齊名,並稱元、白。他們都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白居易的文學主張,主要表現在《與元九書》中。

    白居易曾將自己的詩分為諷諭詩、閒適詩、感傷詩、雜律詩四類。早期創作的諷諭詩,如《新樂府》、《秦中吟》等,較深刻地反映階級矛盾,揭露統治者的荒淫殘暴,同情人民的疾苦,具有豐富的人民性和現實主義精神。被白居易劃為感傷詩的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是長篇敘事詩的傑作,佈局完整,形象鮮明,語言優美,曲折有致,為後世傳誦之名作。他的詩平易通俗,相傳老嫗能解,因而流傳甚廣。現存詩三千多首,有《白氏長慶集》。

  • 4 # 反派無敵

    白居易會稱為詩魔原因如下:

    1、白居易寫詩刻苦至極,正如他自己所說:“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過分的誦讀和書寫,竟到了口舌生瘡、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稱“詩魔”。

    2、白居易的詩富有韻味,雅俗共賞,連普通老太太也能聽懂,流傳甚廣。他一生寫了三千多首詩,“以至於口舌成瘡,手肘成胝”。過分的誦讀和書寫,竟到了口舌生瘡、手指成胝的地步。寫詩非常刻苦,他寫的詩中有:“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的詩句。後人便以“詩魔”稱之。

    擴充套件資料:

    文學成就:

    白居易是中唐時期影響極大的大詩人,他的詩歌主張和詩歌創作,以其對通俗性、寫實性的突出強調和全力表現,在中國詩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在《與元九書》中,他明確說:“僕志在兼濟,行在獨善。奉而始終之則為道,言而發明之則為詩。謂之諷諭詩,兼濟之志也;謂之閒適詩,獨善之義也。”

    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諷喻、閒適、感傷、雜律四類詩中,前二類體現著他 “奉而始終之”的兼濟、獨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視。同時提出了自己的文學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而他的詩歌主張,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諷諭詩的創作而發的。

  • 5 # 李生寶938

    謝謝邀請,白居易的詩通俗易懂給人有正氣浩然之精神,生性直爽光明磊落被大眾所擁戴,他的詩對權貴的指責,對大眾疾苦的同情,詩中有"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兩絲,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奪人衣做地衣"。從這短短的幾句詩不難看出白居易是詩中之魔。

  • 6 # 愛國40335

    白居易為何被稱為詩魔?

    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的詩人,是中國歷史上很多具有代表性的詩人之一。(如詩仙李白,詩聖杜蒲,詩鬼李賀,詩佛王維。詩魔白居易)白居易是河南人,34歲考中近士,為了能夠實現夢想,得中後進入官場。因當時唐朝腐敗時運不濟,又不善於留須拍馬,未獲朝廷重用,被貶到杭州作個地方官也是禿有虛名。

    白居易也是一個現實主義詩人,一生看淡名利,不維利是圖,即然天賜我才無所用,那就寫詩,唯一的愛好就是寫詩舒發感情和對朝廷的不滿。每天朗誦詩歌,和手寫詩文,晝夜朗誦詩文,他寫的詩有3000多首,時間常了經常口舌生瘡,手指長了老繭。他寫詩的手法貫用的是用暗喻的手法,揭露朝廷腐敗,社會的黑暗。他的代表作如《長恨歌》“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女深閨人未識。”漢室那有楊家女,分明是借漢室諷刺唐皇好色貪淫誤國。又如《琵琶行》“千載琵琶著君弦,一場悲歌恨無言。魔照萬古流芳事,慼慼共與微未全。”借酒消愁耒舒發詩人的思想感情。又如“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簡直到了入魔的程度,所以後世人稱白居易為詩魔。

  • 7 # 木米文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01“一聖二仙”

    李白、杜甫、白居易是中國三大詩人。人們尊杜甫為“詩聖”、“詩史”,尊李白為“詩仙”,對白居易稱“詩魔”“詩神”。其實,在唐代,白居易就被稱為“詩仙”。李白直到清代,才被評為“詩仙”。

    吊白居易唐·李忱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繫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作者李忱就是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唐宣宗。

    02知我者以為詩仙,不知我者以為詩魔

    《舊唐書》中《白居易傳》載:“知我者以為詩仙,不知我者以為詩魔。”意思是,瞭解我的人都認為我是詩仙,不懂我的人卻認為我是詩魔。看來這還是白居易的自述。

    白居易《與元九書》中有“我者以為詩魔。何則?勞心靈,役聲氣,連朝接夕,不自知其苦,非魔而何?偶同人當美景,或花時宴罷,或月夜酒酣,一詠一吟,不覺老之將至。雖驂鸞鶴、遊蓬瀛者之適,無以加於此焉,又非仙而何?”

    03後世稱之為“詩魔”

    白居易的詩富有韻味,雅俗共賞,下里巴人,婦孺皆知,流傳甚廣。他一生寫了三千多首詩,寫詩到了不成瘋便成魔,不瘋魔不成活的地步。

    白居易寫詩勤奮努力,刻苦至極。他拼命的誦讀和全力的書寫,竟達到了口舌生瘡、手指成胝的地步。他自己就此作詩“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

  • 8 # 暮雨愛詩書玩對聯

    有句話叫:"不瘋魔不成活",這是《霸王別姬》中段小樓對程蝶衣的評價。後來這句話就代表了對某件事痴迷到了極致。

    白居易讀書和寫詩極其刻苦,他的鄰居住著一個老太太,每當寫一首詩,他都會拿去讀給老太太聽,老太太覺得繁瑣或者聽不懂的詩他都會拿去改,所以他的詩大多通俗易懂,雅俗共賞。他的一生寫了三千多首詩,正如他在《醉吟》詩裡寫的: 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如此刻苦的努力,以至於口舌生瘡,手指成胝的地步。因為他對詩詞的執著刻苦,和那句:"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的詩,讓他得了個"詩魔"的稱號。千百年後,段小樓的那句話,"不瘋魔不成活",也有了一個古代版的解釋。

    看看那首詩魔之名由來的詩:

    醉吟二首 [ 唐·白居易 ]

    空王百法學未得,奼女丹砂燒即飛。

    事事無成身老也,醉鄉不去欲何歸。

    兩鬢千莖新似雪,十分一醆欲如泥。

    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

  • 9 # 一杯江湖飲

    白居易生活在唐朝,在中國詩歌的歷史上。有很多的代表性詩人,有實現李白,詩聖杜甫,詩鬼李賀,詩佛王維等。還有一人被稱為詩魔,他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白居易。

    白居易生活在唐朝,和李白,杜甫生活在同一個時期。白居易的名氣也沒有他倆高。怎麼會被稱作詩魔呢?白樂天還有另一個稱號叫詩王。這稱呼是根據什麼來給的呢?白居易是河南人,他34歲的時候考中進士。他這年齡也不小了。在那個時候挺正常的,還有頭髮白了的參加考試。甚至是考了好幾次的都有。為了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白居易也一樣,考中後就開始了他當官的生活。

    只能說他沒趕上好時候,那會唐朝出現衰敗的情況。面對當時國家的一些國事,白居易感到痛心。有憂國憂民食物心態。先後在很多地方當官,受到朝廷的排擠,開始被貶。晚年的時候在杭州當官,不過也就是一些頭銜罷了。每天的日子過得很無聊,白居易的一生也沒有得到皇上的重用,碌碌無為的官場生活。

    官場的生活一般,也不能夠被人稱作詩魔啊。白居易的其好些詩文,這是有天賦的。在十幾歲的時候就開始寫詩,在當地還很有名。後面進了官場,他也沒閒著。也在寫詩。他有每天朗誦和抄寫詩文的習慣,從早上到晚上。可見他是多麼的刻苦。時間長了。他的舌頭也長了口瘡,手指因為經常寫詩長了老繭。白居易這麼喜歡寫詩,對詩歌的熱愛。後人稱他為詩魔,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

    白樂天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一生看淡名利。唯一的愛好就是寫詩,出生在唐朝繁華還有詩文氣息的時代。也是一種幸運。而後考中了進士,當了官勤勤懇懇。得到百姓的喜歡,他寫的詩有三千多首。所以白居易被稱為詩魔。白居易的詩分為三類:暗喻,閒適和感傷三大類。透過暗喻的寫法,白居易寫了很多朝廷的腐敗和昏君。他的作品的題材大都是來源於自己身邊的和自己所看到的,有感而發的作品。他的是通俗易懂,沒有用了很多的典故。更容易讓人讀懂他的詩,和他感同身受。產生共鳴。

    他的閒適詩對後代有很大的影響,語言平易。情調淡泊,他的意境更多的是和陶淵明的生活態度是一樣的,很符合後代文人的心裡。那種環境雖然顯示不會存在,但卻給人嚮往。他的思想是儒家,佛家和道家的綜合,以儒家的思想作為主導。他繼承之前詩歌的一些優點,又加入他的個人的觀點。是現代主義創作的原則。

    白居易的詩流傳下來很多,是我們重要的精神財富。他的詩作也在影響著我們。在他詩詞的陶冶中我們好像和他回到那個時代,瞭解那個時代發生的一些事。

  • 10 # 自創文學作品剖析

    白居易會稱為詩魔原因如下:

    1、白居易寫詩刻苦至極,正如他自己所說:“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過分的誦讀和書寫,竟到了口舌生瘡、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稱“詩魔”。

    2、白居易的詩富有韻味,雅俗共賞,連普通老太太也能聽懂,流傳甚廣。他一生寫了三千多首詩,“以至於口舌成瘡,手肘成胝”。過分的誦讀和書寫,竟到了口舌生瘡、手指成胝的地步。寫詩非常刻苦,他寫的詩中有:“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的詩句。後人便以“詩魔”稱之。

  • 11 # 芼茶姐姐

    白居易寫詩非常刻苦,一般人都做不到他那樣,正如他自己所說:“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過分的誦讀和書寫,竟到了“口舌生瘡”“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稱“詩魔”。

  • 12 # 青語休

    白居易為何被稱為詩魔?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詩人,唐朝是詩歌發展最繁盛,也是最璀璨的時代,生在當時的白居易,能被譽為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這就說明白居易在詩歌上的成就。

    白居易的詩富有韻味,雅俗共賞,連普通民眾也能聽懂,流傳廣泛。他一生寫了三千多首詩,“以至於口舌成瘡,手肘成胝”。過分的誦讀和書寫,竟到了口舌生瘡、手指成胝的地步。寫詩非常刻苦,他寫的詩中有:“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的詩句。當然這只是其中一部分的原因。

    在我看來白居易稱為詩魔,還有更重要的原因: 一是他的代表作超級長,長恨歌,琵琶行都是長篇鉅製,能達到這個程度的,真的是獨一無二的,後人想超越他幾無可能,能寫這麼長而且用詞精煉,表達完整思想真的是功力深厚,這是詩的魔力,也是他個人的魔力。

    二是他的詩情真,有一種讓人身臨其境的感覺,比如琵琶行,這首詩把詩人的感情抒發到極致,讀來熱淚盈眶,感人至深。

    三是他的詩歌對現實批判的入骨,賣炭翁中對底層百姓的憐愛,對當權者的批判,展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

    所以作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的白居易,真的配的起詩魔這個稱號,他的詩歌就是有魔力吸引後來的文人騷客去學習,去模仿。

    小子淺薄,最近在學習古詩詞,拜讀詩魔大作,心中感慨良多,有時候也想寫些長篇作品,但是想寫出詩魔這樣的作品真的很難,只好學習詩魔作品中的真實情感這一方面,寫了幾首短篇故事。如果有願意交流的朋友可以互相學習,互相進步。在此,獻詩一首,表達對詩魔的尊敬:

    千載琵笆著君弦,一場悲歌恨無言,

    魔照萬古流芳事,慼慼共與微末全。

  • 13 # 阿蠻你好呀

    惟有詩魔降不得,每逢風月一閒吟。一、“詩魔”是白居易自己說的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詩人,他的一生為後人留下了大量的詩歌作品。“詩魔”這個稱呼,簡單來說,就是白居易對詩歌創作的巨大熱情的肯定。在白居易的詩裡面,不僅出現過“詩魔”這樣的稱呼,還有其他的,比如詩癖、詩痴、詩仙、詩狂等等。這些稱呼,都是他自己說的,這並不是他自己給自己貼標籤,而是為了說明自己對詩歌創作的熱愛和痴迷程度。

    最著名的是下面這段話:

    知我者以為詩仙,不知我者以為詩魔。何則?勞心靈,役聲氣,連朝接夕,不自知其苦,非魔而何?偶同人當美景,或花時宴罷,或月夜酒酣,一詠一吟,不覺老之將至。

    這段話是白居易在給元稹寫的一份信中自己說的(《與元九書》)。翻譯過來大概是:懂我的人會以為我是詩仙,不懂我的人則會說我是詩魔?為什麼呢?費心費力,沒日沒夜而不知辛苦,這難道不是詩魔是什麼?我和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賞美景,看花開,喝酒,有時候還在月下飲酒,吟詩作賦,完全忘記了自己老之將至。這不是詩魔是什麼呢?

    從上面那段話我們就知道,白居易稱呼自己為“詩魔”,就是出於自己對詩歌創作的酷愛和痴迷,是全身心投入的,到了“魔”的程度。這既是對世人的迴應,其實也是對自己在詩歌創作方面的肯定。

    二、白居易說自己是“詩魔”、“詩狂”的詩句

    《閒吟》:唯有詩魔降未得,每逢風月一閒吟。

    《醉吟二首 其二》: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

    《裴侍中晉公以集賢林亭即事詩三十六韻見贈猥蒙徵和才拙詞繁輒廣為五百言以伸酬獻》:客有詩魔者,吟哦不知疲。乞公殘紙墨,一掃狂歌詞。

    《郢州贈別王八使君》:昔是詩狂客,今為酒病夫。

    《喜裴濤使君攜詩見訪醉中戲贈》:共放詩狂同酒癖,與君別是一親情。

    《洛中偶作》:不知老將至,猶自放詩狂。

    還有”詩癖“:”別來只是成詩癖,老去何曾更酒顛“。”興來吟詠徒成癖,飲後酣歌少放狂“等等。

    白居易從16歲開始寫詩,一直到他70多歲去世,60多年的時間裡,一直筆耕不輟,這種對詩歌創作的痴迷程度,配得上”詩魔“這個稱呼。他就是著了魔似的對一件事孜孜以求的詩人。

    即使剛開始,他可能有自嘲的成分:因為世人不理解他為什麼會這麼痴迷,前面說了,懂的人稱呼他為詩仙,不懂的人喊他詩魔。那麼既然如此,索性就以”詩魔“自嘲了。現在我們回過頭去看白居易的詩歌創作,如果不是他的巨大熱情投入於詩歌寫作,我們又怎能讀到他那麼多膾炙人口的詩歌作品呢?

  • 14 # 青蛙依諾

    白居易不僅被稱為“詩魔”,還被稱為“詩王”、“醉吟先生”,在日本更是遠超李杜,被譽為“詩神”。

    白居易之所以被稱為“詩魔”,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在《醉吟二首》中的自我評價:

    “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

    這與他日常寫詩、誦詩、改詩,達到“走火入魔”的境界一致,據說他曾改到“口舌成瘡,手肘成胝”的地步,所以後世覺得“詩魔”這個稱號是名副其實的。

    另外,白居易的詩傳唱度非常高,是一位非常注重傳播的詩人。

    他每寫一首詩都要反覆朗讀給身邊的人聽,不管是知識分子,還是目不識丁的老嫗,只要有人不懂他詩裡的意思,他就改,一直改到大家一聽就能明白。

    這也是他詩歌的另一重魔力所在,儘管都是通俗易懂的字眼,一看就能明白,卻十分“俘獲”人心,並讓人認為他的詩是不俗氣的。所以白居易的傳播功夫非常到位,不僅通俗易懂、傳唱度高,還能雅俗共賞,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兼顧。

    至於“詩王”大概是因為他的高產,白居易一生寫詩近3000首,《琵琶行》、《長恨歌》、《賣炭翁》、《杜陵叟》等都是千古流傳的偉大作品,並且他的思想綜合儒釋道三家,具有強烈的現實主義,不僅揭露時弊,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還兼具《詩經》以來的比興之美。

    “醉吟先生”則是來源於白居易67歲時寫的《醉吟先生傳》,裡面講有個叫醉吟先生的,不知姓名、籍貫,只知道他作了30年的官,退居到洛陽,愛喝酒、吟詩、彈琴,與友人一起遊樂。其實,這個是仿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寫的是他自己,所以後世也有稱他“醉吟先生”的。

    白居易在日本被尊為“詩神”,連當時的日本天皇都是他的粉絲,紫式部等日本才女也是他的粉絲,白居易的詩詞隨時都能應景而誦。這是其實還是要歸功於白居易的傳播做得好,他的詩通俗易懂,是那個時代日本瞭解盛世唐朝,乃至中國詩歌的入門鑰匙,況且白居易的詩生動性形象,意蘊依然深遠,神形兼具且平易近人。

  • 15 # 碌碌無為791

    說起唐朝那麼必不可不提的就是唐朝繁榮的詩歌文化,在唐朝湧現了中國歷史上最為璀璨的詩歌和文化繁榮現象。在那個時代若是文人寫詩詞寫得特別好的話,便能得到做官的機會,像李白就是走了這樣的一條路。

    李白沒有參加科舉考試,而是專心的寫自己的詩詞想要以此來引起皇上的關注,最後也確實在大臣的引薦之下贏得了皇上的青睞,可惜卻並沒有任命他什麼有用的官職。所以李白雖然詩寫得特別好,也當上了官,但是卻沒有得到發揮能力的機會。

    李白之所以被稱為詩仙,是因為在他的詩歌當中總是瀰漫著一種仙風道骨的感覺,而他所寫的詩也是浪漫氣息濃厚,他本人每日飲酒,酒後成詩,這樣的行徑彷彿謫仙一般,所以被稱作詩仙。

    而杜甫則被稱為詩聖,與李白不同的是,李白所寫詩詞大多為浪漫主義型別,但是杜甫卻是一個實打實的現實主義者,他描繪了在唐朝日益衰落的時期,民間的百姓民不聊生的現狀。

    他的三吏三別更是流傳千古,他的文章可以說是有著深沉的含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杜甫的詩歌可以概括為沉鬱頓挫,詩歌內容則是透露著一股悲天憫人的氣息,詩句雖是樸實,但是卻可看得出來杜甫關心民眾的那顆熱心。

    杜甫曾在詩中說道,願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從此可以看得出來,杜甫雖然一生清貧,但是卻也是心懷天下。所以他被稱作聖人。這也就是杜甫詩聖的由來。

    第一便是他十分的刻苦,刻苦到了一個超越了人的極限的程度。白居易對詩詞的執著和追求到底到了一種什麼程度呢,在古籍記載之中可以看到,說唐代的白居易為了寫好詩詞不斷反覆的去唸誦和斟酌詩句,他不停的唸誦,使得嘴中都生了瘡,他不停的拿手指著紙上的詩句一字一字的斟酌,長時間的摩擦竟然讓手指上都生出了厚厚的老繭。

    足以看得出他對詩詞是多麼的痴迷,甚至到了一種走火入魔的地步,他曾在詩中說道,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而他的詩魔一稱便由此而來。從白居易的這些行為就足以看得出,白居易對詩詞的執著了。他可以為了一首詩從中午一直琢磨到晚上而不停歇,這還僅是他被稱為詩魔的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則是因為他對文字的斟酌堪稱登峰造極。白居易每寫完一首詩,便會走到市井之中,隨便找到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便向他念誦自己剛剛作出的詩句。然後向這位老者詢問是否可以聽得懂他所念誦的內容,若是這位老者聽不懂的話,他便會再去斟酌修改,一直到任何人都可以看得懂他的作品為止。

    對自己的要求堪稱苛刻,但是他的這種做法確實很令人尊敬。在歷史上有很多文人雅士從來不屑於與這些市井之人有所來往,可是白居易卻要讓自己的作品人人可讀,人人能讀,在那個時代也算是獨樹一幟了。而他這種做法也是讓人覺得他是發了魔怔才會這樣做,這便也是他詩魔的一個由來吧。

    而第三個原因則是因為他的文字內容,白居易的文字尤以沉鬱頓挫為特徵。他可以將文字所寫的事件簡而又簡,只用一兩個人物,幾筆匆匆掠過,而將詩歌的氣氛卻烘托到了淋漓盡致。就以他的《琵琶行》來看,詩中曾經寫道,“楓葉荻花秋瑟瑟”以及“別時茫茫江浸月”,這些描寫景色的詩句,雖然並沒有一些實質性的含義,但是卻在無形之中襯托出了當時的那種淒涼之感。這種巧妙的運用文字的特點,也讓人感覺猶如是神來之筆。

    哪怕對於人物的描寫很少,僅是依靠對於環境的感受,便可以深刻的瞭解到作者所處的心境。這種感覺便像是鑽入了作者的心中一般,與作者的感受有一種巧妙的契合。僅需幾個意象便可讓讀者成為那詩中悵然若失的人物,彷彿是自己去經歷了那般事件一樣,代入感極強。這樣看來稱白居易為詩魔也是名副其實了,彷彿他的詩真的有魔力一般。

  • 16 # 南昌醫健推拿曹兵院長

    在中國詩歌史上,出現過許多傑出的人物,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佛王維,詩鬼李賀等,另外還有一人被稱為詩魔,那麼詩魔是誰呢?

    被稱為詩魔的正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唐代詩人白居易,他還有另外一個稱謂詩王。白居易出生於公元772年,河南新鄭人。他34歲的時候中進士,開始進入仕途。在白居易生活的年代裡,大唐王朝已經開始出現衰敗的跡象,面對江河日下的國事,白居易痛心疾首。他先後在盩庢縣、江州等地當過官,還做過一段時間的京兆尹。後來由於受到朝廷的排擠,他被貶江州,之後又到過蘇州、杭州做官,他最懷念的日子,就是在杭州當官的時期。晚年的白居易,一直任一些虛職,日子過得極其無聊。終其一生,白居易也沒有得到朝廷的重用。白居易和元稹被後人並稱為“元白”,和劉禹錫一起被後人稱為“劉白”。

    那麼白居易為什麼會被人稱為詩魔呢?據說白居易一生極其愛好詩文,他有每天朗誦和抄寫詩文的習慣,一般情況下,都會從早上開始又誦又寫,直到晚上,長此以往,他的舌頭因過度誦讀而生了瘡,手指也由於過度書寫而長了老繭。他甚至還寫過一句詩用來自嘲,“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鑑於他對詩歌的過分熱衷,因此後人根據這句詩的意思,將白居易稱為“詩魔”。。

  • 17 # 古今人文擷英拾萃

    唐詩是中國文學史上的黃金時代。在數量上,唐代兩千三百多詩人給我們留下了近五萬篇的作品,其中包括李白、杜甫、白居易以及許多大家名家和他們的名篇佳作,出現了百花齊放的局面。

    唐朝很多的代表性詩人都有稱號,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鬼李賀,詩佛王維,詩骨陳子昂,詩傑王勃,詩狂賀知章,詩家天子、七絕聖手王昌齡,詩囚孟郊,詩奴賈島,詩豪劉禹錫等。那麼白居易呢?

    白居易生活在唐朝,被稱為詩魔。那麼,他為何被稱為詩魔?

    白居易在十幾歲的時候就開始寫詩,且很有詩名。後面步入官場,走上仕途,仍持之以恆,孜孜不倦。他有每天朗誦和抄寫詩文的習慣,從朝至暮,筆耕不輟。十分刻苦勤奮。久而久之,其舌頭長了口瘡,手指長了老繭。白居易酷愛作詩,對詩歌一往情深,始終不渝,因而被後人稱為詩魔。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自號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後遷居下邽(今陝西渭南)。貞元十六年(800)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翰林學士、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等職。因藩鎮李師道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白居易上疏力主緝捕兇手,為當權者所忌,貶為江州司馬。穆宗李恆即位後,被召回長安,但他眼見朝延內宦官專權,牛、李黨爭,不願捲入漩渦,曾出任杭州、蘇州刺史。此後,以太子賓客及太子少傅分司東都。官至刑部尚書。晚年辭官,在洛陽閒居。世稱白香山。白居易與元稹齊名,並稱元、白。他們都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白居易的文學主張,主要表現在《與元九書》中。

    白居易曾將自己的詩分為諷諭詩、閒適詩、感傷詩、雜律詩四類。早期創作的諷諭詩,如《新樂府》、《秦中吟》等,較深刻地反映階級矛盾,揭露統治者的荒淫殘暴,同情人民的疾苦,具有豐富的人民性和現實主義精神。被白居易劃為感傷詩的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是長篇敘事詩的傑作,佈局完整,形象鮮明,語言優美,曲折有致,為後世傳誦之名作。他的詩平易通俗,相傳老嫗能解,因而流傳甚廣。現存詩三千多首,有《白氏長慶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快過年了?有人希望時間過得慢一點,您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