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詩畫同源
-
2 # 初心呂梁
所言極是,很多人在社會的進步下,心靈空虛至極,所以置辦一兩副畫美化自己的環境,並不見得對畫有多瞭解,多麼懂
-
3 # 文化大中國
這話太泛泛了,首先明確畫的層級,是藝術還是裝飾品,看題應該所指藝術。其實,藝術人盡皆懂,只是懂在哪裡。從當前環境來看,畫畫者多不知何為畫之藝術,尤其中國畫,缺少中國文化的底蘊做支撐,自然就沒法懂。至於買畫的,自然有懂得也有不懂的。
-
4 # 合一書畫
關於畫畫的人是否懂畫,首先能稱之為畫家的人,技巧上一定是有的。
石濤說:“嘔血十鬥,不如齧雪一團。嘔血十鬥,是技巧上的追求;齧雪一團,是精神上的超升。而真正的畫家便是這一種由技而進於道的精進。
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一種獨特的精神境界。每個人都可能有自己的道。對於一幅畫,領悟了畫者的道,才算讀懂了他的畫。
當然這是以專業的眼光去看待。對於普通人而言,買畫、看畫,只是一種日常生活行為,更多的是為了使自己愉悅。也許是因為一面之緣,也許是因為輪廓好看,不必深究太多,不必上升高度,否則藝術終將被束之高閣,消失在大眾的眼中。
-
5 # 詩夜城主
畫畫的並沒有幾個懂畫的,買畫的更如是
繪畫藝術是一門再現藝術,是對現實世界的高度還原,還原真實的人或物或場景,還原真實的社會狀況和人類文明,這“對現實世界的高度還原”是很深奧難懂的過程,比如,國畫藝術以“寫意”還原現實世界,油畫藝術以“寫實”還原現實世界,然而這“寫意”和“寫實”也讓人難懂,
題主所說:“畫畫的並沒有幾個懂畫的,買畫的更如是”,這觀點完全可以認同,事實上,繪畫藝術誕生千百年以來,能稱為“天才藝術家”的畫家也是寥寥無幾,所以說有深刻藝術寓意的繪畫作品也是極為少數,要不然也不會有數以萬計“千篇一律”的繪畫作品,以及數以萬計“不倫不類”的繪畫作品,這些都是因為懂畫的人少之又少,
雖然說一幅繪畫藝術作品由“構圖、線條、色彩、光影”這四大要素組成,但這並不代表就懂畫,畢竟“構圖、線條、色彩、光影”只是一個畫家在創作時必須瞭解的最基本要求,這是技巧上的要求,而一幅畫作不只是侷限於熟練的技巧,它還包括了很多藝術層面的意義價值,比如,文化素養、人文思想、寓意哲理……,
而“文化素養、人文思想、寓意哲理”又極其深奧,又有多少人真正懂得呢?事實上,大多數的畫家只是一味的追求“藝術需要創新”,卻又不知道為什麼創新?如何創新?更何況就連古人的傑作都沒辦法完全解讀透徹,以至於無從繼承傳承傳統藝術的精髓,所以導致創新也是盲目,凡事透過現象看本質,經典傑作不再,就說明沒有幾個真正懂畫的人了,如今的畫壇,更多的是如何研究怎樣“營銷藝術”,於是有了“藝術和商業相結合,用商業價值體現藝術價值”的歪理謬論,於是乎,買畫的人就認為越貴的畫,就越有藝術價值,所以說買畫的人更是不懂畫。
-
6 # 魯炳灼國學社
這是一種錯覺,就像畫家梵高一樣,生前所作之畫鮮有人問津,無人賞識,梵高死後過了漫長的時間,才有很多人欣賞他的畫、懂他的畫。現在梵高的畫價值連城。
這說明了一個問題,畫作好與否需要時間證明,買畫的覺得好就是好,畫家決定留下所作之畫那就是覺得有價值才會留下。
藝術品是天馬行空的意識所創作,不是簡單的生活品,不是常人所能理解的。
-
7 # 汝皮甚厚
我就問你,有多少世界級大師作品,不是人沒了後!價格飆升的?那麼誰又是最大受益者?又是誰給這些作品!大師!做的評價?
-
8 # 曾銳教授
畫畫的,買畫的,真懂畫的為數不多!如果理解沒大錯的話,題主的原意就是這樣,對嗎?
我幫題主在懂畫之前加個“真”字,以免給人予說話太過的印象。
這個問題,應該分別放在藝術問題和社會問題去考察才好說。
你說畫畫的沒幾個懂畫,如果指的是畫理畫法畫技,那你真不應該這麼說!如果放到社會問題方面,你的觀點至少有一半是對的,因為不少畫畫的,真不知道藝術的宗旨價值是什麼?為了名利,畫應景的畫,畫迎合世俗的畫,迷失的方向,迷失了自我,也迷失藝術的本身!這麼考量,你說他不懂還真對了!
買畫,沒幾個懂畫!若指畫藝,我基本認可,但放到社會問題上去,我又不同意了。買畫的是為賣而買,為利而買,他要研究的升值問題,什麼朝代什麼派別什麼人的什麼畫,有什麼特點什麼賣點什麼市場什麼消費群體,他們清楚得很,而且不是玩玩而已的,而拼身家性命的,你說他敢不知寶不懂畫嗎?你來試試!說他們是個沒有資質證書的鑑賞專家都一點不為過!
當然賣一兩幅收藏的又當別論。
(本人小品畫:股民百態之一)
-
9 # 藍月閣詩畫
畫國畫的未必懂西畫,畫西畫的也未必懂中國畫。但是隻要是畫畫的,其基本原理都是相通的。也就是畫的形式感所帶給人的美的感受是一致的。只不過西畫更注重色彩美,國畫品味的是筆墨韻味和意境。
-
10 # 畫匠摩雲
不明白您說的,畫畫的不懂畫,買畫的也不懂畫,可能是極個別現象,不能一蹴而就的去判斷和下結論。可能高深些的大寫意對普通人來說不懂,但工筆畫的好壞不管是普通大眾還是行業內的人還是能分辨一二的。
傳統工筆講究線條講究設色講究個明快厚重。諸多工細的細節構成的畫比之抽象表達的寫意更能直觀表達。畫畫的匠人追求的是以上幾點,買畫的看上的也是以上幾點。懂還是懂一些的。
-
11 # 鑫酉堂旭林居士
這就要畫畫的目的和買畫的目的是什麼了。
如果畫畫的目的就是為了賣錢,養家,那大部分的畫家算是畫匠吧,藝術造詣方面不會太高,畫畫的目的就是為了陶冶情操的,這種畫家大部分是古現代的文人居多,這些人在世時基本不會賣畫,但是身後會有人炒作他們畫作的價值
當然大部分買畫的真心不懂畫,只是為了附庸風雅而已,特別是很多企業家,也有部分買畫的是藝術家,這就很懂了。
無論是買畫的還是賣畫的,當畫作被當成商品買賣,其實已經失去了藝術的本性。
-
12 # 水木湖57449231
題主這個問題太籠統了,如果是小孩或剛學畫的 提這樣的問題能理解,但在問題中有一個買畫的行為,所以覺得這不是一個懂與不懂的問題,而是一個商業行為,商業行為不需要懂畫,只需要會運作就可以,不就是買賣嗎,,但,前半個問題如果是指畫本身,如果是成熟的畫家 藝術家的作品(除去行畫和抄襲) ,好像我們認為畫家應該懂自己的作品,但究竟是懂什麼呢?其實就是自己滿意,但如果你說畫家自己也不懂,那還有誰懂他的畫,,所以我認為比較接近懂畫的人,應該是那些學者和評論家,,臨摹大師作品 習作
-
13 # 黃智637
畫畫的並沒有幾個懂畫的,買畫的更是如此,這種看法相對正確。在古今中外繪畫藝術史上,只有少數著名畫家懂得繪畫藝術作品,並且只有少數買畫的收藏家能懂得繪畫藝術。而大多數畫家和買畫的人沒有幾個懂畫的。
一、在當今社會中,畫畫的並沒有幾個懂畫的,買畫的更是如此,這種看法相對正確。反映了現如今繪畫領域和市場中存在的普遍現象。在當代繪畫領域中,畫家人數達到了成千上萬以上之多。有專業畫家、業餘畫家、民間畫家,都在進行各自的繪畫創作。創作出繪畫作品沒有什麼個性風格和藝術價值,不是模仿就是抄襲,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沒有幾個懂得繪畫藝術的畫家。
二、在上個世紀初的抽象表現主義繪畫,是憑著畫家任意甩灑顏料在畫布上,或者用特製的畫筆蘸上顏料在畫布上塗抹線條、幾何圖形、各種符號,所形成的塗鴉繪畫作品。既沒有繪畫技法,也沒有主題內容。這些畫家也說不清楚,自己創作的作品是表現什麼主題內容,這說明他們也不懂繪畫藝術。
三、現如今藝術市場中,買畫的人沒有幾個懂繪畫藝術,大多人都是為了自己利益去賺錢投機而已。繪畫作品在市場上流通,就成為商品,市場營銷的繪畫作品,透過買賣雙方的交換,都是為了自己獲得利益而賺錢。繪畫作品只要能賺錢,不管是懂不懂畫的,其繪畫作品是否是仿製品、贗品,都會有人買入或者賣出進行投機炒作,有些人一夜暴富,還有些人傾家蕩產,所以說買畫的人大多數是不懂畫的。
回覆列表
關於這個問題要看怎麼說,它其實反映出來的是另一個層面的問題,也就是“繪畫作品”的商業價值。說實在的,它跟“畫畫”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做為一個畫畫的人,你需要“懂畫”嗎?根本沒必要,那是“畫商”的專長,你是個藝術家,追求藝術的內涵和完美,它的商業價值與繪畫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但在商品社會中,商品經濟需要一個“商品標識”,這個標識所代表的是“價值”,這個價值又取決於“需求”。在商品經濟中,沒有需求,價值就無從談起。
然而,繪畫的“價值”並不在於“需求”。一張畫,一幅藝術作品,它不是“貨幣”,不是用來“交換”的產品。它的實際價值是“藝術”。繪畫是一種“可視性”的藝術形式,它的真正“價值”體現在人類的精神層面,而非“幾斤幾兩”的度量值。所以,繪畫作品在商業市場上,以“平尺”論價。可它的價格又並非“越大”越值錢,它一方面取決於作者的“知名度”;另一方面是繪畫作品在藝術領域內的“地位”。它包括,創造性和歷史性,以及繪畫的技巧等等因素。
那麼問題來了,畫畫的,需要“懂畫”嗎?你又不是畫商,又不是拍賣行的老闆。
而買畫的人,幹嘛要“懂畫”呢?
我又不是“藝術批評家”,也不是“收藏家”,我只是“喜歡”看畫的普通人,我感覺“它”很美,看著亮眼,看到它心情愉快,掛在家裡的牆上好看,大小合適!兜裡有閒錢,我就可以去買,值不值得我自己說了算。
如今,人們眼裡的“懂”和嘴裡的“懂”,其實,都是從“金錢”和“增值”的角度去琢磨。根本談不上檔次,也與“欣賞”無關。
有人“收藏曆史”;
有人“收藏奇特”;
有人“收藏藝術”;
而更多的人是,人云亦云的收藏“時髦”,什麼賺錢收藏什麼。
在我看來,第三類跟搖撥浪鼓蹬三輪車的沒什麼區別。只不過,穿西裝,打領帶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