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神韻軒書法
-
2 # 永書101
在回答問題之前,一般我會先看看前面幾位的回答,但這個問題,我沒看別人,因為我覺得答案應該是統一的,除了我說的下面這幾個辦法,我想不出還會有什麼不同。
1、運用碑帖中已有的相近似的字來組合碑帖中的文字,少則十幾個,多則一兩千,總會有相近似的字,你不妨秀才認字,取其半邊來組合一個,一般不會有錯,錯了也無傷大雅,再改正也不遲。比如,灞橋的灞字,碑帖中一般不會有,那麼在碑帖中先找一個雨字頭,再找一個三點水,外加一個革命的革字,一般就能寫出灞字了。
2、書法軟體多準備幾個,以備查詢之用現在的人學習書法要比古人條件好多了,古人學習書法可供其反覆臨摹的碑帖非常有限,而我們今天的人除了有大量的不同書法家的不同碑帖,還有各種書法軟體支援。因此,當你在碑帖中找不到某個字時,不妨借住於書法軟體,可以快速檢索出來其他碑帖的寫法。一個人精力有限,不可能遍覽群書,要善於運用現代科技創造的便捷,具體有哪些軟體我就不推薦了,道理你懂的。
當然實在不行,也可以問我,說不定我知道呢,嘿嘿!
-
3 # 使用者9883807093916
書法創作每個字都要在碑帖找出處,那還叫創作嗎!那就叫集字。即使每個字你都找到出處了,不同的風格寫在一幅作品裡行不行。
-
4 # 千年蘭亭
一件碑帖一般幾十到幾百個字,多一點的,如《聖教序》,差不多也就二千字。創作時,碰到碑帖中沒有的字,也是常有的事。
那麼,碰上了怎麼辦呢?
聽一位朋友講,前段時間他擔任第十二屆國展現場評審的評委,見到有位作者創作時遇到一個生僻字,碑帖上沒有,於是拿出允許帶的唯一一本資料,將幾個字的偏旁部首組在一起,很快拼出了這個字。
遇到碑帖中沒有的字,進行偏旁部首進行組合,是常用的方法。
著名的《還我河山》四個字,就是抗日戰爭爆發後,有識之士利用岳飛的書法作品拼湊整合。其中的“我”字,岳飛的作品中沒有,就是取的“義”字的下半部。
又例如我們以《聖教序》的風格創作“鋒”字,帖中沒有,我們可從“晨鐘夕梵”中取“鍾”字的左半部,再從“交二音於鷲峰”中取“峰”字的右半部,兩部分組合在一起,再進行適當調整即可。
使用偏旁組合法進行集字創作,是創作新字的最基礎的方法,而更高階的方法,是依據自己的書寫經驗和藝術感覺進行創作。
這種方法是建立在對碑帖熟練把握基礎上的,要對古人筆法、結構等都爛熟於心,如此方能活學活用。
-
5 # 流雲藝朵
你好,書法創作有不同的層次,高一點層次,就是臨習碑帖與書法的筆法墨法字法章法等技巧已經非常好的掌握,創作本身就是一個正常的書寫活動,比如古代名家們的絕大多數作品都是因為實際需要而誕生,並不是為了寫而寫,比如蘭亭序,比如祭侄稿。
低一點層次的創作,是指在臨帖之外,寫一篇內容的時候,要在古人的碑帖中集字,要在墨法章法上有一個謀劃。在這樣的創作活動中,集字是第一環節。而查不到需要的一些字是常見的,這時的解決:1是偏旁部首集字。比如你查不到“醅”字,可以去查酉字和陪字。然後把這兩部分協調組合。
2.根據規律書寫,比如你臨的是《宣示表》想寫一篇宣示表風格的小楷作品,很多字都沒有,但是你掌握了宣示表的書寫規律,比如字偏橫向,筆畫方多圓少,氣息莊重。你據此自己書寫出新的字來。
-
6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我想,題主所說的是,要以某個帖的字型風格進行集字成章式的寫作品吧? 這個問題很簡單,書寫作品過程中,當遇到沒有練過的字時,用帖中的基本筆畫、偏旁部首,依據結字法則對其進行科學合理佈局即可。
對於初學者來說,必須要知道,寫書法作品,像做一道菜一樣,不但要準備好食材、調料,而且還有一定的製作程式。書法創作也如此,絕不是隨便找個文字內容,用自己最擅長的書體字型把它寫出來,落個款字、蓋上名章閒章就完事大吉了。如此只求單字好看、不顧整體協調的作法,那不是創作,是抄寫。
△圖為本人習作(試驗品)
所以,直正的創作書法作品,需要巧妙構思精心準備。例如,設計章法→製作草稿→修改字勢→確定初稿,這是非常必要的訓練環節,似乎99%的初學者都沒有這個過程,都是自以為臨帖已經不錯了,可以寫作品了,於是,也就不怎麼臨帖了,而不停的寫作品,天天寫根本不是作品的作品,殊不知,是在“帶病工作”。
既然談的是創作層面上的問題,標準就高了。即使是集字創作,也不能把原帖的字型原封不動的擺在一起,必須要按章法的要求,對個別筆畫形狀作適當的技術處理,對整個字的大小和通篇字的錯落、欹正等協調關係需要全盤考慮,意在使字的姿態有所變化,字與字之間產生呼應顧盼關係,有明顯的韻律感,讓一幅作品當中的所有字,好像一個集體舞,個個充滿活躍的靈性與氣氛,破除殭屍體似的那種特別死板的狀態。
△圖為本人習作(試驗品)
如果,寫的像市場銷售的那種xxx集字字帖似的,單純把原帖的字摳下來擺放在一起,一點點變化都沒有,那就不叫創作了,仍屬於繼續臨帖階段,只不過是以選臨的方式嘗試著組合詞語練習罷了。
真正的創作,必須要擺脫帖的束縛,否則,不能叫創作。所謂要有出處,是指能明顯的反映出有較好的基本功,有過臨摹某某帖的跡象,並不是說把某個字帖中的原形字型拿過來用,不能生搬硬套,必須要變通,將學過的帖筆法、字法作適當的技術處理,作為元素使用,即寫出個性,又不失法度,這樣才屬於正規的書法創作,符合熔古鑄今的理念。
△圖為本人習作(試驗品)
在書寫作品的時候,無論是少字作品、多字作品,都需要適當的融入思想感情,力求線條富有表情,讓每一字充滿活力。把整篇字的佈置看作是編導好的一臺舞蹈,字與字之間有意會交流的概念……總之,書法是用精湛的書寫技法和藝術手法表現美感的現象,書法是載體,書法是視覺藝術,書法是抒情的手段……所以,最起碼要懂得章法要訣和創作技法,例如,書體或字型風格要與文字內容的涵義相吻合,書法屬於二度創作,需要有書法美學基礎和字外功……
△圖為本人習作(試驗品)
密切關注書法與寫字教育發展動態,潛心專注書寫技藝方面的課題研究,努力推廣實用型硬筆書寫技法,做有良心的書法家 ——潘茂生•寄語 -
7 # 清揚有儀
不同的書體會有不同的途徑,甲骨文、大小篆、隸書、草書,是一部漢文字學範疇,查查一下書法字典,各體字的寫法就有很多資訊可知。
由於歷史的原因,漢字的發展,有與無的原因,不能自造。
書體- 書字-書法
篆書- 篆字-篆法
隸書-隸字-隸法
楷書-楷字-楷法
草書-草字-草法
1.甲骨文,甲骨文彙編,有些字那時候還沒有,只能通假字。
2.篆書,許慎的《說文解字》,書法字典。
3.隸書,書法字典查詢歷史檔案中正確的隸字,隸法,然後施與筆畫特點,或是部首組合。
4.楷書是官方、書家、民間的區別,字典裡選擇書家用字。
5.行書,一直在應用完備,豐富多彩,變化多端,連筆的取筆勢不同則不同
6.草書,須查字典了,舉個例子:與、興、輿是不一樣的省減、替代、轉換的。
-
8 # 故事謎語劉書立
你好!大家好!關於這個問題,誰也不可能把想寫的字都可以在書帖上找得到,書法帖子,都是從古人寫的比較好人中,優中選優,篩選出來的,不可能面面俱到。
每個筆帖一般的就是幾百字,碑帖更少,經常書寫,就會融合貫通,有些字和某些偏旁,都有相互聯絡的,這個都需要自己用心去悟,俗語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也可以多看幾個人的帖子,現在網上的書法字典也很好,可以借鑑,所謂觸類旁通吧。
比如我們畫畫,不可能天天畫一樣的畫,畫別人的畫,要真正理解其精髓的東西,多多練習,提高自己。
-
9 # 博愛書屋
進行書法創作時,遇到碑帖中沒有的字,怎麼辦?首先,這種創作的定義有問題。應該是集字創作,有若集王聖教序的諸多版本。集字創作就是要把不同環境的字羅列到同一環境中來,範字因為所處環境不同,大小濃淡枯溼等等體勢自然各不相同。那麼就要從章法佈局疏密等多方面精錘細鍊。體會、領略範字的書寫技巧與法度,來處理原碑帖中沒有的字。
-
10 # 使用者71306408315
這個問題提出,說明不懂書法創作的意義,創作不是照貓畫虎,是把你學到的書法技巧發揮出來!不是照搬別人的東西,是要有新的創意!
-
11 # 生命河歡迎您
進行書法創作時,碰到碑帖中沒有的字,應該透過平時積累的豐富經驗,靈活運用,巧妙組合,讓其效果盡善盡美,天衣無縫。
遠的不說,就以現在社會上許多書法愛好者非常欣賞的毛主席手書真跡為例。當我們看到他老人家的千古大作時,都會被他那大氣磅礴、不拘一格,氣勢如虹,勢不可擋的無畏氣概所震撼。他的每字每句滌盪著一個人的靈魂,讓人熱血洶湧,心潮澎湃。
久而久之,越來越多的人情不自禁地喜歡上了毛體字。學習毛體字頓覺有一種和毛主席一樣濃濃的家國情懷的感覺,更有一種“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不到長城非好漢”,“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那樣居高臨下,不可一世的自豪感。
所以,有許多人寫字,題匾都喜歡毛體字。這樣,寫字,題匾註定需要組合,拼湊。有時的生僻字,還必須用毛體手跡的橫撇豎捺,字型區域性,靈活巧妙地去組成,從而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這種情況,屢見不鮮,不足為奇。
如網友有好的妙招,願洗耳恭聽。
-
12 # 千千千里馬
即使是像《聖教序》,當初遍搜王羲之的書法,歷時25年,也沒有完全找齊《聖教序》裡的字,最後不得不以智永書法家的才能,把《聖教序》裡的字,才按王羲之書法整合一個碑
集字:米芾今年寫春聯了為了保持書法風格的一致性和統一性。書法家採取的辦法也是很得多的。
辦法一:變通文字在同一書法家的其它字帖裡找一下,如果僥倖有你需要的這個字,那就很快樂了。
不過,如果是初學者,自己收集的字帖不多,那就不好找了。
怎麼辦?那就想辦法把書寫內容改一下,按照字帖裡有的字組織語句或者對聯,採取這種辦法的人很多,所以,有一個“蘭亭序”集字對聯的文字玩法。
如果是屬於自己創作內容,那麼在找不出理想用字是情況下,就要學會文字變通。這樣,你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集字:王羲之唐代寫《聖教序》了但是,如果是古人詩詞內容,那我們不能隨便改變古人的文章內容,所以,變通文字這一招就失靈了。
但是,書法寫還得繼續啊,“千鈞一髮”就差“發”字沒有,我們難道就不發了?
於是,我們採取第二招。
辦法二:小結構重組我們知道,書法是有“零件”組成的。不論什麼字,第一,是筆畫組成的。我們不要輕視“筆畫”!“筆畫”是書法最小的一個結構。
集字:啟功剛剛寫對聯了書法“筆畫”的結構是由起筆、行筆、收筆這“三筆三法”組成的說三筆是三個節奏,說三法是因為起筆、行筆、收筆都要自己的“法”。這是我們學習書法基礎的基礎,千里馬不知重複多少次了。其實重複一萬次也不過分,何況千里馬也慚愧還沒有重複到一萬次呢!
這是因為,我們沒寫一個字都是在反反覆覆的做“起筆、行筆、收筆”這些動作。
我們學習書法,每一個字都每一個筆畫,都需要分析它的起筆、行筆、收筆的結構關係。
所以,字帖裡的每一個筆畫,都是最小的一個結構,一定要重視加重視地去研究。
集字:王羲之什麼時候回都會寫對聯那麼,所謂的“小結構”也可以是偏旁部首,但不一定都是偏旁部首。例如,“月”字是一個獨立的字,也是一個偏旁部首。但是,“月”字裡面的兩橫就是一個“小結構”,這個小結構在很多字中都會出現,例如“有”、“首”、“自”等等,特別是行書、草書更多。
所以,你要善於總結書法中的這些“小結構”問題。
如果對筆畫小結構有研究,那麼,我們完全可以用字帖中的筆畫特點和小結構特點,就可以重組一個新比如王羲之的“字”了。
集字:王羲之啥時候回都不請自來但是,這樣做一定要注意,對筆畫和小結構的搭配不要生搬硬套,大書法家的書法,有“一字一法”的特點,如果生搬硬套,還是不會很好的。
那麼,我們怎麼辦?這就要用第三招了。
辦法三:活學活用我們初學書法,如果出現書寫書法作品中沒有的字,那是因為我們在“集古”創作。也就是痴迷於像古人的字一樣。
例如我們學習米芾到了痴迷的程度,每一個字不像米芾,就要有受傷的感覺,所以,找不到米芾“千鈞一髮”的發字著急呀!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沉迷於書法藝術的集古書法,米芾自己都曾經這樣做過,何況你又這樣,還真對得起米芾的。
但是,這畢竟是我們學習書法的一個階段和過程,每一個人你只能經歷這個過程,不能超越這個過程,所以,我們必須從過程中砥礪前行。
大概我們在很長時間裡,都要以古人為師,所以,書法作品也以有古人感到榮幸和成功,這是沒有錯的。
但是,真遇到古人沒有這個字,或者好幾個字,那如果我們自由發揮,可不是沒有古人了嗎?
所以,這就需要大家在研究書法臨摹古人作品的時候,就要有一個心裡準備,那就需要在臨摹的時候,有寫一個字想十個字的能力。這樣不斷練習,遇到沒有的字,我們也就會按照“小結構重組”的原則,去活學活用了。
古人如懷仁和尚就是以活學活用的方法,給我們以堅韌不拔的毅力,留下了一個“王羲之”的《聖教序》書法。如果我們也善於活學活用書法,何愁我們就不是第二個“懷仁和尚”也能寫出千千萬萬個“聖教序”呢?
-
13 # 海岱山夫
不用說書法創作,就是習帖時,也最忌諱看一字寫一筆劃。就像音樂練琴看曲譜,看一個音符按一個琴鍵,這樣練琴,不但成不了琴師,甚至一首曲子也練不成。學書法練筆法,學結字,要從習帖的橫丶撇丶豎丶捺等練起,把筆劃法精化升成結字法丶墨法和章法,並看在眼裡,牢記在心裡,消化在腦子裡,從書法的基礎知識上、從根本技法上練好基本功夫。搞書法創作時要打好腹稿,就像練琴要背熟樂譜一個樣,才能自如的演奏琴曲。嫻熟結字的筆法、墨法和章法,就像把許多筆劃組成字,再由許多字組成一幅書法文章,成就一幅具有傳統風格、又有自己個性特色的書法作品,就能創作的得心應手啦!謝謝。
-
14 # S書畫頻道
練習書法時,碑帖中經常沒有的字非常正常,古人寫字,多以繁體,拿觀在來說,繁體字很多人都沒遇見過,但遇到這種情況,咱們不必焦慮,大家都知道,漢字都是由每一筆畫來組成的,咱們學書法臨帖都是從一筆一畫開始的,只要把每個筆畫練好了,碑帖上再沒有的字都可迎忍而解。
-
15 # 楚天愚人1
在法理之中,不離法度之約,可順勢而為之。切記,書法之法,法無定法,千變萬化,下筆有由,可以變形,不可意造!
回覆列表
一,把主帖的筆畫、偏旁、部首單獨拆開練習。
二,進行結構自由組合創作。要符合結字規律。
三,字帖中沒有的字,靠平時的風格積累,以字帖中己有部分進行勢的伸延,寫出該帖沒有又符合該帖特徵的字。
四,大氛圍,大感覺和細節處理和原碑帖要求相似而協調。
五,臨創結合,讓作品韻味和原碑帖相合。
馬王堆帛書賞析:
馬王堆帛書是中國馬王堆漢墓3號墓出土的帛書。1973年12月出土於湖南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放在木匣裡,有寫在整幅帛上和寫在半幅帛上兩種。內容涉及戰國至西漢初期政治、軍事、思想、文化及科學等方面。為研究漢代書法及書法演變提供了珍貴依據。
其書風純樸、古拙、自然,字型變化豐富,氣息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