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白水文章

    應該烏春鳥,學名烏鶇。

    它們喜歡吃蚯蚓,當然,諸如米飯、玉米、蒼蠅什麼的它們也吃。

    挺好養的,我小時候養過,提醒一下,就是糞多。

    你這是一隻剛學飛的鳥,學飛的烏春鳥,很容易掉地下。

  • 2 # 華藝小木匠

    戴勝(學名:Upupa epops)共有9個亞種。頭頂具鳳冠狀羽冠;嘴形細長,棲息于山地、平原、森林、林緣、路邊、河谷、農田、草地、村屯和果園等開闊地方,尤其以林緣耕地生境較為常見。以蟲類為食,在樹上的洞內做窩。性活潑,喜開闊潮溼地面,長長的嘴在地面翻動尋找食物。有警情時冠羽立起,起飛後鬆懈下來。每年5、6月份繁殖,選擇天然樹洞和啄木鳥鑿空的蛀樹孔裡營巢產卵,有時也建窩在岩石縫隙、堤岸窪坑、斷牆殘垣的窟窿中。每窩產卵7-9枚。主要分佈在歐洲、亞洲和北非地區,在中國有廣泛分佈。是以色列國鳥!

    戴勝依不同亞種體長26~28釐米,翼展42~46釐米,體重55~80克。頭、頸、胸淡棕栗色。羽冠色略深且各羽具黑端,在後面的羽黑端前更具白斑。胸部還沾淡葡萄酒色;上背和翼上小覆羽轉為棕褐色;下背和肩羽黑褐色而雜以棕白色的羽端和羽緣;上、下背問有黑色、棕白色、黑褐色三道帶斑及一道不完整的白色帶斑,並連成的寬頻向兩側圍繞至翼彎下方;腰白色;尾上覆羽基部白色,端部黑色,部分羽端緣白色;尾羽黑色,各羽中部向兩側至近端部有一白斑相連成一弧形橫帶。翼外側黑色、向內轉為黑褐色,中、大覆羽具棕白色近端橫斑,初級飛羽(除第1枚外)近端處具一列白色橫斑,次級飛羽有4列白色橫斑,三級飛羽雜以棕白色斜紋和羽緣。腹及兩脅由淡葡萄棕轉為白色,並雜有褐色縱紋,至尾下覆羽全為白色。虹膜褐至紅褐色;嘴黑色,基部呈淡鉛紫色;腳鉛黑色。

    幼鳥上體色較蒼淡、下體較呈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53-81g,♀55-90g;體長♂266-312mm,♀245-300mm;嘴峰♂47-59mm,♀43-56mm;翅♂140-158mm,♀136-157mm;尾♂95-124mm,♀90-110mm;跗蹠♂18-27mm,♀20-25mm (普通亞種)。[1]

    (注:♂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聽語音

    棲息于山地、平原、森林、林緣、路邊、河谷、農田、草地、村屯和果園等開闊地方,尤其以林緣耕地生境較為常見。冬季主要在山腳平原等低海拔地方,夏季可上到3000米的高海拔地區。常見單獨或成對分散於山區或平原的開闊地、耕地、果園等地面覓食,受驚時,或飛至附近的小樹上,或飛至不遠的小山坡某一岩石上。[1]

    生活習性 聽語音

    多單獨或成對活動。常在地面上慢步行走,邊走邊覓食,受驚時飛上樹枝或飛一段距離後又落地,飛行時兩翅扇動緩慢,成一起一伏的波浪式前進。停歇或在地上覓食時,羽冠張開,形如一把扇,遇驚後則立即收貼於頭上。性情較為馴善,不太怕人。鳴聲似‘撲-撲-撲’,粗壯而低沉。鳴叫時冠羽聳起,旋又伏下,隨著叫聲,羽冠一起一伏,鳴叫時喉頸部伸長而鼓起,頭前伸,並一邊行走一邊不斷點頭。

    主要以襀翅目、直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和鱗翅目的昆蟲和幼蟲,如蝗蟲、螻蛄、石蠅、金龜子、蟲、跳蝻、蛾類和蝶類幼蟲及成蟲為食,也吃蠕蟲等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覓食多在林緣草地上或耕地中,常常把長長的嘴插入土中取食。[1]

    分佈範圍 聽語音

    分佈於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道爾,安哥拉,亞美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巴林,孟加拉國,白俄羅斯,比利時,貝南,不丹,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波札那,保加利亞,布吉納法索,蒲隆地,柬埔寨,喀麥隆,中非共和國,查德,中國,剛果,象牙海岸,克羅埃西亞,塞普勒斯,捷克共和國,丹麥,吉布提,埃及,厄利垂亞,愛沙尼亞,衣索比亞,法國,加彭,甘比亞,喬治亞,德國,迦納,直布羅陀,希臘,幾內亞,幾內亞比索,中國香港,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以色列,義大利,約旦,哈薩克,肯亞,韓國,朝鮮,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拉脫維亞,黎巴嫩,賴索托,賴比瑞亞,利比亞,列支敦斯登,立陶宛,盧森堡,馬其頓,馬拉維,馬來西亞,馬裡,馬耳他,茅利塔尼亞,摩爾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莫三比克,緬甸,奈米比亞,尼泊爾,荷蘭,尼日,奈及利亞,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波蘭,葡萄牙,卡達,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盧安達,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塞爾維亞,獅子山,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索馬利亞,南非,蘇丹南部,西班牙,斯里蘭卡,蘇丹,史瓦濟蘭,瑞典,瑞士,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塔吉克,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多哥,突尼西亞,土耳其,土庫曼,烏干達,烏克蘭,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烏茲別克,越南,葉門,尚比亞,辛巴威。

    旅鳥:汶萊,維德角,法羅群島,芬蘭,冰島,印度尼西亞,愛爾蘭,日本,馬爾地夫,北马里亞納群島,挪威,菲律賓,塞席爾群島,斯瓦爾巴群島和揚馬延島,英國,美國。

    戴勝分佈圖

    繁殖方式 聽語音

    繁殖期雄鳥間常為保護領地而格鬥;格鬥時雙方互相逼近,先是高聳著羽冠、嘴儘量向下伸地對峙著,突然間互相咬著嘴尖,拔河似的拉成直線以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接著二者相連著一同拍翼墜下脫開,在地上繼續互相沖擊,直至一方退讓為止。

    繁殖期4-6月。成對營巢繁殖。有時亦見有雄鳥間的爭雌現象。雌鳥在一旁觀望,最後和勝者結合成對。通常營巢於林緣或林中道路兩邊天然樹洞中或啄木鳥的棄洞中。洞口大小直徑隨環境而有較大變化,在缺少樹洞的山腳農田地區,也在廢棄房屋牆壁洞和懸崖巖壁縫隙間營巢,甚至有在地上幹樹枝堆下產卵的。巢由植物莖葉構成,有時雜有植物根、羽毛和毛髮。

    一年繁殖1窩,每窩產卵通常6-8枚,偶爾少至5枚,多至9枚,甚至有多到12枚的。卵為長卵圓形,顏色為淺鴨蛋青色或淡灰褐色。雌鳥產出第一枚卵後即開始孵卵。孵卵由雌鳥承擔,孵化期18天。雛鳥晚成性。雛鳥剛孵出時體重僅3.5g,體長45mm,全身肉紅色,僅頭頂、背中線、股溝、肩和尾有白色絨羽。雌雄親鳥共同育雛。經過親鳥26-29天的餵養,雛鳥即可飛翔和離巢。由於雛鳥的糞便親鳥不處理,加之雌鳥在孵卵期間又從尾部腺體中排出一種黑棕色的油狀液體,弄得巢很髒很臭,故戴勝又有‘臭姑姑’的俗名。

  • 3 # 萬年青126885511

    這鳥叫戴勝鳥,有冠,羽毛很漂亮,以前沒見過,這些年我看到了幾次。有一次,我碰到一位老農民抓了四隻羽毛已豐滿但還不能飛的幼鳥,我生了惻隱之心,我勸他做點功德,便宜點賣給我放生,老農民答應了,四次幼鳥又回到了鳥媽的身邊。

  • 4 # 惡臭青年小張

    借個樓,在野外拍得,從來沒見過,就想問一下這是什麼鳥類,國家幾級保護動物?

    可不可以吃?吃了犯不犯法。線上等,急!

  • 5 # 林業傑o00o

    這是一隻珠頸斑鳩的雛鳥,可能從巢裡掉下來了。

    下圖來自維基百科,是成鳥的樣子。

    珠頸斑鳩是一種適應能力比較強的鳥,以各種植物的種子為食,生活習性和鴿子差不多。由於頸部有一片區域長有白色斑點,像珍珠一樣,因此得名。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鳥,全國很多地方都可以見到,從郊區到市區公園、小區住宅,都可以見到。常常能聽到它們發出咕咕咕的叫聲。它們的巢非常簡陋,用樹枝搭建的小平臺,只要鳥蛋或者小鳥從縫隙裡掉不下去就行,經常建在樹上,有時候也會在人家的窗臺上築巢,是一種非常心大的鳥,所以經常有人能撿到雛鳥。

    這隻雛鳥還沒有到獨立生活的年齡,如有可以的話放回巢裡是最好的選擇,父母會接著餵養,否則人工飼養非常麻煩。養過鴿子的人都知道,鴿子會給雛鳥餵食一種嗉囊分泌的乳汁,可能是混合著半消化的植物種子以及其他分泌物。餵食的時候,小鳥把頭伸進父母的嘴裡取食。因此,人要養的話,可以用去掉針頭的注射器餵食粥或者泡軟的糧食,如玉米小米大米等,喂熟了會自己從手裡要吃的,養大了就放飛吧,野生動物應該回到大自然。珠頸斑鳩雖然數量多,但是由於很多低素質的人,常常狩獵它們取樂,常常受到意外傷害,希望樓主盡行好事。此外,很多猛禽或其他食肉動物取食斑鳩,斑鳩的數量穩定也為很多野生動物的生存提供了基礎,我們需要保護它們。

  • 6 # 苗萬平談情感

    上圖問是斑鳩幼鳥,剛出窩。

    下圖是貓頭鷹。貓頭鷹有多種。這樣的貓頭鷹我第一次見到。可詢問當地縣市林業局專家認定。

  • 7 # 河馬公園

    伯勞鳥,俗稱胡不拉,是重要的食蟲鳥類。它們的主要特點是嘴形大而強,上嘴先端具鉤和缺刻,略似鷹嘴。翅短圓,通常呈凸尾狀。腳強健,趾有利鉤。性兇猛,嗜吃小形獸類、鳥類、蜥蜴等各種昆蟲以及其他活動物。大都棲息在丘陵開闊的林地。常棲於樹頂,到地面捕食,捕取後復返回樹枝;常將獵獲物掛在帶刺的樹上,在樹刺的幫助下,將其殺死,撕碎而食之,故有人稱其為屠夫鳥。巢呈杯狀,置於有棘的樹木或灌叢間。卵上常具有略呈暗褐色的、大小不等的雜斑。它們大多數為我國的候鳥。

  • 8 # 夕霧

    這是一隻黃鸝的幼鳥。

    黃鸝(Oriolus)一般是指黃鸝科、黃鸝屬的鳥類。目前中國有約5種黃鸝,其中最為典型的是黑枕黃鸝。下面以黑枕黃鸝為例,介紹一下這類鳥。

    黑枕黃鸝(Oriolus chinensis)是中國久有歷史的觀賞鳥,素有“金衣公子”、“黃鳥”的美稱。這種鳥體長為26釐米左右,羽色金黃鮮亮,喙為嫩紅色,頭部有黑色的過眼紋,飛羽和尾羽夾雜黑色,單是看體貌外形就已令人賞心悅目。

    許多古代詩詞文章都曾描述過黃鸝的叫聲,其中最有名的詩句也許當數“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黑枕黃鸝作為黃鸝家族中的一員,也是著名的鳴禽。它們的叫聲清脆悅耳,聲調婉轉多變,還能夠模仿其他鳥類的叫聲。在暮春到仲夏的繁殖季節,特別是在清晨時段,它們喜愛躲在樹木的樹冠中鳴叫。

    黑枕黃鸝美麗而善於鳴叫,還是有名的食蟲鳥。這種鳥一般棲息在山林之中,也在農田、人類村落和城市公園等地出沒,主要食物是各種危害農業、林業的害蟲,以及一些植物的果實和種子。鑑於黑枕黃鸝對治理蟲害、傳播種子等方面生態價值,2000年我國已將黑枕黃鸝列為“三有保護動物”。在IUCN的紅色名錄中,黑枕黃鸝屬於無危物種(LC)。

    黑枕黃鸝具有遷徙習性,分佈範圍遍及中國、東南亞、南亞、印度等地區。在中國的東北,華北、華中、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都可見到這種鳥的蹤跡。但是近年來,由於山林面積的減少,以及人為捕捉用作寵物鳥等原因,黑枕黃鸝野生種群正遭遇威脅。

  • 9 # 卓慕
    斑鶇雄鳥,身體顏色比較分明。圖片來源:wiki

    斑鶇是一種中等體型的雀形目鶇科的鳥類,體長約20到25釐米,雌雄兩性的顏色非常接近,差別僅僅是雌鳥稍微偏褐色,整體差別不大。共同特徵是有明顯的白色眉紋和黑色的廉價,胸部和脅部都有濃重的黑斑,雌鳥相對淡一些。

    斑鶇雌鳥。圖片來源:wiki

    斑鶇繁殖在西伯利亞東部,用枯枝雜草苔蘚等材料築巢在矮樹上,一般每窩產卵5-6枚。冬季會向南遷徙,在中國長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區,西至雲南、四川,東到臺灣、福建,以及朝鮮半島、日本越冬。遷徙途中會經過中國東北、花北、華中和西北的部分地區。

    斑鶇的分佈圖,其中紅色是繁殖區,黃色是遷徙路過區,藍色是越冬區。圖片來源:中國鳥類野外手冊。

    斑鶇在國內見到的時候都是越冬或者過境鳥,這時候喜歡棲息在各種楊樹、樺樹、松樹林和林緣的灌叢地帶,也會出現在林邊的農田、果園、村鎮附近。這時候相對於別的鶇類來說,它更喜歡待在樹上。

    斑鶇比較雜食,在夏季主要以各種昆蟲、例如蝗蟲、金龜子、螻蛄為食,到了冬季昆蟲蟄伏,就改為主要取食各種植物的種子、果實,比如槐樹、松柏等。

    最後,斑鶇已經被列入國家林業局釋出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任何未經林業部門批准的捕捉、販賣、利用行為都是違法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個地方的方言最好聽且容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