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鬼影視

    在劇中有這麼一段話:“朝廷不可一日無東南,東南不可一日無胡宗憲。剿倭要靠他、撫住百姓不造反也要靠他,不能讓他累死、更不能讓他愁死。國庫沒有銀子,讓嚴世蕃他們弄去,一兩銀子十二錢歸國庫,四錢歸他們聯認了。十錢歸國庫六錢歸他們聯也認了。要是他們還想再多撈,連個胡宗憲都不能容,逼反了東南,聯也就不能再容他們。”

    如此可見嘉靖的底線在於你要撈錢可以,但不能亂國、不能動搖根基,根基一動那他將不在隱忍了。

  • 2 # 視影隨形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徐階推薦高拱任文淵閣大學士,高拱正式進入內閣。

    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海瑞進《直言天下第一事疏》。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 嘉靖帝朱厚熜駕崩,內閣首輔徐階以嘉靖帝名義頒佈《世宗遺詔》,平反嘉靖年間建言得罪諸臣,開始撥亂反正工作。

  • 3 # 黑柴

    嘉慶帝想要“開門納諫”,最初,他渴望著“詔求直言、廣開言路”的治國理念,渴望勵精圖治,讓清朝在他的手中呈現出一片繁榮鼎盛的局面。

    總的來說,嘉慶帝與他的父、祖相比,是一位既沒有政治膽略又缺乏革新精神,既沒有理政才能又缺乏勇於作為品格的“平庸”天子。他上承“勵精圖治、開拓疆宇、四徵不庭、揆文奮武”的“康乾盛世”,下啟鴉片戰爭、南京簽約、聯軍入京、帝后出逃的“道鹹衰世”。清朝社會的固有矛盾已經積累了180年,嘉慶皇帝扮演了大清帝國由極盛而轉為衰敗的歷史角色。

  • 4 # 人生R夢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首先一個人的心思是猜不透的,尤其是帝王之心更是讓人琢磨不定,這部劇中所演的嘉靖帝更是一個心機城府極深的人。

    但是劇中有幾句話但是能提現出他的意願,“朝廷不可一日無東南,東南不可一日無胡宗憲,這簡短的幾句話可以看出,作為一個君王他還是希望自己得國家能夠太平,人民能夠幸福。

    所以個人覺得他的底線就是國家能夠統一,子民能夠享受太平。

  • 5 # 歲月匆匆餘生有你

    從古至今沒有一個皇帝不怕大權旁落的,尤其是對於一些雄才大略的皇帝更是如此。嘉靖皇帝是一個非常聰明的皇帝,他不是皇帝的孩子,他是明正德皇帝的堂弟。因為他不是皇儲身份,甚至連皇子都不是,無法享受明朝宮廷的皇家教育和相應的待遇。這也就意味著嘉靖沒有從小就有的那種極強優越感,或者說優越感的層次,僅僅停留在自己封地內的宅地。一旦脫離了原先的舒適環境,在京師面對見多識廣的京官老臣,優越感就會被稀釋的蕩然無存。

    嘉靖皇帝給人以一種神秘的感覺。電視劇中總是用一種神秘感來呈現這位皇帝,實際上就是他個人的性格比較陰鬱,對周遭的大部分人都非常不信任。這種性格極有可能是在他少年時期,離開原先的封地和家庭或,在紫禁城內養成的。嘉靖用各種手段,維持了他心目中的理想世界。但這個理想世界對於大明朝而言,卻未必是好事。在他逐步集權的過程中,明朝的實際情況卻是越來越糟。不僅朝政更加腐敗,而且經濟狀況也是一塌糊塗。那些原本可以分攤地方財政壓力的灰色收入被強行制止,讓朝廷反而需要為善後事宜花費更多的財力,幾乎形成無底洞。

    以他個人角度出發,嘉靖還是收穫了不少成果。比如透過不間斷的打擊分化朝廷大臣,獲得了對士大夫集團的掌控。隨後再推而廣之到各地方官府,這讓他自己對全國各地的控制,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地步。對於一個因沒有安全感而需要強化個人集權的君主來說,這是再好不過的結局。

    沒有高明的手段,只有詭異和神秘,透過這些來維持自己的統治,所以嘉靖皇帝能接受的國家底線就是無論你們怎麼亂,最終我說了算,無論國家有沒有錢,你得給我辦事,而且還不能耽誤我做道君皇帝,對權利若即若離卻又不放手。

  • 6 # 楊角風發作

    他哪有什麼底線啊,要說底線只有一個,就是必須給他弄錢,後來嚴黨倒臺不就是因為他們拿得多了,分給皇帝的少了嗎?

    不舉別的例子,單舉毀堤淹田後,他的所作所為,哪有什麼底線可講,簡直就是人渣!

    作為一部職場教科書般的歷史劇,《大明王朝1566》教給了我們很多東西,每一個看似符合各自利益的行為背後,往往埋藏著我們看不到的黑暗。

    一、

    你們做好了,朕認可,是皇上聖明,你們做砸了,朕斥責,是臣下愚笨,反正朕不會表態,也別想讓朕出主意,更別想讓朕背鍋。

    所以,國庫沒錢了,並不是因為嘉靖帝修仙,或者修道觀。更不是因為嘉靖帝用松木盆加茅臺酒洗腳造成的,而是因為你嚴嵩沒有給搞來錢,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你們自己去想辦法啊!

    於是改稻為桑國策就此落地,由此也揭開了執政黨嚴黨,跟在野黨清流的鬥爭序幕。

    作為京城內的各大BOSS,不可能親自去浙江推行改稻為桑國策,一般都是派各自的得力手下前往。就類似於《西遊記》中的那些道貌岸然的神仙們,沒有他們的縱容,哪有那麼多禍害百姓的坐騎或寵物?

    毫無疑問,裕王派來的總督署的參軍譚倫,就是在浙江地面上時刻準備參嚴黨的;江南織造局主事楊金水,用他自己的話講,就是皇上讓老祖宗(呂芳)派他來浙江當“狗”的;其他官員,比如布政使鄭泌昌、按察使何茂才、杭州知府馬寧遠、絲綢商人沈一石等等,都是地方上的官與商。

    一開始玩軟的,沒人聽,隨後玩硬的,開始踏苗,結果被戚繼光叫停,誰讓他叫停的?

    肯定是譚倫啊!

    二、

    後來馬寧遠、鄭泌昌、何茂才就當著胡宗憲的面,對譚倫嘰嘰歪歪,一百個不滿意,還是胡宗憲替譚倫解了圍。

    胡宗憲替譚倫解圍,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譚倫是裕王派來的,整個浙江地面唯一的一個清流,讓譚倫下不了臺,就等於讓裕王下不了臺,況且譚倫做的並不錯。

    另一方面,胡宗憲也覺得大家這樣做有點過分了,讓老百姓改了桑苗,浙江是否準備好了足夠的糧食?如果沒有足夠的糧食供應,這不是官逼民反嗎?

    再有,譚倫好歹是總督署的參軍,他是有權力調戚繼光的兵的,合情合理,並無破綻。

    最後,胡宗憲當然清楚其他人的立場,他相對於其餘嚴黨成員來講,身份並不同。雖然也是嚴黨骨幹,但是他是嚴嵩口中的棟樑之才,跟其他的蠢貨是不同的。

    嚴黨中的蠢貨是幹嘛的?

    就是替嘉靖帝籌錢,順便背鍋的,只要能保證嘉靖帝的花銷,他是默許跟嚴黨分贓的。

    而胡宗憲卻是做實事的人,要保住東南穩定,既不能有災民或反民,又不能有倭寇,要上對得起國家,下對得起人民,用嘉靖帝本人的話講就是:

    “朝廷不可一日無東南,東南不可一日無胡宗憲!”

    正因為胡宗憲掌握著大明朝的核心工作,所以,他才有恃無恐,才敢斷然叫停踏苗。能完成改稻為桑最好,即使完不成,即使嚴黨倒臺,他胡宗憲也倒不了。但如果浙江出倭寇了,浙江老百姓造反了,他胡宗憲的立身之本就塌了。

    三、

    所以,對於完成任務來講,胡宗憲最先要考慮的,則是自身的安全,出於這樣的考慮,他上書一封,遞交朝廷:

    “無田則失民,失民則危國!”

    理由也很恰當,讓我完成改稻為桑國策,一沒錢,二沒糧,三不得民心。想透過點特殊手段禍害一下老百姓,結果譚倫還在一邊搗亂,所以,我老胡沒辦法了,請朝廷明示。

    回頭還把譚倫給說了一頓,大體意思是講,你來不來我都這樣幹,你來了我再這樣幹,人家會說我叛變了,成了清流的人了,害得我裡外不是人。

    京城那邊的嘉靖帝在幹嘛呢?

    在看孫子呢,一高興還賞了李妃十萬匹絲綢,要知道改稻為桑的目的也不過是一年增產三十萬匹而已,一下子就賞出去三分之一。

    孫子看完了,呂芳遞交了胡宗憲奏疏,皇上,你辦正事嗎?

    當然不辦啊,辦正事的話,至於會有後面的毀堤淹田嗎?

    “是不是向朕訴苦,訴苦的話朕就不看了,有苦讓他向內閣訴去!”

    找內閣訴苦,內閣找誰訴苦去?

    嚴世蕃不會不明白嘉靖帝的心思,咋地,遇到事了想讓皇上退一步,做夢吧你們,該孝敬朕的銀子一兩都不能少,自己想辦法去!

    於是,泯滅人性的毀堤淹田發生了,釀成了難以挽回的損失,而他們想做的無外乎淹了老百姓的田,讓他們沒有收成。老百姓為了活命只能低價賣田,再有沈一石低價買田,至此,改稻為桑成了。

    四、

    自古是神仙打架,小鬼抵罪,馬寧遠算是徹底被鄭泌昌和何茂才忽悠了,被胡宗憲以“貪墨修河公款,導致河堤失修”的罪名砍了頭。

    事已至此,改稻為桑改成了嗎?

    並沒有,因為胡宗憲不得不去抗洪救災,畢竟譚倫還在這裡,而且真淹了九個縣,稻沒改成,老百姓先反了,這可就涉及到老胡自己的業績了,這種掉腦袋的事,他肯定不幹。

    不僅砍了幾個人的腦袋,胡宗憲還要鄭泌昌、何茂才、楊金水跟他聯合上疏,把案子以貪汙案結了,還請求朝廷減緩改稻為桑國策。

    走到這一步,完全是嘉靖帝放任造成的,由於其不願意從中調和,導致了嚴黨內部的不合。鄭泌昌和何茂才當然不肯籤,畢竟自己沒啥本事,如果再不會貪錢,嚴黨為什麼要留他倆?

    楊金水也不願意啊,我就是織造局的,你們乾的好事,跟我有什麼關係?

    胡宗憲也不是善茬啊,他早就準備了馬寧遠的供詞,你們要是不簽字,我就豁出去了,按毀堤淹田上報朝廷,這下子幾個人都傻眼了,不得不從。

    他們都從了,誰不高興了?

    當然是嘉靖帝啊,你們這是怎麼啦,朕不就是要點錢嘛,怎麼還搞出水災來了,你們幾個趕緊回京,跟我講講到底怎麼啦?

    五、

    楊金水既然是老祖宗放到浙江的一條狗,自然一五一十的把情況都說了,呂芳作為嘉靖帝身邊的人,很多時候就代表著皇帝,他怎麼說的?

    “一兩個縣嘛,皇上心裡裝的是九州萬方。”

    而嘉靖帝又怎麼說的呢?

    “你用的這個楊金水還是得力的,明裡不要賞他什麼,暗裡獎他點什麼吧!”

    為什麼說嘉靖帝就是個渣男呢,你看看他的邏輯:

    只要跟朕講實話,對朕忠誠,你就算去淹了九個縣也沒事,只要能給朕弄來錢,死點老百姓沒事,你是好人。

    但有一點要注意哦,壞事可以幹,但是千萬別牽扯到朕頭上,朕雖然壞,但不能讓老百姓知道朕壞。所以,他更關心的是馬寧遠那份供狀,所以才不斷追問楊金水,到底有沒有見過那份供狀?

    以嘉靖帝的情報力量,不可能不派人盯著嚴嵩的府上,胡宗憲連夜拜見嚴嵩,他自然也清楚,甚至是默許,不然他會阻止他們串供的。

    雖然胡宗憲沒能見到嚴嵩,但是他見到嚴世蕃了,在嘉靖帝眼中,自然預設他倆串通好了。

    第二天朝堂議事的時候,嘉靖帝心中忐忑不安,終於見到了胡宗憲遞上來的馬寧遠供詞,大舒一口氣。馬上跟中了大獎似的,馬上給內閣的人傳閱,你們快看看,是“河堤失修”,不是“毀堤淹田”。

    由此可見,胡宗憲還是向著嚴嵩的,明知道真相,但不會告訴嘉靖帝。而嘉靖帝這個人渣呢,一樣裝糊塗,明知道毀堤淹田真相,但就是不處罰底下這群謊話連篇的人。

    不是他不想,而是他把這群人宰了,誰幫他籌錢,沒有錢,他怎麼修仙?真那樣的話,他就真成了自己嘴中常標榜的那樣了:

    “朕四季常服不過八套!”

    由於嘉靖帝本身就是個人渣,替他斂錢的人,自然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很多人不喜歡海瑞,可是,又有幾個人能做到海瑞那樣呢?如果人人不考慮那麼多,只從自己的良心出發,那這個世界將會和平得多。

    所謂的顧全大局,實際上恰恰是沒有大局,因為你所謂的大局,不過是渣男嘉靖帝,而真正的大局,卻是天下蒼生!

    正應了海瑞的那道疏,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

    嘉靖帝顧全大局?

    啊呸……人渣中的人渣!

    回答題目,他的底線就是,除了別坑朕的錢以外,還不能說朕是人渣,這就是底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比較好看的小說?